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去年全年!这类产品,突然火了

中国基金报

1个月前

出于维护公司规模的目的,相信理财公司会加速布局含权类产品的发行。...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年内发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有193只,混合类理财产品有429只,其中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导读】发行端持续回暖,含权理财产品前景可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随着A股市场持续火热,含权类理财产品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受到投资者关注。从产品发行端来看,尽管含权类理财产品整体发行仍未出现较大回暖,但年内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业内人士表示,理财公司布局含权类理财产品,一方面可以拓宽产品线、满足投资者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随着政策推动和市场持续回暖,看好含权理财产品发展前景。
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超去年全年
中国理财网显示,目前正在募集中的混合类理财产品有工银理财·如意人生鑫悦优先股策略优选混合类封闭式理财产品(24HH6308)、农银理财农银同心·灵珑优选配置第16期理财产品(优享),以及渤海银行2024年渤盛89号封闭式人民币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等。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年内发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有193只,混合类理财产品有429只,其中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不过拉长时间来看,自2019年以来,全市场发行的含权类理财产品数量、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理财公司布局权益类产品的目的主要是拓宽产品线,满足特定投资者需求。另外也有提高权益类资产管理水平的考量。”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剑超表示,年内发行权益理财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中资机构的权益类产品,主要面向私募客户销售,这类产品数量不多。二是外资行的产品,数量较多,比去年同期也有明显增长。
“这类产品的运作模式是通过QDII制度投资于境外基金。近期美股表现良好,外资行增加了对应产品的发行量。”杨剑超称。
中邮理财权益部相关负责人也坦言,近几年在美联储加息、宏观经济复苏缓慢、居民风险偏好降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权益市场持续走弱,权益产品表现欠佳。同时债券市场一路上行,导致近几年来权益产品发行压力大、客户需求萎缩。
“但也应该看到,权益市场已经开始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特别是与持续上涨后收益率空间有限的债券市场相比,权益市场的预期收益率已具备较大吸引力,较多高股息标的股息率大幅高于债券收益率。”该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作为绝对收益导向的资管机构,从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角度出发,他们相应加大了权益配置,增加含权产品发行,提升产品回报,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投资业绩看,“逆周期布局”布局的银行理财也斩获不俗收益。以中邮理财鸿鑫日开1号(红利科技轮动策略)理财产品(LC240D953C)等今年七月逆市新发的理财产品为例,截至10月10日,该只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已达 6.54%。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也表示,理财公司现阶段增加含权类理财产品布局,首先还是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前景。权益市场经过连续调整后处于相对低位,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另外,海外资本对于我国权益市场看法也在转为积极。当前时点布局含权理财产品,从中长期看,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收益水平。
含权类理财产品布局有望提速
回顾2020年至2021年间,理财公司曾积极布局含权类理财产品,但在2022年后,受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发行数量大幅下降。不过,近期随着股市回暖,权益类资产的赚钱效应再度受到各路资金的瞩目。
对此,中邮理财权益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股市的回暖,含权理财产品在创造更多收益的同时,也让投资者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权益资产上,重新发现权益市场的配置价值。在权益资产价值重估和市场情绪回暖的双重配合下,权益类理财的需求端预计会有一定复苏,相关产品的布局和发行也有望回暖提速。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指出,早期不少理财公司为了建设一流资管机构,都在完善产品线尤其是含权类产品上做了很多努力。但在2022年四季度的调整发生以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含权益类产品的发行随之下降。“当然,出于维护公司规模的目的,相信理财公司会加速布局含权类产品的发行。”
杨剑超则认为,首先,中资银行和理财公司相对缺乏权益类资产管理能力,目前A股表现波动,因此后续不太可能提速推广权益类产品。其次,一般理财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未来发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仍会以私募为主,相应的产品规模不会很大。不过,将权益类资产作为增强收益的“固收+”,未来可能会有较大的发行量。
“随着经济稳步发展和资本市场渐趋回暖,看好含权理财产品发展前景。不过,理财产品结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并将取决于权益市场表现的情况,以及含权理财产品是否获得市场和投资者认可。”王铁牛称。
编辑:舰长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出于维护公司规模的目的,相信理财公司会加速布局含权类产品的发行。...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年内发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有193只,混合类理财产品有429只,其中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导读】发行端持续回暖,含权理财产品前景可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随着A股市场持续火热,含权类理财产品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受到投资者关注。从产品发行端来看,尽管含权类理财产品整体发行仍未出现较大回暖,但年内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业内人士表示,理财公司布局含权类理财产品,一方面可以拓宽产品线、满足投资者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随着政策推动和市场持续回暖,看好含权理财产品发展前景。
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超去年全年
中国理财网显示,目前正在募集中的混合类理财产品有工银理财·如意人生鑫悦优先股策略优选混合类封闭式理财产品(24HH6308)、农银理财农银同心·灵珑优选配置第16期理财产品(优享),以及渤海银行2024年渤盛89号封闭式人民币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等。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年内发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有193只,混合类理财产品有429只,其中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不过拉长时间来看,自2019年以来,全市场发行的含权类理财产品数量、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理财公司布局权益类产品的目的主要是拓宽产品线,满足特定投资者需求。另外也有提高权益类资产管理水平的考量。”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剑超表示,年内发行权益理财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中资机构的权益类产品,主要面向私募客户销售,这类产品数量不多。二是外资行的产品,数量较多,比去年同期也有明显增长。
“这类产品的运作模式是通过QDII制度投资于境外基金。近期美股表现良好,外资行增加了对应产品的发行量。”杨剑超称。
中邮理财权益部相关负责人也坦言,近几年在美联储加息、宏观经济复苏缓慢、居民风险偏好降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权益市场持续走弱,权益产品表现欠佳。同时债券市场一路上行,导致近几年来权益产品发行压力大、客户需求萎缩。
“但也应该看到,权益市场已经开始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特别是与持续上涨后收益率空间有限的债券市场相比,权益市场的预期收益率已具备较大吸引力,较多高股息标的股息率大幅高于债券收益率。”该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作为绝对收益导向的资管机构,从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角度出发,他们相应加大了权益配置,增加含权产品发行,提升产品回报,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投资业绩看,“逆周期布局”布局的银行理财也斩获不俗收益。以中邮理财鸿鑫日开1号(红利科技轮动策略)理财产品(LC240D953C)等今年七月逆市新发的理财产品为例,截至10月10日,该只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已达 6.54%。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也表示,理财公司现阶段增加含权类理财产品布局,首先还是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前景。权益市场经过连续调整后处于相对低位,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另外,海外资本对于我国权益市场看法也在转为积极。当前时点布局含权理财产品,从中长期看,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收益水平。
含权类理财产品布局有望提速
回顾2020年至2021年间,理财公司曾积极布局含权类理财产品,但在2022年后,受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发行数量大幅下降。不过,近期随着股市回暖,权益类资产的赚钱效应再度受到各路资金的瞩目。
对此,中邮理财权益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股市的回暖,含权理财产品在创造更多收益的同时,也让投资者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权益资产上,重新发现权益市场的配置价值。在权益资产价值重估和市场情绪回暖的双重配合下,权益类理财的需求端预计会有一定复苏,相关产品的布局和发行也有望回暖提速。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指出,早期不少理财公司为了建设一流资管机构,都在完善产品线尤其是含权类产品上做了很多努力。但在2022年四季度的调整发生以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含权益类产品的发行随之下降。“当然,出于维护公司规模的目的,相信理财公司会加速布局含权类产品的发行。”
杨剑超则认为,首先,中资银行和理财公司相对缺乏权益类资产管理能力,目前A股表现波动,因此后续不太可能提速推广权益类产品。其次,一般理财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未来发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仍会以私募为主,相应的产品规模不会很大。不过,将权益类资产作为增强收益的“固收+”,未来可能会有较大的发行量。
“随着经济稳步发展和资本市场渐趋回暖,看好含权理财产品发展前景。不过,理财产品结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并将取决于权益市场表现的情况,以及含权理财产品是否获得市场和投资者认可。”王铁牛称。
编辑:舰长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