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提“大胆资本”背后:激活创投,为国资LP“松绑”

南方网

2周前

多名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该方案在国内首提“大胆资本”,鼓励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这有助于提升投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未来一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将有助于推动创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深圳一纸文件,搅动了整个创投圈。10月24日,深圳发布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简称《行动方案》),首次提出“大胆资本”,未来要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

文件发布后,次日的A股及港股市场上,创投概念股集体大涨。截至A股10月25日收盘,大众公用、中国高科、复旦复华、市北高新、中国宝安、电广传媒、华控赛格等20多只创投概念股掀起“涨停潮”;港股市场上的大众公用也一度大涨超126%,最高触及3.4港元/股。

可见这一纸文件的“核弹效应”。多名业内专家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该方案在国内首提“大胆资本”,鼓励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这有助于提升投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未来一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将有助于推动创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深圳首提“大胆资本”,为何备受关注?

在此次《行动方案》中,深圳提出发展“大胆资本”“耐心资本”“国际资本”“产业资本”四大资本。其中,深圳在国内首提“大胆资本”,尤为受到各界的关注。

该《行动方案》指出,在发展“大胆资本”方面,优化提升政府性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加快壮大“20+8”产业集群基金体系,加快基金投资进度,支持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试行财政专项资金“补改投”,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首次提出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构建投资容错和尽职免责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监督制度,区分基金属性,提升投资积极性。

可以说,一字一句直击当下创投行业的痛点。近年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LP出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以市场化资金为主,转变为国资背景主导投资市场。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具备国资背景的LP披露的认缴出资总规模占比达出资总规模的77.8%,市场化LP出资规模不足30%。

而国资向来追求保值增值,对风险的容忍度相对较低。相关负责人由于担心投资失败后被问责追责,往往不敢投。因此,国资LP主导下的投资市场,活跃度较低,难以发挥风险资本对创新创业的支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认为,一方面,“大胆”是创投资本应具备的属性,创投要更好服务创新创业,需要主动承担更大风险;另一方面,“大胆”是对国资创投、政府引导基金提出更明确要求,以国资及政府引导基金率先承担风险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提高国资及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放大效应。

为何深圳能够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大胆资本”?余凌曲认为,在创投发展过程中,深圳充分认识到现有国资监管体制、考核机制等与创投发展不相匹配,国资创投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深圳提出容错机制,是从问题出发,支持国资创投摆脱传统国资监管体制机制的约束,更好利用市场规律推动国资创投及创投行业的长远发展。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则向南都湾财社记者指出:“创投行业的特征就是风险大、利润高,因此,试错成本免不了,关键看有没有暗箱操作、利益输送、寻租谋私。《行动方案》建立风险容忍和尽职免责机制,就是要有规则规范,有法可依、于法有据。”

在余凌曲看来,培育发展“大胆资本”,一方面对深圳创投行业及金融中心带来更多“增量资源”,一方面也对深圳科技及产业创新提供更大的金融支撑。未来,伴随着效果越来越突出,必然会在全国形成引领示范效应。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深圳引导多元资金进入创投行业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也为我国的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动方案》在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方面,也提出了诸多创新举措。如推动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在深圳设立千亿级基金群,主要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

而为了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集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行动方案》还支持投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和公司制创业投资基金发行5—10年中长期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同时,提出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对于种子和天使等初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等要求。

《行动方案》还提出,对选择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股权转让所得和股息红利所得,按照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司制及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满2年的,可按照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这些税收优惠措施将有效降低创投机构的税负,鼓励其进行长期投资。

广州工商学院新质生产力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蔡春林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一是可以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降低长期投资的成本;二是建立长期资本的投资平台和渠道,如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引导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创投领域;三是加强对长期投资的监管和激励,确保资金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四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更多的耐心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

蔡春林认为,长期资本对创投行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及金融强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支持企业穿越初创期的资金瓶颈,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

而当下,国内的创投行业正面临寒冬。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1817只、6229.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2%、22.6%;投资案例数共3033起,同比下滑37.6%;退出上,共发生746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63.5%。

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过去三年,中国一级市场投资数量从2020年的1.1万起下降到2023年的7100起;投资金额从1.5万亿元下降到不到5000亿元,下降幅度为68%。

深圳作为国内的创投重镇,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能否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王玉凤、罗曼瑜,文章来源:南方网,原文标题:《深圳首提“大胆资本”背后:激活创投,为国资LP“松绑”》



多名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该方案在国内首提“大胆资本”,鼓励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这有助于提升投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未来一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将有助于推动创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深圳一纸文件,搅动了整个创投圈。10月24日,深圳发布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简称《行动方案》),首次提出“大胆资本”,未来要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

文件发布后,次日的A股及港股市场上,创投概念股集体大涨。截至A股10月25日收盘,大众公用、中国高科、复旦复华、市北高新、中国宝安、电广传媒、华控赛格等20多只创投概念股掀起“涨停潮”;港股市场上的大众公用也一度大涨超126%,最高触及3.4港元/股。

可见这一纸文件的“核弹效应”。多名业内专家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该方案在国内首提“大胆资本”,鼓励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这有助于提升投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未来一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将有助于推动创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深圳首提“大胆资本”,为何备受关注?

在此次《行动方案》中,深圳提出发展“大胆资本”“耐心资本”“国际资本”“产业资本”四大资本。其中,深圳在国内首提“大胆资本”,尤为受到各界的关注。

该《行动方案》指出,在发展“大胆资本”方面,优化提升政府性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加快壮大“20+8”产业集群基金体系,加快基金投资进度,支持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试行财政专项资金“补改投”,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首次提出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构建投资容错和尽职免责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监督制度,区分基金属性,提升投资积极性。

可以说,一字一句直击当下创投行业的痛点。近年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LP出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以市场化资金为主,转变为国资背景主导投资市场。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具备国资背景的LP披露的认缴出资总规模占比达出资总规模的77.8%,市场化LP出资规模不足30%。

而国资向来追求保值增值,对风险的容忍度相对较低。相关负责人由于担心投资失败后被问责追责,往往不敢投。因此,国资LP主导下的投资市场,活跃度较低,难以发挥风险资本对创新创业的支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认为,一方面,“大胆”是创投资本应具备的属性,创投要更好服务创新创业,需要主动承担更大风险;另一方面,“大胆”是对国资创投、政府引导基金提出更明确要求,以国资及政府引导基金率先承担风险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提高国资及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放大效应。

为何深圳能够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大胆资本”?余凌曲认为,在创投发展过程中,深圳充分认识到现有国资监管体制、考核机制等与创投发展不相匹配,国资创投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深圳提出容错机制,是从问题出发,支持国资创投摆脱传统国资监管体制机制的约束,更好利用市场规律推动国资创投及创投行业的长远发展。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则向南都湾财社记者指出:“创投行业的特征就是风险大、利润高,因此,试错成本免不了,关键看有没有暗箱操作、利益输送、寻租谋私。《行动方案》建立风险容忍和尽职免责机制,就是要有规则规范,有法可依、于法有据。”

在余凌曲看来,培育发展“大胆资本”,一方面对深圳创投行业及金融中心带来更多“增量资源”,一方面也对深圳科技及产业创新提供更大的金融支撑。未来,伴随着效果越来越突出,必然会在全国形成引领示范效应。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深圳引导多元资金进入创投行业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也为我国的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动方案》在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方面,也提出了诸多创新举措。如推动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在深圳设立千亿级基金群,主要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

而为了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集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行动方案》还支持投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和公司制创业投资基金发行5—10年中长期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同时,提出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对于种子和天使等初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等要求。

《行动方案》还提出,对选择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股权转让所得和股息红利所得,按照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司制及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满2年的,可按照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这些税收优惠措施将有效降低创投机构的税负,鼓励其进行长期投资。

广州工商学院新质生产力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蔡春林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一是可以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降低长期投资的成本;二是建立长期资本的投资平台和渠道,如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引导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创投领域;三是加强对长期投资的监管和激励,确保资金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四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更多的耐心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

蔡春林认为,长期资本对创投行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及金融强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支持企业穿越初创期的资金瓶颈,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

而当下,国内的创投行业正面临寒冬。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1817只、6229.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2%、22.6%;投资案例数共3033起,同比下滑37.6%;退出上,共发生746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63.5%。

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过去三年,中国一级市场投资数量从2020年的1.1万起下降到2023年的7100起;投资金额从1.5万亿元下降到不到5000亿元,下降幅度为68%。

深圳作为国内的创投重镇,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能否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王玉凤、罗曼瑜,文章来源:南方网,原文标题:《深圳首提“大胆资本”背后:激活创投,为国资LP“松绑”》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