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谁最赚钱?

财经杂志

5个月前

从业绩增速来看,消费领域复苏明显。营业收入增速方面,社会服务行业2023年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8%,领跑31个申万行业;净利润增速方面,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位列前三,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延续低迷,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239%、125%。

2023年报披露收官,A股上市公司成绩单随之揭晓,背后数据透露出行业冷暖。

Wind(万得)数据显示,A股市场有535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财务数据,近八成实现盈利,整体营收达72.70万亿元,同比增长0.86%;实现归母净利润5.29万亿元,同比下滑1.2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上涨5.75%,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持续改善。

披露财报的公司中,有57%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的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6家公司净利润翻倍,净利润超过百亿元的公司有79家。

从行业角度看,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建筑装饰、石油石化、交通运输、银行是营收大户。净利润方面,银行、石油石化、非银金融位居前三,而房地产、农林牧渔等行业业绩表现靠后。

从业绩增速来看,消费领域复苏明显。营业收入增速方面,社会服务行业2023年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8%,领跑31个申万行业;净利润增速方面,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位列前三,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延续低迷,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239%、125%。

而光伏、锂电再度面临周期性波动,如何走出“周期魔咒”,成为摆在相关上市公司面前的课题。

谁是A股“盈利王”?

从年报业绩分布来看,半数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超过500%的有74家,增幅为100%-500%的有582家,增幅为50%-100%的有427家,增幅为30%-50%及30%以下的分别为409家和1241家。2621家公司净利润下滑。

2023年,净利润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合计盈利3.3万亿元,较2022年减少729亿元。8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超千亿元,较2022年减少1家,中远海控退出“千亿俱乐部”。

金融、石油行业在净利润榜单前十中占据前六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超300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稳居前两名,其后是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分别为2694亿元和2319亿元。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净利润均超过1000亿元。

剔除石油和金融类公司,2023年净利润排名前五的公司为中国移动、贵州茅台、中国神华、中国建筑、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以441.21亿元的净利润成为创业板2023年度“盈利王”,迈瑞医疗、阳光电源位居第二、第三。晶科能源以74.4亿元的净利润成为科创板“盈利王”,大全能源、传音控股位居第二、第三。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35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10倍。盛屯矿业、丽江股份、惠城环保排名居前,业绩增幅分别为12770%、5972%、5500%。

净利润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中,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3家增速超10%。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国交建增速同比居前,分别为80.72%、43.58%、23.61%。宁德时代在净利润排行榜中的排名,从2022年的27名跃升至2023年的19名。

位居营收排行榜前列的,多数仍是央企。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均以超3万亿元的收入,继续蝉联A股营收榜单前两位。中国建筑、中国中铁及中国铁建分列第三至第五位,营收分别为2.3万亿元、1.3万亿元和1.1万亿元。

从营收增幅来看,77家公司营收翻倍。在营收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中,比亚迪的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2.04%。保利发展、宁德时代位列第二、第三位,营收增幅分别为23%、22%。

消费行业复苏明显

Wind数据显示,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8个行业实现盈利,19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5个行业归母净利润正增长,11个行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营收方面,建筑装饰、石油石化、交通运输、银行、汽车是营收大户,其营收大多在4万亿元以上;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电子、非银金融的营收在3万亿元以上。环保、社会服务、综合、美容护理的营收规模则排名靠后。

净利润方面,金融业依然最挣钱。银行、石油石化、非银金融、电子设备继续蝉联排行榜前四位。房地产、农林牧渔、综合三个行业出现亏损。

营收增速方面,社会服务、汽车、电力设备位居前三,增速分别达到31%、16%、8%。从申万二级细分行业来看,社会服务行业的旅游、餐饮,交通运输中的航空机场等大消费板块表现亮眼,呈现复苏态势。航空机场、旅游景区的营收翻倍,酒店餐饮的营收增速也排名靠前。

在A股营收增速排名前20的公司中,旅游类企业有六家。不少旅游企业表示,由于所在行业大幅回暖,公司业绩明显增长。

丽江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3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71.91%,其表示,2023年以来,旅游市场迎来快速复苏,游客接待量明显回升。众信旅游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55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5%,其表示,2023年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多重利好政策激发行业新活力,“假日经济”消费火热,国民出行轨迹遍布全球,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东莞证券认为,2023年为疫情防控优化后消费爆发式反弹的红利之年,旅游消费等服务类消费大幅反弹。根据文旅部数据,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在旅游消费反弹带动下,2023年,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细分板块均实现盈利。景区、旅游服务、酒店、餐饮等板块归母净利润均录得翻倍增长。

旅游消费市场的复苏有望延续。中航证券认为,今年“五一”出游数据亮眼,看好2024年旅游经济持续向好。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步回暖,各大旅游景区的经营状况也呈现出整体性的复苏态势,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提振。

受益于经济复苏,航运需求回暖,四大航空公司整体大幅减亏,同比减亏合计超千亿元。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分别亏损42亿元、82亿元,中国国航亏损最少,为10.46亿元,而海航控股则率先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

净利润增速方面,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增速居前,分别为875%、237.82%、133%。纺织服饰、交通运输的净利润增速均在60%以上。

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弱的背景下,2023年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品行业整体表现欠佳,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而公用事业板块受益于煤炭价格的走低以及经济回暖带来的需求增长,归母净利润上涨64%。

地产光伏受考验

无论从净利润还是净利润增速来看,2023年,房地产、农林牧渔、综合三个行业均表现不佳。

此前几年业绩曾持续高增长的地产行业,2023年业绩下滑明显。

申万房地产业的116只成分股中,有36%的上市房企2023年录得亏损,14家为近五年来首次亏损。绿地控股是A股市场亏损规模最大的房企,净亏损95.56亿元。另外,*ST世茂、*ST金科、华侨城A、首开股份、华夏幸福、ST中南的净亏损均超50亿元。

绿地控股表示,亏损主要受制于行业低迷等客观因素,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导致资产价格下跌,计提了超百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房地产行业及基建等关联行业深陷低迷,持续三年的行业困难未得到有效改观,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结算毛利率也同比下行,业绩持续承压。

2024年以来,房地产支持政策持续出台。需求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相继放松限购,成都、长沙等核心二线城市取消限购;融资端,房地产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快速推进。

中信建投认为,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未来供给端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在政策的支持下,高能级城市市场有望率先修复,而重点布局于高能级城市的房企将优先受益。

房地产之外,上市猪企业也成为亏损大户。2023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上市猪企普遍亏损。虽然2024年以来猪价整体出现回暖,但目前近15元/公斤的价格,仍处于各大猪企的成本线附近。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猪企今年一季度仍然亏损,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三家头部猪企分别净亏损12.36亿元、23.79亿元、19.34亿元。

“此前已经经历了近三年的猪价低位运行,行业也已经开始逐步去产能,投资者对猪价下跌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更大幅度的猪价下跌,反而会带来更明显的产能去化,继而更快地迎来猪周期的反转上行。”新希望对《财经》表示。

光伏行业则面临着周期波动的严峻考验。

Wind光伏概念86只成分股中,有四成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三成个股下滑幅度超40%。到了2024年一季度,情况变得更为严峻,有26家企业出现了净亏损。

隆基绿能、TCL中环、通威股份分别净亏损23.5亿元、8.8亿元、7.87亿元。而这三家公司上一次出现单季度亏损,则分别要追溯到11年前、14年前以及8年前。

隆基绿能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制造商,对于2024年一季报产生亏损的原因,其表示,“2024年一季度,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整体毛利率明显下滑,计提存货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8亿元;由于硅料价格大幅下降,参股硅料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10.82亿元。”

5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报价显示,N型棒状硅成交均价为4.53万元/吨,环比下跌7.93%;P型致密料成交均价为3.90万元/吨,环比下跌8.88%;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万元/吨,环比下降6.98%。

“相比2022年30万元/吨以上的高点,目前硅料价格已经跌去近九成。这个价格已经到达甚至跌破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线。”有分析师告诉《财经》。

TCL中环表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超1000GW(吉瓦),供给侧与终端装机存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光伏行业仍处在市场周期底部,落后产能加速淘汰。

同样在经历周期波动的还有锂电产业。不过,该产业链的业绩则出现分化。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业绩亮眼,但锂电产业链上游——锂矿厂商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Wind锂矿概念板块10家企业中,有7家2023年归母净利润降幅在45%以上。锂矿龙头天齐锂业、赣锋锂业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70%、76%,双双退出净利润前50榜单。

受行业供过于求及库存积压的影响,被称为“白色石油”的碳酸锂,其价格自2022年12月达到56.76万元/吨的高点后震荡下跌。Wind数据显示,5月13日,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平均价跌至10.97万元/吨,较2023年阶段性高点下降了逾60%。

今年一季报,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均录得亏损。天齐锂业净亏损38.97亿元,业绩预告次日,公司股价一字跌停。公司解释称,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重要联营公司SQM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下降,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

从业绩增速来看,消费领域复苏明显。营业收入增速方面,社会服务行业2023年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8%,领跑31个申万行业;净利润增速方面,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位列前三,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延续低迷,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239%、125%。

2023年报披露收官,A股上市公司成绩单随之揭晓,背后数据透露出行业冷暖。

Wind(万得)数据显示,A股市场有535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财务数据,近八成实现盈利,整体营收达72.70万亿元,同比增长0.86%;实现归母净利润5.29万亿元,同比下滑1.2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上涨5.75%,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持续改善。

披露财报的公司中,有57%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的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6家公司净利润翻倍,净利润超过百亿元的公司有79家。

从行业角度看,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建筑装饰、石油石化、交通运输、银行是营收大户。净利润方面,银行、石油石化、非银金融位居前三,而房地产、农林牧渔等行业业绩表现靠后。

从业绩增速来看,消费领域复苏明显。营业收入增速方面,社会服务行业2023年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8%,领跑31个申万行业;净利润增速方面,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位列前三,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延续低迷,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239%、125%。

而光伏、锂电再度面临周期性波动,如何走出“周期魔咒”,成为摆在相关上市公司面前的课题。

谁是A股“盈利王”?

从年报业绩分布来看,半数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超过500%的有74家,增幅为100%-500%的有582家,增幅为50%-100%的有427家,增幅为30%-50%及30%以下的分别为409家和1241家。2621家公司净利润下滑。

2023年,净利润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合计盈利3.3万亿元,较2022年减少729亿元。8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超千亿元,较2022年减少1家,中远海控退出“千亿俱乐部”。

金融、石油行业在净利润榜单前十中占据前六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超300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稳居前两名,其后是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分别为2694亿元和2319亿元。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净利润均超过1000亿元。

剔除石油和金融类公司,2023年净利润排名前五的公司为中国移动、贵州茅台、中国神华、中国建筑、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以441.21亿元的净利润成为创业板2023年度“盈利王”,迈瑞医疗、阳光电源位居第二、第三。晶科能源以74.4亿元的净利润成为科创板“盈利王”,大全能源、传音控股位居第二、第三。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35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10倍。盛屯矿业、丽江股份、惠城环保排名居前,业绩增幅分别为12770%、5972%、5500%。

净利润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中,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3家增速超10%。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国交建增速同比居前,分别为80.72%、43.58%、23.61%。宁德时代在净利润排行榜中的排名,从2022年的27名跃升至2023年的19名。

位居营收排行榜前列的,多数仍是央企。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均以超3万亿元的收入,继续蝉联A股营收榜单前两位。中国建筑、中国中铁及中国铁建分列第三至第五位,营收分别为2.3万亿元、1.3万亿元和1.1万亿元。

从营收增幅来看,77家公司营收翻倍。在营收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中,比亚迪的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2.04%。保利发展、宁德时代位列第二、第三位,营收增幅分别为23%、22%。

消费行业复苏明显

Wind数据显示,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8个行业实现盈利,19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5个行业归母净利润正增长,11个行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营收方面,建筑装饰、石油石化、交通运输、银行、汽车是营收大户,其营收大多在4万亿元以上;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电子、非银金融的营收在3万亿元以上。环保、社会服务、综合、美容护理的营收规模则排名靠后。

净利润方面,金融业依然最挣钱。银行、石油石化、非银金融、电子设备继续蝉联排行榜前四位。房地产、农林牧渔、综合三个行业出现亏损。

营收增速方面,社会服务、汽车、电力设备位居前三,增速分别达到31%、16%、8%。从申万二级细分行业来看,社会服务行业的旅游、餐饮,交通运输中的航空机场等大消费板块表现亮眼,呈现复苏态势。航空机场、旅游景区的营收翻倍,酒店餐饮的营收增速也排名靠前。

在A股营收增速排名前20的公司中,旅游类企业有六家。不少旅游企业表示,由于所在行业大幅回暖,公司业绩明显增长。

丽江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3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71.91%,其表示,2023年以来,旅游市场迎来快速复苏,游客接待量明显回升。众信旅游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55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5%,其表示,2023年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多重利好政策激发行业新活力,“假日经济”消费火热,国民出行轨迹遍布全球,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东莞证券认为,2023年为疫情防控优化后消费爆发式反弹的红利之年,旅游消费等服务类消费大幅反弹。根据文旅部数据,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在旅游消费反弹带动下,2023年,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细分板块均实现盈利。景区、旅游服务、酒店、餐饮等板块归母净利润均录得翻倍增长。

旅游消费市场的复苏有望延续。中航证券认为,今年“五一”出游数据亮眼,看好2024年旅游经济持续向好。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步回暖,各大旅游景区的经营状况也呈现出整体性的复苏态势,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提振。

受益于经济复苏,航运需求回暖,四大航空公司整体大幅减亏,同比减亏合计超千亿元。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分别亏损42亿元、82亿元,中国国航亏损最少,为10.46亿元,而海航控股则率先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

净利润增速方面,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增速居前,分别为875%、237.82%、133%。纺织服饰、交通运输的净利润增速均在60%以上。

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弱的背景下,2023年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品行业整体表现欠佳,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而公用事业板块受益于煤炭价格的走低以及经济回暖带来的需求增长,归母净利润上涨64%。

地产光伏受考验

无论从净利润还是净利润增速来看,2023年,房地产、农林牧渔、综合三个行业均表现不佳。

此前几年业绩曾持续高增长的地产行业,2023年业绩下滑明显。

申万房地产业的116只成分股中,有36%的上市房企2023年录得亏损,14家为近五年来首次亏损。绿地控股是A股市场亏损规模最大的房企,净亏损95.56亿元。另外,*ST世茂、*ST金科、华侨城A、首开股份、华夏幸福、ST中南的净亏损均超50亿元。

绿地控股表示,亏损主要受制于行业低迷等客观因素,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导致资产价格下跌,计提了超百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房地产行业及基建等关联行业深陷低迷,持续三年的行业困难未得到有效改观,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结算毛利率也同比下行,业绩持续承压。

2024年以来,房地产支持政策持续出台。需求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相继放松限购,成都、长沙等核心二线城市取消限购;融资端,房地产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快速推进。

中信建投认为,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未来供给端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在政策的支持下,高能级城市市场有望率先修复,而重点布局于高能级城市的房企将优先受益。

房地产之外,上市猪企业也成为亏损大户。2023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上市猪企普遍亏损。虽然2024年以来猪价整体出现回暖,但目前近15元/公斤的价格,仍处于各大猪企的成本线附近。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猪企今年一季度仍然亏损,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三家头部猪企分别净亏损12.36亿元、23.79亿元、19.34亿元。

“此前已经经历了近三年的猪价低位运行,行业也已经开始逐步去产能,投资者对猪价下跌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更大幅度的猪价下跌,反而会带来更明显的产能去化,继而更快地迎来猪周期的反转上行。”新希望对《财经》表示。

光伏行业则面临着周期波动的严峻考验。

Wind光伏概念86只成分股中,有四成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三成个股下滑幅度超40%。到了2024年一季度,情况变得更为严峻,有26家企业出现了净亏损。

隆基绿能、TCL中环、通威股份分别净亏损23.5亿元、8.8亿元、7.87亿元。而这三家公司上一次出现单季度亏损,则分别要追溯到11年前、14年前以及8年前。

隆基绿能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制造商,对于2024年一季报产生亏损的原因,其表示,“2024年一季度,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整体毛利率明显下滑,计提存货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8亿元;由于硅料价格大幅下降,参股硅料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10.82亿元。”

5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报价显示,N型棒状硅成交均价为4.53万元/吨,环比下跌7.93%;P型致密料成交均价为3.90万元/吨,环比下跌8.88%;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万元/吨,环比下降6.98%。

“相比2022年30万元/吨以上的高点,目前硅料价格已经跌去近九成。这个价格已经到达甚至跌破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线。”有分析师告诉《财经》。

TCL中环表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超1000GW(吉瓦),供给侧与终端装机存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光伏行业仍处在市场周期底部,落后产能加速淘汰。

同样在经历周期波动的还有锂电产业。不过,该产业链的业绩则出现分化。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业绩亮眼,但锂电产业链上游——锂矿厂商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Wind锂矿概念板块10家企业中,有7家2023年归母净利润降幅在45%以上。锂矿龙头天齐锂业、赣锋锂业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70%、76%,双双退出净利润前50榜单。

受行业供过于求及库存积压的影响,被称为“白色石油”的碳酸锂,其价格自2022年12月达到56.76万元/吨的高点后震荡下跌。Wind数据显示,5月13日,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平均价跌至10.97万元/吨,较2023年阶段性高点下降了逾60%。

今年一季报,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均录得亏损。天齐锂业净亏损38.97亿元,业绩预告次日,公司股价一字跌停。公司解释称,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重要联营公司SQM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下降,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