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最应该警惕的,是“看不见的大象”

笔记侠

4周前

由于“看不见的大象”事件常常是普遍性、常见性或变化缓慢的问题,人们常常对其习以为常,缺乏对其足够的警觉性和紧迫感。...“看不见的大象”虽然看似隐蔽,但它们的影响力巨大,且往往具有累积效应。...我们脑中有有群我行我素的大象,它们固执,有自己的行为模式。

《更新书堂》·第448篇
内容来源| 本文摘编自中译出版书籍
《看不见的大象:如何用长远思维预测未来》卢西亚诺·卡诺瓦
责编| 若风  排版| 五月
第 8287  篇深度好文:4361字 | 12 分钟阅读

你是否在逛超市时,总是被那些摆放在显眼位置的零食吸引,即使你知道它们并不健康,但还是忍不住将它带回家?

在年中大促时,看到别人都在抢购某样商品,你也会心动地加入购物车,即使你并不真的需要它?

当朋友都去健身时,你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于是决定也去办一张健身卡,即使你平时根本没有运动的习惯?

这些看似无意识的行为,其实都是被一群“看不见的大象”操纵的结果。

我们的脑海中有一群巨大的大象。这些大象是人类大脑进化几千年以来固化的认知偏差。它们固执并且难以被撼动,所以人类常常将其忽视。它们看似温顺,却在真正爆发时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什么是“看不见的大象”

先解释两个常见与动物相关的概念:黑天鹅和灰犀牛。

“黑天鹅”比喻那些小概率发生的高风险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影响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的重大事件。

“灰犀牛”比喻大概率发生且影响巨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发生变化或改变的可能,是可预测的。远处的灰犀牛让人觉得十分正常,事情还可控。但如果灰犀牛从远处向你跑来,那必然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看不见的大象”则是指已经存在但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一旦“看不见的大象”爆发,将会摧毁一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然而,人人往往会觉得那一点的火光不足为惧。

黑天鹅、灰犀牛和看不见的大象是动态变化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界限可能并不总是清晰明确,三者之间是相互重叠和转化的。

例如:

气候变化起初可能被视为一个“看不见的大象”,因为其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明显。但随着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现象的出现,气候变化逐渐演变为一个灰犀牛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气候变化最终可能演变为黑天鹅事件,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房价飙升,大众购房可以被视为一个“看不见的大象”。然而,随着利率上升,许多人无法偿还贷款,导致房屋止赎和房价下跌,造成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这本就是一个灰犀牛事件。

但由于监管不到位、风险管理不善等因素,最终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个黑天鹅事件。

由于“看不见的大象”事件常常是普遍性、常见性或变化缓慢的问题,人们常常对其习以为常,缺乏对其足够的警觉性和紧迫感。“看不见的大象”虽然看似隐蔽,但它们的影响力巨大,且往往具有累积效应。

二、为什么会形成“看不见的大象”?

我们脑中有有群我行我素的大象,它们固执,有自己的行为模式。

例如,它们倾向于跟随群体,它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印象,它们倾向于记住成功者的故事。

利用行为心理学,我们逐渐能够看清这群“大象”是什么。回顾一下我们大脑奇妙的进化过程,我们甚至能了解这群“大象”是如何形成的。

1.从众效应

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生活在群居状态中。在紧密联系的群体中,个体更容易获得食物、躲避危险、抚养后代。从众在当时是生存的最佳策略。

在现代,当人们看到很多人认同自己的观点或行为时,他们就会更加相信这些观点或行为的正确性,从而造成和强化集体无意识。

例如,当人们看到很多人都在购买某种商品时,他们就会更加倾向于购买这种商品,这会进一步强化人们对物质需求。

2.锚定偏误

如果一个人在寻找食物时发现一个新的食物来源,他可能更有可能再次回到那个地方。这种依赖于已知信息的方法可以帮助他避免挨饿。锚定偏误帮助我们在不完整或不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在当今世界,锚定偏差在我们的决策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我们经常会利用最初获得的信息来锚定我们的判断,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决定,并在不确定情况下采取行动。

然而,锚定偏差也可能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因为我们倾向于过分依赖最初的信息,而忽略了后续获得的相关信息。

例如,一位投资者看到某只股票过去几年涨幅惊人,就决定投资这只股票,但没有考虑这只股票目前估值过高、未来业绩可能下滑的风险。

3.幸存者偏差

在远古时代,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例如饥饿、疾病、野兽侵袭等。如果一个部落的成员发现了一种新的食物来源,那么其他部落成员也可能会效仿他,尝试这种新的食物来源。

这样一来,那些发现新食物来源的人就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将这种知识传授给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幸存者偏差逐渐成为我们基因的一部分。

我们的大脑天生倾向于关注成功者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往往能够提供宝贵的生存经验。

然而,幸存者偏差可能导致我们对风险产生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例如一些人看到一些人抽烟喝酒依然长寿,就认为自己也可以抽烟喝酒长寿,而忽略了吸烟喝酒对健康的危害。

上述这些都是我们与自然博弈中形成的认知偏误。它们游荡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无法被撼动。人们常常得意于已经驯服脑子里的巨象,实际确实臣服在巨象的脚下。

如果没有真正了解、正视这群巨象,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怒象狂奔,大地颤栗。

三、如何赶走“看不见的大象”?

每年年初,我们坚持锻炼的愿望总是很强烈。然而,缺乏自控力的情况下,习惯的惯性特性会使我们与本意背道而驰。

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健身房的出勤率,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如果每年只交一次会费,出勤率不断下降,最后无情地坠入懒惰生活的地狱中;如果每半年交一次会费,会出现两个锻炼高峰期;如果每季度交一次会费,会出现四个锻炼高峰期,而只有每月交一次会费才能保持锻炼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助推(to nudge),本意用手肘轻推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轻轻戳,促使他人行动。为了保证长期客源,健身房将收费方式改为每月或每季度支付,可以激发会员的运动激情,鼓励他们进行锻炼。

助推不强制人们做出某种选择,也不改变他们的经济动机及行为,而是通过可预见的方式去改变他们的选择。助推能够利用我们脑中大象的生活习性,驯服“看不见的大象”,防止“看不见的大象”事件的发生。

1.助推前的四个关键问题

想要轻轻推动那只固执的大象,我们需要仔细考虑以下四个关键问题,我将用促进健康饮食来说明。

① 目标受众的认知和需求

如果想要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第一个考虑的问题便是,我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认知是否充分?人们是否清楚健康饮食的必要性,是否认为自己健康饮食是微不足道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了解健康饮食的基本原理和简单易行的健康食谱和烹饪技巧,是否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认知?

② 动机和吸引力

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动机来进行自我激励?

健康食品可能价格较高或味道不佳,导致人们缺乏购买动力,转而去购买一些对自己不健康的食品。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资金划分,开发专门的健康食品开支,并对自己完成健康打卡计划有额外的奖励,是否能提升这个行动的吸引力。

③ 信息量与行动

要采取的行动是否更依赖于较高的认知水平需要增加提供的信息量?还是过多的信息阻碍了人们的行动,所以需要进行“大脑清理”?比如过多的食品标签和营养信息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网络上众说纷纭的健康食谱也让你眼花缭乱。

如果在网上咨询专门的营养顾问,让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膳食建议,是否能解决这个困惑?

④ 行为选择与惰性

没有将所期望的行动付诸实践是因为有其他的选择,还是因为惰性?我们是应该反对其他的选择,还是应该以某种方式鼓励所期望的行动?比如我们可能因为方便而选择不健康的食物。

那么将设定每周定时采购健康食品,安排每周的备餐,是否有用?

通过深入分析这四个关键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有效的助推方案,帮助人们克服行为障碍,实现预期的目标。

2.设计持久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个人可能会受到信仰、热情和个人理想的驱动而做出某种决策。学生想要得到高分,因为想从中获得满足感。社会认可和声望往往是许多公民行为的动力。

因此,如果我们把公共讨论聚焦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问题上,助推的哲学便是要让激励和动机的结构在特定的情境下变得一目了然。

① 自动执行计划:消除决策负担,降低阻力

我们可以通过自动执行计划,将人们需要做出的决策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降低行动的阻力。

例如,我们可以为健身房会员设置自动续费计划,这样他们就无需每月手动续费,可以更加专注于锻炼本身。

② 修改默认选项:设定最优选择,避免决策陷阱

我们可以通过修改默认选项,将最优选择设置为默认选项,从而帮助人们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例如,我们可以将节水选项设置为默认选项,这样人们在使用水龙头时就无需额外做出选择,可以更加轻松地节约用水。

③ 重构选择方案:简化选择,突出重点

我们可以通过重构选择方案,将选择信息进行整理和优化,使人们能够更加轻松地做出选择。例如,我们可以为购物网站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帮助人们快速找到心仪的产品。

④ 利用技术降低成本,放大激励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降低激励成本,从而扩大激励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教育,降低推广成本。

3.实验、测试与重复

仅仅了解助推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将其付诸实践,通过不断的实验、测试和重复,才能真正掌握驯服“看不见的大象”的艺术。

① 确定优先级,有效利用资源

在现实世界中,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问题最需要解决,优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干预。

例如,在节约用水方面,我们可以先从用水量最大的家庭或行业入手,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

② 明确目标人群,精准施策

助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人群的选择。我们需要明确哪些人群是我们的目标受众,并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干预措施。

例如,对于老年人,我们可以使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对于年轻人,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

③ 评估干预效果,持续改进

任何干预措施都应该经过严谨的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干预措施对目标人群行为的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对干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加有效。

④ 长期跟踪研究,优化策略

“看不见的大象”问题往往根深蒂固,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才能解决。因此,我们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观察干预措施的长期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定期进行回访,了解目标人群的行为变化,并提供持续的激励和支持。

看不见的大象,那些潜伏在我们思维深处的认知偏误和行为模式,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它们就像隐形的巨兽,时而引诱我们走向错误,时而阻碍我们迈向目标。

了解看不见的大象,是驯服它们的先决条件。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隐藏的陷阱,我们可以揭开它们的面纱,洞察其运作机制。

助推,则是驯服看不见的大象的利器。通过巧妙的设计,我们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更理性和有利的选择,帮助他们克服行为障碍,实现预期的目标。

有问题,有方法,可行动,我们可以驯服看不见的大象,塑造一个更加理性的自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由于“看不见的大象”事件常常是普遍性、常见性或变化缓慢的问题,人们常常对其习以为常,缺乏对其足够的警觉性和紧迫感。...“看不见的大象”虽然看似隐蔽,但它们的影响力巨大,且往往具有累积效应。...我们脑中有有群我行我素的大象,它们固执,有自己的行为模式。

《更新书堂》·第448篇
内容来源| 本文摘编自中译出版书籍
《看不见的大象:如何用长远思维预测未来》卢西亚诺·卡诺瓦
责编| 若风  排版| 五月
第 8287  篇深度好文:4361字 | 12 分钟阅读

你是否在逛超市时,总是被那些摆放在显眼位置的零食吸引,即使你知道它们并不健康,但还是忍不住将它带回家?

在年中大促时,看到别人都在抢购某样商品,你也会心动地加入购物车,即使你并不真的需要它?

当朋友都去健身时,你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于是决定也去办一张健身卡,即使你平时根本没有运动的习惯?

这些看似无意识的行为,其实都是被一群“看不见的大象”操纵的结果。

我们的脑海中有一群巨大的大象。这些大象是人类大脑进化几千年以来固化的认知偏差。它们固执并且难以被撼动,所以人类常常将其忽视。它们看似温顺,却在真正爆发时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什么是“看不见的大象”

先解释两个常见与动物相关的概念:黑天鹅和灰犀牛。

“黑天鹅”比喻那些小概率发生的高风险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影响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的重大事件。

“灰犀牛”比喻大概率发生且影响巨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发生变化或改变的可能,是可预测的。远处的灰犀牛让人觉得十分正常,事情还可控。但如果灰犀牛从远处向你跑来,那必然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看不见的大象”则是指已经存在但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一旦“看不见的大象”爆发,将会摧毁一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然而,人人往往会觉得那一点的火光不足为惧。

黑天鹅、灰犀牛和看不见的大象是动态变化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界限可能并不总是清晰明确,三者之间是相互重叠和转化的。

例如:

气候变化起初可能被视为一个“看不见的大象”,因为其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明显。但随着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现象的出现,气候变化逐渐演变为一个灰犀牛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气候变化最终可能演变为黑天鹅事件,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房价飙升,大众购房可以被视为一个“看不见的大象”。然而,随着利率上升,许多人无法偿还贷款,导致房屋止赎和房价下跌,造成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这本就是一个灰犀牛事件。

但由于监管不到位、风险管理不善等因素,最终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个黑天鹅事件。

由于“看不见的大象”事件常常是普遍性、常见性或变化缓慢的问题,人们常常对其习以为常,缺乏对其足够的警觉性和紧迫感。“看不见的大象”虽然看似隐蔽,但它们的影响力巨大,且往往具有累积效应。

二、为什么会形成“看不见的大象”?

我们脑中有有群我行我素的大象,它们固执,有自己的行为模式。

例如,它们倾向于跟随群体,它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印象,它们倾向于记住成功者的故事。

利用行为心理学,我们逐渐能够看清这群“大象”是什么。回顾一下我们大脑奇妙的进化过程,我们甚至能了解这群“大象”是如何形成的。

1.从众效应

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生活在群居状态中。在紧密联系的群体中,个体更容易获得食物、躲避危险、抚养后代。从众在当时是生存的最佳策略。

在现代,当人们看到很多人认同自己的观点或行为时,他们就会更加相信这些观点或行为的正确性,从而造成和强化集体无意识。

例如,当人们看到很多人都在购买某种商品时,他们就会更加倾向于购买这种商品,这会进一步强化人们对物质需求。

2.锚定偏误

如果一个人在寻找食物时发现一个新的食物来源,他可能更有可能再次回到那个地方。这种依赖于已知信息的方法可以帮助他避免挨饿。锚定偏误帮助我们在不完整或不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在当今世界,锚定偏差在我们的决策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我们经常会利用最初获得的信息来锚定我们的判断,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决定,并在不确定情况下采取行动。

然而,锚定偏差也可能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因为我们倾向于过分依赖最初的信息,而忽略了后续获得的相关信息。

例如,一位投资者看到某只股票过去几年涨幅惊人,就决定投资这只股票,但没有考虑这只股票目前估值过高、未来业绩可能下滑的风险。

3.幸存者偏差

在远古时代,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例如饥饿、疾病、野兽侵袭等。如果一个部落的成员发现了一种新的食物来源,那么其他部落成员也可能会效仿他,尝试这种新的食物来源。

这样一来,那些发现新食物来源的人就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将这种知识传授给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幸存者偏差逐渐成为我们基因的一部分。

我们的大脑天生倾向于关注成功者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往往能够提供宝贵的生存经验。

然而,幸存者偏差可能导致我们对风险产生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例如一些人看到一些人抽烟喝酒依然长寿,就认为自己也可以抽烟喝酒长寿,而忽略了吸烟喝酒对健康的危害。

上述这些都是我们与自然博弈中形成的认知偏误。它们游荡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无法被撼动。人们常常得意于已经驯服脑子里的巨象,实际确实臣服在巨象的脚下。

如果没有真正了解、正视这群巨象,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怒象狂奔,大地颤栗。

三、如何赶走“看不见的大象”?

每年年初,我们坚持锻炼的愿望总是很强烈。然而,缺乏自控力的情况下,习惯的惯性特性会使我们与本意背道而驰。

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健身房的出勤率,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如果每年只交一次会费,出勤率不断下降,最后无情地坠入懒惰生活的地狱中;如果每半年交一次会费,会出现两个锻炼高峰期;如果每季度交一次会费,会出现四个锻炼高峰期,而只有每月交一次会费才能保持锻炼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助推(to nudge),本意用手肘轻推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轻轻戳,促使他人行动。为了保证长期客源,健身房将收费方式改为每月或每季度支付,可以激发会员的运动激情,鼓励他们进行锻炼。

助推不强制人们做出某种选择,也不改变他们的经济动机及行为,而是通过可预见的方式去改变他们的选择。助推能够利用我们脑中大象的生活习性,驯服“看不见的大象”,防止“看不见的大象”事件的发生。

1.助推前的四个关键问题

想要轻轻推动那只固执的大象,我们需要仔细考虑以下四个关键问题,我将用促进健康饮食来说明。

① 目标受众的认知和需求

如果想要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第一个考虑的问题便是,我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认知是否充分?人们是否清楚健康饮食的必要性,是否认为自己健康饮食是微不足道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了解健康饮食的基本原理和简单易行的健康食谱和烹饪技巧,是否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认知?

② 动机和吸引力

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动机来进行自我激励?

健康食品可能价格较高或味道不佳,导致人们缺乏购买动力,转而去购买一些对自己不健康的食品。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资金划分,开发专门的健康食品开支,并对自己完成健康打卡计划有额外的奖励,是否能提升这个行动的吸引力。

③ 信息量与行动

要采取的行动是否更依赖于较高的认知水平需要增加提供的信息量?还是过多的信息阻碍了人们的行动,所以需要进行“大脑清理”?比如过多的食品标签和营养信息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网络上众说纷纭的健康食谱也让你眼花缭乱。

如果在网上咨询专门的营养顾问,让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膳食建议,是否能解决这个困惑?

④ 行为选择与惰性

没有将所期望的行动付诸实践是因为有其他的选择,还是因为惰性?我们是应该反对其他的选择,还是应该以某种方式鼓励所期望的行动?比如我们可能因为方便而选择不健康的食物。

那么将设定每周定时采购健康食品,安排每周的备餐,是否有用?

通过深入分析这四个关键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有效的助推方案,帮助人们克服行为障碍,实现预期的目标。

2.设计持久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个人可能会受到信仰、热情和个人理想的驱动而做出某种决策。学生想要得到高分,因为想从中获得满足感。社会认可和声望往往是许多公民行为的动力。

因此,如果我们把公共讨论聚焦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问题上,助推的哲学便是要让激励和动机的结构在特定的情境下变得一目了然。

① 自动执行计划:消除决策负担,降低阻力

我们可以通过自动执行计划,将人们需要做出的决策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降低行动的阻力。

例如,我们可以为健身房会员设置自动续费计划,这样他们就无需每月手动续费,可以更加专注于锻炼本身。

② 修改默认选项:设定最优选择,避免决策陷阱

我们可以通过修改默认选项,将最优选择设置为默认选项,从而帮助人们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例如,我们可以将节水选项设置为默认选项,这样人们在使用水龙头时就无需额外做出选择,可以更加轻松地节约用水。

③ 重构选择方案:简化选择,突出重点

我们可以通过重构选择方案,将选择信息进行整理和优化,使人们能够更加轻松地做出选择。例如,我们可以为购物网站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帮助人们快速找到心仪的产品。

④ 利用技术降低成本,放大激励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降低激励成本,从而扩大激励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教育,降低推广成本。

3.实验、测试与重复

仅仅了解助推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将其付诸实践,通过不断的实验、测试和重复,才能真正掌握驯服“看不见的大象”的艺术。

① 确定优先级,有效利用资源

在现实世界中,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问题最需要解决,优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干预。

例如,在节约用水方面,我们可以先从用水量最大的家庭或行业入手,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

② 明确目标人群,精准施策

助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人群的选择。我们需要明确哪些人群是我们的目标受众,并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干预措施。

例如,对于老年人,我们可以使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对于年轻人,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

③ 评估干预效果,持续改进

任何干预措施都应该经过严谨的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干预措施对目标人群行为的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对干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加有效。

④ 长期跟踪研究,优化策略

“看不见的大象”问题往往根深蒂固,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才能解决。因此,我们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观察干预措施的长期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定期进行回访,了解目标人群的行为变化,并提供持续的激励和支持。

看不见的大象,那些潜伏在我们思维深处的认知偏误和行为模式,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它们就像隐形的巨兽,时而引诱我们走向错误,时而阻碍我们迈向目标。

了解看不见的大象,是驯服它们的先决条件。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隐藏的陷阱,我们可以揭开它们的面纱,洞察其运作机制。

助推,则是驯服看不见的大象的利器。通过巧妙的设计,我们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更理性和有利的选择,帮助他们克服行为障碍,实现预期的目标。

有问题,有方法,可行动,我们可以驯服看不见的大象,塑造一个更加理性的自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