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亿基金经理,卸任!

中国基金报

1周前

近两年还经常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所管产品之后,面临没有基金可管的尴尬例子,甚至出现基金经理回炉担任研究员的情形。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公募基金行业再传知名基金经理大消息。
招商基金6月15日公告,招商行业精选、招商研究优选、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招商产业精选、招商景气精选的基金经理变更。原基金经理贾成东卸任上述5只基金,至此他已没有在管基金产品。
就在5月底,贾成东所管理基金曾宣布增聘基金经理,从过往行业情况上看,增聘基金经理之后往往会伴随相关人事变动。
贾成东5只产品同时卸任
此前贾成东旗下基金增聘公告就引发行业关注,如今,他正式宣布卸任所管理的5只基金。
6月15日,招商行业精选、招商研究优选、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招商产业精选、招商景气精选均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均宣布原基金经理贾成东卸任,离任时间为6月15日,离任原因为工作安排。
公告还显示,上述变动事项已按有关规定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基金经理注销手续,并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备案。
实际上,在5月底,贾成东管理的多只基金均宣布增聘,接任者不乏知名绩优基金经理。此前贾成独自管理的招商景气精选、招商行业精选、招商产业精选、招商优质成长、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分别增聘梁辰、李崟、陆文凯、吴潇、张林为基金经理,此次他卸任之后,则由这些基金经理独立管理。这5位基金经理投资年限均超过5年,李崟更超过8年。
贾成东累计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接近10年,属于公募基金的“老将”。公开资料显示,他2008年2月加入国泰基金,历任量化、宏观、策略、煤炭及银行研究员;2012年2月起任研究部总监助理,并管理多只基金。他在2015年加入招商基金,除了任职基金经理,还担任投资管理四部的总监。
在投资风格上,贾成东擅长景气度投资,以中观行业景气度分析作为研究重心,行业配置倾向于多元化。Wind数据显示,他所管理基金的任职年化回报为11.02%,同期沪深300指数年化回报为4.63%。
从贾成东管理规模来看,他在2020年底,管理规模达到了180亿元,成为百亿基金经理。不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他管理规模降到了约84亿元。
今年144只基金经理离任
投研“平台化”渐成趋势
实际上,近两年基金经理频繁流动。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今年以来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共有258名,离职的基金经理也达144名之多,保持在历史高位。
实际上,2024年也有一些知名的基金经理离任或者“转会”。原圆信永丰范妍加盟富国基金、原万家基金李文宾加盟永赢基金,原平安基金经理成钧加盟海富通基金,原博时基金经理麦静回归人保资产等。而近两年基金经理在行业内“互流”占比更高。
从近两年的基金经理变动来看,除了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等个人原因之外,基金公司业务调整、考核不过关、内部工作调动等也是变动的主要原因。近两年还经常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所管产品之后,面临没有基金可管的尴尬例子,甚至出现基金经理回炉担任研究员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引发行业关注。《意见》中提到,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对此,不少基金公司表示,“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已经成为公司近年来构建投研体系的整体目标,过于强化明星基金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高质量的规模增长体现在产品底层设计方面,与投资研究前瞻形成合力,让合适的人管理合适的基金,在产品设计中,把认购规模控制在基金经理的能力圈范围内,防止由于基金产品规模过大而损害投资者利益。高质量的投资收益来自立足长期,不过分押注赛道,避免追逐短期热点或押注单一赛道造成基金净值的大幅波动,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健的投资收益和更良好的投资体验。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基金行业逐渐向投研“平台化”方向发展,淡化打造“明星基金经理”的经营策略。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近两年还经常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所管产品之后,面临没有基金可管的尴尬例子,甚至出现基金经理回炉担任研究员的情形。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公募基金行业再传知名基金经理大消息。
招商基金6月15日公告,招商行业精选、招商研究优选、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招商产业精选、招商景气精选的基金经理变更。原基金经理贾成东卸任上述5只基金,至此他已没有在管基金产品。
就在5月底,贾成东所管理基金曾宣布增聘基金经理,从过往行业情况上看,增聘基金经理之后往往会伴随相关人事变动。
贾成东5只产品同时卸任
此前贾成东旗下基金增聘公告就引发行业关注,如今,他正式宣布卸任所管理的5只基金。
6月15日,招商行业精选、招商研究优选、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招商产业精选、招商景气精选均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均宣布原基金经理贾成东卸任,离任时间为6月15日,离任原因为工作安排。
公告还显示,上述变动事项已按有关规定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基金经理注销手续,并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备案。
实际上,在5月底,贾成东管理的多只基金均宣布增聘,接任者不乏知名绩优基金经理。此前贾成独自管理的招商景气精选、招商行业精选、招商产业精选、招商优质成长、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分别增聘梁辰、李崟、陆文凯、吴潇、张林为基金经理,此次他卸任之后,则由这些基金经理独立管理。这5位基金经理投资年限均超过5年,李崟更超过8年。
贾成东累计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接近10年,属于公募基金的“老将”。公开资料显示,他2008年2月加入国泰基金,历任量化、宏观、策略、煤炭及银行研究员;2012年2月起任研究部总监助理,并管理多只基金。他在2015年加入招商基金,除了任职基金经理,还担任投资管理四部的总监。
在投资风格上,贾成东擅长景气度投资,以中观行业景气度分析作为研究重心,行业配置倾向于多元化。Wind数据显示,他所管理基金的任职年化回报为11.02%,同期沪深300指数年化回报为4.63%。
从贾成东管理规模来看,他在2020年底,管理规模达到了180亿元,成为百亿基金经理。不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他管理规模降到了约84亿元。
今年144只基金经理离任
投研“平台化”渐成趋势
实际上,近两年基金经理频繁流动。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今年以来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共有258名,离职的基金经理也达144名之多,保持在历史高位。
实际上,2024年也有一些知名的基金经理离任或者“转会”。原圆信永丰范妍加盟富国基金、原万家基金李文宾加盟永赢基金,原平安基金经理成钧加盟海富通基金,原博时基金经理麦静回归人保资产等。而近两年基金经理在行业内“互流”占比更高。
从近两年的基金经理变动来看,除了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等个人原因之外,基金公司业务调整、考核不过关、内部工作调动等也是变动的主要原因。近两年还经常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所管产品之后,面临没有基金可管的尴尬例子,甚至出现基金经理回炉担任研究员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引发行业关注。《意见》中提到,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对此,不少基金公司表示,“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已经成为公司近年来构建投研体系的整体目标,过于强化明星基金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高质量的规模增长体现在产品底层设计方面,与投资研究前瞻形成合力,让合适的人管理合适的基金,在产品设计中,把认购规模控制在基金经理的能力圈范围内,防止由于基金产品规模过大而损害投资者利益。高质量的投资收益来自立足长期,不过分押注赛道,避免追逐短期热点或押注单一赛道造成基金净值的大幅波动,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健的投资收益和更良好的投资体验。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基金行业逐渐向投研“平台化”方向发展,淡化打造“明星基金经理”的经营策略。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todatang 1周前 近两年还经常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所管产品之后,面临没有基金可管的尴尬例子,甚至出现基金经理回炉担任研究员的情形。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