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大规模裁员:是结束还是新的开始?

虎嗅APP

4周前

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着海康威视的经营能力,而裁员降本成了海康威视的阶段性出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作者:徐珍,编辑:董雨晴,原文标题:《千亿安防龙头千人裁员背后》,题图来自:题图来自:AI生成

一、安防龙头“大面积裁员”

度过国庆小长假,复工没几天,在国内“安防龙头”海康威视工作的刘安迎来了自己被裁的消息。

“说不意外是假的,我和其他资深的同事不一样,才刚来没多久,过五关斩六将面试进来,结果还没转正就喜提大礼包了。”他向凤凰网科技说道。

刘安的岗位在海康威视华东地区某城市。他还记得几个月前,自己同时通过内推和自主投递两个渠道,向海康威视投出了简历:“作为安全运维领域的软件从业者,海康基本是这个领域的龙头了,坊间尊称‘体面厂’。不论是从写在简历上的含金量,还是稳定性、福利,海康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刘安透露,本次沟通裁员,公司给出的口径是结构优化调整。随后,他在新闻中看到了事件的全貌,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公司计划“32个研发区域收缩到12个,预计会涉及1000多员工的优化”。

猎头任维为告诉凤凰网科技,除了总部杭州,海康威视还在数十个区域设置了研发中心,而这是因为海康的业务较为复杂,涵盖软件、硬件和各类解决方案,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市场的定制、售后等需求,客观需要在不同区域建设团队。

海康威视公司官网中也写道“公司在中国大陆设有32家省级业务中心、300多个城市分公司和办事处”。

图|源海康威视官网

而综合采访及媒体报道信息,本次江西、湖南等区域是海康威视裁员的重灾区。

几乎在新闻发酵的同时,在海康威视江西工作的王旭东也得知了公司的裁员消息。据他了解,本次裁员主要针对研发岗位,海康威视江西区域的研发岗“已经裁撤得差不多了”,其余岗位的员工暂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也没有听说要调薪什么的”。

而针对被裁员工,海康威视给出的赔偿方案是“如果本月走给N+2(倍)赔偿,下个月走就是N+1,员工自己协商决定。”

不过海康威视的调整并非全面大收缩,一位在杭州职场工作的员工就表示自己并未受到裁员影响:“我们缺人都缺得不行了,现在还招聘呢,裁什么员。”

10月11日,针对网传消息,海康威视进行了回应,称公司不存在大规模裁员,而是进行经营策略调整,优化总部及重点城市的研发力量,相应调整了部分岗位设置。

任维为则告诉凤凰网科技,“不同区域的裁员力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注意到,海康上海仍然有人员招聘需求;另外,从事智慧医疗的海康慧影、从事机器人的海康机器人等创新业务也暂未受裁员影响。

二、“体面厂”陷入业绩下滑尴尬

在裁员与调整背后,海康威视的确面临着业绩不佳、亟需减员降本的尴尬。

海康威视“体面厂”的称号,来源于一句入职培训PPT中的标语:“在海康威视工作,不一定能富裕,但会体面。”

这句话隐含的意义在于,作为国内乃至全球TOP 1的安防解决方案厂商,海康威视拥有一支庞大而完备的精英研发团队,足以让身处其中的员工拥有某种职业自豪感。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海康威视有员工5.85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2.85万人;而庞大研发团队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研发开支较高,数据显示海康威视2023年研发费用为113.93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12.75%。

绝对数额位居业内前列的研发开支,要靠同样位居前列的营收和利润来支持。2023年,海康威视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893.4亿元、141.08亿元。与之对比,同期安防第二大玩家大华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22.18亿元、73.62亿元,海康威视占据了“碾压性”的优势。

但进入2024年,海康威视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滑了5.13%。同时,报告期内,海康威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亿元。

拆分来看,海康威视境内主业中,公共服务事业群(PBG)实现营收56.93亿元,同比下降9.25%;企事业事业群(EBG)实现营收74.89亿元,同比增长7.05%;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实现营收57.89亿元,同比增长0.64%。

PGB的业绩下滑无疑是拖累海康威视营收的主要原因。在财报及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海康威视管理层认为在2024上半年公司竞争力并无重大变化,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情况制约,公安、交警行业继续下行等原因,导致部分项目周期变长、需求落地的可预测性变差,进而影响了PGB收入。

在资本市场,海康威视一度是炙手可热的标的,因而也被称为“安防茅”。从2010年到2021年十年间,海康威视的总市值从400余亿,一路上涨至6400亿。

但变化在这两年发生,海康威视业绩承压,出海市场困境重重,其股价也较高点时下滑了约50%。为了稳定资本市场表现,海康威视先后孵化出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等8大创新业务,覆盖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红外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存储等多个领域。其中,聚焦智能家居业务的萤石网络已在2022年12月登陆科创板。目前,其旗下的海康机器人同样在冲刺IPO。

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着海康威视的经营能力,而裁员降本成了海康威视的阶段性出路。10月15日截至发稿,海康威视股价报30.29元/股,相比高点,仅剩不到一半,最新总市值为2700余亿元。另外,今年8月,海康威视刚刚对管理层人员进行了一次大调整,新管理团队能否带领体面厂再登神坛,仍需要一定时间解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作者:徐珍,编辑:董雨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着海康威视的经营能力,而裁员降本成了海康威视的阶段性出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作者:徐珍,编辑:董雨晴,原文标题:《千亿安防龙头千人裁员背后》,题图来自:题图来自:AI生成

一、安防龙头“大面积裁员”

度过国庆小长假,复工没几天,在国内“安防龙头”海康威视工作的刘安迎来了自己被裁的消息。

“说不意外是假的,我和其他资深的同事不一样,才刚来没多久,过五关斩六将面试进来,结果还没转正就喜提大礼包了。”他向凤凰网科技说道。

刘安的岗位在海康威视华东地区某城市。他还记得几个月前,自己同时通过内推和自主投递两个渠道,向海康威视投出了简历:“作为安全运维领域的软件从业者,海康基本是这个领域的龙头了,坊间尊称‘体面厂’。不论是从写在简历上的含金量,还是稳定性、福利,海康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刘安透露,本次沟通裁员,公司给出的口径是结构优化调整。随后,他在新闻中看到了事件的全貌,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公司计划“32个研发区域收缩到12个,预计会涉及1000多员工的优化”。

猎头任维为告诉凤凰网科技,除了总部杭州,海康威视还在数十个区域设置了研发中心,而这是因为海康的业务较为复杂,涵盖软件、硬件和各类解决方案,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市场的定制、售后等需求,客观需要在不同区域建设团队。

海康威视公司官网中也写道“公司在中国大陆设有32家省级业务中心、300多个城市分公司和办事处”。

图|源海康威视官网

而综合采访及媒体报道信息,本次江西、湖南等区域是海康威视裁员的重灾区。

几乎在新闻发酵的同时,在海康威视江西工作的王旭东也得知了公司的裁员消息。据他了解,本次裁员主要针对研发岗位,海康威视江西区域的研发岗“已经裁撤得差不多了”,其余岗位的员工暂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也没有听说要调薪什么的”。

而针对被裁员工,海康威视给出的赔偿方案是“如果本月走给N+2(倍)赔偿,下个月走就是N+1,员工自己协商决定。”

不过海康威视的调整并非全面大收缩,一位在杭州职场工作的员工就表示自己并未受到裁员影响:“我们缺人都缺得不行了,现在还招聘呢,裁什么员。”

10月11日,针对网传消息,海康威视进行了回应,称公司不存在大规模裁员,而是进行经营策略调整,优化总部及重点城市的研发力量,相应调整了部分岗位设置。

任维为则告诉凤凰网科技,“不同区域的裁员力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注意到,海康上海仍然有人员招聘需求;另外,从事智慧医疗的海康慧影、从事机器人的海康机器人等创新业务也暂未受裁员影响。

二、“体面厂”陷入业绩下滑尴尬

在裁员与调整背后,海康威视的确面临着业绩不佳、亟需减员降本的尴尬。

海康威视“体面厂”的称号,来源于一句入职培训PPT中的标语:“在海康威视工作,不一定能富裕,但会体面。”

这句话隐含的意义在于,作为国内乃至全球TOP 1的安防解决方案厂商,海康威视拥有一支庞大而完备的精英研发团队,足以让身处其中的员工拥有某种职业自豪感。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海康威视有员工5.85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2.85万人;而庞大研发团队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研发开支较高,数据显示海康威视2023年研发费用为113.93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12.75%。

绝对数额位居业内前列的研发开支,要靠同样位居前列的营收和利润来支持。2023年,海康威视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893.4亿元、141.08亿元。与之对比,同期安防第二大玩家大华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22.18亿元、73.62亿元,海康威视占据了“碾压性”的优势。

但进入2024年,海康威视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滑了5.13%。同时,报告期内,海康威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亿元。

拆分来看,海康威视境内主业中,公共服务事业群(PBG)实现营收56.93亿元,同比下降9.25%;企事业事业群(EBG)实现营收74.89亿元,同比增长7.05%;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实现营收57.89亿元,同比增长0.64%。

PGB的业绩下滑无疑是拖累海康威视营收的主要原因。在财报及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海康威视管理层认为在2024上半年公司竞争力并无重大变化,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情况制约,公安、交警行业继续下行等原因,导致部分项目周期变长、需求落地的可预测性变差,进而影响了PGB收入。

在资本市场,海康威视一度是炙手可热的标的,因而也被称为“安防茅”。从2010年到2021年十年间,海康威视的总市值从400余亿,一路上涨至6400亿。

但变化在这两年发生,海康威视业绩承压,出海市场困境重重,其股价也较高点时下滑了约50%。为了稳定资本市场表现,海康威视先后孵化出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等8大创新业务,覆盖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红外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存储等多个领域。其中,聚焦智能家居业务的萤石网络已在2022年12月登陆科创板。目前,其旗下的海康机器人同样在冲刺IPO。

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着海康威视的经营能力,而裁员降本成了海康威视的阶段性出路。10月15日截至发稿,海康威视股价报30.29元/股,相比高点,仅剩不到一半,最新总市值为2700余亿元。另外,今年8月,海康威视刚刚对管理层人员进行了一次大调整,新管理团队能否带领体面厂再登神坛,仍需要一定时间解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作者:徐珍,编辑:董雨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