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之下,拜登政府还是打出了“中国牌”,不过今天的“关税牌”充满了平衡的艺术,其最终目的可能不在“钞票”、而在“选票”。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也提及过,今年拜登连任之路充满坎坷,既要面临通胀的难题、健康的质疑和市场的动荡,还得对线特朗普的舆论攻势,关税成为“祸水东引”的重要手段。
这次加征关税的操作,规模是特朗普时期以来最小(180亿美元),而且经过较充分的预期沟通、留有较充足的余地,征税的商品也是有的放矢、踩准热点。而这略带“作秀”的成分背后,目的无疑是既想争取更多的选票,又有效管控中美之间的分歧。对于中国而言,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可能是美国“小院高墙”的承诺是否真的可靠。
税率不低,但征税规模不大。从税率看,本次拜登政府加征关税下手不轻——电动车的关税税率增加三倍,从原本的25%增加到100%;锂电池和其他电池部件的关税增加超过两倍;光伏电池的关税增加一倍。不过整体180亿美元的规模仅占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和中国出口总量的3.6%和0.5%。和特朗普时期大面积征税形成对比:
1)2018年加征关税初期:实施对钢铁、铝等金属产品以及高科技行业产品等商品的关税,涉及价值约500亿美元;
2)2018年9月加征关税举措加码期:对另外价值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涉及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化工产品等在内的多个行业;
3)2018年底-2019年中缓冲+再升级期:中美两国开始进行贸易谈判,但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6月将第二波关税从10%提高至25%,并于当年9月对剩余约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税。
重视沟通、有的放矢、踩准热点。三大特点都彰显本次关税调整背后,政治考量很可能大于经济意义:
这一次加税特别重视沟通和余地。加征关税的预期从去年就开始管理了——2023年底白宫官员就透露可能在今年初结束关税审查后对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4月耶伦访华渲染的“产能过剩”言论无疑也做了进一步的铺垫。而关税调整公布后,仍给锂电池、永磁等进口商品留有一年多的时间窗口,这和特朗普时期“雷厉风行”的做派形成对比。
目标剑指大选:加征钢铁及铝的关税,以此获得更多摇摆州选民(尤其是“铁锈地带”的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的支持无疑是急迫性最靠前的。众所周知,在美国当前的选举人团制度下,摇摆州对大选结果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不过目前的情况来看,麻烦的是拜登基本“全面落后”特朗普:截至2024年5月13日的民调显示,拜登在六个摇摆州中的五个州民意落后。其中宾夕法尼亚州和密歇根州的落后差距较小,但佐治亚州、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落后幅度较大。
为扭转弱势,“投其所好”可能是赢得“铁锈”摇摆州的最好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宾州是北美最大工会——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总部的所在地;而密歇根州则是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车产能投入较多的地区之一。因此拜登对中国钢铝和新能源加征大幅征收关税,以争得更多“铁锈带”票仓是一大重要原因。
踩准新能源的热点。新能源是拜登政府的政绩,也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出口领域。从美国经济角度来看,加征中国电动汽车及其他清洁能源产品的关税,至少表面上有利于其自身的新能源行业发展。而新能源行业无疑是拜登政府除了芯片、基建之外的一大产业政绩,出台了大量相关支持政策,典型的例如2022年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政府直接出资大规模补贴相关行业。
具体来看,2023年美国在清洁能源、清洁汽车、建筑电气化和碳管理技术的制造和应用方面的新投资达239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38%。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670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40%。
国家安全也是拜登政府“借题发挥”的领域。例如本次纳入征税清单的港口起重机,可能和今年2、3月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港口起重机间谍软件调查有关,出于安全考虑,美国政府计划拨款200亿美元在5年内用国产起重机进行全面替代,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当前美国约80%的港口起重机是中国制造。
那么,本轮征收关税对我国出口影响如何?近年来,“新三样”等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支柱,合计占我国出口比例约为10%,也是我国在国际上占有显著优势的行业。
钢铝受关税的影响可能相对大些。我们拆分了钢铁及钢铁制品、铝及铝制品以及“新三样”等主要受新一轮关税影响的产品出口的国别分布。其中对美出口钢铁及钢铁制品、铝及铝制品以及“新三样”占各自总出口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10%和9%以上。
“新三样”中主要受关税影响的产品为锂离子蓄电池,但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受到的影响或可忽略不计。细分“新三样”产品出口,其中,我国对美出口锂离子蓄电池的占比超过20%,是主要受到关税影响的产品,不过有一年多的调整窗口。而对美出口太阳能电池以及电动载人汽车的占比仅约为0.25%和1.1%,比例过小,可以近似忽略不计,当前我国太阳能电池和电动载人汽车的出口伙伴仍集中在欧盟和东盟等地区,表面上受到美国贸易制裁的影响不大。
因此总结来看,加征关税的落地或多或少有点“作秀”的味道。拜登“既要又要”:一方面既想赢得选民支持,“拼命”维护美国工人的一些利益;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和中国的关系搞得太僵,因此给政策留下了不少空间。
可能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贸易摩擦扩大的情况下,拜登政府“小院高墙”的承诺是否可靠。今年以来,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策略逐步升级,从对中国人工智能、通信、电子等领域的科技制裁,扩大至钢、铝、造船以及对“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产能过剩“贴标签”来进行的贸易制裁的扩大。防范于未然,可能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内循环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风险提示:政策出台节奏及项目落地放缓导致经济复苏偏慢;海外经济体提前显著进入衰退,国内出口超预期萎缩。
注:本文来自东吴证券发布的《拜登加征关税的“醉翁之意”》,报告分析师:邵翔、葛晓媛
压力之下,拜登政府还是打出了“中国牌”,不过今天的“关税牌”充满了平衡的艺术,其最终目的可能不在“钞票”、而在“选票”。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也提及过,今年拜登连任之路充满坎坷,既要面临通胀的难题、健康的质疑和市场的动荡,还得对线特朗普的舆论攻势,关税成为“祸水东引”的重要手段。
这次加征关税的操作,规模是特朗普时期以来最小(180亿美元),而且经过较充分的预期沟通、留有较充足的余地,征税的商品也是有的放矢、踩准热点。而这略带“作秀”的成分背后,目的无疑是既想争取更多的选票,又有效管控中美之间的分歧。对于中国而言,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可能是美国“小院高墙”的承诺是否真的可靠。
税率不低,但征税规模不大。从税率看,本次拜登政府加征关税下手不轻——电动车的关税税率增加三倍,从原本的25%增加到100%;锂电池和其他电池部件的关税增加超过两倍;光伏电池的关税增加一倍。不过整体180亿美元的规模仅占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和中国出口总量的3.6%和0.5%。和特朗普时期大面积征税形成对比:
1)2018年加征关税初期:实施对钢铁、铝等金属产品以及高科技行业产品等商品的关税,涉及价值约500亿美元;
2)2018年9月加征关税举措加码期:对另外价值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涉及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化工产品等在内的多个行业;
3)2018年底-2019年中缓冲+再升级期:中美两国开始进行贸易谈判,但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6月将第二波关税从10%提高至25%,并于当年9月对剩余约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税。
重视沟通、有的放矢、踩准热点。三大特点都彰显本次关税调整背后,政治考量很可能大于经济意义:
这一次加税特别重视沟通和余地。加征关税的预期从去年就开始管理了——2023年底白宫官员就透露可能在今年初结束关税审查后对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4月耶伦访华渲染的“产能过剩”言论无疑也做了进一步的铺垫。而关税调整公布后,仍给锂电池、永磁等进口商品留有一年多的时间窗口,这和特朗普时期“雷厉风行”的做派形成对比。
目标剑指大选:加征钢铁及铝的关税,以此获得更多摇摆州选民(尤其是“铁锈地带”的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的支持无疑是急迫性最靠前的。众所周知,在美国当前的选举人团制度下,摇摆州对大选结果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不过目前的情况来看,麻烦的是拜登基本“全面落后”特朗普:截至2024年5月13日的民调显示,拜登在六个摇摆州中的五个州民意落后。其中宾夕法尼亚州和密歇根州的落后差距较小,但佐治亚州、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落后幅度较大。
为扭转弱势,“投其所好”可能是赢得“铁锈”摇摆州的最好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宾州是北美最大工会——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总部的所在地;而密歇根州则是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车产能投入较多的地区之一。因此拜登对中国钢铝和新能源加征大幅征收关税,以争得更多“铁锈带”票仓是一大重要原因。
踩准新能源的热点。新能源是拜登政府的政绩,也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出口领域。从美国经济角度来看,加征中国电动汽车及其他清洁能源产品的关税,至少表面上有利于其自身的新能源行业发展。而新能源行业无疑是拜登政府除了芯片、基建之外的一大产业政绩,出台了大量相关支持政策,典型的例如2022年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政府直接出资大规模补贴相关行业。
具体来看,2023年美国在清洁能源、清洁汽车、建筑电气化和碳管理技术的制造和应用方面的新投资达239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38%。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670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40%。
国家安全也是拜登政府“借题发挥”的领域。例如本次纳入征税清单的港口起重机,可能和今年2、3月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港口起重机间谍软件调查有关,出于安全考虑,美国政府计划拨款200亿美元在5年内用国产起重机进行全面替代,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当前美国约80%的港口起重机是中国制造。
那么,本轮征收关税对我国出口影响如何?近年来,“新三样”等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支柱,合计占我国出口比例约为10%,也是我国在国际上占有显著优势的行业。
钢铝受关税的影响可能相对大些。我们拆分了钢铁及钢铁制品、铝及铝制品以及“新三样”等主要受新一轮关税影响的产品出口的国别分布。其中对美出口钢铁及钢铁制品、铝及铝制品以及“新三样”占各自总出口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10%和9%以上。
“新三样”中主要受关税影响的产品为锂离子蓄电池,但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受到的影响或可忽略不计。细分“新三样”产品出口,其中,我国对美出口锂离子蓄电池的占比超过20%,是主要受到关税影响的产品,不过有一年多的调整窗口。而对美出口太阳能电池以及电动载人汽车的占比仅约为0.25%和1.1%,比例过小,可以近似忽略不计,当前我国太阳能电池和电动载人汽车的出口伙伴仍集中在欧盟和东盟等地区,表面上受到美国贸易制裁的影响不大。
因此总结来看,加征关税的落地或多或少有点“作秀”的味道。拜登“既要又要”:一方面既想赢得选民支持,“拼命”维护美国工人的一些利益;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和中国的关系搞得太僵,因此给政策留下了不少空间。
可能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贸易摩擦扩大的情况下,拜登政府“小院高墙”的承诺是否可靠。今年以来,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策略逐步升级,从对中国人工智能、通信、电子等领域的科技制裁,扩大至钢、铝、造船以及对“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产能过剩“贴标签”来进行的贸易制裁的扩大。防范于未然,可能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内循环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风险提示:政策出台节奏及项目落地放缓导致经济复苏偏慢;海外经济体提前显著进入衰退,国内出口超预期萎缩。
注:本文来自东吴证券发布的《拜登加征关税的“醉翁之意”》,报告分析师:邵翔、葛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