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动车事故,是野猪泛滥之过吗?

果壳

2周前

但这里也应注意,在统计时,应该区分进入城市和在自然栖息地边缘活动的不同,比如,在夜晚南京紫金山山脚下的森林边缘翻找橡子的野猪不应记录为进入城市,明显离开自然栖息地且无法自行回归原本栖息地的野猪,才应该记录为进入城市。

今天的推文讲的是近期的另外一个热点:在南京,野猪总在风口浪尖,对野猪造成的人兽冲突的声讨不绝于耳。这一次,野猪再次来到风口浪尖,朝它驶来的是一列火车,事故发生,野猪死去,但事情还没有结束。

D5518次动车和野猪相撞,当列车机械师下车检查情况的时候,与邻车道驶来的G7267次动车发生碰撞,抢救无效身亡。这是一个悲剧,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我们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当事故发生,各种平台上满是对野猪喊打喊杀的声音,但实事求是地说,把矛头指向野猪并不能掩盖事故中有可能存在的其它安全隐患。列车停车需要检查的情况可能有很多种,但下车检查不应该面临被邻车道列车碰撞的危险,这些操作按理应该在更加安全的情况下完成。

事故发生后,多个媒体的报道都强调“野猪太多、泛滥了”

高铁线路部署了防异物侵线设备,野猪能进入高铁正线,则说明防护系统出现了漏洞。另外,事故调查报告提出机械师“身体侵限”,高速列车造成的气压差会把附近的人“吸”向列车,导致事故,所以机械师本身操作可能存在风险。

南京动车段事故调查报告

如果我们不希望再次发生如此悲剧,我们更应该找到安全隐患,解决安全隐患,这是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任的态度。

处理人兽冲突需要理性

关于南京的野猪人兽冲突问题,科学的城市野生动物管理不应该被舆论裹挟,舆论的节奏受到情绪、流量等等方面的非理性的影响,对于野生动物问题的判断和管理应该基于理性。

对于野猪频繁出现在城市,我们可以尝试分析其原因,野猪的数量是唯一导致它们进入城市的原因吗?控制野猪数量是防止野猪进入城市最有效的方式吗?或者还有别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野猪进入城市吗?

南京官方表示“我们已经在调控野猪数量”,但这个说法显然不足以让大众满意,许多人认为“野猪这个动物有害无利,应该彻底消灭”

通过新闻检索,我们发现野猪出现在城市的情况更高比例发生在秋冬季节(比如现在),此时正值野猪发情期,雄性野猪会通过扩大活动范围来获得更多繁殖机会,扩大活动范围就会导致它们离开固有的活动区域来到并不熟悉的区域,在激素的作用下,它们也会改变往日谨小慎微的生活态度更倾向于大胆地来到未知的区域。在人类的角度看,实际的现象就是野猪频繁进入城市,但这样进入城市,不单纯是因为野猪太多,也有栖息地破碎的原因。

猫盟在和顺的红外相机拍到了公野猪亲近母野猪的特殊时刻 ©猫盟

如果我们能对进入城市的野猪的性别进行统计,再结合野猪这个物种是雄性扩散的习性(就是说,在繁殖期,是雄性通过增大活动范围来寻找繁殖机会)。就可以更好地判断是否是栖息地破碎导致的野猪进入城市。如果进入城市的野猪主要是雄性,则能更支持栖息地破碎这个原因。

如果闯进城市的主要是公野猪,则说明城里破碎化的栖息地,影响到它们扩散,从而导致了人兽冲突 ©猫盟

但这里也应注意,在统计时,应该区分进入城市和在自然栖息地边缘活动的不同,比如,在夜晚南京紫金山山脚下的森林边缘翻找橡子的野猪不应记录为进入城市,明显离开自然栖息地且无法自行回归原本栖息地的野猪,才应该记录为进入城市。

如果是野猪整体种群数量增长,再由于自然栖息地食物不足导致的野猪进入城市,则应该是野猪的雌雄比例相当,因为如果是肚子饿来城市找吃的,那显然应该跟性别无关。如果雄性比例远超雌性,则应该考虑野猪发情期因为栖息地破碎缺乏联通才导致了野猪进入城市。

解决栖息地破碎问题

对于高度发展的城市,想要把各个栖息地联通起来肯定不是轻松的决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通过更多详尽的实地调查也往往可以找到更佳和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在南京和句容之间,一条公路把宝华山和汤山分割,但在公路之上有一条绿色廊道,让野生动物有机会通行,把汤山和宁镇山脉连接在一起,组成完整的栖息地。在南京城市中,也有类似的案例,南京国防园和清凉山公园被公路切割开,但在公路上有一条植被茂密的通道把两边的山体相连,让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联通。

汤山公路上的生物廊道 

南京国防园和清凉山公园在地图上是分开的两片

这些案例都证明着这座城市对于野生动物的友好,也是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理论的践行。

除了跨越公路的生态廊道,让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联通需要寻找更多的可行方案,比如也许可以通过时间置换空间的方式来实现栖息地的联通,野生动物可以通过人们休息之后的深夜,利用绿化带实现扩散,把不同栖息地用这样的方式相连,减少野生动物误入城市的概率。绿化的方式则需要从为人类服务的“干净整齐”的方式,向着有利于野生动物的“近自然绿地”的方式转变。

2022年正在建设的深圳大鹏新区环坝路生态廊道,这是大鹏新区的第二条野生动物生态廊道,和第一条一样,它将串联起七娘山与排牙山的栖息地,帮助野生动物自由扩散 ©深圳特区报

当更多栖息地相互联通,野猪闯入城市的概率将会降低,但不可能避免,这是我们和它们共享的地球资源。当我们在紫金山散步,享受大树森林和松软土壤的时候,也不应该遗忘紫金山富饶的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一起参与建设的结果,野猪不会主动参与种树或者松土,但它们的生活习性赋予了这个物种伟大的生态功能,它们存在,就伴随着生态系统服务,我们因此受益。

说起来看似无关,你甚至可能不信,当你在紫金山呼吸,感受到空气的清新,那里就有野猪的功劳。因为新鲜的空气由众多的植物参与制造,有太多的研究证明过野猪在健康的森林植物群落行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你在紫金山闻到泥土的芳香,而不是容易让你生病的落叶倒木霉变的味道,这是由于众多野猪不断翻拱土地制造了健康有活力的森林土壤。

野猪并不是“除了作恶什么都不会”的“害兽”。它们也是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猫盟

人类生活在生态系统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由包括野猪在内的众多物种构成的,复杂的关系网络维护。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高高在上的理由,我们必须和其它生命分享地球资源,没有它们也就没有我们,并且不是生态系统里的生物都没有了才会轮到我们遭遇不幸,事实很可能是生态系统的环节稍微缺失几个,就该轮到我们倒霉了。

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我们应该保护各个物种之间的关系。鉴于别的物种之间的关系只要没有我们捣乱一般都挺稳定的,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先关注关注我们和别的物种之间的关系。

距离也不要太近

还是从野猪说起,除了盲目的对野猪喊打喊杀以外,过分的友好也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也在实地和各种媒体平台上看到很多民众投喂野猪,首先,对于个人来讲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野猪并不凶残但它容易受到惊吓,受惊之后会狂奔,奔起来万一蹭到人,不是一般人类单薄的小身板能承受得住的。所以不要投喂野猪也不要主动接近野猪,尤其不要围观,因为几个无恶意的人好奇地围拢过来,在野猪看来却很像是捕食者的包围,它要是误会了冲起来,你很可能跑不过它。

忙忙碌碌掘地找食的小野猪 ©猫盟

第二,一旦野猪依赖人类提供食物,则会带来种群数量超过自然承载能力的增长。野猪数量多,食物少,又依赖人类提供食物,就会发展为跟人类竞争食物。到时候野猪才是真的危险,我们杜绝投喂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应该主动避免让野猪接触到垃圾,应该做好垃圾桶的保护,不要让它们形成翻垃圾桶的习惯,这也是为了避免野猪依赖人获得食物。另外投喂流浪动物的食物也会成为野猪的食物,定时定点地投喂流浪动物,不光对于流浪动物,对于野猪也如同“食堂开饭了”,保持我们和野猪之间原本自然的关系是最美好的,不要引猪入室,减少野猪入市的风险。

这只“悠闲”的野猪的照片拍摄于以色列的海法,照片一旦发表就在网上走红

野猪和人类的冲突发生的场景有很多种,比如农田,比如城市,对于不同场景的野猪应该有不同的分析和判断。我们今天讨论的情景是城市中的自然栖息地中生存的野猪。

野猪进入城市很可能不是单纯数量的问题,也可以是栖息地破碎导致的。让更多栖息地联通可以降低野猪误入城市的概率,人类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和野猪自然的关系和距离,不要投喂野猪,也不要让野猪养成在人类周围获得食物的习惯。我们可以和野猪更和谐地共存,我们也非常需要野猪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

缓解人兽冲突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种方法,但前提是我们拥有和其它生命分享地球资源的态度。

红嘴蓝鹊跟在野猪身旁,野猪挖地也让它们能更容易地找到地下的食物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猫盟CFCA(ID:felidchina),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但这里也应注意,在统计时,应该区分进入城市和在自然栖息地边缘活动的不同,比如,在夜晚南京紫金山山脚下的森林边缘翻找橡子的野猪不应记录为进入城市,明显离开自然栖息地且无法自行回归原本栖息地的野猪,才应该记录为进入城市。

今天的推文讲的是近期的另外一个热点:在南京,野猪总在风口浪尖,对野猪造成的人兽冲突的声讨不绝于耳。这一次,野猪再次来到风口浪尖,朝它驶来的是一列火车,事故发生,野猪死去,但事情还没有结束。

D5518次动车和野猪相撞,当列车机械师下车检查情况的时候,与邻车道驶来的G7267次动车发生碰撞,抢救无效身亡。这是一个悲剧,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我们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当事故发生,各种平台上满是对野猪喊打喊杀的声音,但实事求是地说,把矛头指向野猪并不能掩盖事故中有可能存在的其它安全隐患。列车停车需要检查的情况可能有很多种,但下车检查不应该面临被邻车道列车碰撞的危险,这些操作按理应该在更加安全的情况下完成。

事故发生后,多个媒体的报道都强调“野猪太多、泛滥了”

高铁线路部署了防异物侵线设备,野猪能进入高铁正线,则说明防护系统出现了漏洞。另外,事故调查报告提出机械师“身体侵限”,高速列车造成的气压差会把附近的人“吸”向列车,导致事故,所以机械师本身操作可能存在风险。

南京动车段事故调查报告

如果我们不希望再次发生如此悲剧,我们更应该找到安全隐患,解决安全隐患,这是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任的态度。

处理人兽冲突需要理性

关于南京的野猪人兽冲突问题,科学的城市野生动物管理不应该被舆论裹挟,舆论的节奏受到情绪、流量等等方面的非理性的影响,对于野生动物问题的判断和管理应该基于理性。

对于野猪频繁出现在城市,我们可以尝试分析其原因,野猪的数量是唯一导致它们进入城市的原因吗?控制野猪数量是防止野猪进入城市最有效的方式吗?或者还有别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野猪进入城市吗?

南京官方表示“我们已经在调控野猪数量”,但这个说法显然不足以让大众满意,许多人认为“野猪这个动物有害无利,应该彻底消灭”

通过新闻检索,我们发现野猪出现在城市的情况更高比例发生在秋冬季节(比如现在),此时正值野猪发情期,雄性野猪会通过扩大活动范围来获得更多繁殖机会,扩大活动范围就会导致它们离开固有的活动区域来到并不熟悉的区域,在激素的作用下,它们也会改变往日谨小慎微的生活态度更倾向于大胆地来到未知的区域。在人类的角度看,实际的现象就是野猪频繁进入城市,但这样进入城市,不单纯是因为野猪太多,也有栖息地破碎的原因。

猫盟在和顺的红外相机拍到了公野猪亲近母野猪的特殊时刻 ©猫盟

如果我们能对进入城市的野猪的性别进行统计,再结合野猪这个物种是雄性扩散的习性(就是说,在繁殖期,是雄性通过增大活动范围来寻找繁殖机会)。就可以更好地判断是否是栖息地破碎导致的野猪进入城市。如果进入城市的野猪主要是雄性,则能更支持栖息地破碎这个原因。

如果闯进城市的主要是公野猪,则说明城里破碎化的栖息地,影响到它们扩散,从而导致了人兽冲突 ©猫盟

但这里也应注意,在统计时,应该区分进入城市和在自然栖息地边缘活动的不同,比如,在夜晚南京紫金山山脚下的森林边缘翻找橡子的野猪不应记录为进入城市,明显离开自然栖息地且无法自行回归原本栖息地的野猪,才应该记录为进入城市。

如果是野猪整体种群数量增长,再由于自然栖息地食物不足导致的野猪进入城市,则应该是野猪的雌雄比例相当,因为如果是肚子饿来城市找吃的,那显然应该跟性别无关。如果雄性比例远超雌性,则应该考虑野猪发情期因为栖息地破碎缺乏联通才导致了野猪进入城市。

解决栖息地破碎问题

对于高度发展的城市,想要把各个栖息地联通起来肯定不是轻松的决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通过更多详尽的实地调查也往往可以找到更佳和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在南京和句容之间,一条公路把宝华山和汤山分割,但在公路之上有一条绿色廊道,让野生动物有机会通行,把汤山和宁镇山脉连接在一起,组成完整的栖息地。在南京城市中,也有类似的案例,南京国防园和清凉山公园被公路切割开,但在公路上有一条植被茂密的通道把两边的山体相连,让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联通。

汤山公路上的生物廊道 

南京国防园和清凉山公园在地图上是分开的两片

这些案例都证明着这座城市对于野生动物的友好,也是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理论的践行。

除了跨越公路的生态廊道,让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联通需要寻找更多的可行方案,比如也许可以通过时间置换空间的方式来实现栖息地的联通,野生动物可以通过人们休息之后的深夜,利用绿化带实现扩散,把不同栖息地用这样的方式相连,减少野生动物误入城市的概率。绿化的方式则需要从为人类服务的“干净整齐”的方式,向着有利于野生动物的“近自然绿地”的方式转变。

2022年正在建设的深圳大鹏新区环坝路生态廊道,这是大鹏新区的第二条野生动物生态廊道,和第一条一样,它将串联起七娘山与排牙山的栖息地,帮助野生动物自由扩散 ©深圳特区报

当更多栖息地相互联通,野猪闯入城市的概率将会降低,但不可能避免,这是我们和它们共享的地球资源。当我们在紫金山散步,享受大树森林和松软土壤的时候,也不应该遗忘紫金山富饶的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一起参与建设的结果,野猪不会主动参与种树或者松土,但它们的生活习性赋予了这个物种伟大的生态功能,它们存在,就伴随着生态系统服务,我们因此受益。

说起来看似无关,你甚至可能不信,当你在紫金山呼吸,感受到空气的清新,那里就有野猪的功劳。因为新鲜的空气由众多的植物参与制造,有太多的研究证明过野猪在健康的森林植物群落行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你在紫金山闻到泥土的芳香,而不是容易让你生病的落叶倒木霉变的味道,这是由于众多野猪不断翻拱土地制造了健康有活力的森林土壤。

野猪并不是“除了作恶什么都不会”的“害兽”。它们也是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猫盟

人类生活在生态系统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由包括野猪在内的众多物种构成的,复杂的关系网络维护。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高高在上的理由,我们必须和其它生命分享地球资源,没有它们也就没有我们,并且不是生态系统里的生物都没有了才会轮到我们遭遇不幸,事实很可能是生态系统的环节稍微缺失几个,就该轮到我们倒霉了。

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我们应该保护各个物种之间的关系。鉴于别的物种之间的关系只要没有我们捣乱一般都挺稳定的,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先关注关注我们和别的物种之间的关系。

距离也不要太近

还是从野猪说起,除了盲目的对野猪喊打喊杀以外,过分的友好也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也在实地和各种媒体平台上看到很多民众投喂野猪,首先,对于个人来讲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野猪并不凶残但它容易受到惊吓,受惊之后会狂奔,奔起来万一蹭到人,不是一般人类单薄的小身板能承受得住的。所以不要投喂野猪也不要主动接近野猪,尤其不要围观,因为几个无恶意的人好奇地围拢过来,在野猪看来却很像是捕食者的包围,它要是误会了冲起来,你很可能跑不过它。

忙忙碌碌掘地找食的小野猪 ©猫盟

第二,一旦野猪依赖人类提供食物,则会带来种群数量超过自然承载能力的增长。野猪数量多,食物少,又依赖人类提供食物,就会发展为跟人类竞争食物。到时候野猪才是真的危险,我们杜绝投喂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应该主动避免让野猪接触到垃圾,应该做好垃圾桶的保护,不要让它们形成翻垃圾桶的习惯,这也是为了避免野猪依赖人获得食物。另外投喂流浪动物的食物也会成为野猪的食物,定时定点地投喂流浪动物,不光对于流浪动物,对于野猪也如同“食堂开饭了”,保持我们和野猪之间原本自然的关系是最美好的,不要引猪入室,减少野猪入市的风险。

这只“悠闲”的野猪的照片拍摄于以色列的海法,照片一旦发表就在网上走红

野猪和人类的冲突发生的场景有很多种,比如农田,比如城市,对于不同场景的野猪应该有不同的分析和判断。我们今天讨论的情景是城市中的自然栖息地中生存的野猪。

野猪进入城市很可能不是单纯数量的问题,也可以是栖息地破碎导致的。让更多栖息地联通可以降低野猪误入城市的概率,人类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和野猪自然的关系和距离,不要投喂野猪,也不要让野猪养成在人类周围获得食物的习惯。我们可以和野猪更和谐地共存,我们也非常需要野猪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

缓解人兽冲突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种方法,但前提是我们拥有和其它生命分享地球资源的态度。

红嘴蓝鹊跟在野猪身旁,野猪挖地也让它们能更容易地找到地下的食物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猫盟CFCA(ID:felidchina),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