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5月27日河南信阳市有三位老人因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俗称蜱虫病)而不幸病逝还有一人正在治疗中。
住信阳市商城县汪桥镇的一位7旬曹姓老人也因感染“蜱虫病”去世
去世的曹姓老人是信阳第一例因“蜱虫病”去世的黄城的亲家。老人的儿子曹先生说,黄城5月5日去世后,他们一家都参加了祭奠仪式,并在作为“灵堂”的一楼房间门口站了一会儿,“约十分钟左右”,没有靠近遗体。曹先生的父亲暂留一晚,住在二楼,第二天就返回村里。
回家后,曹先生的父亲如往常干农活,去田里插秧。曹先生指出,父亲身体硬朗,除了偶尔血压升高,没有其他基础疾病,下田插秧时也从未被蜱虫叮咬。
5月18日前后,曹先生的父亲出现症状,从低烧转至高烧,“烧的很厉害”。在当地县级医院输液、化验后被告知疑似患的是蜱虫病,“血小板、白细胞指数都很低。”19日夜里,被家人连夜送入信阳市990医院。
曹先生的父亲经多项检测后确诊为该疾病。曹先生称,当时被检测出的病毒载量不大,属于“轻症”, 医生检查后也没有发现蜱虫叮咬痕迹。
但此后短短几日,曹先生父亲的病情急转直下。病症不断加剧,病毒载量持续升高,“吃了退烧药没多久又发烧,反反复复,到后来控制不住了。”5月27日,曹先生的父亲因脾脏渗血被转入信阳市中心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但状态继续恶化。6月1日晚,老人不幸去世。
当地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信阳市疾控部门、镇卫生院等工作人员日前来到事发的天桥村了解情况,并采集蜱虫活体,双柳镇也组织采集血样。
5月至7月是河南省“蜱虫病”高发期,信阳为“重灾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年发布的《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分析》中提到,信阳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蜱等媒介生物的生长繁殖,且当地的“长角血蜱”具有较高的新布尼亚病毒携带率。
据河南省疾控中心公开信息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蜱虫为其传播媒介。该病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表现,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而死亡。该病死亡率在10%至30%之间,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除被蜱虫叮咬外,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也可能被感染。
据上观新闻,5月27日河南信阳市有三位老人因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俗称蜱虫病)而不幸病逝还有一人正在治疗中。
住信阳市商城县汪桥镇的一位7旬曹姓老人也因感染“蜱虫病”去世
去世的曹姓老人是信阳第一例因“蜱虫病”去世的黄城的亲家。老人的儿子曹先生说,黄城5月5日去世后,他们一家都参加了祭奠仪式,并在作为“灵堂”的一楼房间门口站了一会儿,“约十分钟左右”,没有靠近遗体。曹先生的父亲暂留一晚,住在二楼,第二天就返回村里。
回家后,曹先生的父亲如往常干农活,去田里插秧。曹先生指出,父亲身体硬朗,除了偶尔血压升高,没有其他基础疾病,下田插秧时也从未被蜱虫叮咬。
5月18日前后,曹先生的父亲出现症状,从低烧转至高烧,“烧的很厉害”。在当地县级医院输液、化验后被告知疑似患的是蜱虫病,“血小板、白细胞指数都很低。”19日夜里,被家人连夜送入信阳市990医院。
曹先生的父亲经多项检测后确诊为该疾病。曹先生称,当时被检测出的病毒载量不大,属于“轻症”, 医生检查后也没有发现蜱虫叮咬痕迹。
但此后短短几日,曹先生父亲的病情急转直下。病症不断加剧,病毒载量持续升高,“吃了退烧药没多久又发烧,反反复复,到后来控制不住了。”5月27日,曹先生的父亲因脾脏渗血被转入信阳市中心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但状态继续恶化。6月1日晚,老人不幸去世。
当地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信阳市疾控部门、镇卫生院等工作人员日前来到事发的天桥村了解情况,并采集蜱虫活体,双柳镇也组织采集血样。
5月至7月是河南省“蜱虫病”高发期,信阳为“重灾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年发布的《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分析》中提到,信阳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蜱等媒介生物的生长繁殖,且当地的“长角血蜱”具有较高的新布尼亚病毒携带率。
据河南省疾控中心公开信息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蜱虫为其传播媒介。该病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表现,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而死亡。该病死亡率在10%至30%之间,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除被蜱虫叮咬外,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也可能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