指数化浪潮汹涌!揭开指增面纱,get“增强”新姿势!

中国基金报

1周前

从4月的新“国九条”、到9月的国新办发布会、再到上个月刚刚落幕的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这一议题都被不断提及;监管也在指数编制方面做了很多优化,比如以中证A500指数为代表的第三代核心宽基,在编制时考虑了行业均衡,规避了一部分纯市值指数的弊端,这些优化举措也让指数化投资更具有生命力。

当前,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指数里有一类比较特别的产品——指数增强基金,虽然也在同步快速发展,但投资者可能尚不熟悉。什么是指数增强基金?A股投资中,指增基金的价值如何?指增基金有哪些方法与策略?

12月11日,在《拥抱指数化浪潮——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发布会上,多位基金经理与专业人士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兴证全球基金与海通证券联合推出的全景报告开展了全面解读。

发布会上,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谢治宇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而指增基金存在的价值,正在于通过主动投研能力创造相较于指数之外的超额收益。兴证全球基金旨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穿越周期的产品。未来也会持续探索,在指数化浪潮中,如何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能力禀赋,以创新的、适合投资者的产品形式,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超额回报。

在发布会的第二部分,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申庆,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张晓峰和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评价与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席分析师倪韵婷分别就指数增强基金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申庆认为,中国的指数基金规模和占比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是未来指数基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倪韵婷指出,指数增强基金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起源于复制,不止步于复制”。与主动基金相比,指数增强基金凸显出“超额收益稳定,分布离散度较小”的优势。申庆认为,指数品类的不断扩展对市场生态的完善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为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投资服务提供了更多费率低廉、普惠性的长期稳定增值投资工具。张晓峰表示,当前纯被动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正在改变市场结构,为指数增强管理人提供了超额收益的可能。

近年来全球指数化投资迎来蓬勃发展,相应的指数化投资工具也越来越丰富。其中,指数增强基金由于兼具主动和被动投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指数化投资也越来越多融入量化策略。在发布会的第三部分,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的拟任基金经理田大伟博士生动展现了量化应用于指数增强的新姿势。

在田大伟看来,量化方法的本质,即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完整的历史检验,以期待这些经过检验的逻辑在未来市场中能够重复。而量化方法因其纪律性强、研究股票组合的特性,非常适合做指数增强。在选择指数增强产品时,田大伟建议投资者关注产品是否具有超额收益以及这些收益是否稳定。他认为A500是一个适合做指数增强的宽基指数,因为它的成分股数量多,行业和个股权重分布均匀,这使得超额收益也更容易实现。

以下为嘉宾观点提炼:

Part1 致辞

大家好,我是兴证全球基金的谢治宇。很高兴代表公司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发布会。感谢海通证券同我们一起,推出了一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在全市场拥抱指数化浪潮当下,提供了一份指增基金的样本分析。也让我们有机会,藉此报告发布之际,与各位嘉宾一起,共同探讨一下指数增强投资的话题。

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从4月的新“国九条”、到9月的国新办发布会、再到上个月刚刚落幕的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这一议题都被不断提及;监管也在指数编制方面做了很多优化,比如以中证A500指数为代表的第三代核心宽基,在编制时考虑了行业均衡,规避了一部分纯市值指数的弊端,这些优化举措也让指数化投资更具有生命力。

数据更直观地印证了这个变化。据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到今年的9月底,境内指数型基金总规模已经达到了约4.66万亿元。如果聚焦权益部分,权益指数基金规模已经超过3.72万亿元,相较二季度末,增加约1.11万亿元,目前占权益基金的整体比例已经非常接近50%。放眼海外,情形也是类似,2019年8月,美国资本市场的被动股票基金规模超过主动股基,2023年底,更进一步地,美国被动基金整体规模也超越主动基金。这或许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指数基金的大发展,是资本市场逐渐成熟的一种趋势,而我们的公募基金行业也正随之发生重要转变。

在这场指数化浪潮里,有一类特别的产品也在快速发展——指数增强基金。

指数增强基金,是指数投资的另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就是将指数化投资和主动投资的方法相结合,既能跟踪市场,又具备收益增强的预期。事实上,追溯起来,我国的第一只指数基金成立于2002年,就是一只指数增强基金,。

但是到目前,这一类型产品的认知度并不高,海通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我国指数增强基金总规模为2341.03亿元,占指数型基金总规模的不到10%。其中,增强股票指数型基金占据绝对主流,占指增基金的94.09%,其次为增强股票ETF,规模占比4.17%,可见从绝对规模上看,指增基金领域仍是蓝海,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如果讨论收益的表现,指数增强基金整体上可以说是名实相副的。我们和海通的这份研究报告,着重分析了这一点,可以看到,相较于业绩基准,绝大部分权益指增基金,都能在中长周期获得正向超额收益。在近十年、近七年、近五年的中长周期中,权益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的平均值、中位数,甚至后25%分位数都是正值。即使是与对应的全收益指数进行对比,在绝大部分年份中,指数增强基金的整体表现仍较优。

客观来说,指增基金存在的价值,正在于通过主动投研能力创造相较于指数之外的超额收益,从数据来看,同类中相对出色的指增基金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点。

这也正是兴证全球基金想要做的。我们希望在指数化浪潮中顺势而为,结合公司一直以来的优势,在有效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创造阿尔法。力争在指数之上,稳进一步,不求速胜,每年为投资者获取相对比较稳定的超额收益。这是我们发展指数增强型产品线的基础逻辑。

兴证全球基金的第一只指数增强产品,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发行于2010年,是全市场第6只沪深300指增基金。到今年九月底,这只基金合计规模已超过89亿元,是跟踪沪深300指数的第二大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兴证全球第二只指增产品——兴全中证800指数增强基金发行,这两只产品的增强超额收益,整体来看还是很明显的。大约两周前,公司第三只指增产品——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增基金也开始发行。我们的产品策略一直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穿越周期的产品,指增产品线同样如此。

投资非坦途,指数基金的发展也不会一马平川。浪潮来临时,漩涡和湍流也随即而来。指数基金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是海外最受欢迎的投资品种之一,但过去十年中,光是美国,就有超过一千只ETF被清算或合并。我想这是一些镜鉴。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一个基金品类是否能有生命力,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基民是否有切实的获得感。我们也会持续探索,在指数化浪潮中,如何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能力禀赋,以创新的、适合投资者的产品形式,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超额回报。

最后,祝愿本次《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Part2 A股14年指数增强经验谈

指数里有一类比较特别的产品——指数增强基金,认知度其实还没有那么高,那什么是指数增强?指数增强是怎么做的?指数增强是否真的可以增强?对此,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三位对指增话题研究非常深的嘉宾,来聊聊这份报告,聊一聊指数增强。他们分别是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申庆,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张晓峰和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评价与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席分析师倪韵婷。

倪韵婷在讨论中首先详细阐述了指数基金的分类、特点及其投资价值。她先区分了场内和场外交易的指数型产品,如ETF和LOF属于场内,而开放式基金和ETF联接产品则属于场外。其次,倪韵婷又从投资目标角度,将指数基金分为完全复制型和指数增强型两种。其中,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旨在控制跟踪误差,以反映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表现;而指数增强型基金则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同时,力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获取超额收益。

倪韵婷指出,指数增强基金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起源于复制,但并不止步于复制”。历史数据显示,指数基金的平均跟踪误差通常在4%左右,显示出清晰的风格特征。近年来,无论是完全复制型还是指数增强型基金,其规模增速都非常快,尤其是指数增强基金,近年来的超额收益表现良好,在多个长周期统计中,都能战胜业绩比较基准和全收益指数。

倪韵婷还强调了指数增强基金的稳定性和高胜率。统计结果显示,自2014年以来,除了特殊市场环境的年份,指数增强基金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基本每年都能获得正向超额收益。从近十年的统计维度来看,超过一半的指数增强基金能够获得正向超额收益,显示出高稳定性和高胜率。与主动基金相比,指数增强基金凸显出超额收益稳定,分布离散度较小的优势。

回顾历史,倪韵婷表示,2009年和2019年是指数基金规模增长的两个重要节点。2002年至2008年为萌芽期,指数增强基金规模增长相对缓慢,仍处于学习摸索海外经验的过程中。2009年,随着第一只明确采用多因子量化选股策略的产品出现,指数增强基金开始采用量化方法,量化人才回国潮兴起,量化投资投资方法论进入成熟期。2019年至今为爆发期,得益于指数增强基金稳定的超额收益和明确的投资风格,这一阶段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和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最新数据,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达到了2341亿元。

最后,在选择和评价指数增强基金方面,倪韵婷建议重点关注跟踪误差、信息比率、月度/年度超额收益的胜率以及超额收益的多元化来源。倪韵婷指出,投资者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跟踪误差和信息比率指标,以及超额收益排行榜来选择基金。同时,在倪韵婷看来,基金经理的管理经验和基金规模,基金费率也是影响投资者最终收益的重要因素。她建议选择跨越牛熊周期,能够在不同类型市场中均能创造超额收益,具备高胜率的基金经理。在规模方面,适中为上,规模过小容易受到申赎冲击,而过大可能会削弱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对于当前指数化投资浪潮的趋势,基于投资的严肃性和严谨性,申庆在讨论中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分析方法。

他提到,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国九条”,旨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并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这对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之前,中央汇金公司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和防范风险,持续买入宽基指数基金,尤其是跟踪上证50和沪深300的产品,后期扩展到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产品,促使ETF等指数产品规模和占比显著提升。在“国九条”发布后,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宽基指数,并推出了相应的新宽基ETF。这些基金在销售层面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和追捧,指数基金的认同度比以往更强。

从长期趋势来看,申庆认为,中国的指数基金规模和占比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是未来指数基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申庆还认为,公募指数产品在未来的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的服务上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符合国际惯例,能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对维护和修复市场生态具有积极意义。

申庆还指出,一个产品如果能够锚定业绩基准、收费低廉、底层资产清晰、风险收益特征易于把握,并且能够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尤其是在长期维度内。他提到,所有场外指数产品都具有增强潜力,因为基金合同赋予了它们这方面的能力。所有的主动权益基金都可以视为指数增强,因为它们没有严格的锚定指数跟踪误差,追求超越市场核心主流宽基指数的业绩基准。但事实上,很多产品在特定时期超越市场能力较强,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业绩往往难以长时间维持。

申庆进一步解释,场外指数产品虽然几乎都有增强潜力,但只有少数产品在名称中加入了“指增”二字。一旦产品名称中加入“指增”,就意味着责任的大幅提升。他强调,样本数量较小或成分股质量普遍较好的指数,增强难度较大。

申庆还提到自己的投资方法论,即始终坚持在行业内以综合价值排序为选股的首要方法,同时结合行业和风格之间比较,形成行业配置和风格把握。他强调,投资策略的稳定性和适应基金规模变化的能力是关键。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不断进行行业之间的价值比较和行业内的个股综合价值排序。此外,投资策略不应依赖于交易,而应主张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申庆补充说,他们的投资策略能够实现超额收益,要归功于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策略。他们的第一个指增产品兴全沪深300在设计时选择了行业分布和公司质量最优的沪深300指数,并在基金合同中做出了严苛的规定,如成分股比重保持在90%以上,以及控制下方风险。这些规定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不断探寻各种增强方法、提高了指数增强效果,为投资者带来了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

最后,申庆指出,指数品类的不断扩展对市场生态的完善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为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投资服务提供了普惠性的长期稳定增值投资工具。随着指数产品规模的提升,被动类产品或类被动类产品对市场定价权的影响越来越强,这对主动权益和指增产品都是挑战。他认为,挑战不是坏事,指数产品的发展对主动权益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能够让所有基金经理和投资管理人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在讨论指数化浪潮的发展趋势时,张晓峰首先从指数基金的优势入手,点明了其低收费、风格稳定和持仓透明的三个特点。张晓峰认为,正是这些特点使得指数基金在近年来受到投资者的广泛青睐。

从长期投资配置的角度来看,张晓峰认为大盘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A500和中证800更具有代表性和长期生命力,因为它们能更全面地覆盖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从而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而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因其市值风格鲜明,更多被视为策略性选择。

在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框架方面,张晓峰提到,由于指数基金的操作自由度相对较低,受到的投资约束也较大,因此日常的风控指标监控显得尤为重要。张晓峰凭借其量化经验,每天都在进行监控和微调,以把握市场上出现的套利机会,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些机会。

最后,张晓峰谈到了指数增强基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纯被动ETF在费率竞争和策略透明度方面给指数增强基金管理人带来了挑战,管理人必须努力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以明确产品定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纯被动产品正在改变投资者的认知,使被动投资理念深入人心,这对增强基金也是有益的。同时,纯被动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正在改变市场结构,为指数增强管理人提供了捕捉套利机会的可能。

Part3 量化增强——指数增强的新姿势

在本次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发布会的第三部分,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的拟任基金经理田大伟博士分享了他对指数化投资和量化策略的深刻见解。

首先,田大伟对于近期中国市场指数化投资的发展趋势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当前指数化投资的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投资者对产品收益风险特征的明晰化要求。他指出,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不佳并不完全是因为市场疲软,很多时候是因为产品波动过大,而导致持有时间不够长。如果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比较明晰,投资者更可能长期持有,从而获得较好的投资效果。指数化产品因其收益风险特征与指数一致,使得持有人能够清晰地看到产品的收益风险,因此持有时间较长,产品规模也随之增长。

田大伟表示,如果指数增强产品的超额收益能够持续且稳定,投资者自然会更倾向于持有这类产品。

在讨论量化方法在指数增强领域的角色时,田大伟表示,量化方法因其纪律性强、研究股票组合的特性,非常适合做指数增强。在田大伟看来,量化方法可以通过各种约束条件来控制风险,使得新组合与对标指数保持相似,同时在收益来源上与对标指数拉开差距,从而谋求超额收益。

田大伟进一步解释了量化方法的本质,即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完整的历史检验,以期待这些经过检验的逻辑在未来市场中能够重复。他以低估值股票作为一个选股逻辑的例子,说明了如何通过历史数据来检验这一逻辑,并在未来市场中寻找重复的可能性。

在谈到量化指数增强领域的主流投资方法时,田大伟提到,多因子方法是当前的主流。这种方法通过控制风险和谋求超额收益的分步策略,使得超额收益来源更加分散和稳定。就具体的步骤来看,首先控制风险,确保持仓在行业和市值风格上与对标指数保持一致,然后通过α因子,如估值和盈利增速等基本面因子,以及其他维度的因子,如量价或机器学习因子,来获取超额收益。

田大伟还提到,他们的A500指数增强储备策略,来自不同的大类,这些因子的收益来源分散,使得超额收益更加稳定。他强调,并不是因子数量越多越好,关键是要使收益来源多元化,涵盖包括基本面、高频量价和机器学习等不同大类的因子。尽管他们定期跟踪的因子数量达一千多个,但只有效果良好的因子会被保留。每天,他们会计算500多个因子的值,不仅计算它们与未来十天的相关度,还包括不同时间段的相关度,以及在不同成份股范围内的相关性,同时考虑交易费用和纯因子表现等因素。通过这些流程,他们可以对因子进行评级,并最终从好的因子中选择不同大类的因子进行混合,形成多因子策略。

在田大伟看来,他们寻找的规律不仅需要在历史数据中具有统计重要性,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如低估值或高成长等。他们会用之前的数据进行检验,并在样本外进行跟踪,以确保规律的稳定性。通过这种严谨的流程管控,他们最终会形成一个多因子混合策略,以实现收益的平稳和持续。

田大伟补充,因子的数量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因子本身的质量和相关性。他解释说,例如PE因子,可以根据过去的盈利、预期盈利等不同方式计算,与PB和ROE因子结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组合,但这些组合是否算作新因子,各家有不同的定义。田大伟强调,他们更关注单个因子是否满足一定的水平,历史检验效果要好,且与其他因子的相关度要低。只有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因子的数量才更有意义。

田大伟进一步阐述了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增强产品时,不应迷信因子数量越多越好,而应关注最终业绩的稳定性。他指出,指数增强产品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他强调,量化投资的优势在于守纪律和严格的风险控制,希望实盘中的业绩能体现出这些特征。

在选择指数增强产品时,田大伟建议投资者关注产品是否具有超额收益以及这些收益是否稳定。他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指标:在任意时点买入指增产品,持有一年后,如果超额收益的概率较高,那么这个产品就值得考虑。他强调,任意时点和持有一年这两个条件都非常重要,因为短期内可能会有负超额收益,但长期来看,如果超额收益为正的概率高,那么这个产品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长期持有价值。

田大伟还提到,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增强产品时,不仅要看历史数据,还要考虑管理产品的量化团队和公司投资风格。他以自己为例,作为一个偏保守型的基金经理,他会将行业中性和风格中性放在重要位置,即使这可能会降低超额收益,但可以提高收益的稳定性。

在谈到中证A500指数时,田大伟认为它是A股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指数之一。他解释说,A500指数具有独特的优势,如ESG得分负面剔除、互联互通性以及行业覆盖度高等特点。A500指数能够覆盖更多的行业和中等市值的龙头公司,这使得它在代表中国经济方面具有更广泛的优势。他认为,A500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新质生产力的行业和个股,因此它是一个股市和经济的代表性指标。

在进一步讨论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时,田大伟提出了一个分两步增强的策略。首先,他强调了控制风险的重要性,这包括在产品运作初期更加严格地选择成分股,确保行业和市值风格与成分股保持一致,以此作为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其次,他提到通过数据库中的数百个α因子,尤其是将近两百个因子的混合因子,来分散收益来源,使其更加稳定,从而追求持续的超额收益。

田大伟表示,尽管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寻找机会可能看似更有吸引力,但他们尽量在成分股里面去做组合,这是很重要的风险防线。行业和风格也尽量不偏离,专注于在α因子上进行分散和偏离。

在谈到基金合同中约定的日偏离度和年化偏离度时,田大伟表示,他们在产品运作的初期实际操作会比合同规定更严格。合同要求非现金资产的80%来自指数成分股和备选股,以及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7.75%。他们的模型在历史回测时,就是成分股内选择并尽量实现行业和风格中性,跟踪误差的平均值约为3.5%,低于合同规定的7.75%。

田大伟解释说,跟踪误差是一个持续的概念,他提到的3.5%是一个平均水平,实际的超额收益可能会在此基础上波动。他强调,自己不追求过高的收益,因为过高的收益往往伴随着过高的风险。他们更看重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因为这关系到投资者是否愿意长期持有产品。田大伟认为,超额收益不仅要高于一个最低阈值,而且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其稳定性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确保投资者的长期陪伴。

田大伟还重点分析了中证A500指数作为指数增强产品的优势。他认为A500是一个适合做指数增强的宽基指数,因为它的成分股数量多,行业和个股权重分布均匀,这使得超额收益更容易实现。他提到,市场上的300指增和500指增在过去五年都有20多点的超额收益。他还强调,成分股数量和行业个股权重的均匀性对于量化方法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保持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在量化投资的最新趋势方面,田大伟提到了机器学习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他解释说,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如神经网络,虽然早已存在,但因为过去数据不足和算力有限,效果并不理想。现在,随着数据的丰富和算力的提高,机器学习在挖掘因子方面的效果越来越好。他以股票的高开低收预测未来十天的涨跌幅为例,说明了机器学习如何通过非线性方法,从大量参数中寻找规律,预测股票的未来表现。田大伟强调,机器学习因子的研发过程是科学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基本面因子的质量,而且其预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

最后,田大伟针对兴证全球基金在量化投资方面的未来布局进行了介绍。他指出,量化产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策略研发团队、合规风控团队、信息技术部和交易部的共同努力。他还提到,量化投资具有类工具的属性,可以与不同的指数匹配,形成指数增强策略。他们的数据库中有超过500个α因子,跟踪了30余个指数,通过观察这些策略的超额收益稳定性和市场表现,成熟一个就发行一个。田大伟认为,随着管理的产品数量增加,边际成本会降低,这是量化投资的一个特点。田大伟指出,大语言模型已应用在文本因子的挖掘中,未来量化投资在文本数据领域的竞争可能会越来越激烈。

Part 4 “兴指数 更增强”

——兴证全球基金指数增强产品线介绍

据介绍,兴证全球基金公司在其产品线中推出了3只指数增强型产品,其中两只已经成立,一只正在新发中。公司坚持“精品策略”,致力于发行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穿越周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基金产品,聚焦打造具备整体优势的产品线,并坚持深耕细作,将每只产品打造成精品。在指数增强基金领域,公司遵循同样的策略,推出了包括2010年成立的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成立的兴全中证800六个月持有期指数增强基金,以及目前正在发售中的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的第一只指数增强基金——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自成立以来一直由基金经理申庆管理。

根据《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中的投资者行为画像,A份额的投资者户数超过57万,显示出性别结构接近五五开,女性比例有所上升,可能与理财领域“她力量”的崛起有关。超过一半的投资者持有时间超过半年,持有时间与正回报比例呈正相关关系,即持有时间越长,收益率情况越好。

202129市场高点成立的兴全中证800六个月持有期指数增强基金。截至目前累计跑赢基准超过30个百分点,并获得了较好的绝对收益,为持有人规避了自202129日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的负面影响。

今年,公司推出了第三只指数增强基金——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中证A500指数是一个大盘宽基指数,其样本筛选规则是“先强再大”,优先选取三级行业自由流通市值最大或总市值在样本空间内排名前1%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因此在行业覆盖上更加均衡。该指数剔除了ESG评级在C以下的证券,成分股必须属于沪股通或深股通范围,更契合长线资金、外资等投资审美。与沪深300相比,中证A500行业覆盖更均衡,超配了包括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基础化工、传媒、电子、计算机等多个新兴行业。

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增的拟任基金经理是田大伟,他曾管理过多个种类的公募、专户量化产品。产品运作背后有量化投研团队的专业支持,公司有多名量化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研究员,合力发掘量化因子,共同丰富量化投资模型。对于中证A500这只新基,公司将采用多因子量化选股+投资组合优化的方式,构建量化选股增强策略。多因子量化选股是指投资团队综合评价股票的估值、成长、价量特征、预期等方面,挑选符合投资标准的股票。投资组合优化则是在个股配置方面,综合考虑预期回报、预期风险、交易成本等因素,替换或更新个股权重,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对于当前市场是否适合投资指数增强基金,主播认为,尽管A股市场可能处于震荡行情中,但近期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已经逆转了前期的悲观情绪,宏观基本面出现边际改善的迹象。经济复苏不是一蹴而就的,阶段性的行情波动与震荡在所难免。如果投资者对A股市场长期看好,并希望争取长期的收益机会,宽基指数基金是一个不错的保持在场的工具,行业配置相对均衡,易于上手。对于非短期交易型选手,通过指数增强基金力争长期跑赢指数也是不错的选择。

(CIS)

①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2024年数据截至2024.9.30。

②、④资料来源:2024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

风险提示: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本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本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或拟任基金经理曾管理的其他组合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基金收益有波动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请审慎选择。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观点具有时效性。基金投资需谨慎,请审慎选择。

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A,2010年11月2日起至今由申庆管理,近5年完整年度增长率及业绩基准:2018(-16.95%/-24.10%),2019(112.63%/1.37%),2020(173.66%/1.37%),2021(156.24%/1.35%),2022 (120.36% /1.34%);2023(-6.3%/-10.79%)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C2019年6月5日至今由申请管理:2019/6/5-2019/12/31(9.16%/ 0.81%),2020(48.76%/1.20%),2021(38.73%/1.17%),2022 (18.84%/1.18%),2023(-6.68%/-10.79%)。

兴全中证800指数增强A,2021年2月9日至2021年5月24日由申庆管理,2021年5月24日至今由申庆、张晓峰共同管理。2021/2/9-2023/12/31累计增长及业绩基准:(-7.28%/-31.91%);2021/2/9-2021/12/31(2.64%/-6.08%),2022(-8.35%/-24.44%),2023(1.17%/-9.89%)。兴全中证800指数增强C,2021年2月9日至2021年5月24日由申庆管理,2021年5月24日至今由申庆、张晓峰共同管理。2021/2/9-2023/12/31累计增长及业绩基准:(-8.34%/-27.57%);2021/2/9-2021/12/31(2.28%/-6.08%),2022(-9.04%/-24.44%),2023(0.77%/-9.89%)。

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风险与收益高于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型基金。基金管理人对其评级为R3。本基金业绩基准为: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拟任基金经理田大伟:2010年4月至2018年3月,就职于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金融工程师、首席策略分析师、投资经理、基金经理、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监。2018年4月至2023年9月,就职于华鑫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历任副总经理、投资总监、资管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投资经理。2023年9月至今,就职于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专户投资部总监助理兼投资经理、兴证全球红利量化选股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

版权声明:本次活动内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主办方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主办方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含文字、摘录等)公开发布,中国基金报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嘉宾言论系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意见。为保护版权,文章中的嘉宾言论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引用,也不得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截取、删节或修改。文章所述观点均为当时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平台及嘉宾所在机构均不承担更新义务。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平台及嘉宾所在机构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精彩直播回看

从4月的新“国九条”、到9月的国新办发布会、再到上个月刚刚落幕的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这一议题都被不断提及;监管也在指数编制方面做了很多优化,比如以中证A500指数为代表的第三代核心宽基,在编制时考虑了行业均衡,规避了一部分纯市值指数的弊端,这些优化举措也让指数化投资更具有生命力。

当前,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指数里有一类比较特别的产品——指数增强基金,虽然也在同步快速发展,但投资者可能尚不熟悉。什么是指数增强基金?A股投资中,指增基金的价值如何?指增基金有哪些方法与策略?

12月11日,在《拥抱指数化浪潮——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发布会上,多位基金经理与专业人士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兴证全球基金与海通证券联合推出的全景报告开展了全面解读。

发布会上,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谢治宇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而指增基金存在的价值,正在于通过主动投研能力创造相较于指数之外的超额收益。兴证全球基金旨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穿越周期的产品。未来也会持续探索,在指数化浪潮中,如何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能力禀赋,以创新的、适合投资者的产品形式,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超额回报。

在发布会的第二部分,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申庆,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张晓峰和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评价与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席分析师倪韵婷分别就指数增强基金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申庆认为,中国的指数基金规模和占比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是未来指数基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倪韵婷指出,指数增强基金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起源于复制,不止步于复制”。与主动基金相比,指数增强基金凸显出“超额收益稳定,分布离散度较小”的优势。申庆认为,指数品类的不断扩展对市场生态的完善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为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投资服务提供了更多费率低廉、普惠性的长期稳定增值投资工具。张晓峰表示,当前纯被动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正在改变市场结构,为指数增强管理人提供了超额收益的可能。

近年来全球指数化投资迎来蓬勃发展,相应的指数化投资工具也越来越丰富。其中,指数增强基金由于兼具主动和被动投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指数化投资也越来越多融入量化策略。在发布会的第三部分,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的拟任基金经理田大伟博士生动展现了量化应用于指数增强的新姿势。

在田大伟看来,量化方法的本质,即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完整的历史检验,以期待这些经过检验的逻辑在未来市场中能够重复。而量化方法因其纪律性强、研究股票组合的特性,非常适合做指数增强。在选择指数增强产品时,田大伟建议投资者关注产品是否具有超额收益以及这些收益是否稳定。他认为A500是一个适合做指数增强的宽基指数,因为它的成分股数量多,行业和个股权重分布均匀,这使得超额收益也更容易实现。

以下为嘉宾观点提炼:

Part1 致辞

大家好,我是兴证全球基金的谢治宇。很高兴代表公司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发布会。感谢海通证券同我们一起,推出了一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在全市场拥抱指数化浪潮当下,提供了一份指增基金的样本分析。也让我们有机会,藉此报告发布之际,与各位嘉宾一起,共同探讨一下指数增强投资的话题。

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从4月的新“国九条”、到9月的国新办发布会、再到上个月刚刚落幕的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这一议题都被不断提及;监管也在指数编制方面做了很多优化,比如以中证A500指数为代表的第三代核心宽基,在编制时考虑了行业均衡,规避了一部分纯市值指数的弊端,这些优化举措也让指数化投资更具有生命力。

数据更直观地印证了这个变化。据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到今年的9月底,境内指数型基金总规模已经达到了约4.66万亿元。如果聚焦权益部分,权益指数基金规模已经超过3.72万亿元,相较二季度末,增加约1.11万亿元,目前占权益基金的整体比例已经非常接近50%。放眼海外,情形也是类似,2019年8月,美国资本市场的被动股票基金规模超过主动股基,2023年底,更进一步地,美国被动基金整体规模也超越主动基金。这或许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指数基金的大发展,是资本市场逐渐成熟的一种趋势,而我们的公募基金行业也正随之发生重要转变。

在这场指数化浪潮里,有一类特别的产品也在快速发展——指数增强基金。

指数增强基金,是指数投资的另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就是将指数化投资和主动投资的方法相结合,既能跟踪市场,又具备收益增强的预期。事实上,追溯起来,我国的第一只指数基金成立于2002年,就是一只指数增强基金,。

但是到目前,这一类型产品的认知度并不高,海通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我国指数增强基金总规模为2341.03亿元,占指数型基金总规模的不到10%。其中,增强股票指数型基金占据绝对主流,占指增基金的94.09%,其次为增强股票ETF,规模占比4.17%,可见从绝对规模上看,指增基金领域仍是蓝海,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如果讨论收益的表现,指数增强基金整体上可以说是名实相副的。我们和海通的这份研究报告,着重分析了这一点,可以看到,相较于业绩基准,绝大部分权益指增基金,都能在中长周期获得正向超额收益。在近十年、近七年、近五年的中长周期中,权益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的平均值、中位数,甚至后25%分位数都是正值。即使是与对应的全收益指数进行对比,在绝大部分年份中,指数增强基金的整体表现仍较优。

客观来说,指增基金存在的价值,正在于通过主动投研能力创造相较于指数之外的超额收益,从数据来看,同类中相对出色的指增基金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点。

这也正是兴证全球基金想要做的。我们希望在指数化浪潮中顺势而为,结合公司一直以来的优势,在有效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创造阿尔法。力争在指数之上,稳进一步,不求速胜,每年为投资者获取相对比较稳定的超额收益。这是我们发展指数增强型产品线的基础逻辑。

兴证全球基金的第一只指数增强产品,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发行于2010年,是全市场第6只沪深300指增基金。到今年九月底,这只基金合计规模已超过89亿元,是跟踪沪深300指数的第二大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兴证全球第二只指增产品——兴全中证800指数增强基金发行,这两只产品的增强超额收益,整体来看还是很明显的。大约两周前,公司第三只指增产品——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增基金也开始发行。我们的产品策略一直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穿越周期的产品,指增产品线同样如此。

投资非坦途,指数基金的发展也不会一马平川。浪潮来临时,漩涡和湍流也随即而来。指数基金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是海外最受欢迎的投资品种之一,但过去十年中,光是美国,就有超过一千只ETF被清算或合并。我想这是一些镜鉴。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一个基金品类是否能有生命力,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基民是否有切实的获得感。我们也会持续探索,在指数化浪潮中,如何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能力禀赋,以创新的、适合投资者的产品形式,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超额回报。

最后,祝愿本次《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Part2 A股14年指数增强经验谈

指数里有一类比较特别的产品——指数增强基金,认知度其实还没有那么高,那什么是指数增强?指数增强是怎么做的?指数增强是否真的可以增强?对此,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三位对指增话题研究非常深的嘉宾,来聊聊这份报告,聊一聊指数增强。他们分别是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申庆,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张晓峰和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评价与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席分析师倪韵婷。

倪韵婷在讨论中首先详细阐述了指数基金的分类、特点及其投资价值。她先区分了场内和场外交易的指数型产品,如ETF和LOF属于场内,而开放式基金和ETF联接产品则属于场外。其次,倪韵婷又从投资目标角度,将指数基金分为完全复制型和指数增强型两种。其中,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旨在控制跟踪误差,以反映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表现;而指数增强型基金则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同时,力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获取超额收益。

倪韵婷指出,指数增强基金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起源于复制,但并不止步于复制”。历史数据显示,指数基金的平均跟踪误差通常在4%左右,显示出清晰的风格特征。近年来,无论是完全复制型还是指数增强型基金,其规模增速都非常快,尤其是指数增强基金,近年来的超额收益表现良好,在多个长周期统计中,都能战胜业绩比较基准和全收益指数。

倪韵婷还强调了指数增强基金的稳定性和高胜率。统计结果显示,自2014年以来,除了特殊市场环境的年份,指数增强基金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基本每年都能获得正向超额收益。从近十年的统计维度来看,超过一半的指数增强基金能够获得正向超额收益,显示出高稳定性和高胜率。与主动基金相比,指数增强基金凸显出超额收益稳定,分布离散度较小的优势。

回顾历史,倪韵婷表示,2009年和2019年是指数基金规模增长的两个重要节点。2002年至2008年为萌芽期,指数增强基金规模增长相对缓慢,仍处于学习摸索海外经验的过程中。2009年,随着第一只明确采用多因子量化选股策略的产品出现,指数增强基金开始采用量化方法,量化人才回国潮兴起,量化投资投资方法论进入成熟期。2019年至今为爆发期,得益于指数增强基金稳定的超额收益和明确的投资风格,这一阶段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和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最新数据,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达到了2341亿元。

最后,在选择和评价指数增强基金方面,倪韵婷建议重点关注跟踪误差、信息比率、月度/年度超额收益的胜率以及超额收益的多元化来源。倪韵婷指出,投资者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跟踪误差和信息比率指标,以及超额收益排行榜来选择基金。同时,在倪韵婷看来,基金经理的管理经验和基金规模,基金费率也是影响投资者最终收益的重要因素。她建议选择跨越牛熊周期,能够在不同类型市场中均能创造超额收益,具备高胜率的基金经理。在规模方面,适中为上,规模过小容易受到申赎冲击,而过大可能会削弱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对于当前指数化投资浪潮的趋势,基于投资的严肃性和严谨性,申庆在讨论中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分析方法。

他提到,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国九条”,旨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并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这对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之前,中央汇金公司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和防范风险,持续买入宽基指数基金,尤其是跟踪上证50和沪深300的产品,后期扩展到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产品,促使ETF等指数产品规模和占比显著提升。在“国九条”发布后,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宽基指数,并推出了相应的新宽基ETF。这些基金在销售层面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和追捧,指数基金的认同度比以往更强。

从长期趋势来看,申庆认为,中国的指数基金规模和占比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是未来指数基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申庆还认为,公募指数产品在未来的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的服务上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符合国际惯例,能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对维护和修复市场生态具有积极意义。

申庆还指出,一个产品如果能够锚定业绩基准、收费低廉、底层资产清晰、风险收益特征易于把握,并且能够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尤其是在长期维度内。他提到,所有场外指数产品都具有增强潜力,因为基金合同赋予了它们这方面的能力。所有的主动权益基金都可以视为指数增强,因为它们没有严格的锚定指数跟踪误差,追求超越市场核心主流宽基指数的业绩基准。但事实上,很多产品在特定时期超越市场能力较强,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业绩往往难以长时间维持。

申庆进一步解释,场外指数产品虽然几乎都有增强潜力,但只有少数产品在名称中加入了“指增”二字。一旦产品名称中加入“指增”,就意味着责任的大幅提升。他强调,样本数量较小或成分股质量普遍较好的指数,增强难度较大。

申庆还提到自己的投资方法论,即始终坚持在行业内以综合价值排序为选股的首要方法,同时结合行业和风格之间比较,形成行业配置和风格把握。他强调,投资策略的稳定性和适应基金规模变化的能力是关键。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不断进行行业之间的价值比较和行业内的个股综合价值排序。此外,投资策略不应依赖于交易,而应主张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申庆补充说,他们的投资策略能够实现超额收益,要归功于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策略。他们的第一个指增产品兴全沪深300在设计时选择了行业分布和公司质量最优的沪深300指数,并在基金合同中做出了严苛的规定,如成分股比重保持在90%以上,以及控制下方风险。这些规定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不断探寻各种增强方法、提高了指数增强效果,为投资者带来了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

最后,申庆指出,指数品类的不断扩展对市场生态的完善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为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投资服务提供了普惠性的长期稳定增值投资工具。随着指数产品规模的提升,被动类产品或类被动类产品对市场定价权的影响越来越强,这对主动权益和指增产品都是挑战。他认为,挑战不是坏事,指数产品的发展对主动权益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能够让所有基金经理和投资管理人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在讨论指数化浪潮的发展趋势时,张晓峰首先从指数基金的优势入手,点明了其低收费、风格稳定和持仓透明的三个特点。张晓峰认为,正是这些特点使得指数基金在近年来受到投资者的广泛青睐。

从长期投资配置的角度来看,张晓峰认为大盘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A500和中证800更具有代表性和长期生命力,因为它们能更全面地覆盖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从而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而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因其市值风格鲜明,更多被视为策略性选择。

在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框架方面,张晓峰提到,由于指数基金的操作自由度相对较低,受到的投资约束也较大,因此日常的风控指标监控显得尤为重要。张晓峰凭借其量化经验,每天都在进行监控和微调,以把握市场上出现的套利机会,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些机会。

最后,张晓峰谈到了指数增强基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纯被动ETF在费率竞争和策略透明度方面给指数增强基金管理人带来了挑战,管理人必须努力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以明确产品定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纯被动产品正在改变投资者的认知,使被动投资理念深入人心,这对增强基金也是有益的。同时,纯被动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正在改变市场结构,为指数增强管理人提供了捕捉套利机会的可能。

Part3 量化增强——指数增强的新姿势

在本次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发布会的第三部分,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的拟任基金经理田大伟博士分享了他对指数化投资和量化策略的深刻见解。

首先,田大伟对于近期中国市场指数化投资的发展趋势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当前指数化投资的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投资者对产品收益风险特征的明晰化要求。他指出,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不佳并不完全是因为市场疲软,很多时候是因为产品波动过大,而导致持有时间不够长。如果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比较明晰,投资者更可能长期持有,从而获得较好的投资效果。指数化产品因其收益风险特征与指数一致,使得持有人能够清晰地看到产品的收益风险,因此持有时间较长,产品规模也随之增长。

田大伟表示,如果指数增强产品的超额收益能够持续且稳定,投资者自然会更倾向于持有这类产品。

在讨论量化方法在指数增强领域的角色时,田大伟表示,量化方法因其纪律性强、研究股票组合的特性,非常适合做指数增强。在田大伟看来,量化方法可以通过各种约束条件来控制风险,使得新组合与对标指数保持相似,同时在收益来源上与对标指数拉开差距,从而谋求超额收益。

田大伟进一步解释了量化方法的本质,即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完整的历史检验,以期待这些经过检验的逻辑在未来市场中能够重复。他以低估值股票作为一个选股逻辑的例子,说明了如何通过历史数据来检验这一逻辑,并在未来市场中寻找重复的可能性。

在谈到量化指数增强领域的主流投资方法时,田大伟提到,多因子方法是当前的主流。这种方法通过控制风险和谋求超额收益的分步策略,使得超额收益来源更加分散和稳定。就具体的步骤来看,首先控制风险,确保持仓在行业和市值风格上与对标指数保持一致,然后通过α因子,如估值和盈利增速等基本面因子,以及其他维度的因子,如量价或机器学习因子,来获取超额收益。

田大伟还提到,他们的A500指数增强储备策略,来自不同的大类,这些因子的收益来源分散,使得超额收益更加稳定。他强调,并不是因子数量越多越好,关键是要使收益来源多元化,涵盖包括基本面、高频量价和机器学习等不同大类的因子。尽管他们定期跟踪的因子数量达一千多个,但只有效果良好的因子会被保留。每天,他们会计算500多个因子的值,不仅计算它们与未来十天的相关度,还包括不同时间段的相关度,以及在不同成份股范围内的相关性,同时考虑交易费用和纯因子表现等因素。通过这些流程,他们可以对因子进行评级,并最终从好的因子中选择不同大类的因子进行混合,形成多因子策略。

在田大伟看来,他们寻找的规律不仅需要在历史数据中具有统计重要性,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如低估值或高成长等。他们会用之前的数据进行检验,并在样本外进行跟踪,以确保规律的稳定性。通过这种严谨的流程管控,他们最终会形成一个多因子混合策略,以实现收益的平稳和持续。

田大伟补充,因子的数量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因子本身的质量和相关性。他解释说,例如PE因子,可以根据过去的盈利、预期盈利等不同方式计算,与PB和ROE因子结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组合,但这些组合是否算作新因子,各家有不同的定义。田大伟强调,他们更关注单个因子是否满足一定的水平,历史检验效果要好,且与其他因子的相关度要低。只有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因子的数量才更有意义。

田大伟进一步阐述了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增强产品时,不应迷信因子数量越多越好,而应关注最终业绩的稳定性。他指出,指数增强产品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他强调,量化投资的优势在于守纪律和严格的风险控制,希望实盘中的业绩能体现出这些特征。

在选择指数增强产品时,田大伟建议投资者关注产品是否具有超额收益以及这些收益是否稳定。他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指标:在任意时点买入指增产品,持有一年后,如果超额收益的概率较高,那么这个产品就值得考虑。他强调,任意时点和持有一年这两个条件都非常重要,因为短期内可能会有负超额收益,但长期来看,如果超额收益为正的概率高,那么这个产品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长期持有价值。

田大伟还提到,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增强产品时,不仅要看历史数据,还要考虑管理产品的量化团队和公司投资风格。他以自己为例,作为一个偏保守型的基金经理,他会将行业中性和风格中性放在重要位置,即使这可能会降低超额收益,但可以提高收益的稳定性。

在谈到中证A500指数时,田大伟认为它是A股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指数之一。他解释说,A500指数具有独特的优势,如ESG得分负面剔除、互联互通性以及行业覆盖度高等特点。A500指数能够覆盖更多的行业和中等市值的龙头公司,这使得它在代表中国经济方面具有更广泛的优势。他认为,A500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新质生产力的行业和个股,因此它是一个股市和经济的代表性指标。

在进一步讨论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时,田大伟提出了一个分两步增强的策略。首先,他强调了控制风险的重要性,这包括在产品运作初期更加严格地选择成分股,确保行业和市值风格与成分股保持一致,以此作为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其次,他提到通过数据库中的数百个α因子,尤其是将近两百个因子的混合因子,来分散收益来源,使其更加稳定,从而追求持续的超额收益。

田大伟表示,尽管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寻找机会可能看似更有吸引力,但他们尽量在成分股里面去做组合,这是很重要的风险防线。行业和风格也尽量不偏离,专注于在α因子上进行分散和偏离。

在谈到基金合同中约定的日偏离度和年化偏离度时,田大伟表示,他们在产品运作的初期实际操作会比合同规定更严格。合同要求非现金资产的80%来自指数成分股和备选股,以及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7.75%。他们的模型在历史回测时,就是成分股内选择并尽量实现行业和风格中性,跟踪误差的平均值约为3.5%,低于合同规定的7.75%。

田大伟解释说,跟踪误差是一个持续的概念,他提到的3.5%是一个平均水平,实际的超额收益可能会在此基础上波动。他强调,自己不追求过高的收益,因为过高的收益往往伴随着过高的风险。他们更看重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因为这关系到投资者是否愿意长期持有产品。田大伟认为,超额收益不仅要高于一个最低阈值,而且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其稳定性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确保投资者的长期陪伴。

田大伟还重点分析了中证A500指数作为指数增强产品的优势。他认为A500是一个适合做指数增强的宽基指数,因为它的成分股数量多,行业和个股权重分布均匀,这使得超额收益更容易实现。他提到,市场上的300指增和500指增在过去五年都有20多点的超额收益。他还强调,成分股数量和行业个股权重的均匀性对于量化方法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保持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在量化投资的最新趋势方面,田大伟提到了机器学习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他解释说,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如神经网络,虽然早已存在,但因为过去数据不足和算力有限,效果并不理想。现在,随着数据的丰富和算力的提高,机器学习在挖掘因子方面的效果越来越好。他以股票的高开低收预测未来十天的涨跌幅为例,说明了机器学习如何通过非线性方法,从大量参数中寻找规律,预测股票的未来表现。田大伟强调,机器学习因子的研发过程是科学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基本面因子的质量,而且其预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

最后,田大伟针对兴证全球基金在量化投资方面的未来布局进行了介绍。他指出,量化产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策略研发团队、合规风控团队、信息技术部和交易部的共同努力。他还提到,量化投资具有类工具的属性,可以与不同的指数匹配,形成指数增强策略。他们的数据库中有超过500个α因子,跟踪了30余个指数,通过观察这些策略的超额收益稳定性和市场表现,成熟一个就发行一个。田大伟认为,随着管理的产品数量增加,边际成本会降低,这是量化投资的一个特点。田大伟指出,大语言模型已应用在文本因子的挖掘中,未来量化投资在文本数据领域的竞争可能会越来越激烈。

Part 4 “兴指数 更增强”

——兴证全球基金指数增强产品线介绍

据介绍,兴证全球基金公司在其产品线中推出了3只指数增强型产品,其中两只已经成立,一只正在新发中。公司坚持“精品策略”,致力于发行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穿越周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基金产品,聚焦打造具备整体优势的产品线,并坚持深耕细作,将每只产品打造成精品。在指数增强基金领域,公司遵循同样的策略,推出了包括2010年成立的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成立的兴全中证800六个月持有期指数增强基金,以及目前正在发售中的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的第一只指数增强基金——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自成立以来一直由基金经理申庆管理。

根据《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中的投资者行为画像,A份额的投资者户数超过57万,显示出性别结构接近五五开,女性比例有所上升,可能与理财领域“她力量”的崛起有关。超过一半的投资者持有时间超过半年,持有时间与正回报比例呈正相关关系,即持有时间越长,收益率情况越好。

202129市场高点成立的兴全中证800六个月持有期指数增强基金。截至目前累计跑赢基准超过30个百分点,并获得了较好的绝对收益,为持有人规避了自202129日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的负面影响。

今年,公司推出了第三只指数增强基金——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中证A500指数是一个大盘宽基指数,其样本筛选规则是“先强再大”,优先选取三级行业自由流通市值最大或总市值在样本空间内排名前1%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因此在行业覆盖上更加均衡。该指数剔除了ESG评级在C以下的证券,成分股必须属于沪股通或深股通范围,更契合长线资金、外资等投资审美。与沪深300相比,中证A500行业覆盖更均衡,超配了包括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基础化工、传媒、电子、计算机等多个新兴行业。

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增的拟任基金经理是田大伟,他曾管理过多个种类的公募、专户量化产品。产品运作背后有量化投研团队的专业支持,公司有多名量化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研究员,合力发掘量化因子,共同丰富量化投资模型。对于中证A500这只新基,公司将采用多因子量化选股+投资组合优化的方式,构建量化选股增强策略。多因子量化选股是指投资团队综合评价股票的估值、成长、价量特征、预期等方面,挑选符合投资标准的股票。投资组合优化则是在个股配置方面,综合考虑预期回报、预期风险、交易成本等因素,替换或更新个股权重,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对于当前市场是否适合投资指数增强基金,主播认为,尽管A股市场可能处于震荡行情中,但近期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已经逆转了前期的悲观情绪,宏观基本面出现边际改善的迹象。经济复苏不是一蹴而就的,阶段性的行情波动与震荡在所难免。如果投资者对A股市场长期看好,并希望争取长期的收益机会,宽基指数基金是一个不错的保持在场的工具,行业配置相对均衡,易于上手。对于非短期交易型选手,通过指数增强基金力争长期跑赢指数也是不错的选择。

(CIS)

①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2024年数据截至2024.9.30。

②、④资料来源:2024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

风险提示: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本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本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或拟任基金经理曾管理的其他组合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基金收益有波动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请审慎选择。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观点具有时效性。基金投资需谨慎,请审慎选择。

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A,2010年11月2日起至今由申庆管理,近5年完整年度增长率及业绩基准:2018(-16.95%/-24.10%),2019(112.63%/1.37%),2020(173.66%/1.37%),2021(156.24%/1.35%),2022 (120.36% /1.34%);2023(-6.3%/-10.79%)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C2019年6月5日至今由申请管理:2019/6/5-2019/12/31(9.16%/ 0.81%),2020(48.76%/1.20%),2021(38.73%/1.17%),2022 (18.84%/1.18%),2023(-6.68%/-10.79%)。

兴全中证800指数增强A,2021年2月9日至2021年5月24日由申庆管理,2021年5月24日至今由申庆、张晓峰共同管理。2021/2/9-2023/12/31累计增长及业绩基准:(-7.28%/-31.91%);2021/2/9-2021/12/31(2.64%/-6.08%),2022(-8.35%/-24.44%),2023(1.17%/-9.89%)。兴全中证800指数增强C,2021年2月9日至2021年5月24日由申庆管理,2021年5月24日至今由申庆、张晓峰共同管理。2021/2/9-2023/12/31累计增长及业绩基准:(-8.34%/-27.57%);2021/2/9-2021/12/31(2.28%/-6.08%),2022(-9.04%/-24.44%),2023(0.77%/-9.89%)。

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风险与收益高于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型基金。基金管理人对其评级为R3。本基金业绩基准为: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拟任基金经理田大伟:2010年4月至2018年3月,就职于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金融工程师、首席策略分析师、投资经理、基金经理、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监。2018年4月至2023年9月,就职于华鑫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历任副总经理、投资总监、资管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投资经理。2023年9月至今,就职于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专户投资部总监助理兼投资经理、兴证全球红利量化选股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

版权声明:本次活动内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主办方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主办方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含文字、摘录等)公开发布,中国基金报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嘉宾言论系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意见。为保护版权,文章中的嘉宾言论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引用,也不得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截取、删节或修改。文章所述观点均为当时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平台及嘉宾所在机构均不承担更新义务。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平台及嘉宾所在机构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精彩直播回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