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经济体央行稳慎降息周期

经济日报

2个月前

在第二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的同时,瑞典央行强调如果通胀前景保持不变,后续将采取较6月份会议表态中更快的降息速度。...新西兰央行在7月份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后,8月份超预期降息,但表示未来降息节奏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对通胀预期能否稳定在目标附近等方面的信心。

在杰克逊霍尔会议后,“降息时机已经成熟”正在成为各方普遍预期,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钟摆继续缓慢地向降息的方向摆动。随着降息预期升温,降息路径和力度、实际利率空间的分化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重要动向。

自3月份瑞士央行开始降息以来,发达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态势逐步呈现。在近期备受瞩目的杰克逊霍尔会议后,“降息时机已经成熟”正在成为各方普遍预期。随着降息预期升温,降息路径和力度、实际利率空间的分化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重要动向。

今年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不仅仅是一次重要的货币政策前瞻指引,更像是一次发达经济体央行“抗通胀”的经验交流会。各方宣传的“成绩”类似:强力的货币政策表明了各方抗击通胀的决心并实现了应对疫情和地缘冲突背景下高通胀的“成功”;各方展示的立场也类似:虽然“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逐步成熟”,但还须坚持稳慎的、由数据决定的降息路径,因为支持降息政策的通胀和就业数据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首先在此次会议上释放了“鸽派+稳健”的双重信号。他表示,核心通胀率的下降和劳动力市场的降温意味着降息的政策方向已经明确。这一表述符合各方预期。然而,鉴于美联储上半年持续押后降息预期并由此造成市场交易震荡,或许鲍威尔讲话中透露出的降息时机与节奏问题更值得细究。

在此前“衰退交易”逻辑下,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9月份降息50个基点。鲍威尔强调,降息时机和节奏将取决于后续数据支撑、前景变化和风险平衡。伴随美国最新宏观数据出炉,“衰退交易”持续修正。鲍威尔表示,劳动力市场降温的原因并非裁员数量增加,而是劳动力供应大幅增加和此前过高招聘速度放缓的综合结果。显然,美联储并不认为当前宏观数据预示着经济低迷或者衰退,同时对实现价格稳定背景下保持强劲劳动力市场的双重目标抱有更高信心。

鲍威尔也强调,当前政策利率水平为美联储提供了空间,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任何风险,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因此,更多机构认为,如果美联储按照预期在9月份降息,这将是“防御性”或“预防性”降息。在此背景下,任何基于更大降息力度和更高降息频次预期基础上的交易都可能面临风险。

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用了大量时间解释英国央行采取渐进式货币政策的原因,似乎是在为货币政策委员会8月初降息意见分歧进行辩护。无疑,当前英国央行虽然看到了通胀和就业数据的自我修复,但同时也担忧二次通胀风险,因此其立场指向“谨慎”降低借贷成本。虽然英国央行是疫情后首批提升基准利率的央行之一,但通胀回落速度缓慢甚至再次拐头向上的预期,意味着英国央行的降息速度或将慢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在会议上阐述了欧洲央行平衡降息预期和抗通胀进程。他表示,初步评估认为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正在推动通胀向目标区间回归。然而,庆祝胜利为时过早,完成目标仍需要时间,通胀回归的基础并不牢固。他表示,由于预计2025年底欧元区通胀率才能回落至2%的目标区间,欧洲央行虽然在6月份降息,但未来保持货币政策处于限制性区间仍是“适当”的。与此同时,他也强调了利率长期处于限制区间的风险,尤其是对产出和就业的副作用,强调要保持政策的精准性和灵活性。

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透露出的对降息谨慎乐观情绪,在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中同样存在。

目前,瑞士央行、瑞典央行和加拿大央行是少有的公开表态将加大降息力度的央行。近期,瑞士、瑞典两国通胀率已经跌破2%的目标水平,瑞士通胀更是降至1.3%;加拿大7月份CPI年率降至2.5%,为40个月以来低点,核心CPI年率也有所放缓。瑞典、加拿大不断放缓的经济增速也为两国央行降息提供了更大的支撑。因此,在第二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的同时,瑞典央行强调如果通胀前景保持不变,后续将采取较6月份会议表态中更快的降息速度。瑞士央行在3月份打响发达经济体央行降息发令枪和6月份降息后,预计在9月份再度降息。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表示,货币政策逻辑已经从抗通胀转变为稳经济,各方预计加拿大央行在连续两次下调利率后,可能在9月份进一步降息。

新西兰储备银行、韩国央行的降息节奏更为谨慎。新西兰央行在7月份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后,8月份超预期降息,但表示未来降息节奏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对通胀预期能否稳定在目标附近等方面的信心。韩国央行虽在8月份维持利率不变,但表示“在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立场的同时将研究降息的适当时机”。各方预期增长动能下滑的风险正在超过通胀成为韩国央行的首要关注对象,预计韩国央行将在三季度放松货币政策。

与之相比,澳大利亚联储和挪威央行仍然选择按兵不动。澳大利亚联储8月初表示可能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目前水平,以确保明年通胀率回到目标区间。挪威央行面临通胀降速快于预期但总体水平仍明显偏高的境地。因此,虽然挪威最新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但考虑到降息对汇率和进口价格的影响,挪威央行表示未来将在一个时期内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立场。

总体来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钟摆继续缓慢地向降息的方向摆动,其回摆的幅度受到就业、通胀等数据影响,同时实际利率水平则从另一个侧面暗示各方政策走向。当前,澳大利亚以0.6%的实际政策利率成为少有的利率水平处于中性状态的国家,其进一步降息的空间有限。韩国、欧元区、挪威实际政策利率水平则处于1%至2%区间,如果通胀没有有效回落,央行货币政策的空间将明显受限。与之相比,美国、英国、瑞典、新西兰超过2%的实际基准利率水平,以及通胀回落带来的实际利率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其货币政策回摆的空间。更为极端的是日本央行,尽管已经连续两次加息,但其实际利率仍为-2.6%,这也是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无惧7月底至8月初市场动荡,释放“如果确信经济和通胀发展符合预期将继续加息”鹰派信号的原因。

(蒋华栋)

【责任编辑:刁云娇】
在第二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的同时,瑞典央行强调如果通胀前景保持不变,后续将采取较6月份会议表态中更快的降息速度。...新西兰央行在7月份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后,8月份超预期降息,但表示未来降息节奏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对通胀预期能否稳定在目标附近等方面的信心。

在杰克逊霍尔会议后,“降息时机已经成熟”正在成为各方普遍预期,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钟摆继续缓慢地向降息的方向摆动。随着降息预期升温,降息路径和力度、实际利率空间的分化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重要动向。

自3月份瑞士央行开始降息以来,发达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态势逐步呈现。在近期备受瞩目的杰克逊霍尔会议后,“降息时机已经成熟”正在成为各方普遍预期。随着降息预期升温,降息路径和力度、实际利率空间的分化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重要动向。

今年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不仅仅是一次重要的货币政策前瞻指引,更像是一次发达经济体央行“抗通胀”的经验交流会。各方宣传的“成绩”类似:强力的货币政策表明了各方抗击通胀的决心并实现了应对疫情和地缘冲突背景下高通胀的“成功”;各方展示的立场也类似:虽然“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逐步成熟”,但还须坚持稳慎的、由数据决定的降息路径,因为支持降息政策的通胀和就业数据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首先在此次会议上释放了“鸽派+稳健”的双重信号。他表示,核心通胀率的下降和劳动力市场的降温意味着降息的政策方向已经明确。这一表述符合各方预期。然而,鉴于美联储上半年持续押后降息预期并由此造成市场交易震荡,或许鲍威尔讲话中透露出的降息时机与节奏问题更值得细究。

在此前“衰退交易”逻辑下,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9月份降息50个基点。鲍威尔强调,降息时机和节奏将取决于后续数据支撑、前景变化和风险平衡。伴随美国最新宏观数据出炉,“衰退交易”持续修正。鲍威尔表示,劳动力市场降温的原因并非裁员数量增加,而是劳动力供应大幅增加和此前过高招聘速度放缓的综合结果。显然,美联储并不认为当前宏观数据预示着经济低迷或者衰退,同时对实现价格稳定背景下保持强劲劳动力市场的双重目标抱有更高信心。

鲍威尔也强调,当前政策利率水平为美联储提供了空间,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任何风险,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因此,更多机构认为,如果美联储按照预期在9月份降息,这将是“防御性”或“预防性”降息。在此背景下,任何基于更大降息力度和更高降息频次预期基础上的交易都可能面临风险。

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用了大量时间解释英国央行采取渐进式货币政策的原因,似乎是在为货币政策委员会8月初降息意见分歧进行辩护。无疑,当前英国央行虽然看到了通胀和就业数据的自我修复,但同时也担忧二次通胀风险,因此其立场指向“谨慎”降低借贷成本。虽然英国央行是疫情后首批提升基准利率的央行之一,但通胀回落速度缓慢甚至再次拐头向上的预期,意味着英国央行的降息速度或将慢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在会议上阐述了欧洲央行平衡降息预期和抗通胀进程。他表示,初步评估认为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正在推动通胀向目标区间回归。然而,庆祝胜利为时过早,完成目标仍需要时间,通胀回归的基础并不牢固。他表示,由于预计2025年底欧元区通胀率才能回落至2%的目标区间,欧洲央行虽然在6月份降息,但未来保持货币政策处于限制性区间仍是“适当”的。与此同时,他也强调了利率长期处于限制区间的风险,尤其是对产出和就业的副作用,强调要保持政策的精准性和灵活性。

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透露出的对降息谨慎乐观情绪,在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中同样存在。

目前,瑞士央行、瑞典央行和加拿大央行是少有的公开表态将加大降息力度的央行。近期,瑞士、瑞典两国通胀率已经跌破2%的目标水平,瑞士通胀更是降至1.3%;加拿大7月份CPI年率降至2.5%,为40个月以来低点,核心CPI年率也有所放缓。瑞典、加拿大不断放缓的经济增速也为两国央行降息提供了更大的支撑。因此,在第二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的同时,瑞典央行强调如果通胀前景保持不变,后续将采取较6月份会议表态中更快的降息速度。瑞士央行在3月份打响发达经济体央行降息发令枪和6月份降息后,预计在9月份再度降息。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表示,货币政策逻辑已经从抗通胀转变为稳经济,各方预计加拿大央行在连续两次下调利率后,可能在9月份进一步降息。

新西兰储备银行、韩国央行的降息节奏更为谨慎。新西兰央行在7月份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后,8月份超预期降息,但表示未来降息节奏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对通胀预期能否稳定在目标附近等方面的信心。韩国央行虽在8月份维持利率不变,但表示“在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立场的同时将研究降息的适当时机”。各方预期增长动能下滑的风险正在超过通胀成为韩国央行的首要关注对象,预计韩国央行将在三季度放松货币政策。

与之相比,澳大利亚联储和挪威央行仍然选择按兵不动。澳大利亚联储8月初表示可能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目前水平,以确保明年通胀率回到目标区间。挪威央行面临通胀降速快于预期但总体水平仍明显偏高的境地。因此,虽然挪威最新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但考虑到降息对汇率和进口价格的影响,挪威央行表示未来将在一个时期内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立场。

总体来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钟摆继续缓慢地向降息的方向摆动,其回摆的幅度受到就业、通胀等数据影响,同时实际利率水平则从另一个侧面暗示各方政策走向。当前,澳大利亚以0.6%的实际政策利率成为少有的利率水平处于中性状态的国家,其进一步降息的空间有限。韩国、欧元区、挪威实际政策利率水平则处于1%至2%区间,如果通胀没有有效回落,央行货币政策的空间将明显受限。与之相比,美国、英国、瑞典、新西兰超过2%的实际基准利率水平,以及通胀回落带来的实际利率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其货币政策回摆的空间。更为极端的是日本央行,尽管已经连续两次加息,但其实际利率仍为-2.6%,这也是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无惧7月底至8月初市场动荡,释放“如果确信经济和通胀发展符合预期将继续加息”鹰派信号的原因。

(蒋华栋)

【责任编辑:刁云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