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之下,渐渐地把自己的一生,从一条康庄大道,走成狭窄隧道。
对外界干扰上瘾,只会消耗自己
《精进》一书中说:“在这个时代,信息是爆炸的,知识是过载的,观点是鼓噪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网络当成汲取知识的途径,却忽视了无用信息的干扰。查询资料时,一个吸睛的标题可能让你忘记要做的事情;沉迷于各种无用信息,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生活陷入空虚。不仅如此,全盘接收外界信息,并不会使我们的思想更全面,相反,还会使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混乱,然后不断地质疑自己。随便一刷手机,满屏都是“成功人士”,有人一周读完了3本书,有人各种才艺样样精通,有人年纪轻轻就拥有许多财富……看着看着,内心越发焦虑。仿佛所有人都很优秀,只有自己被抛下。一味地将目光聚焦在他人身上,只会徒增焦虑,背离初心。
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屏蔽和筛选
王朔说过:“所谓活得明白,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把评判标准,交给别人。”相反,最大的愚蠢,就是把生活的审判权,移交给别人。不可否认,在我们身边,总是围绕着形形色色的干扰因素。也许,我们无法让这个世界静音,但可以通过屏蔽和筛选,降低噪音。很多时候,屏蔽,是为了给内心的那束光,释放的机会。越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越能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真实且清醒。只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主动和外界划清界限,才能坚定地守住内心的一方净土,活出自己满意的人生。
提高屏蔽力,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唯有将精力放在值得的人和事上,才能给精神“减压”。对于普通人来讲,时间和注意力是最珍贵的资源,应该懂得屏蔽浪费时间和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卸载非必要的软件和无用的社交,最大范围内保证自己做事情时的专注度。关注任何一件事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件事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吗?“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很多时候,强行维系“不合适”的关系,不如一个人过“独而不孤”的生活。在独处的自由时间段里,做自己渴望的事,不必迁就他人,不必顾忌太多;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拥抱内心的安稳与平和。曾国藩曾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浮躁不安,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焦躁,漂浮在空中,难以落地。静下来,杂念和欲望就会减少,心就会因此而安定淡然,不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心烦意乱、惶恐不安。根据木桶效应,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板。屏蔽无效的社交、无效的努力和无效的信息,就是为了做到对时间的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