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买量化,投资人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雪球

9个月前

但对一些优质的量化管理人来说,他们的超额胜率可以做到80%以上。...指数本身具有高波动、高换手、成分股数量多、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低的特点,更容易做出可观的超额,这个逻辑是没有变的。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最近,俱乐部群内对量化的关注依然很多,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担忧的声音。

今天挑了几个咨询最多的量化相关问题,供大家参考。

Q:小市值指增还能买吗?

能不能买,分两点去看:

首先,小票的超额逻辑不变。指数本身具有高波动、高换手、成分股数量多、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低的特点,更容易做出可观的超额,这个逻辑是没有变的。

其次,年初行情是非常极端的,但也带来了大批量化的出清,带来的交易拥挤度下降反而更有利于超额的获取。

当然,因为A股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大小盘轮动,除了4-5年这种大级别周期的轮动以外,实际上,在每一个年份里面,也有一些小级别的轮动。如果想要避免受市场风格的影响,在持有小市值指增享受超额收益的同时,也可以配置500指增,做一个比较均衡的两头配置。

Q:量化还会再出现年前那种极端行情吗?

长期来看,大家对量化选股方法论的有效性是不用存疑的。从A股历史经验来看,总体呈现的是长期超额平稳,但是大概每隔五年左右,确实会有一次量化危机。

现在来看,市场逐步也已经恢复正常,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不会再复现年初那种情况。

有两个方面的信息可以参考:

一是,根据多方调研的信息,节后量化赎回压力是有明显减少的,目前看净卖出压力比较可控。

二是,作为本轮踩踏的重要导火索,DMA目前正在有序清退,节后DMA占两市日均成交仅有3%左右,后期对这块的监管也会更加规范。

Q:量化产品波动太大,加上A股熊长牛短,是否适合长期持有?

拿指增来说,策略本身是受到“指数收益+超额收益”的影响。

指数层面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牛短熊长的特征。但对一些优质的量化管理人来说,他们的超额胜率可以做到80%以上。也就是说,一年12个月,10个月都有正超额,超额层面是牛长熊短。

所以,对于这类管理人来说,是适合去长期持有这类有超额增厚的产品的。

Q:如果“自动敲入敲出类期权产品”减少,会不会使中性的对冲成本变大?

有可能。

因为22年开始对冲成本的下降,其实部分是归因于“自动敲入敲出类期权产品”的滚动发行。这类产品会增加股指期货的多单,进而拉小贴水的成本。

但是目前看的话,500期指成本大概在5个点附近,和2022年情况差不多。

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之后一段时间都比较稳态的成本情况。

另外还有一点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市场上偏小票的股指期货只有500,对冲端的压力也都压在了500期指上。但2022年以后,1000期指的出现分流了一些对冲端的压力,于是期指的贴水也会变小。

我们可以预测到,未来市场金融工具会越来越丰富,后面也很有可能会有一些更小票的对冲工具出来,又会进一步分流对冲压力,所以未来期指成本有可能会更便宜一些。

Q:CTA为啥持续几年都不好,没有危机中的Alpha了?还有配置价值吗?

CTA在2022年6月份以前,收益非常不错,也就是所谓的CTA大年,当时吸引了很多资金到这个策略里。

而商品策略本身容量是要比股票策略容量要低得多的,数量级大概是股票的1%。大量资金涌入后,策略拥挤度直接拉升。

这是个人认为,CTA近几年不怎么赚钱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未来策略收益能不能回来,也是要对应去看市场出清的情况。

但CTA本身的配置价值还是存在的,毕竟它和其它策略的收益来源不一样,对组合能起到很好的分散效果。

以上,只是俱乐部平常答疑解惑的小小缩影。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私募投资上的疑惑,欢迎加入这个专为私募投资人而生的圈子,这里不仅会有专业的私募相关问题解答、产品/策略深度解析、管理人空降路演交流等丰富内容陪伴,还能给你私人诊断私募持仓,定制专属的资产配置组合建议。更多详情,欢迎关注专注私募研究的风云君。

专注私募基金,分享私募基金测评、私募行业话题、基金经理认知、产品归因分析。

但对一些优质的量化管理人来说,他们的超额胜率可以做到80%以上。...指数本身具有高波动、高换手、成分股数量多、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低的特点,更容易做出可观的超额,这个逻辑是没有变的。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最近,俱乐部群内对量化的关注依然很多,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担忧的声音。

今天挑了几个咨询最多的量化相关问题,供大家参考。

Q:小市值指增还能买吗?

能不能买,分两点去看:

首先,小票的超额逻辑不变。指数本身具有高波动、高换手、成分股数量多、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低的特点,更容易做出可观的超额,这个逻辑是没有变的。

其次,年初行情是非常极端的,但也带来了大批量化的出清,带来的交易拥挤度下降反而更有利于超额的获取。

当然,因为A股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大小盘轮动,除了4-5年这种大级别周期的轮动以外,实际上,在每一个年份里面,也有一些小级别的轮动。如果想要避免受市场风格的影响,在持有小市值指增享受超额收益的同时,也可以配置500指增,做一个比较均衡的两头配置。

Q:量化还会再出现年前那种极端行情吗?

长期来看,大家对量化选股方法论的有效性是不用存疑的。从A股历史经验来看,总体呈现的是长期超额平稳,但是大概每隔五年左右,确实会有一次量化危机。

现在来看,市场逐步也已经恢复正常,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不会再复现年初那种情况。

有两个方面的信息可以参考:

一是,根据多方调研的信息,节后量化赎回压力是有明显减少的,目前看净卖出压力比较可控。

二是,作为本轮踩踏的重要导火索,DMA目前正在有序清退,节后DMA占两市日均成交仅有3%左右,后期对这块的监管也会更加规范。

Q:量化产品波动太大,加上A股熊长牛短,是否适合长期持有?

拿指增来说,策略本身是受到“指数收益+超额收益”的影响。

指数层面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牛短熊长的特征。但对一些优质的量化管理人来说,他们的超额胜率可以做到80%以上。也就是说,一年12个月,10个月都有正超额,超额层面是牛长熊短。

所以,对于这类管理人来说,是适合去长期持有这类有超额增厚的产品的。

Q:如果“自动敲入敲出类期权产品”减少,会不会使中性的对冲成本变大?

有可能。

因为22年开始对冲成本的下降,其实部分是归因于“自动敲入敲出类期权产品”的滚动发行。这类产品会增加股指期货的多单,进而拉小贴水的成本。

但是目前看的话,500期指成本大概在5个点附近,和2022年情况差不多。

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之后一段时间都比较稳态的成本情况。

另外还有一点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市场上偏小票的股指期货只有500,对冲端的压力也都压在了500期指上。但2022年以后,1000期指的出现分流了一些对冲端的压力,于是期指的贴水也会变小。

我们可以预测到,未来市场金融工具会越来越丰富,后面也很有可能会有一些更小票的对冲工具出来,又会进一步分流对冲压力,所以未来期指成本有可能会更便宜一些。

Q:CTA为啥持续几年都不好,没有危机中的Alpha了?还有配置价值吗?

CTA在2022年6月份以前,收益非常不错,也就是所谓的CTA大年,当时吸引了很多资金到这个策略里。

而商品策略本身容量是要比股票策略容量要低得多的,数量级大概是股票的1%。大量资金涌入后,策略拥挤度直接拉升。

这是个人认为,CTA近几年不怎么赚钱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未来策略收益能不能回来,也是要对应去看市场出清的情况。

但CTA本身的配置价值还是存在的,毕竟它和其它策略的收益来源不一样,对组合能起到很好的分散效果。

以上,只是俱乐部平常答疑解惑的小小缩影。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私募投资上的疑惑,欢迎加入这个专为私募投资人而生的圈子,这里不仅会有专业的私募相关问题解答、产品/策略深度解析、管理人空降路演交流等丰富内容陪伴,还能给你私人诊断私募持仓,定制专属的资产配置组合建议。更多详情,欢迎关注专注私募研究的风云君。

专注私募基金,分享私募基金测评、私募行业话题、基金经理认知、产品归因分析。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