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期主义?做到这三点很重要

吴晓波频道

1周前

他们或许如彗星般耀眼,成为像乔布斯那样的传奇人物,但却未能践行长期主义的精神。...而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另一位长期主义的贯彻者,则是巴菲特,资本市场的一棵常青树。...而在超过半世纪的时间里,能够维持平均每年20%的复利增长,全球仅巴菲特一人做到了这一点。

点击上图▲订阅会员

本期内容节选自《细读商业经典》读书会员课,这一期课程由巴九灵创始人吴晓波解读。登录吴晓波频道APP,可收看完整内容。【点击领取7天细读会员】

整理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大家好,我是吴晓波,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巴菲特,我想所有做投资和关心资本市场的人,巴菲特恐怕是绕不过去的。

长期主义的核心要素
我们时常提及“长期主义”,或许你会提出疑问:究竟何为长期主义?在我看来,有三个关键点。
首先是“专注一业”,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将毕生心力投注于单一行业或领域之中,不及其余,专心致志。只有如此,方能够相较别人有些许的进步,在细微之处超越他人。
其次是“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迁。任何行业都会面临周期性的变革,人生亦是在抵抗各种周期。
例如经济的宏观波动周期、行业的产业周期、企业的生命周期,以及技术的更迭周期。在一个周期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商业模式和理念,在下一个周期可能会变得落后、陈旧,甚至成为阻碍。
因此,坚持长期主义显得尤为重要。
关注或者投身于某一行业,需要连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四十年不断地努力,力求成为该领域的前5%、10%。
这是需要坚持的一件事,就是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摆脱过去成功的束缚,正如卸下层层盔甲一般。这是第二个要点。
第三个同样重要的因素是“长寿”,要活得很久。我们常说“活久见”,这确实是一个人人生中尤其重要的事情。长寿意味着有机会在若干个周期中历练成长,战胜挑战。
有些人天生才华横溢,是天纵之才,能够迅速地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但若在五六十岁就英年早逝,即便他们持有长期主义的理念,也难以称作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他们或许如彗星般耀眼,成为像乔布斯那样的传奇人物,但却未能践行长期主义的精神。
专注一业,与时俱进,长寿。这三点构成了长期主义的核心要素。

跨越半世纪的复利传奇
记得我们在《细读商业经典》中提到过德鲁克,他生于1909年,逝世于2005年,享年96岁,见证了整个20世纪的漫长变迁。
20世纪是美国崛起的世纪,是制造业急速变革的时期,是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管理学作为企业、国家乃至NGO(非政府组织)不可或缺工具的时期。
在这漫长的几十年里,德鲁克专注于“管理”这个名词,甚至开创了“现代管理”这个学科。他以每一年至两年一本著作的速度,持续创新,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笔耕不辍,在逝世前一年,还出版了自己的新书。
而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另一位长期主义的贯彻者,则是巴菲特,资本市场的一棵常青树。他出生于1930年,前不久,他刚刚过完了94岁的生日。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93岁的人大概率是在养老院颐养天年,然而并非如此。2023年的5月份,全球近5万人飞往了巴菲特的家乡——一个叫奥马哈的美国中部小城市,聆听他对当前全球经济、政治局势以及资本市场动态的见解。
甚至,他会连续演讲一整天。一位93岁的老人,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人前来倾听,这表明了两点:
首先,他的思想依然与时俱进,93岁的大脑并未衰老;其次,他的身体状况尚可,相比之下,许多三四十岁的人,都难以在讲台上连续站立几小时而不显疲惫。
巴菲特在资本市场中的传奇,源自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他在1965年,也就是35岁时,收购了一家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
从1965年到2022年的57年间,这家公司实现了总收益上涨3.64万倍的增长,年化收益率达到20%。
所谓年化收益率,就是指若你在年初投资1万元,在年末就能实现20%的收益,则年底你将拥有1.2万元;次年再以1.2万元作为本金投资,继续获得20%的回报,这就是所谓的复利增长,如同滚雪球般不断扩大。
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某一年你可以获得30%甚至40%的回报,但随后几年如果遭遇亏损,那么在长期的时间跨度内,能否保持稳定且持续的正向回报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在超过半世纪的时间里,能够维持平均每年20%的复利增长,全球仅巴菲特一人做到了这一点。
巴菲特之所以被称为“股神”,是因为他把时间的玫瑰的种下去后,历经半个世纪始终使其绽放。通过复利效应,他实现了财富的滚动性收益,这也是他获此美誉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审视全球富豪排行榜时,可以看到,每年都会有新的面孔出现,比如在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们,他们可能是芯片制造商或信息技术公司的创始人,但他们的财富往往昙花一现,今年赚钱,明年消失。
只有巴菲特,像压舱石一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始终稳居富豪榜前列。尽管他仅在2008年登上过首富宝座,但其排名极少跌出前十,通常都位于前三至前六的位置。
我们研究巴菲特或者阅读他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最为好奇的是,这位投资大师是如何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穿越了所有的周期,保持每年的稳健增长。这不仅是巴菲特的秘密,也是这本书所揭示的核心所在。

巴菲特致股东的年度信件
巴菲特一生中未曾撰写过很多书,也没有详细论述过其个人如何积累财富的具体方法。然而,他坚持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每年向他的股东寄出一封信。这一行为在我看来十分有趣。
无论这一年是盈利还是亏损,他都会在信中分享自己对资本市场的观察与思考。而这些信息,都是直接传达给那些购买了他的公司股份的投资者们,他以此来表达对股东们的尊重与责任。
每年五月,在他家乡奥马哈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任何一位持有至少一股伯克希尔股票的股东都有资格到场,去听他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独到见解。
自1965年起,巴菲特便开始了每年一次的股东信写作。这些信件篇幅不短,最短的一封也超过1.5万字,而最长的则超过了3万字。
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些信件累积起来的文字量超过了150万字。
因此当你阅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时,有时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历史感,它记录了投资者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复杂的互动关系,包括合作、博弈,甚至是背叛。
通过这些信件,我们可以窥见不同年代的巴菲特有着怎样的思考,1975年的他有何想法,到了1985年,他的观念又发生了哪些变化,2015年的他对1975年的观点是否有所修正。
我们可以在时间的长河里,见证一位投资人如何面对资本的时间考验,不断地领悟与革新自己的投资策略,这些信件是一本用时间酿就的投资教科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并没有将巴菲特五十余年的致股东的信件原封不动地汇编成册,但在1996年,巴菲特的好友劳伦斯·坎宁安教授邀请了巴菲特及其搭档查理·芒格,前往商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投资理念研讨会。
之后,劳伦斯根据研讨会的内容,将巴菲特历年来的股东信按照9个不同主题进行了分类整理。
这种做法类似于对关键词的解读,巴菲特在五十多年中,曾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他的很多观点,劳伦斯将这些观点集合在一个章节中。
例如股东的关系应该怎么建立,一个投资人如何通过会计法则来规避风险,获得收益。这些都是巴菲特在不同时期所持有的不同解读。

完整内容收录于《细读商业经典》课程第15本解读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由巴九灵创始人、财经作家吴晓波解读。课程中对巴菲特的著作《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及其投资哲学进行了深度的拆解。
欢迎前往吴晓波频道APP收看。
《细读商业经典》读书会员课以多元主题为轴,每个主题至少串联起四本经典书目,汇集更多学者的洞见,拓展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发现问题,领略事物的多面性。开通会员后,你将获得:
畅听往期90本+经典书和未来1年50本+经典书的解读,平均每集解读时长1小时以上。
每本书不到3元,内容涵盖管理、科技、经济、投资、人文、生活、文学等多个门类。
以吴晓波为核心,邀约行业领袖、一线记者、名校教授、企业CEO、畅销书作家参与解读,多角度理解经典
系统学习主题知识,已更新“当代人的身份认知”“什么是好的社会”“看懂中国经济”“影响商业的大师”“投资的哲学”“时代与人生选择”“硬科技”“关系心理学”等20个+系列主题。

2024.9.13—9.30

下单即赠定制读书手账

点击下图▼立即订阅

他们或许如彗星般耀眼,成为像乔布斯那样的传奇人物,但却未能践行长期主义的精神。...而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另一位长期主义的贯彻者,则是巴菲特,资本市场的一棵常青树。...而在超过半世纪的时间里,能够维持平均每年20%的复利增长,全球仅巴菲特一人做到了这一点。

点击上图▲订阅会员

本期内容节选自《细读商业经典》读书会员课,这一期课程由巴九灵创始人吴晓波解读。登录吴晓波频道APP,可收看完整内容。【点击领取7天细读会员】

整理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大家好,我是吴晓波,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巴菲特,我想所有做投资和关心资本市场的人,巴菲特恐怕是绕不过去的。

长期主义的核心要素
我们时常提及“长期主义”,或许你会提出疑问:究竟何为长期主义?在我看来,有三个关键点。
首先是“专注一业”,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将毕生心力投注于单一行业或领域之中,不及其余,专心致志。只有如此,方能够相较别人有些许的进步,在细微之处超越他人。
其次是“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迁。任何行业都会面临周期性的变革,人生亦是在抵抗各种周期。
例如经济的宏观波动周期、行业的产业周期、企业的生命周期,以及技术的更迭周期。在一个周期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商业模式和理念,在下一个周期可能会变得落后、陈旧,甚至成为阻碍。
因此,坚持长期主义显得尤为重要。
关注或者投身于某一行业,需要连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四十年不断地努力,力求成为该领域的前5%、10%。
这是需要坚持的一件事,就是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摆脱过去成功的束缚,正如卸下层层盔甲一般。这是第二个要点。
第三个同样重要的因素是“长寿”,要活得很久。我们常说“活久见”,这确实是一个人人生中尤其重要的事情。长寿意味着有机会在若干个周期中历练成长,战胜挑战。
有些人天生才华横溢,是天纵之才,能够迅速地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但若在五六十岁就英年早逝,即便他们持有长期主义的理念,也难以称作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他们或许如彗星般耀眼,成为像乔布斯那样的传奇人物,但却未能践行长期主义的精神。
专注一业,与时俱进,长寿。这三点构成了长期主义的核心要素。

跨越半世纪的复利传奇
记得我们在《细读商业经典》中提到过德鲁克,他生于1909年,逝世于2005年,享年96岁,见证了整个20世纪的漫长变迁。
20世纪是美国崛起的世纪,是制造业急速变革的时期,是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管理学作为企业、国家乃至NGO(非政府组织)不可或缺工具的时期。
在这漫长的几十年里,德鲁克专注于“管理”这个名词,甚至开创了“现代管理”这个学科。他以每一年至两年一本著作的速度,持续创新,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笔耕不辍,在逝世前一年,还出版了自己的新书。
而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另一位长期主义的贯彻者,则是巴菲特,资本市场的一棵常青树。他出生于1930年,前不久,他刚刚过完了94岁的生日。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93岁的人大概率是在养老院颐养天年,然而并非如此。2023年的5月份,全球近5万人飞往了巴菲特的家乡——一个叫奥马哈的美国中部小城市,聆听他对当前全球经济、政治局势以及资本市场动态的见解。
甚至,他会连续演讲一整天。一位93岁的老人,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人前来倾听,这表明了两点:
首先,他的思想依然与时俱进,93岁的大脑并未衰老;其次,他的身体状况尚可,相比之下,许多三四十岁的人,都难以在讲台上连续站立几小时而不显疲惫。
巴菲特在资本市场中的传奇,源自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他在1965年,也就是35岁时,收购了一家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
从1965年到2022年的57年间,这家公司实现了总收益上涨3.64万倍的增长,年化收益率达到20%。
所谓年化收益率,就是指若你在年初投资1万元,在年末就能实现20%的收益,则年底你将拥有1.2万元;次年再以1.2万元作为本金投资,继续获得20%的回报,这就是所谓的复利增长,如同滚雪球般不断扩大。
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某一年你可以获得30%甚至40%的回报,但随后几年如果遭遇亏损,那么在长期的时间跨度内,能否保持稳定且持续的正向回报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在超过半世纪的时间里,能够维持平均每年20%的复利增长,全球仅巴菲特一人做到了这一点。
巴菲特之所以被称为“股神”,是因为他把时间的玫瑰的种下去后,历经半个世纪始终使其绽放。通过复利效应,他实现了财富的滚动性收益,这也是他获此美誉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审视全球富豪排行榜时,可以看到,每年都会有新的面孔出现,比如在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们,他们可能是芯片制造商或信息技术公司的创始人,但他们的财富往往昙花一现,今年赚钱,明年消失。
只有巴菲特,像压舱石一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始终稳居富豪榜前列。尽管他仅在2008年登上过首富宝座,但其排名极少跌出前十,通常都位于前三至前六的位置。
我们研究巴菲特或者阅读他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最为好奇的是,这位投资大师是如何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穿越了所有的周期,保持每年的稳健增长。这不仅是巴菲特的秘密,也是这本书所揭示的核心所在。

巴菲特致股东的年度信件
巴菲特一生中未曾撰写过很多书,也没有详细论述过其个人如何积累财富的具体方法。然而,他坚持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每年向他的股东寄出一封信。这一行为在我看来十分有趣。
无论这一年是盈利还是亏损,他都会在信中分享自己对资本市场的观察与思考。而这些信息,都是直接传达给那些购买了他的公司股份的投资者们,他以此来表达对股东们的尊重与责任。
每年五月,在他家乡奥马哈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任何一位持有至少一股伯克希尔股票的股东都有资格到场,去听他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独到见解。
自1965年起,巴菲特便开始了每年一次的股东信写作。这些信件篇幅不短,最短的一封也超过1.5万字,而最长的则超过了3万字。
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些信件累积起来的文字量超过了150万字。
因此当你阅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时,有时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历史感,它记录了投资者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复杂的互动关系,包括合作、博弈,甚至是背叛。
通过这些信件,我们可以窥见不同年代的巴菲特有着怎样的思考,1975年的他有何想法,到了1985年,他的观念又发生了哪些变化,2015年的他对1975年的观点是否有所修正。
我们可以在时间的长河里,见证一位投资人如何面对资本的时间考验,不断地领悟与革新自己的投资策略,这些信件是一本用时间酿就的投资教科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并没有将巴菲特五十余年的致股东的信件原封不动地汇编成册,但在1996年,巴菲特的好友劳伦斯·坎宁安教授邀请了巴菲特及其搭档查理·芒格,前往商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投资理念研讨会。
之后,劳伦斯根据研讨会的内容,将巴菲特历年来的股东信按照9个不同主题进行了分类整理。
这种做法类似于对关键词的解读,巴菲特在五十多年中,曾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他的很多观点,劳伦斯将这些观点集合在一个章节中。
例如股东的关系应该怎么建立,一个投资人如何通过会计法则来规避风险,获得收益。这些都是巴菲特在不同时期所持有的不同解读。

完整内容收录于《细读商业经典》课程第15本解读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由巴九灵创始人、财经作家吴晓波解读。课程中对巴菲特的著作《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及其投资哲学进行了深度的拆解。
欢迎前往吴晓波频道APP收看。
《细读商业经典》读书会员课以多元主题为轴,每个主题至少串联起四本经典书目,汇集更多学者的洞见,拓展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发现问题,领略事物的多面性。开通会员后,你将获得:
畅听往期90本+经典书和未来1年50本+经典书的解读,平均每集解读时长1小时以上。
每本书不到3元,内容涵盖管理、科技、经济、投资、人文、生活、文学等多个门类。
以吴晓波为核心,邀约行业领袖、一线记者、名校教授、企业CEO、畅销书作家参与解读,多角度理解经典
系统学习主题知识,已更新“当代人的身份认知”“什么是好的社会”“看懂中国经济”“影响商业的大师”“投资的哲学”“时代与人生选择”“硬科技”“关系心理学”等20个+系列主题。

2024.9.13—9.30

下单即赠定制读书手账

点击下图▼立即订阅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