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不爱“咖啡因”了?年轻人热捧低因咖啡无糖茶

蓝鲸财经

1个月前

不仅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回应,也是品牌借势打造差异化新卖点的好机会。...另以日本为例,2017年开始,日本各大咖啡品牌或商超就不断在人气商品当中追加主打健康概念的“低咖啡因”产品,例如晚上也能喝的咖啡、孕妇也能喝的咖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9月20日讯(记者 张静伦)这两年,“低咖啡因”、“0咖啡因”概念热度攀升。

星巴克、Tims天好咖啡菜单上都为“低因”专辟一栏,瑞幸则提供“轻咖柠檬茶”、“轻咖椰子水”等“低因”饮品。就连奶茶店都开始把低咖啡因作为卖点,茶百道新品“椰Dirty”系列标签是“一杯不含咖啡的dirty”,“云绒鲜奶茶”系列主要卖点也是轻咖啡因。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即饮茶饮料也开始卷“低因”“无因”了,元气森林、三得利、喜茶、雀巢、寿全斋、麟珑茶室都推出了相应的无糖茶产品。

为什么从去年开始,市场上接连出现主打“低因”、“无因”卖点的产品?推出“低因”或“无因”产品的背后,各品牌又有哪些考虑?

巨头已纷纷入场

作为咖啡行业的“佼佼者”,星巴克自是不会错过这一潮流,一方面,顾客可以在点单时要求更换低因咖啡豆,另一方面,星巴克立足“低因”推出了不少“轻咖啡”产品,比如“星巴克生咖”系列,从生豆中提取生豆原萃液,添加水果元素,星巴克官方宣传把它定义为“轻咖啡因产品”,单杯咖啡因的含量约为同杯型美式的1/3。

此外,Tims天好咖啡在菜单上专辟“无咖低咖”一栏,瑞幸则提供“轻咖柠檬茶”、“轻咖椰子水”等“低因”饮品。

在预包装产品方面,蓝瓶咖啡、Peet’s皮爷咖啡、UCC、Seesaw、柯林咖啡、Lavazza、illy等咖啡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低因咖啡产品,涵盖咖啡豆、咖啡粉、挂耳咖啡、咖啡胶囊等各种产品形态。

不只是咖啡店在“排挤”咖啡因,就连奶茶店都开始把低咖啡因作为卖点。茶百道新品“椰Dirty”标签是“一杯不含咖啡的dirty”,“云绒鲜奶茶”系列主要卖点也是轻咖啡因。

部分茶饮品牌则是从另一个维度参与到这波热潮中。例如喜茶引入了“咖啡因红绿灯”健康标识,来向消费者提示不同产品的咖啡因含量以及对睡眠可能造成的影响。霸王茶姬的点单小程序也能查询到产品的咖啡因等相关成分含量。

《中国消费者咖啡因认知及态度调查(2023)》显示,近九成消费者希望了解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另有超过七成的消费者认为每天摄入的咖啡因量需要被控制。

各大饮料品牌显然也捕捉到了消费者对低因产品迅速增长的需求,推出了不少以不含或只含少量咖啡因为卖点的产品。例如元气森林、喜茶、寿全斋都炮制出了“0咖啡因”饮品,使用大麦、玄米、菊花等原料,成为很多消费者睡前时间的“水替”。而雀巢、麟珑茶室等品牌推出了只含少量咖啡因为卖点的产品,达到“轻提神”的效果。

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咖啡因了?

为什么从去年开始,主打“低因”、“无因”卖点的产品越来越多?

这与咖啡和茶这两个年轻人最主要的咖啡因“摄取源”的普及密切相关。网络上有一句话形容当代打工人的状态:“起床只是开机,一杯3倍浓缩美式,才是正式一天的开始”。而奶茶或果茶则是很多消费者的“水替”,并催生出了全时段(包括晚上)饮用的需求。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咖啡、含茶饮料快速增长的需求,使这两个赛道竞争加剧。减咖啡因,不仅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回应,也是品牌借势打造差异化新卖点的好机会。

那么,作为拯救无数打工人的“续命良药”,为何咖啡因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这主要源于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据悉,咖啡因有减轻疲劳和提神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过度兴奋、心悸、肠胃紊乱、睡眠失调等负面影响。决定它对人体的损益效果,关键就在剂量的把握上。

FDA建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咖啡因摄入量为400毫克。一般而言,一杯354毫升的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为154毫克,所以成年人每天喝个两杯也就可以了,同样还需要考虑各种茶饮品、可乐、功能饮料乃至巧克力的咖啡因含量。

很多人爱喝咖啡或茶,一方面期待咖啡因的提神效果,另一方面又期望控制咖啡因的摄入量,借此降低对身体造成的某种负担。这时,低咖啡因饮品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低因、无因会是新机会点吗?

放眼宏观去看,“低因”、“无因”最大的优势,是释放“高咖啡因”的剩余市场。

ChinaMAP(中国代谢解析计划)的一项样本量超1万例的研究显示,超60%的中国人的基因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较弱,也就是容易对咖啡因不耐受。因此,“低因”、“无因”产品,能够促使很多咖啡因不耐受、担心晚上睡不着的消费者,进一步走进消费场景。

另一方面,“低因”、“无因”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3点以后”咖啡店、茶饮店的经营压力,以及扩展全时段的消费场景。

此外,与欧美以及日本相比,国内品牌在“低因”、“无因”上的尝试只能算是刚起步。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2021-2031年全球咖啡行业分析》报告指出:2021欧洲无咖啡因咖啡市场为27.3亿美元,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9%。另以日本为例,2017年开始,日本各大咖啡品牌或商超就不断在人气商品当中追加主打健康概念的“低咖啡因”产品,例如晚上也能喝的咖啡、孕妇也能喝的咖啡。目前,UCC、三得利、伊藤园、罗森等头部品牌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布局此赛道,是顺应市场大势的明智之举。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负担、健康的饮品。

“低因”“无因”或许为饮品赛道开拓了一条更广阔的路,但相关产品品类的建设和扩张依然是艰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詹军豪指出,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低、无咖啡因产品需注重品质升级,通过技术革新保持原有风味和口感;同时,要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进行市场细分,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饮品。此外,品牌塑造也至关重要,要强化品牌故事和理念,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不仅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回应,也是品牌借势打造差异化新卖点的好机会。...另以日本为例,2017年开始,日本各大咖啡品牌或商超就不断在人气商品当中追加主打健康概念的“低咖啡因”产品,例如晚上也能喝的咖啡、孕妇也能喝的咖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9月20日讯(记者 张静伦)这两年,“低咖啡因”、“0咖啡因”概念热度攀升。

星巴克、Tims天好咖啡菜单上都为“低因”专辟一栏,瑞幸则提供“轻咖柠檬茶”、“轻咖椰子水”等“低因”饮品。就连奶茶店都开始把低咖啡因作为卖点,茶百道新品“椰Dirty”系列标签是“一杯不含咖啡的dirty”,“云绒鲜奶茶”系列主要卖点也是轻咖啡因。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即饮茶饮料也开始卷“低因”“无因”了,元气森林、三得利、喜茶、雀巢、寿全斋、麟珑茶室都推出了相应的无糖茶产品。

为什么从去年开始,市场上接连出现主打“低因”、“无因”卖点的产品?推出“低因”或“无因”产品的背后,各品牌又有哪些考虑?

巨头已纷纷入场

作为咖啡行业的“佼佼者”,星巴克自是不会错过这一潮流,一方面,顾客可以在点单时要求更换低因咖啡豆,另一方面,星巴克立足“低因”推出了不少“轻咖啡”产品,比如“星巴克生咖”系列,从生豆中提取生豆原萃液,添加水果元素,星巴克官方宣传把它定义为“轻咖啡因产品”,单杯咖啡因的含量约为同杯型美式的1/3。

此外,Tims天好咖啡在菜单上专辟“无咖低咖”一栏,瑞幸则提供“轻咖柠檬茶”、“轻咖椰子水”等“低因”饮品。

在预包装产品方面,蓝瓶咖啡、Peet’s皮爷咖啡、UCC、Seesaw、柯林咖啡、Lavazza、illy等咖啡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低因咖啡产品,涵盖咖啡豆、咖啡粉、挂耳咖啡、咖啡胶囊等各种产品形态。

不只是咖啡店在“排挤”咖啡因,就连奶茶店都开始把低咖啡因作为卖点。茶百道新品“椰Dirty”标签是“一杯不含咖啡的dirty”,“云绒鲜奶茶”系列主要卖点也是轻咖啡因。

部分茶饮品牌则是从另一个维度参与到这波热潮中。例如喜茶引入了“咖啡因红绿灯”健康标识,来向消费者提示不同产品的咖啡因含量以及对睡眠可能造成的影响。霸王茶姬的点单小程序也能查询到产品的咖啡因等相关成分含量。

《中国消费者咖啡因认知及态度调查(2023)》显示,近九成消费者希望了解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另有超过七成的消费者认为每天摄入的咖啡因量需要被控制。

各大饮料品牌显然也捕捉到了消费者对低因产品迅速增长的需求,推出了不少以不含或只含少量咖啡因为卖点的产品。例如元气森林、喜茶、寿全斋都炮制出了“0咖啡因”饮品,使用大麦、玄米、菊花等原料,成为很多消费者睡前时间的“水替”。而雀巢、麟珑茶室等品牌推出了只含少量咖啡因为卖点的产品,达到“轻提神”的效果。

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咖啡因了?

为什么从去年开始,主打“低因”、“无因”卖点的产品越来越多?

这与咖啡和茶这两个年轻人最主要的咖啡因“摄取源”的普及密切相关。网络上有一句话形容当代打工人的状态:“起床只是开机,一杯3倍浓缩美式,才是正式一天的开始”。而奶茶或果茶则是很多消费者的“水替”,并催生出了全时段(包括晚上)饮用的需求。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咖啡、含茶饮料快速增长的需求,使这两个赛道竞争加剧。减咖啡因,不仅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回应,也是品牌借势打造差异化新卖点的好机会。

那么,作为拯救无数打工人的“续命良药”,为何咖啡因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这主要源于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据悉,咖啡因有减轻疲劳和提神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过度兴奋、心悸、肠胃紊乱、睡眠失调等负面影响。决定它对人体的损益效果,关键就在剂量的把握上。

FDA建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咖啡因摄入量为400毫克。一般而言,一杯354毫升的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为154毫克,所以成年人每天喝个两杯也就可以了,同样还需要考虑各种茶饮品、可乐、功能饮料乃至巧克力的咖啡因含量。

很多人爱喝咖啡或茶,一方面期待咖啡因的提神效果,另一方面又期望控制咖啡因的摄入量,借此降低对身体造成的某种负担。这时,低咖啡因饮品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低因、无因会是新机会点吗?

放眼宏观去看,“低因”、“无因”最大的优势,是释放“高咖啡因”的剩余市场。

ChinaMAP(中国代谢解析计划)的一项样本量超1万例的研究显示,超60%的中国人的基因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较弱,也就是容易对咖啡因不耐受。因此,“低因”、“无因”产品,能够促使很多咖啡因不耐受、担心晚上睡不着的消费者,进一步走进消费场景。

另一方面,“低因”、“无因”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3点以后”咖啡店、茶饮店的经营压力,以及扩展全时段的消费场景。

此外,与欧美以及日本相比,国内品牌在“低因”、“无因”上的尝试只能算是刚起步。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2021-2031年全球咖啡行业分析》报告指出:2021欧洲无咖啡因咖啡市场为27.3亿美元,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9%。另以日本为例,2017年开始,日本各大咖啡品牌或商超就不断在人气商品当中追加主打健康概念的“低咖啡因”产品,例如晚上也能喝的咖啡、孕妇也能喝的咖啡。目前,UCC、三得利、伊藤园、罗森等头部品牌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布局此赛道,是顺应市场大势的明智之举。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负担、健康的饮品。

“低因”“无因”或许为饮品赛道开拓了一条更广阔的路,但相关产品品类的建设和扩张依然是艰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詹军豪指出,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低、无咖啡因产品需注重品质升级,通过技术革新保持原有风味和口感;同时,要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进行市场细分,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饮品。此外,品牌塑造也至关重要,要强化品牌故事和理念,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