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还会不会有牛市?A股走牛还缺什么条件?

小理

2个月前

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0733元,人均消费支出13601元,人均结余7132元,14亿人总结余99848亿元,新增存款92700亿元,结余去掉存款后的金额为7148亿元,和2023年全年的金额相当,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股市和楼市仍低迷的原因。

A股走牛需要什么条件

自2021年春节前上证指数创下3723点阶段性高点后,A股变开启了震荡下行的走势,如今连3000点也守不住,股民和基民都在等待,等待新一轮牛市的到来。

那么A股走牛需要什么条件呢?首先当然是政策面,只有政策支持,股市才有可能出现牛市。从过去1年多的政策来看,政策是倾向于做多的。如降低交易印花税、大幅放缓新股发行和再融资节奏、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暂停转融通、提高量化投资的交易成本等等。可以说,投资者希望出的政策都出了,但股市依然低迷,显然不是政策因素造成的。

其次,是公司的基本面。受经济复苏速度不及预期的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不高,2023年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2022年基本持平;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下降1.15%,净利润下降4.29%;今年中报尚未公布完毕,业绩情况还有待观察。虽然上市公司业绩暂时不支持大牛市,但由于整体估值较低,指数下跌的空间并不大。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资金面。股市要想走牛,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很遗憾,目前股市最缺的就是增量资金。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有这么几个,一是国家队,这也是今年以来托市的主要力量,中央汇金等公司通过增持宽基ETF的方式,进入股市,流入的资金量达数千亿元;二是外资,今年初曾有部分外资进入,近期已经由流入变成流出了;三是产业资本,包括公司回购、股东增持等,资金量不大;四是个人投资者,今年无论是股民,还是基民,都呈现出资金流出股市的态势。正是由于增量资金的缺乏,股市不要说走牛了,能站上3000点都很难。

增量资金在哪里

很多人寄希望于国家出台平准基金,将股市拉高,从目前看,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真要推出平准基金,需要国家增发用于投资股市的特别国债,否则平准基金的钱从哪里来呢?

也有不少人认为,美联储降息后,美元会回流到A股和港股。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但也可能不出现,在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资金流向其他市场的可能性更大,否则怎么会出现全球股市普涨,唯有A股下跌呢?

产业资本受自有资金有限的限制,很难有大手笔的回购或增持行为,大多只是做做样子,不可能出现美国股市那样的回购牛市。

唯一有可能成为增量资金来源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了。因为中国的储蓄率全球最高,老百姓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资金结余,这些结余一定会进行投资,也是投资市场增量资金的最重要来源。 

以2023年为例,这一年中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18元,人均消费支出是26796元,人均结余是12422元(39218-26796),按14亿人口粗略计算,全国老百姓的整体结余为173908亿元。

这些没有花掉的钱,肯定是需要进行一些投资的,中国的投资市场大致可分为四类:银行储蓄、债券(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国债、债券基金、储蓄型保险等)、房产和股票(包括权益类基金)。

2023年,老百姓的新增存款是166700亿元,占了结余的绝大部分,去掉存款,净流入债市、楼市和股市的资金只有7208亿元。所以,这一年,股市和楼市都不可能有好的表现。

全国居民结余情况及资金流向一览表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

更悲惨的是2022年,这一年我们不仅经受了疫情的考验,也经历了股市的下跌,楼市的盛极而衰,以及债市的大熊市。从数据上看,2022年,老百姓的整体结余约为172834.3亿元,新增的存款为178400亿元,多于整体的结余。说明老百姓不仅没有拿出一分钱投资股市、债市和楼市,还从这些投资领域中抽走了5565.7亿元用于储蓄。

再看2018年~2021年,尽管中间也有疫情的影响,但老百姓的投资信心还是比较足的,每年都能从结余中拿出3.14万亿~5.64万亿元进行除储蓄以外的投资,这就导致了股市、债市或者楼市中总有一个或几个领域有增量资金介入,推高价格。

如2018年股市不好,资金主要进入到楼市;2019~2021年,股市和楼市都受到了资金的青睐。特别是2021年,不仅出现了股市的阶段性高点,也出现了楼市的历史高点。

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0733元,人均消费支出13601元,人均结余7132元,14亿人总结余99848亿元,新增存款92700亿元,结余去掉存款后的金额为7148亿元,和2023年全年的金额相当,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股市和楼市仍低迷的原因。

加上债市火热,吸引资金流出股市和楼市,也让这两个市场雪上加霜。

增量资金何时入场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岂不是股市和楼市还要低迷很久?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我们也要看到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受存款利率持续下跌的影响,银行存款的增速在放缓;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受债市牛市影响,大涨了一波,未来投资回报率下降不可避免。一旦回报率下降到与存款利率差不多,对资金的吸引力也将降低,资金必然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此时,股市和楼市才有可能获得新的增量资金。

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是每个季度公布一次,我们可以用上半年的平均数据去看一下7月的情况。上半年的总结余是99848亿元,平均每月结余16641亿元,假定7月的总结余也是16641亿元,加上7月从存款中流出的3300亿元,1个月流入非储蓄产品的资金大约2万亿元,远远超出上半年的资金量,主要还是流入了债券市场。

近期,债券市场出现了一定波动,也会让下半年的银行理财收益率显著下降,会不会有更多的资金从存款和结余中流向股市和楼市?我们要等后面几个月的数据公布后,再进行判断。密切关注资金的流动方向,对判断牛市什么时候到来更有帮助。

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0733元,人均消费支出13601元,人均结余7132元,14亿人总结余99848亿元,新增存款92700亿元,结余去掉存款后的金额为7148亿元,和2023年全年的金额相当,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股市和楼市仍低迷的原因。

A股走牛需要什么条件

自2021年春节前上证指数创下3723点阶段性高点后,A股变开启了震荡下行的走势,如今连3000点也守不住,股民和基民都在等待,等待新一轮牛市的到来。

那么A股走牛需要什么条件呢?首先当然是政策面,只有政策支持,股市才有可能出现牛市。从过去1年多的政策来看,政策是倾向于做多的。如降低交易印花税、大幅放缓新股发行和再融资节奏、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暂停转融通、提高量化投资的交易成本等等。可以说,投资者希望出的政策都出了,但股市依然低迷,显然不是政策因素造成的。

其次,是公司的基本面。受经济复苏速度不及预期的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不高,2023年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2022年基本持平;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下降1.15%,净利润下降4.29%;今年中报尚未公布完毕,业绩情况还有待观察。虽然上市公司业绩暂时不支持大牛市,但由于整体估值较低,指数下跌的空间并不大。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资金面。股市要想走牛,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很遗憾,目前股市最缺的就是增量资金。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有这么几个,一是国家队,这也是今年以来托市的主要力量,中央汇金等公司通过增持宽基ETF的方式,进入股市,流入的资金量达数千亿元;二是外资,今年初曾有部分外资进入,近期已经由流入变成流出了;三是产业资本,包括公司回购、股东增持等,资金量不大;四是个人投资者,今年无论是股民,还是基民,都呈现出资金流出股市的态势。正是由于增量资金的缺乏,股市不要说走牛了,能站上3000点都很难。

增量资金在哪里

很多人寄希望于国家出台平准基金,将股市拉高,从目前看,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真要推出平准基金,需要国家增发用于投资股市的特别国债,否则平准基金的钱从哪里来呢?

也有不少人认为,美联储降息后,美元会回流到A股和港股。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但也可能不出现,在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资金流向其他市场的可能性更大,否则怎么会出现全球股市普涨,唯有A股下跌呢?

产业资本受自有资金有限的限制,很难有大手笔的回购或增持行为,大多只是做做样子,不可能出现美国股市那样的回购牛市。

唯一有可能成为增量资金来源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了。因为中国的储蓄率全球最高,老百姓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资金结余,这些结余一定会进行投资,也是投资市场增量资金的最重要来源。 

以2023年为例,这一年中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18元,人均消费支出是26796元,人均结余是12422元(39218-26796),按14亿人口粗略计算,全国老百姓的整体结余为173908亿元。

这些没有花掉的钱,肯定是需要进行一些投资的,中国的投资市场大致可分为四类:银行储蓄、债券(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国债、债券基金、储蓄型保险等)、房产和股票(包括权益类基金)。

2023年,老百姓的新增存款是166700亿元,占了结余的绝大部分,去掉存款,净流入债市、楼市和股市的资金只有7208亿元。所以,这一年,股市和楼市都不可能有好的表现。

全国居民结余情况及资金流向一览表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

更悲惨的是2022年,这一年我们不仅经受了疫情的考验,也经历了股市的下跌,楼市的盛极而衰,以及债市的大熊市。从数据上看,2022年,老百姓的整体结余约为172834.3亿元,新增的存款为178400亿元,多于整体的结余。说明老百姓不仅没有拿出一分钱投资股市、债市和楼市,还从这些投资领域中抽走了5565.7亿元用于储蓄。

再看2018年~2021年,尽管中间也有疫情的影响,但老百姓的投资信心还是比较足的,每年都能从结余中拿出3.14万亿~5.64万亿元进行除储蓄以外的投资,这就导致了股市、债市或者楼市中总有一个或几个领域有增量资金介入,推高价格。

如2018年股市不好,资金主要进入到楼市;2019~2021年,股市和楼市都受到了资金的青睐。特别是2021年,不仅出现了股市的阶段性高点,也出现了楼市的历史高点。

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0733元,人均消费支出13601元,人均结余7132元,14亿人总结余99848亿元,新增存款92700亿元,结余去掉存款后的金额为7148亿元,和2023年全年的金额相当,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股市和楼市仍低迷的原因。

加上债市火热,吸引资金流出股市和楼市,也让这两个市场雪上加霜。

增量资金何时入场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岂不是股市和楼市还要低迷很久?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我们也要看到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受存款利率持续下跌的影响,银行存款的增速在放缓;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受债市牛市影响,大涨了一波,未来投资回报率下降不可避免。一旦回报率下降到与存款利率差不多,对资金的吸引力也将降低,资金必然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此时,股市和楼市才有可能获得新的增量资金。

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是每个季度公布一次,我们可以用上半年的平均数据去看一下7月的情况。上半年的总结余是99848亿元,平均每月结余16641亿元,假定7月的总结余也是16641亿元,加上7月从存款中流出的3300亿元,1个月流入非储蓄产品的资金大约2万亿元,远远超出上半年的资金量,主要还是流入了债券市场。

近期,债券市场出现了一定波动,也会让下半年的银行理财收益率显著下降,会不会有更多的资金从存款和结余中流向股市和楼市?我们要等后面几个月的数据公布后,再进行判断。密切关注资金的流动方向,对判断牛市什么时候到来更有帮助。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