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未来市场的投资机会?

东方财富网

2周前

最近的基金投资者交流,大家询问最多的问题是,市场未来还会涨么。...在我们的身边,不少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了很长时间,但往往在市场最悲观,大部分投资者情绪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的时候选择了清仓退出,从而完美错过市场的上涨机会。

最近的基金投资者交流,大家询问最多的问题是,市场未来还会涨么?

我们的答案非常清晰,长期来看,权益资产仍然可能是投资收益最高的大类资产,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尤其在目前市场估值仍处于中长期较低的分位,且货币与财政政策推动的经济走稳,基本面预期向好的运行趋势下。

中国经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韧性,我们拥有显著的工程师红利,为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同时,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广大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将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这些积极因素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同时,从价值投资的视角,虽然短期市场走势难以精准预测,涨跌幅度、市场情绪可能波动较大,但在较低估值的前提下,选择优秀的企业,企业利润的稳定与增长、分红率的提高将长期转化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在波动的市场中,如何更好地寻找和把握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

不要错过涨幅较大的交易时间

当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你最好保证自己在场。

万得全A指数在过去20年里大概有4800多个交易日,涨幅最大的30个交易日的时间占比不到0.6%,但如果错过了这些日子,投资收益将大幅下降。

假如错过了上涨幅度最大的天数

数据来源:wind;沪深300、上证指数、万得全A代码分别为000300.SH、000001.SH、881001.WI;时间区间为2004/1/1-2023/12/31,区间总计4859个交易日

风险提示:上述测算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收益保证与投资建议。指数的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市场不可预测,“极值”的出现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试图“择时”进入市场,往往是一项风险极大的策略。

准确地预测或长期持有

是避免错过上涨的两种方式

在市场上涨的时间里,如何保证自己在场?

两种路径:一,准确地预测;二,长期一直在场。

对大多数人而言,长期持有是比预测更好的投资方式。

预测是一个复杂的决策体系。

准确的预测需要准确地把握宏观政策周期与导向,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了解宏观基本面情况与趋势,包括投资、出口、消费、价格等;感知市场温度与参与者的情绪,包括资金面的基本水平、边际变化;预知行业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包括业务成本与收入变化趋势,经营目标达成概率与差距幅度;更重要的还有判断市场的预期差,例如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等。

更重要的是,判断对不一定就能实现投资目标。判断正确的时候,还要有较重的仓位,长期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对于判断与下注,站在投资组合的角度,一定要有全盘的视角。假设我们有100块钱,判断对的时候,如果持仓只有1块钱,即使投资翻倍,对整体组合的回报率也只有1%,贡献相对有限。如果下注较大,如何避免判断错误带来的组合净值大幅波动,例如持仓50块钱,但判断失误,损失20%,整体组合的投资回报率则为-10%。

长期持有也不容易

长期投资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市场走势出现拐点的极端时刻。

在我们的身边,不少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了很长时间,但往往在市场最悲观,大部分投资者情绪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的时候选择了清仓退出,从而完美错过市场的上涨机会。

为什么?

因为长期持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管理人性弱点的过程。

复盘过去多年的投资心理历程,深刻体会到长期持有最大的心理挑战之一便是恐惧,对可能亏损、更大亏损幅度的恐惧。

长期投资回报的下限更多来受恐惧情绪的控制,而上限则更多地被贪婪情绪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下限”,也就是在市场估值长期处于较低位置的时候,由于对未来损失的恐惧,失去长期持有的信心,清仓退出,错失市场上涨的机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杀跌”。这样的投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收益“下限”,反过来的“追高”行为,也决定了我们的收益“上限”在哪。

如何摆脱两种情绪的束缚

坚信“便宜是硬道理”

当市场无人问津时,市场恐惧情绪普遍的时候,价格总是很便宜。而便宜,往往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有很大概率给我们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14.12.31-2024.6.30

风险提示:上述测算仅为示意,正收益概率为正不代表本金无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不作为收益保证与投资建议。指数的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保持合理的仓位

长期持有不是看好就仓都加满,看空就剁手的交易体系,而是根据市场的估值分位,结合自己的现金流与资产情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让自己的投资仓位,保持在合意的比例。

风险承受能力因人而异,但有一个相对共识的评价标准。股票市场最大的特点是波动,交易时间内,市场先生一直在报送不同的交易价格。对投资而言,不能承受的波动是风险,能承受的波动则可以视为创造收益的机会。

什么是不能承受的风险?

通常来说,大家普遍通过一套风险承受能力问卷来评估自己的亏损承受能力。

亏损承受能力因人而异,但大多有个共同的标准,就是在投资以后,短期价格出现多少的波动你可以无动于衷,内心丝毫不受影响。

巴菲特曾经说过,是否买入一家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判断标准是,假设买入后市场停牌,交易所停止交易5年时间,你是否还愿意买入。

这对我们个人的投资也很有参考意义。如果我们买入一定金额的股票或者基金,买入后甚至可以不去看持仓表现情况,因为我们所投入的资金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品质,这就是能睡着觉的投资比例。

如果不能,这大概率就是个人不能承受的风险,也会对长期持有带来巨大的挑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除非出现极端的情况,绝大部分情况下,加杠杆投资都是值得深思熟虑的投资行为。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随着市场价格不断走低,交易日益不活跃,逐步加仓到个人能承受的最高水平,等待长期确定,但短期非常不确定的上涨(不影响日常生活品质,保持足够的现金流)是最好的长期持有方式。

基金公司的自购是一个很好的长期持有案例。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自购行为都出现在市场底部区域,出现在市场交易冷清的阶段,甚至在底部区间内出现过多次的自购潮。这即是出于长期价值投资的考量,也符合投资机构的使命和责任要求。我们睿远基金也从2022年起,通过固有资金和员工跟投持续购买公司旗下产品,2022-2024年间已累计申购约5.3亿元,并承诺部分固有资金持有时间不少于5年。

如何看待卖出的时机?

受到过去三年市场调整的影响,“回本就退出”也成为了我们许多投资者现在的真实心声。但当真正要下手的时候,又可能受到市场短期表现的影响,不卖怕错过好时机,卖了又怕万一继续涨怎么办。

其实,卖出时机不仅取决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对长期投资回报的预期判断,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大致的“参考标准”。当我们发现我们的长期回报超过的时候,或许可以考虑赎回,而若是还没有,也许不妨再等等看。当然,具体的操作也需要参考自己的投资目标和对“长钱”的实际需求。

长期来看,权益市场的投资回报率的合理水平过去我们也和大家多次分享。比如代表基金长期投资收益的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过去20年间的年化收益大约在11%左右,代表股票投资的万得全A指数则是9%左右,近段时间受到关注的红利指数同期的年化收益则约6%左右。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04.12.31-2024.6.30

风险提示:指数的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仅供参考。年化正收益为正不代表本金无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不作为收益保证与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经过过去3年的市场调整,指数短期的收益率也出现了回调,大部分投资者的长期投资回报与权益市场的过去20年间的投资回报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偏离。相信以上的长期历史数据可以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参考。

当我们想把握未来市场的投资机会的时候,我们其实想的是如何在未来的市场中通过投资权益类资产赚到钱,不论我们此刻是已经持有仓位的“老基民”,还是想在有行情的时候入场的“新基民”,通过“倒金字塔”式的方式慢慢累积适合自己的仓位,未来长期能保证在平淡期有足够的仓位,再静待市场周期的回馈,相信我们可以把握住市场带给我们的长期回报。

(文章来源:睿远基金)

(责任编辑:138)

最近的基金投资者交流,大家询问最多的问题是,市场未来还会涨么。...在我们的身边,不少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了很长时间,但往往在市场最悲观,大部分投资者情绪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的时候选择了清仓退出,从而完美错过市场的上涨机会。

最近的基金投资者交流,大家询问最多的问题是,市场未来还会涨么?

我们的答案非常清晰,长期来看,权益资产仍然可能是投资收益最高的大类资产,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尤其在目前市场估值仍处于中长期较低的分位,且货币与财政政策推动的经济走稳,基本面预期向好的运行趋势下。

中国经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韧性,我们拥有显著的工程师红利,为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同时,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广大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将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这些积极因素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同时,从价值投资的视角,虽然短期市场走势难以精准预测,涨跌幅度、市场情绪可能波动较大,但在较低估值的前提下,选择优秀的企业,企业利润的稳定与增长、分红率的提高将长期转化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在波动的市场中,如何更好地寻找和把握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

不要错过涨幅较大的交易时间

当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你最好保证自己在场。

万得全A指数在过去20年里大概有4800多个交易日,涨幅最大的30个交易日的时间占比不到0.6%,但如果错过了这些日子,投资收益将大幅下降。

假如错过了上涨幅度最大的天数

数据来源:wind;沪深300、上证指数、万得全A代码分别为000300.SH、000001.SH、881001.WI;时间区间为2004/1/1-2023/12/31,区间总计4859个交易日

风险提示:上述测算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收益保证与投资建议。指数的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市场不可预测,“极值”的出现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试图“择时”进入市场,往往是一项风险极大的策略。

准确地预测或长期持有

是避免错过上涨的两种方式

在市场上涨的时间里,如何保证自己在场?

两种路径:一,准确地预测;二,长期一直在场。

对大多数人而言,长期持有是比预测更好的投资方式。

预测是一个复杂的决策体系。

准确的预测需要准确地把握宏观政策周期与导向,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了解宏观基本面情况与趋势,包括投资、出口、消费、价格等;感知市场温度与参与者的情绪,包括资金面的基本水平、边际变化;预知行业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包括业务成本与收入变化趋势,经营目标达成概率与差距幅度;更重要的还有判断市场的预期差,例如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等。

更重要的是,判断对不一定就能实现投资目标。判断正确的时候,还要有较重的仓位,长期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对于判断与下注,站在投资组合的角度,一定要有全盘的视角。假设我们有100块钱,判断对的时候,如果持仓只有1块钱,即使投资翻倍,对整体组合的回报率也只有1%,贡献相对有限。如果下注较大,如何避免判断错误带来的组合净值大幅波动,例如持仓50块钱,但判断失误,损失20%,整体组合的投资回报率则为-10%。

长期持有也不容易

长期投资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市场走势出现拐点的极端时刻。

在我们的身边,不少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了很长时间,但往往在市场最悲观,大部分投资者情绪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的时候选择了清仓退出,从而完美错过市场的上涨机会。

为什么?

因为长期持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管理人性弱点的过程。

复盘过去多年的投资心理历程,深刻体会到长期持有最大的心理挑战之一便是恐惧,对可能亏损、更大亏损幅度的恐惧。

长期投资回报的下限更多来受恐惧情绪的控制,而上限则更多地被贪婪情绪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下限”,也就是在市场估值长期处于较低位置的时候,由于对未来损失的恐惧,失去长期持有的信心,清仓退出,错失市场上涨的机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杀跌”。这样的投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收益“下限”,反过来的“追高”行为,也决定了我们的收益“上限”在哪。

如何摆脱两种情绪的束缚

坚信“便宜是硬道理”

当市场无人问津时,市场恐惧情绪普遍的时候,价格总是很便宜。而便宜,往往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有很大概率给我们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14.12.31-2024.6.30

风险提示:上述测算仅为示意,正收益概率为正不代表本金无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不作为收益保证与投资建议。指数的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保持合理的仓位

长期持有不是看好就仓都加满,看空就剁手的交易体系,而是根据市场的估值分位,结合自己的现金流与资产情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让自己的投资仓位,保持在合意的比例。

风险承受能力因人而异,但有一个相对共识的评价标准。股票市场最大的特点是波动,交易时间内,市场先生一直在报送不同的交易价格。对投资而言,不能承受的波动是风险,能承受的波动则可以视为创造收益的机会。

什么是不能承受的风险?

通常来说,大家普遍通过一套风险承受能力问卷来评估自己的亏损承受能力。

亏损承受能力因人而异,但大多有个共同的标准,就是在投资以后,短期价格出现多少的波动你可以无动于衷,内心丝毫不受影响。

巴菲特曾经说过,是否买入一家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判断标准是,假设买入后市场停牌,交易所停止交易5年时间,你是否还愿意买入。

这对我们个人的投资也很有参考意义。如果我们买入一定金额的股票或者基金,买入后甚至可以不去看持仓表现情况,因为我们所投入的资金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品质,这就是能睡着觉的投资比例。

如果不能,这大概率就是个人不能承受的风险,也会对长期持有带来巨大的挑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除非出现极端的情况,绝大部分情况下,加杠杆投资都是值得深思熟虑的投资行为。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随着市场价格不断走低,交易日益不活跃,逐步加仓到个人能承受的最高水平,等待长期确定,但短期非常不确定的上涨(不影响日常生活品质,保持足够的现金流)是最好的长期持有方式。

基金公司的自购是一个很好的长期持有案例。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自购行为都出现在市场底部区域,出现在市场交易冷清的阶段,甚至在底部区间内出现过多次的自购潮。这即是出于长期价值投资的考量,也符合投资机构的使命和责任要求。我们睿远基金也从2022年起,通过固有资金和员工跟投持续购买公司旗下产品,2022-2024年间已累计申购约5.3亿元,并承诺部分固有资金持有时间不少于5年。

如何看待卖出的时机?

受到过去三年市场调整的影响,“回本就退出”也成为了我们许多投资者现在的真实心声。但当真正要下手的时候,又可能受到市场短期表现的影响,不卖怕错过好时机,卖了又怕万一继续涨怎么办。

其实,卖出时机不仅取决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对长期投资回报的预期判断,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大致的“参考标准”。当我们发现我们的长期回报超过的时候,或许可以考虑赎回,而若是还没有,也许不妨再等等看。当然,具体的操作也需要参考自己的投资目标和对“长钱”的实际需求。

长期来看,权益市场的投资回报率的合理水平过去我们也和大家多次分享。比如代表基金长期投资收益的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过去20年间的年化收益大约在11%左右,代表股票投资的万得全A指数则是9%左右,近段时间受到关注的红利指数同期的年化收益则约6%左右。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04.12.31-2024.6.30

风险提示:指数的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仅供参考。年化正收益为正不代表本金无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不作为收益保证与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经过过去3年的市场调整,指数短期的收益率也出现了回调,大部分投资者的长期投资回报与权益市场的过去20年间的投资回报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偏离。相信以上的长期历史数据可以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参考。

当我们想把握未来市场的投资机会的时候,我们其实想的是如何在未来的市场中通过投资权益类资产赚到钱,不论我们此刻是已经持有仓位的“老基民”,还是想在有行情的时候入场的“新基民”,通过“倒金字塔”式的方式慢慢累积适合自己的仓位,未来长期能保证在平淡期有足够的仓位,再静待市场周期的回馈,相信我们可以把握住市场带给我们的长期回报。

(文章来源:睿远基金)

(责任编辑:138)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