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行走的奉贤”——“迎接党的二十大”街镇主题日媒体宣传活动来到了第五站——庄行镇,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解放日报等24家中央和本市的主流媒体共同走进花米庄行,共同聆听这座新城古镇在新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
挖掘古镇底蕴 赋能“流量经济”
庄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因元末明初庄姓族人迁入,开设花米行而得名,是江南鱼米之乡、商埠重镇,素有“花米庄行”的美誉。而庄行老街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属于“南桥塘历史风貌保护区”,是奉贤区内最有江南水乡神韵的明清建筑一条街。
来到老街的24公顷核心区——冷江雨巷,记者们参观了古镇文化会客厅、庄行救火会、新江南蓝布厅等文化点位,领略了小桥流水、灯火阑珊的风景和田园生活的诗意,独特的“十字泾塘、环形绿廊、一港三园、三街十一弄、八景十五桥”新江南水乡景致也让不少记者眼前一亮。“虽然发展得很快,但这些原生态的建筑,包括居民的生活方式都没有改变,我们作为参观者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去了解本地的民俗。”上海日报记者杨健说道。而中国城市报的记者杨阳则对雨巷的未来规划更加好奇:“后续这里会有哪些创新方式来不断实现‘都市古镇、田园牧歌’的规划愿景呢?”
镇党委副书记朱瑾很快解答了他的疑惑,她表示,未来将以“江南院子”为空间载体,着力打造成为“总部经济、流量经济”集聚地,不断放大冷江雨巷产业招商效应。“目前,我们已经吸引2100户商贸型企业前来注册,累计实现税收2.73亿元。同时,我们也会将古镇更新与新经济新业态有机结合,把‘小店经济’作为新亮点和增长点。”朱瑾还表示,之后会将鼎丰、听真戏院等原址与引进现代文化精品店相结合,集聚一批特色网红店、品牌店、创意店、国潮店、特色展览等,增强商业活力的同时增添烟火气,真正把“冷江雨巷”建设成为富有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古镇式特色经济产业区,为“流量经济”持续赋能。
打造田园综合体 走好乡村振兴路
“都市里的乡村,乡村里的都市。”走进庄行镇农艺公园,这句苍白的文字一跃成为鲜活的美景呈现在每位记者眼前。连绵的稻田,停歇的白鹭,白墙黛瓦的屋舍……每一次呼吸都格外心旷神怡。在渔沥林盘项目现场,良好的生态林地与精品江南院子景观,构建了一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美画卷,不少记者纷纷拿出手机合影留念。
工作人员介绍道,这是奉贤区第一个郊野公园,处于奉贤、闵行、松江、金山四区交界,核心面积4.5平方公里,主要涉及浦秀村、渔沥村、新叶村三个行政村。“目前已有渔沥林盘、糖梨花泽、桃花廊庑、映波原野等四大功能组团完成建设,签约引进潮流音乐小镇、‘小雅·鹿鸣’等一批标杆性项目。”未来,庄行镇也将不断推进“三块地”改革,通过规范房屋租赁管理与宅基地流转回租、统一改造有机结合,打造“人才公寓”“精品民宿”“三园一总部”。参观结束后,劳动报记者胡玉荣忍不住感慨:“这和我印象里五、六年前的庄行已经完全不同了,田林水路宅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乡间美景。”
“奉贤区积极推进‘三块地’改革工作,以创新和激活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为手段,来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就此,庄行做了哪3些亮点工作?”新华网记者张志刚提问道。
事实上,近年来,在“三块地”改革总体思路上,庄行镇不断突破思维壁垒,实现乡村资源的多途径盘活。在改革具体举措上,又推出了“政策超市”,针对村民最为关注的宅基地房屋,制定“八条政策”,大力推进流转组团改造。而在改革落地保障上,庄行先后引入社会资本,发挥镇属企业优势,为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为南上海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庄行镇育先机、开新局,融入大虹桥、大新城,实现大转型、大发展,全力打造“实力强劲、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花米庄行、新城古镇,为实现“奉贤美、奉贤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贡献一份庄行力量。
9月29日,“行走的奉贤”——“迎接党的二十大”街镇主题日媒体宣传活动来到了第五站——庄行镇,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解放日报等24家中央和本市的主流媒体共同走进花米庄行,共同聆听这座新城古镇在新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
挖掘古镇底蕴 赋能“流量经济”
庄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因元末明初庄姓族人迁入,开设花米行而得名,是江南鱼米之乡、商埠重镇,素有“花米庄行”的美誉。而庄行老街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属于“南桥塘历史风貌保护区”,是奉贤区内最有江南水乡神韵的明清建筑一条街。
来到老街的24公顷核心区——冷江雨巷,记者们参观了古镇文化会客厅、庄行救火会、新江南蓝布厅等文化点位,领略了小桥流水、灯火阑珊的风景和田园生活的诗意,独特的“十字泾塘、环形绿廊、一港三园、三街十一弄、八景十五桥”新江南水乡景致也让不少记者眼前一亮。“虽然发展得很快,但这些原生态的建筑,包括居民的生活方式都没有改变,我们作为参观者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去了解本地的民俗。”上海日报记者杨健说道。而中国城市报的记者杨阳则对雨巷的未来规划更加好奇:“后续这里会有哪些创新方式来不断实现‘都市古镇、田园牧歌’的规划愿景呢?”
镇党委副书记朱瑾很快解答了他的疑惑,她表示,未来将以“江南院子”为空间载体,着力打造成为“总部经济、流量经济”集聚地,不断放大冷江雨巷产业招商效应。“目前,我们已经吸引2100户商贸型企业前来注册,累计实现税收2.73亿元。同时,我们也会将古镇更新与新经济新业态有机结合,把‘小店经济’作为新亮点和增长点。”朱瑾还表示,之后会将鼎丰、听真戏院等原址与引进现代文化精品店相结合,集聚一批特色网红店、品牌店、创意店、国潮店、特色展览等,增强商业活力的同时增添烟火气,真正把“冷江雨巷”建设成为富有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古镇式特色经济产业区,为“流量经济”持续赋能。
打造田园综合体 走好乡村振兴路
“都市里的乡村,乡村里的都市。”走进庄行镇农艺公园,这句苍白的文字一跃成为鲜活的美景呈现在每位记者眼前。连绵的稻田,停歇的白鹭,白墙黛瓦的屋舍……每一次呼吸都格外心旷神怡。在渔沥林盘项目现场,良好的生态林地与精品江南院子景观,构建了一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美画卷,不少记者纷纷拿出手机合影留念。
工作人员介绍道,这是奉贤区第一个郊野公园,处于奉贤、闵行、松江、金山四区交界,核心面积4.5平方公里,主要涉及浦秀村、渔沥村、新叶村三个行政村。“目前已有渔沥林盘、糖梨花泽、桃花廊庑、映波原野等四大功能组团完成建设,签约引进潮流音乐小镇、‘小雅·鹿鸣’等一批标杆性项目。”未来,庄行镇也将不断推进“三块地”改革,通过规范房屋租赁管理与宅基地流转回租、统一改造有机结合,打造“人才公寓”“精品民宿”“三园一总部”。参观结束后,劳动报记者胡玉荣忍不住感慨:“这和我印象里五、六年前的庄行已经完全不同了,田林水路宅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乡间美景。”
“奉贤区积极推进‘三块地’改革工作,以创新和激活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为手段,来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就此,庄行做了哪3些亮点工作?”新华网记者张志刚提问道。
事实上,近年来,在“三块地”改革总体思路上,庄行镇不断突破思维壁垒,实现乡村资源的多途径盘活。在改革具体举措上,又推出了“政策超市”,针对村民最为关注的宅基地房屋,制定“八条政策”,大力推进流转组团改造。而在改革落地保障上,庄行先后引入社会资本,发挥镇属企业优势,为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为南上海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庄行镇育先机、开新局,融入大虹桥、大新城,实现大转型、大发展,全力打造“实力强劲、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花米庄行、新城古镇,为实现“奉贤美、奉贤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贡献一份庄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