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挤爆山姆,香港商超急眼了

品牌头版

4周前

面对港人北上挤爆深圳山姆,香港需要自己的“山姆”。...此外,香港的本土商超也在积极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香港最大的超市惠康在四月份入驻了小红书,也推出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并对消费者的一些投诉和建议进行了及时反馈与改正。

深圳山姆

成了香港人的消费天堂

从去年开始,“港人北上”来深圳吃喝玩乐和消费成为新的潮流,每逢节假日,香港与深圳间的通关口岸就被堵得水泄不通,北上来深的香港人密密麻麻,颇为壮观。
深圳各大商场成为香港人最喜欢逛的地方,这不,深圳几个山姆超市又被浩浩荡荡的香港消费者给占领了,每次来到山姆,看着含港量200%的繁荣场景,不免让人想到柳永的一句词:“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不过,这可比“参差十万人家”夸张多了,单港人北上就带来了百万级的客流量,加上深圳本土的消费者,消费者数量轻松突破千万大关,繁华程度不言而喻。
在香港生活是一件很贵的事情,香港的最低工资标准为8082港元(约7980人民币),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为2360人民币,前者是后者的3.1倍多;在消费端,以沙县小吃为例,香港沙县的单品价格大约是深圳沙县的2-5倍。

图源:美团
于是,在香港收入和深圳物价的差距之下,“香港赚钱深圳花”的风气慢慢形成。加上港币的升值,自2023年2月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后,很多香港人都特别爱来深圳吃喝玩乐,体验当土豪的快乐。
面对“港人北上”潮,内地的商家们自然乐开了花,纷纷拿出最好的服务态度和最高质量的产品,希望能长久留住这些顾客。
有不少商家直接推出了港币和人民币1:1使用的活动,比如原价100元的商品,正常需要108港币兑换,现在只需要100港币就可以购买,相当于直接打了92折,甚至有些内地网友也表示要去兑换港币然后装成香港人去消费。

图源:小红书
再比如说福田山姆,专门为香港来的朋友甩出了山姆体验店的次卡,与260元的年卡相比,5元的次卡充满了性价比:

图源:小红书
山姆超市也有意进军香港市场,有报道称,深圳山姆员工表示将于近期开通香港线上业务,购物超过599元(约660港币)可享受免费配送。
此外,顺丰和京东港澳专用版也相继推出了往港澳地区配送山姆货品的服务。
而在深圳生活的朋友们也非常欢迎香港来的客人,表示深圳虽然地方不大,但是有好多商场,不会觉得香港朋友们的到来挤占了深圳的商业资源,我们就喜欢这种挤挤的感觉。

香港本土零售业正面临寒冬

港人买爆深圳山姆,受负影响最大的自然是香港本地商超,这严重分流了他们的本土顾客。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商学院荣誉研究员、经济学家李兆波表示,“山姆袭港”势必对本地商超和网购平台带来重创,犹如疲惫的零售市道“多插一把刀”,香港零售在高成本下经营大势已去。
在“十三五”规划中,15分钟生活圈成了许多城市的一个新的规划方向,旨在实现以家为中心的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都有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许多城市相继提出了关于“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方针,居民也切实体会到了15分钟生活圈带来的便利,商业与交通网络也越来越发达,普遍情况下,大家都更愿意在离家近的超市内购物。
假如我们从香港中环乘坐地铁出发,前往最受香港人欢迎的山姆龙华店,大概需要2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来一回就是四个多小时,此外,还要面对出关入关时的拥堵交通。

图源:高德地图
但“港人北上”消费依然成为了一股潮流,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一方面反映了港深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发融洽,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内地的商业在健康发展,起码在服务质量上,得到了香港人的认可与拥护。
但站在香港本土商超的角度上看,一切又那么魔幻,在过去的20年里,内地人南下到香港消费才是主流趋势,时过境迁,香港的商业服务业逐渐萧条,不仅少了很多游客,就连本地人都选择去大陆进行采购。
究其原因,一个是大陆的商业服务质量越来越高,价格也更便宜,而另一个,是香港的商业服务质量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在开倒车。

在香港做生意也是一件很贵的事情,普通商户要面对的是香港巨额的土地租金,高昂的用人成本,自己与家人在香港的开支。
这就要求他们贩卖的商品定价必须更高,才能去赚取足够的利润。
本来,这种模式在香港可以行得通,毕竟香港人也没有其它更好的购物选择,可在疫情放开之后,随着大湾区一体化的进一步协同,很多港人突然发现:“喔,内地的服务竟然这么好,价格这么合适,简直比香港好的太多了。”
在内地服务业的强烈衬托下,香港服务行业的服务意识很差的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
比如说香港的餐饮店,就规定了顾客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吃完然后走人,这在内地是不敢想的,前两天,网友们还在讨论星巴克不消费不让座的规定对不对,而香港的餐饮业早就到达了另一个高度——哪怕你消费了,也得在规定时间内给我走人。
香港的零售业的服务也是如此,在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对此进行抱怨:

图源:小红书
更高的价格,更差的服务质量,让香港的小商户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在久病难医的背景下,香港本土商超想要自救,到了必须作出改变的时候
香港本土超商并不需要成为山姆
很多人说,面对港人北上挤爆深圳山姆,香港需要自己的“山姆”。
香港的本土商超确实在这方面努力,比如说百佳,惠康等超市,纷纷引进山姆的产品,千层蛋糕、芝士牛肉卷,腊汁肉饼和即食螺蛳粉、黑金芝士饼干等。
虽然价格比内地山姆贵出50%左右,但也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毕竟,在服务与价格都说得过去的情况下,离家近还是很吃香的。
此外,香港的本土商超也在积极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香港最大的超市惠康在四月份入驻了小红书,也推出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并对消费者的一些投诉和建议进行了及时反馈与改正。

图源:惠康超市
不过,单凭这些,并不能逆转香港本土商超的颓势,补短板固然可以续命,但只有强长板方可强壮。
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自由港的特殊身份,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全球的进口商品,并且在限量内可以不用缴纳关税,从而购买到优惠的进口产品。这也是香港被称作“购物天堂”的根本原因。
此外,香港对商品质量的标准把控比内地更加严格,前不久,某啤酒被香港消委会检出含有呕吐毒素,对此,该厂商给出了回应:这款啤酒只在内地进行生产和销售。面对如此奇葩的操作,让内地网友感到既气愤又无可奈何。
香港的本土的商超学习山姆的优秀之处是好事,但无需将自己打造成“港版”山姆,想要走出寒冬,再创辉煌,本土商超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探索:

1.积极内省在服务意识上的短板;以消费者体验为导向,学习内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广开言路,对消费者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摘掉服务差的帽子。

2.加大宣传,深入内地的主流媒体平台,用更符合内地人习惯的方式进行宣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对其进行包装,争取打造几款爆品;利用好中介的朋友圈广告效应,与中介合作实现共赢。

3.持续发挥自由港优势,港政府主动作为,为内地人推出更多的赴港旅游和购物的优惠政策,持续推广进口的商品与本地特色的商品,让“内地人南下”之风重新吹起。

而山姆想要抓住香港市场,亦无需登陆香港本土,毕竟要面临巨额租金和用人成本压力,想让“港人北上”的潮流持续下去,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1.在保持现有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针对香港客户的需求,进行服务的再拔高,比如进一步推广山姆单次卡,完善线上下单与线下配送模式,根据香港人的口味对产品进行改良,开设包车一站式接送香港客户等服务。

2.重视与代购的合作,规范该行业的发展。在山姆超市的商品下沉二三线城市的爆火中,代购发挥了力量,他们通过朋友圈等渠道为山姆进行免费宣传,也通过代购获得了不菲的报酬。但如果代购出现了欺骗消费者的问题,也会损害山姆的品牌形象,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更规范的代购模式。

香港和深圳从来都不是竞争关系,“港人北上”和“内地人南下”也并不冲突。

图源:央视网
“天堂”也从不限于一隅之地,港深合作完全可以将其做大。
在这场对“天堂”的扩容建设中,香港与深圳应当各自发挥优势,共同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携手共进,打造更和谐的湾区美景,让这场盛宴持续地流动下去,春风长绿深港岸,美美与共,岂不美哉!

*编排 | 吴迪   审核 | 吴迪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面对港人北上挤爆深圳山姆,香港需要自己的“山姆”。...此外,香港的本土商超也在积极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香港最大的超市惠康在四月份入驻了小红书,也推出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并对消费者的一些投诉和建议进行了及时反馈与改正。

深圳山姆

成了香港人的消费天堂

从去年开始,“港人北上”来深圳吃喝玩乐和消费成为新的潮流,每逢节假日,香港与深圳间的通关口岸就被堵得水泄不通,北上来深的香港人密密麻麻,颇为壮观。
深圳各大商场成为香港人最喜欢逛的地方,这不,深圳几个山姆超市又被浩浩荡荡的香港消费者给占领了,每次来到山姆,看着含港量200%的繁荣场景,不免让人想到柳永的一句词:“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不过,这可比“参差十万人家”夸张多了,单港人北上就带来了百万级的客流量,加上深圳本土的消费者,消费者数量轻松突破千万大关,繁华程度不言而喻。
在香港生活是一件很贵的事情,香港的最低工资标准为8082港元(约7980人民币),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为2360人民币,前者是后者的3.1倍多;在消费端,以沙县小吃为例,香港沙县的单品价格大约是深圳沙县的2-5倍。

图源:美团
于是,在香港收入和深圳物价的差距之下,“香港赚钱深圳花”的风气慢慢形成。加上港币的升值,自2023年2月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后,很多香港人都特别爱来深圳吃喝玩乐,体验当土豪的快乐。
面对“港人北上”潮,内地的商家们自然乐开了花,纷纷拿出最好的服务态度和最高质量的产品,希望能长久留住这些顾客。
有不少商家直接推出了港币和人民币1:1使用的活动,比如原价100元的商品,正常需要108港币兑换,现在只需要100港币就可以购买,相当于直接打了92折,甚至有些内地网友也表示要去兑换港币然后装成香港人去消费。

图源:小红书
再比如说福田山姆,专门为香港来的朋友甩出了山姆体验店的次卡,与260元的年卡相比,5元的次卡充满了性价比:

图源:小红书
山姆超市也有意进军香港市场,有报道称,深圳山姆员工表示将于近期开通香港线上业务,购物超过599元(约660港币)可享受免费配送。
此外,顺丰和京东港澳专用版也相继推出了往港澳地区配送山姆货品的服务。
而在深圳生活的朋友们也非常欢迎香港来的客人,表示深圳虽然地方不大,但是有好多商场,不会觉得香港朋友们的到来挤占了深圳的商业资源,我们就喜欢这种挤挤的感觉。

香港本土零售业正面临寒冬

港人买爆深圳山姆,受负影响最大的自然是香港本地商超,这严重分流了他们的本土顾客。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商学院荣誉研究员、经济学家李兆波表示,“山姆袭港”势必对本地商超和网购平台带来重创,犹如疲惫的零售市道“多插一把刀”,香港零售在高成本下经营大势已去。
在“十三五”规划中,15分钟生活圈成了许多城市的一个新的规划方向,旨在实现以家为中心的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都有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许多城市相继提出了关于“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方针,居民也切实体会到了15分钟生活圈带来的便利,商业与交通网络也越来越发达,普遍情况下,大家都更愿意在离家近的超市内购物。
假如我们从香港中环乘坐地铁出发,前往最受香港人欢迎的山姆龙华店,大概需要2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来一回就是四个多小时,此外,还要面对出关入关时的拥堵交通。

图源:高德地图
但“港人北上”消费依然成为了一股潮流,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一方面反映了港深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发融洽,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内地的商业在健康发展,起码在服务质量上,得到了香港人的认可与拥护。
但站在香港本土商超的角度上看,一切又那么魔幻,在过去的20年里,内地人南下到香港消费才是主流趋势,时过境迁,香港的商业服务业逐渐萧条,不仅少了很多游客,就连本地人都选择去大陆进行采购。
究其原因,一个是大陆的商业服务质量越来越高,价格也更便宜,而另一个,是香港的商业服务质量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在开倒车。

在香港做生意也是一件很贵的事情,普通商户要面对的是香港巨额的土地租金,高昂的用人成本,自己与家人在香港的开支。
这就要求他们贩卖的商品定价必须更高,才能去赚取足够的利润。
本来,这种模式在香港可以行得通,毕竟香港人也没有其它更好的购物选择,可在疫情放开之后,随着大湾区一体化的进一步协同,很多港人突然发现:“喔,内地的服务竟然这么好,价格这么合适,简直比香港好的太多了。”
在内地服务业的强烈衬托下,香港服务行业的服务意识很差的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
比如说香港的餐饮店,就规定了顾客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吃完然后走人,这在内地是不敢想的,前两天,网友们还在讨论星巴克不消费不让座的规定对不对,而香港的餐饮业早就到达了另一个高度——哪怕你消费了,也得在规定时间内给我走人。
香港的零售业的服务也是如此,在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对此进行抱怨:

图源:小红书
更高的价格,更差的服务质量,让香港的小商户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在久病难医的背景下,香港本土商超想要自救,到了必须作出改变的时候
香港本土超商并不需要成为山姆
很多人说,面对港人北上挤爆深圳山姆,香港需要自己的“山姆”。
香港的本土商超确实在这方面努力,比如说百佳,惠康等超市,纷纷引进山姆的产品,千层蛋糕、芝士牛肉卷,腊汁肉饼和即食螺蛳粉、黑金芝士饼干等。
虽然价格比内地山姆贵出50%左右,但也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毕竟,在服务与价格都说得过去的情况下,离家近还是很吃香的。
此外,香港的本土商超也在积极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香港最大的超市惠康在四月份入驻了小红书,也推出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并对消费者的一些投诉和建议进行了及时反馈与改正。

图源:惠康超市
不过,单凭这些,并不能逆转香港本土商超的颓势,补短板固然可以续命,但只有强长板方可强壮。
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自由港的特殊身份,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全球的进口商品,并且在限量内可以不用缴纳关税,从而购买到优惠的进口产品。这也是香港被称作“购物天堂”的根本原因。
此外,香港对商品质量的标准把控比内地更加严格,前不久,某啤酒被香港消委会检出含有呕吐毒素,对此,该厂商给出了回应:这款啤酒只在内地进行生产和销售。面对如此奇葩的操作,让内地网友感到既气愤又无可奈何。
香港的本土的商超学习山姆的优秀之处是好事,但无需将自己打造成“港版”山姆,想要走出寒冬,再创辉煌,本土商超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探索:

1.积极内省在服务意识上的短板;以消费者体验为导向,学习内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广开言路,对消费者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摘掉服务差的帽子。

2.加大宣传,深入内地的主流媒体平台,用更符合内地人习惯的方式进行宣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对其进行包装,争取打造几款爆品;利用好中介的朋友圈广告效应,与中介合作实现共赢。

3.持续发挥自由港优势,港政府主动作为,为内地人推出更多的赴港旅游和购物的优惠政策,持续推广进口的商品与本地特色的商品,让“内地人南下”之风重新吹起。

而山姆想要抓住香港市场,亦无需登陆香港本土,毕竟要面临巨额租金和用人成本压力,想让“港人北上”的潮流持续下去,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1.在保持现有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针对香港客户的需求,进行服务的再拔高,比如进一步推广山姆单次卡,完善线上下单与线下配送模式,根据香港人的口味对产品进行改良,开设包车一站式接送香港客户等服务。

2.重视与代购的合作,规范该行业的发展。在山姆超市的商品下沉二三线城市的爆火中,代购发挥了力量,他们通过朋友圈等渠道为山姆进行免费宣传,也通过代购获得了不菲的报酬。但如果代购出现了欺骗消费者的问题,也会损害山姆的品牌形象,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更规范的代购模式。

香港和深圳从来都不是竞争关系,“港人北上”和“内地人南下”也并不冲突。

图源:央视网
“天堂”也从不限于一隅之地,港深合作完全可以将其做大。
在这场对“天堂”的扩容建设中,香港与深圳应当各自发挥优势,共同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携手共进,打造更和谐的湾区美景,让这场盛宴持续地流动下去,春风长绿深港岸,美美与共,岂不美哉!

*编排 | 吴迪   审核 | 吴迪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Mongo 3周前 面对港人北上挤爆深圳山姆,香港需要自己的“山姆”。...此外,香港的本土商超也在积极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香港最大的超市惠康在四月份入驻了小红书,也推出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并对消费者的一些投诉和建议进行了及时反馈与改正。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