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掌支付”出海新加坡,腾讯、Visa的生意有多大?

财经五月花

6天前

王蓬博提醒,从往年推广扫脸支付和支付宝碰一碰支付的经验看,都需要给C端用户、收单厂商和聚合支付机构以及整条产业链更多分润激励。

摘    要

本次合作中,腾讯将提供刷掌技术支持,Visa则提供线下支付生态网络。目前,新加坡星展银行(DBS )、华侨银行(OCBC)和大华银行(UOB)已率先加入
文|唐郡
编辑张威

腾讯刷掌支付将落地新加坡。

11月6日,在第九届新加坡金融科技节现场,腾讯发布刷掌技术出海计划,并宣布与Visa(维萨)合作,将刷掌技术引入国际支付市场,首站将落地新加坡。

参与试点的用户在刷掌设备屏幕上完成银行卡与个人手掌信息的绑定与开通后,即可隔空识别手掌完成支付。

据了解,本次合作中,腾讯将提供刷掌技术支持,Visa则提供线下支付生态网络。目前,新加坡星展银行(DBS )、华侨银行(OCBC)和大华银行(UOB)已率先加入。

腾讯表示,将通过其新加坡全资子公司Tencent SenseTech,为各行业客户提供腾讯刷掌技术服务,向外界提供刷掌技术支持和多样化服务并对数据进行本地化管理。

早在2023年5月,腾讯旗下微信支付正式推出“微信刷掌”产品,并联合北京轨道交通推出了大兴机场线刷掌乘车服务。2024年9月,微信刷掌支付落地中国澳门。

不过,目前,腾讯方面尚未披露“微信刷掌”用户规模等数据。

另一大支付巨头,支付宝亦有相关布局。2023年,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掌纹识别装置”外观专利获授权。专利信息显示,该产品用于采集人体的掌纹、掌脉特征信息,以实现线下支付、门禁识别、安检过闸等功能。早在2014年,支付宝就曾展示过其正在研发的以生物识别为核心的前沿安全科技,其中包括人脸、声纹、掌纹、指纹、笔迹和击键识别。

巨头布局刷掌支付意欲何为?

“刷掌支付的‘掌纹+掌静脉’双因子验证模式能够严密商家的风控防线,带来安全、便捷的支付收款方式,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频繁进行支付的场景下,能够大幅提高支付效率,同时也能降低消费者对‘人脸’此类敏感信息的戒备心理。”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生物识别技术从介质层面看有不易遗忘、随身携带、不易伪造等特征,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过生物识别介质便捷支付是新的发展趋势。

“微信支付会担心在新型生物识别技术的作用下,支付用户会摆脱手机特别是微信的支付习惯。”王蓬博表示,随着支付介质的改变,部分线下用户可能会尝试新的支付介质,对这部分用户的争夺亦是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公司积极布局刷掌支付的动力。

不过,王蓬博提醒,从往年推广扫脸支付和支付宝碰一碰支付的经验看,都需要给C端用户、收单厂商和聚合支付机构以及整条产业链更多分润激励。较高的推广成本,叠加用户对二维码支付等现有支付习惯的黏性,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从实际推广来看,数据可能远远不如预期。”

对此,苏筱芮的观点略有不同。“刷掌技术属于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在海外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价值,后续不论是拓客还是具体落地使用均值得期待。”

在苏筱芮看来,刷掌支付是对现有支付方式的一种补充。在相关技术规范、信息传输规范、隐私保护规范完善之后,未来有可能进入主流支付方式行列。

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支付领域,用户更为熟悉的是刷脸支付。近年来,随着“FaceTime诈骗”等基于人脸识别的犯罪行为出现,用户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顾虑有所上升。

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此前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生物识别信息,掌纹与指纹、人脸等信息一样,都有可能被用于跟踪用户个人轨迹。在他看来,支付机构使用个人生物识别数据进行身份验证无可厚非,但应该严格限制除身份验证之外的二次开发应用。“这需要监管部门加强规制。”高富平表示。

腾讯刷掌海外团队回应称,腾讯刷掌独创应用了“识别掌纹+掌静脉”的双重核验,运用个人手掌信息的独特性进行高精度身份区分,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有明显差异。

在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方面,前述团队称,腾讯刷掌的用户数据需要在用户充分知情并授权的前提下,未经用户授权允许,绝不会采集和使用用户的相关信息;在刷掌环节,遵循用户授权和最小化数据采集原则。腾讯的终端和后台都采用了数据脱敏和数据加密技术,采用业界安全的加密通信协议,极大地保障了数据在传输、使用、存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腾讯
版面编辑 | 杨明慧


财经五月花开通读者群啦!想Mark 最新一手金融热点?想Get有价值的金融行业报道?想与行业大咖共话金融?想参与五月花编辑部茶话会?那就赶紧加入我们吧!
【入群方式】添加群主微信Caijing_MayFlower,邀您入群。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王蓬博提醒,从往年推广扫脸支付和支付宝碰一碰支付的经验看,都需要给C端用户、收单厂商和聚合支付机构以及整条产业链更多分润激励。

摘    要

本次合作中,腾讯将提供刷掌技术支持,Visa则提供线下支付生态网络。目前,新加坡星展银行(DBS )、华侨银行(OCBC)和大华银行(UOB)已率先加入
文|唐郡
编辑张威

腾讯刷掌支付将落地新加坡。

11月6日,在第九届新加坡金融科技节现场,腾讯发布刷掌技术出海计划,并宣布与Visa(维萨)合作,将刷掌技术引入国际支付市场,首站将落地新加坡。

参与试点的用户在刷掌设备屏幕上完成银行卡与个人手掌信息的绑定与开通后,即可隔空识别手掌完成支付。

据了解,本次合作中,腾讯将提供刷掌技术支持,Visa则提供线下支付生态网络。目前,新加坡星展银行(DBS )、华侨银行(OCBC)和大华银行(UOB)已率先加入。

腾讯表示,将通过其新加坡全资子公司Tencent SenseTech,为各行业客户提供腾讯刷掌技术服务,向外界提供刷掌技术支持和多样化服务并对数据进行本地化管理。

早在2023年5月,腾讯旗下微信支付正式推出“微信刷掌”产品,并联合北京轨道交通推出了大兴机场线刷掌乘车服务。2024年9月,微信刷掌支付落地中国澳门。

不过,目前,腾讯方面尚未披露“微信刷掌”用户规模等数据。

另一大支付巨头,支付宝亦有相关布局。2023年,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掌纹识别装置”外观专利获授权。专利信息显示,该产品用于采集人体的掌纹、掌脉特征信息,以实现线下支付、门禁识别、安检过闸等功能。早在2014年,支付宝就曾展示过其正在研发的以生物识别为核心的前沿安全科技,其中包括人脸、声纹、掌纹、指纹、笔迹和击键识别。

巨头布局刷掌支付意欲何为?

“刷掌支付的‘掌纹+掌静脉’双因子验证模式能够严密商家的风控防线,带来安全、便捷的支付收款方式,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频繁进行支付的场景下,能够大幅提高支付效率,同时也能降低消费者对‘人脸’此类敏感信息的戒备心理。”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生物识别技术从介质层面看有不易遗忘、随身携带、不易伪造等特征,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过生物识别介质便捷支付是新的发展趋势。

“微信支付会担心在新型生物识别技术的作用下,支付用户会摆脱手机特别是微信的支付习惯。”王蓬博表示,随着支付介质的改变,部分线下用户可能会尝试新的支付介质,对这部分用户的争夺亦是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公司积极布局刷掌支付的动力。

不过,王蓬博提醒,从往年推广扫脸支付和支付宝碰一碰支付的经验看,都需要给C端用户、收单厂商和聚合支付机构以及整条产业链更多分润激励。较高的推广成本,叠加用户对二维码支付等现有支付习惯的黏性,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从实际推广来看,数据可能远远不如预期。”

对此,苏筱芮的观点略有不同。“刷掌技术属于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在海外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价值,后续不论是拓客还是具体落地使用均值得期待。”

在苏筱芮看来,刷掌支付是对现有支付方式的一种补充。在相关技术规范、信息传输规范、隐私保护规范完善之后,未来有可能进入主流支付方式行列。

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支付领域,用户更为熟悉的是刷脸支付。近年来,随着“FaceTime诈骗”等基于人脸识别的犯罪行为出现,用户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顾虑有所上升。

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此前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生物识别信息,掌纹与指纹、人脸等信息一样,都有可能被用于跟踪用户个人轨迹。在他看来,支付机构使用个人生物识别数据进行身份验证无可厚非,但应该严格限制除身份验证之外的二次开发应用。“这需要监管部门加强规制。”高富平表示。

腾讯刷掌海外团队回应称,腾讯刷掌独创应用了“识别掌纹+掌静脉”的双重核验,运用个人手掌信息的独特性进行高精度身份区分,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有明显差异。

在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方面,前述团队称,腾讯刷掌的用户数据需要在用户充分知情并授权的前提下,未经用户授权允许,绝不会采集和使用用户的相关信息;在刷掌环节,遵循用户授权和最小化数据采集原则。腾讯的终端和后台都采用了数据脱敏和数据加密技术,采用业界安全的加密通信协议,极大地保障了数据在传输、使用、存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腾讯
版面编辑 | 杨明慧


财经五月花开通读者群啦!想Mark 最新一手金融热点?想Get有价值的金融行业报道?想与行业大咖共话金融?想参与五月花编辑部茶话会?那就赶紧加入我们吧!
【入群方式】添加群主微信Caijing_MayFlower,邀您入群。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