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之间 芯片板块后市如何看?

东方财富网

5天前

这是一场大国博弈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技术自立自强、产业安全可控的深刻变革,只要这一逻辑延续,芯片半导体板块的投资价值便不会被轻易颠覆。

交易热情涌动,有些东西,真的回来了。

当前的A股,处于“两大谜底揭晓前的等待”。就要步入11月,财政政策、美国大选的谜底将逐步揭开。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事件,带来风险偏好的扰动,但交易热情仍然较高。

无论如何,一场气势磅礴的上涨,逆转了此前熊市的烙印。冷静下来,过去的投资思维不得不做一些切换了,有些线索也正在慢慢显现。

考虑到本轮做多资金的期许:

既要当下、要现在——注重性价比与逻辑的落地;

还要预期、要未来——顺应时代浪潮与主流叙事。

最终我们影影绰绰看到:芯片这个既有当下、有性价比和逻辑,又有预期,有浪潮推涌和叙事的板块,正在穿越分歧,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每一步都凝聚着更多的共识。

从“疯牛”开始

一场股市上涨的“持久战”

距离9月24日政策组合拳出台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A股市场先是经历了天量成交的“史诗级大涨”,国庆节后,从大幅回撤到回暖震荡,追高和兑现情绪在持续交锋,基本符合急涨之后进入博弈阶段的特征。

市场为何略显纠结?

一方面市场整体资金格局不支持指数短期再上台阶,震荡分化是大概率;另一方面是投资者获利后风险偏好很高,交易需求较强,因此催生出了大量的题材交易机会,可以看到多只短期资金驱动的主题股动辄百亿成交额,少数资金体验会很好。

但是基于资金博弈的收益,总量层面永远是零和的,也意味着参与的难度很高,另外主题交易的基础是很高的风险偏好、交投情绪;而风险偏好具有均值回归特征,10月以来正在从高点缓慢震荡回落中,目前处于高位,一旦后续风险偏好下降,上述资金推动的涨幅大概率会面临短期收敛风险,需注意交易节奏。

当前市场怎么看?怎么办?整体来看,市场交易主线仍是增量政策预期,以及9月底以来政策效果的验证。越到政策答案揭晓的时刻,市场上的干扰信息往往越多,相应地也就越考验投资者的耐心与定力。

在经过初期的普涨修复之后,大概率进入震荡“持久战”阶段,也即“分歧出主线”。在这样的市场中,聚焦波动仅仅是技术分析,而更为关键的是战略选择。震荡期的意义,不在于短期涨跌,在于立足中期的结构调整。

看向什么方向呢?在一场股市上涨的“持久战”中,更宏大的叙事将会有更强的进攻性,我们需要聚焦更纯粹的诗和远方。在成交量非常活跃的背景下,以“芯片”代表的兼具“中国核心资产”与“新质生产力”方向,就有望成为市场下一阶段主线。

谁将穿过分歧

一场迎着“卡脖子”的布局

喧闹之后回归冷静,优秀的投资人会客观接受宏观环境以及底层资产的真实变化,给出自己的应对,当前时点,芯片具备三大核心逻辑:

首先,基本面扎实,海内外向上周期共振,股市中很多东西抓不住,但基本面却可以抓住。

全球和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均连续10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且今年以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同比增幅,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在生态快速创新和高利润的大趋势下,全球半导体处于成长的大趋势中。

(数据来源:iFinD,数据区间:2021年1月-2024年8月)

当下市场,芯片板块是基本面占优方向之一。10月17日,全球芯片代工龙头台积电公布了2024第三季度业绩,各项指标全线强于预期,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同日召开的法人说明会上表示,预计公司全年营收将增长近30%,从情绪上点燃市场。(个股不构成推荐)

近日随着三季报披露的落幕,A股市场的整体业绩情况逐渐浮出水面。从行业角度来看,前三季度芯片半导体行业营收同比增速最高,达到20.7%,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归母净利润方面,芯片半导体行业增速也较高,超过40%,二级市场上也理所应当受到了资金关注。(数据来源:Wind、金融界)

其次,国产替代需求旺盛,投资额屡创新高,一手现实,一手梦想。

随着AI发展,近期电子领域多款新品发布,华为秋季新品发布华为智慧屏产品V5Max110和智界R7等多款产品,芯片需求旺盛。

根据SEMI的预计,2025-2027年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支出将首次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将保持第一的地位,投资额超过1000亿美元。

当前,市场同时在交易确定性与预期,一手现实、一手梦想。一边是AI大模型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云厂商部署服务器,带动相关逻辑、存储芯片出货量大增;另一边是人工智能赛道代表着未来黑科技的新趋势,题材足够充满想象力。

因此也不难理解,以算力为核心驱动力的芯片板块,屡次成为科技成长行情中的核心品种。

最后,未来之光趋势已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产业升级之路满载坚韧与希望。

“人生能有几回搏”,放开手脚进行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这一指示为国内半导体和科技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行业前进的核心。这是一场大国博弈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技术自立自强、产业安全可控的深刻变革,只要这一逻辑延续,芯片半导体板块的投资价值便不会被轻易颠覆。

话说回来,每一轮上涨都是分歧叠加共识的上涨,每一轮牛市都是崭新的牛市。随着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发布,终端消费市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刺激,推动半导体产业链的需求增长,结合AI、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需求上升,国内半导体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谁终将穿过分歧?

能有几回搏

努力看见时势的贝塔

科技有多重要呢?当下科技已经是重要引擎,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在向科技倾斜。机会跟着资金走,资金跟着产业走,产业又要跟着政策走。发达市场科技板块已经大放异彩,一些人靠彼岸的科技股,熬过了漫长寒冬。

周期深处看,股票投资,找对阿尔法如同挖到金子,找对贝塔如同选准富矿。时势造英雄,任何阿尔法的伟大胜利,都是建立在正确的贝塔选择之上。

从07年工业制造时代的地产、有色、煤炭、钢铁、金融“五朵金花”,到15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TMT、互联网+,到19年消费升级逻辑演绎下长坡厚雪的白酒医药,再到20年“碳达峰、碳中和”下新能源的崛起,所有的赛道牛股都从时代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国产芯片行业的投资主线是“自主可控”、解决“卡脖子”问题,只要这一逻辑延续,芯片半导体板块的投资价值不会被轻易颠覆,长期就有空间。

时下已不是当年,自媒体火爆的今日,以前需要走很久的路,现在走的很快,似乎连街头的卖菜大妈都感受到不一样,他们也都知道,芯片是国家目前最重要的研发方向之一。

是啊,放眼全球欧美的各种制裁导致全球产业链问题不断,世界经济形势趋于严峻复杂,在全球供应链割裂的背景下,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基于宏观局势和政策取向推测,“国家安全”、自主可控、高端制造可能正是当下时代的贝塔。

当然,当市场越来越多的声音提到“科技牛”时,我们就需要冷静下来,思考行业存在的风险。目前来看,半导体板块的顾虑或有以下三点:韩国半导体出口放缓、短期投入大于需求、国产替代仍任重道远,与国际差距较大。

因而,在风险偏好匹配的大原则下,对于芯片这样的板块,或许控制仓位+指数化布局+定投/网格,更有可能带来具有爆发力的超额收益。

暗流涌动下,潮水的方向在改变,但终局或不会那么早出现。谁又能否认,中国芯片板块新一轮的造富之路,或许正在开启。

此后潮水换了个方向,奔流而去,而在历史的当下,我们都只能模糊地感知到清蘋之末的微微颤动。

(责任编辑:138)

这是一场大国博弈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技术自立自强、产业安全可控的深刻变革,只要这一逻辑延续,芯片半导体板块的投资价值便不会被轻易颠覆。

交易热情涌动,有些东西,真的回来了。

当前的A股,处于“两大谜底揭晓前的等待”。就要步入11月,财政政策、美国大选的谜底将逐步揭开。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事件,带来风险偏好的扰动,但交易热情仍然较高。

无论如何,一场气势磅礴的上涨,逆转了此前熊市的烙印。冷静下来,过去的投资思维不得不做一些切换了,有些线索也正在慢慢显现。

考虑到本轮做多资金的期许:

既要当下、要现在——注重性价比与逻辑的落地;

还要预期、要未来——顺应时代浪潮与主流叙事。

最终我们影影绰绰看到:芯片这个既有当下、有性价比和逻辑,又有预期,有浪潮推涌和叙事的板块,正在穿越分歧,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每一步都凝聚着更多的共识。

从“疯牛”开始

一场股市上涨的“持久战”

距离9月24日政策组合拳出台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A股市场先是经历了天量成交的“史诗级大涨”,国庆节后,从大幅回撤到回暖震荡,追高和兑现情绪在持续交锋,基本符合急涨之后进入博弈阶段的特征。

市场为何略显纠结?

一方面市场整体资金格局不支持指数短期再上台阶,震荡分化是大概率;另一方面是投资者获利后风险偏好很高,交易需求较强,因此催生出了大量的题材交易机会,可以看到多只短期资金驱动的主题股动辄百亿成交额,少数资金体验会很好。

但是基于资金博弈的收益,总量层面永远是零和的,也意味着参与的难度很高,另外主题交易的基础是很高的风险偏好、交投情绪;而风险偏好具有均值回归特征,10月以来正在从高点缓慢震荡回落中,目前处于高位,一旦后续风险偏好下降,上述资金推动的涨幅大概率会面临短期收敛风险,需注意交易节奏。

当前市场怎么看?怎么办?整体来看,市场交易主线仍是增量政策预期,以及9月底以来政策效果的验证。越到政策答案揭晓的时刻,市场上的干扰信息往往越多,相应地也就越考验投资者的耐心与定力。

在经过初期的普涨修复之后,大概率进入震荡“持久战”阶段,也即“分歧出主线”。在这样的市场中,聚焦波动仅仅是技术分析,而更为关键的是战略选择。震荡期的意义,不在于短期涨跌,在于立足中期的结构调整。

看向什么方向呢?在一场股市上涨的“持久战”中,更宏大的叙事将会有更强的进攻性,我们需要聚焦更纯粹的诗和远方。在成交量非常活跃的背景下,以“芯片”代表的兼具“中国核心资产”与“新质生产力”方向,就有望成为市场下一阶段主线。

谁将穿过分歧

一场迎着“卡脖子”的布局

喧闹之后回归冷静,优秀的投资人会客观接受宏观环境以及底层资产的真实变化,给出自己的应对,当前时点,芯片具备三大核心逻辑:

首先,基本面扎实,海内外向上周期共振,股市中很多东西抓不住,但基本面却可以抓住。

全球和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均连续10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且今年以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同比增幅,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在生态快速创新和高利润的大趋势下,全球半导体处于成长的大趋势中。

(数据来源:iFinD,数据区间:2021年1月-2024年8月)

当下市场,芯片板块是基本面占优方向之一。10月17日,全球芯片代工龙头台积电公布了2024第三季度业绩,各项指标全线强于预期,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同日召开的法人说明会上表示,预计公司全年营收将增长近30%,从情绪上点燃市场。(个股不构成推荐)

近日随着三季报披露的落幕,A股市场的整体业绩情况逐渐浮出水面。从行业角度来看,前三季度芯片半导体行业营收同比增速最高,达到20.7%,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归母净利润方面,芯片半导体行业增速也较高,超过40%,二级市场上也理所应当受到了资金关注。(数据来源:Wind、金融界)

其次,国产替代需求旺盛,投资额屡创新高,一手现实,一手梦想。

随着AI发展,近期电子领域多款新品发布,华为秋季新品发布华为智慧屏产品V5Max110和智界R7等多款产品,芯片需求旺盛。

根据SEMI的预计,2025-2027年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支出将首次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将保持第一的地位,投资额超过1000亿美元。

当前,市场同时在交易确定性与预期,一手现实、一手梦想。一边是AI大模型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云厂商部署服务器,带动相关逻辑、存储芯片出货量大增;另一边是人工智能赛道代表着未来黑科技的新趋势,题材足够充满想象力。

因此也不难理解,以算力为核心驱动力的芯片板块,屡次成为科技成长行情中的核心品种。

最后,未来之光趋势已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产业升级之路满载坚韧与希望。

“人生能有几回搏”,放开手脚进行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这一指示为国内半导体和科技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行业前进的核心。这是一场大国博弈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技术自立自强、产业安全可控的深刻变革,只要这一逻辑延续,芯片半导体板块的投资价值便不会被轻易颠覆。

话说回来,每一轮上涨都是分歧叠加共识的上涨,每一轮牛市都是崭新的牛市。随着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发布,终端消费市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刺激,推动半导体产业链的需求增长,结合AI、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需求上升,国内半导体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谁终将穿过分歧?

能有几回搏

努力看见时势的贝塔

科技有多重要呢?当下科技已经是重要引擎,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在向科技倾斜。机会跟着资金走,资金跟着产业走,产业又要跟着政策走。发达市场科技板块已经大放异彩,一些人靠彼岸的科技股,熬过了漫长寒冬。

周期深处看,股票投资,找对阿尔法如同挖到金子,找对贝塔如同选准富矿。时势造英雄,任何阿尔法的伟大胜利,都是建立在正确的贝塔选择之上。

从07年工业制造时代的地产、有色、煤炭、钢铁、金融“五朵金花”,到15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TMT、互联网+,到19年消费升级逻辑演绎下长坡厚雪的白酒医药,再到20年“碳达峰、碳中和”下新能源的崛起,所有的赛道牛股都从时代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国产芯片行业的投资主线是“自主可控”、解决“卡脖子”问题,只要这一逻辑延续,芯片半导体板块的投资价值不会被轻易颠覆,长期就有空间。

时下已不是当年,自媒体火爆的今日,以前需要走很久的路,现在走的很快,似乎连街头的卖菜大妈都感受到不一样,他们也都知道,芯片是国家目前最重要的研发方向之一。

是啊,放眼全球欧美的各种制裁导致全球产业链问题不断,世界经济形势趋于严峻复杂,在全球供应链割裂的背景下,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基于宏观局势和政策取向推测,“国家安全”、自主可控、高端制造可能正是当下时代的贝塔。

当然,当市场越来越多的声音提到“科技牛”时,我们就需要冷静下来,思考行业存在的风险。目前来看,半导体板块的顾虑或有以下三点:韩国半导体出口放缓、短期投入大于需求、国产替代仍任重道远,与国际差距较大。

因而,在风险偏好匹配的大原则下,对于芯片这样的板块,或许控制仓位+指数化布局+定投/网格,更有可能带来具有爆发力的超额收益。

暗流涌动下,潮水的方向在改变,但终局或不会那么早出现。谁又能否认,中国芯片板块新一轮的造富之路,或许正在开启。

此后潮水换了个方向,奔流而去,而在历史的当下,我们都只能模糊地感知到清蘋之末的微微颤动。

(责任编辑:138)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