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跌势暂止 债市悲观情绪逐渐降温

新华财经

3周前

新华财经上海8月24日电(记者杨溢仁)虽然受严监管等偏空因素扰动影响,近期债市有所调整,但投资机构因为风险偏好切换而转移至其他市场的动力不足,在“资产荒”格局延续的大背景下,债市利率并未像此前“赎回潮”来袭一样发生完全转向。

新华财经上海8月24日电(记者 杨溢仁)虽然受严监管等偏空因素扰动影响,近期债市有所调整,但投资机构因为风险偏好切换而转移至其他市场的动力不足,在“资产荒”格局延续的大背景下,债市利率并未像此前“赎回潮”来袭一样发生完全转向。

分析人士认为,只要央行仍通过加大货币投放方式维持资金面稳定,那么即使交易盘降温,配置盘也有动力寻求更高的票息收益。

利率震荡回落

毫无疑问,眼下监管政策与央行态度是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

“当前金融体系客观上酝酿着一定的顺周期风险,央行需要发挥宏观审慎职责走在风险前面,这也是促使本轮债市调整的重要因素。”一位机构交易员向记者表示,“短期央行的态度大概率会主导债市节奏,只不过当下基本面环境难以借力,因此对于调整幅度无需过度担忧。”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下行。具体来看,SKY_3M回落2BP至1.51%;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大幅下行5BP至1.58%;SKY_10Y稳定在2.15%附近。

“我们也认为,即便短期长端利率仍将处于‘资金面维稳-长端利率下行-央行加大调控-长端利率调整’的震荡当中,但考虑到基本面尚不具备转向基础,叠加理财仍有欠配压力,所以短期内不必过度担忧赎回‘负反馈’的出现。”华泰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说。

“在当前状态下,个人认为,待交易盘撤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过后,存单等短端流动性品种的表现必将有所修复。”一位券商交易员向记者表示,“本轮债市调整与此前出现的‘赎回潮’有所不同。举例而言,此轮调整并未伴随市场对基本面预期的显著改善或者货币政策转紧等利空因素,资金因为风险偏好切换而转移至其他市场的动力不足,债市资产‘荒格局’仍在延续,所以利率难以像此前发生‘赎回潮’一样实现完全转向。”

总而言之,2024年以来,债市“速牛”背后所反映的更深层次问题在于资产供给与机构需求不匹配导致的“资产荒”。此问题由来已久,随着现阶段利率中枢的不断下移,机构合意投资标的正变得愈发稀缺,而这也将对债市表现构成有力支撑。

尚有利好支撑

除了来自基本面的支持因素外,供需两端的阶段性失衡,也将为“债牛”行情的演绎“添砖加瓦”。

从资产供给端来看,首先,目前新增政府债券的总发行量仍较往年偏少。截至5月末,新增政府债券2.7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300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债发行偏慢,主要受到新增专项债发行滞后的拖累。

其次,信用债券的供给同样呈现出了缩量态势。今年以来,信用债券融资不甚乐观,1月至5月,信用债券(除国债、地方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央票之外)的净发行规模在9376亿元左右,虽较去年同期略有放量,但较2020年至2022年大幅萎缩。其中,在地方化债的背景下,城投债净融资难改缩量格局。

再就资产的需求端分析,基金、理财等资管类产品增长明显。

来自南京银行金融同业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5月,货币型基金规模增加了1.21万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增加了4921亿元,银行理财规模增加2.84万亿元。保险机构方面,1月至4月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约2.5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10.2%。商业银行方面,1月至5月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债券投资规模增加约2.5万亿元。经粗略统计,1月至5月主流金融机构可用于投资的资金量超9.5万亿元,与6万亿元的供给端并不匹配。

综合供需两方面看,现阶段政府债券和信用债券净供给下降,意味着金融机构投资需求依旧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满足。

“眼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投放增速放缓,为维持资产稳健扩张,其于金融市场领域寻找资金出口为大势所趋,而这也将带来债券投资需求的上升。”前述交易员称。

建议择机布局

由此,经历了本轮深度调整,针对债市后续行情的演绎,不少业内专家释出了审慎乐观的态度。

那么,落实到债市的投资策略上,可能有哪些思路?

“我们认为,对于负债稳定且仍有配置需求的机构而言,抓住高胜率点位来锁定配置成本或是更优选择,如10年期国债位于2.20%之上的时段,可能均是近期较好的进场时机。”华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肖金川称,“对于交易盘而言,在基金久期没有下降到位的阶段,波动可能跟随消息面频繁放大,可预测性并不强,因此短期或不适合频繁介入。”

至于品种选择方面,目前国债5年至7年段,以及7年至10年段均处于斜率较高的点位,“7年-5年”“10年-7年”的国债期限利差仍然处于2019年以来历史80%分位数以上的绝对高点,“6年-7年”处的骑乘效应最为显著,叠加8月5日以来7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累计上行13BP,是中长端回撤幅度最大的品种,因此不少投资者对7年期利率债的兴趣有所提升。

“不过,短期内7年期收益率的波动可能较大,相比之下,我们认为确定性较强的10年期品种或更适合作为锁定票息、获取骑乘收益的选择。”肖金川说。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认为,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望持续缓解,国内货币政策料更加聚焦内部,预计后续央行或加大货币宽松力度,进一步降准、降息仍然可期。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期央行持续加强监管,致使中长端利率有所调整,但强监管有助于约束部分机构过度加久期的行为,从而提前防范部分久期错配风险。此外,就长端利率本身来讲,其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当前内需偏弱而名义经济增速偏低,长端利率从方向上依旧会趋于下行,因此可继续看好国内债券市场,近期调整或是较好的介入机会。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8月24日电(记者杨溢仁)虽然受严监管等偏空因素扰动影响,近期债市有所调整,但投资机构因为风险偏好切换而转移至其他市场的动力不足,在“资产荒”格局延续的大背景下,债市利率并未像此前“赎回潮”来袭一样发生完全转向。

新华财经上海8月24日电(记者 杨溢仁)虽然受严监管等偏空因素扰动影响,近期债市有所调整,但投资机构因为风险偏好切换而转移至其他市场的动力不足,在“资产荒”格局延续的大背景下,债市利率并未像此前“赎回潮”来袭一样发生完全转向。

分析人士认为,只要央行仍通过加大货币投放方式维持资金面稳定,那么即使交易盘降温,配置盘也有动力寻求更高的票息收益。

利率震荡回落

毫无疑问,眼下监管政策与央行态度是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

“当前金融体系客观上酝酿着一定的顺周期风险,央行需要发挥宏观审慎职责走在风险前面,这也是促使本轮债市调整的重要因素。”一位机构交易员向记者表示,“短期央行的态度大概率会主导债市节奏,只不过当下基本面环境难以借力,因此对于调整幅度无需过度担忧。”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下行。具体来看,SKY_3M回落2BP至1.51%;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大幅下行5BP至1.58%;SKY_10Y稳定在2.15%附近。

“我们也认为,即便短期长端利率仍将处于‘资金面维稳-长端利率下行-央行加大调控-长端利率调整’的震荡当中,但考虑到基本面尚不具备转向基础,叠加理财仍有欠配压力,所以短期内不必过度担忧赎回‘负反馈’的出现。”华泰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说。

“在当前状态下,个人认为,待交易盘撤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过后,存单等短端流动性品种的表现必将有所修复。”一位券商交易员向记者表示,“本轮债市调整与此前出现的‘赎回潮’有所不同。举例而言,此轮调整并未伴随市场对基本面预期的显著改善或者货币政策转紧等利空因素,资金因为风险偏好切换而转移至其他市场的动力不足,债市资产‘荒格局’仍在延续,所以利率难以像此前发生‘赎回潮’一样实现完全转向。”

总而言之,2024年以来,债市“速牛”背后所反映的更深层次问题在于资产供给与机构需求不匹配导致的“资产荒”。此问题由来已久,随着现阶段利率中枢的不断下移,机构合意投资标的正变得愈发稀缺,而这也将对债市表现构成有力支撑。

尚有利好支撑

除了来自基本面的支持因素外,供需两端的阶段性失衡,也将为“债牛”行情的演绎“添砖加瓦”。

从资产供给端来看,首先,目前新增政府债券的总发行量仍较往年偏少。截至5月末,新增政府债券2.7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300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债发行偏慢,主要受到新增专项债发行滞后的拖累。

其次,信用债券的供给同样呈现出了缩量态势。今年以来,信用债券融资不甚乐观,1月至5月,信用债券(除国债、地方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央票之外)的净发行规模在9376亿元左右,虽较去年同期略有放量,但较2020年至2022年大幅萎缩。其中,在地方化债的背景下,城投债净融资难改缩量格局。

再就资产的需求端分析,基金、理财等资管类产品增长明显。

来自南京银行金融同业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5月,货币型基金规模增加了1.21万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增加了4921亿元,银行理财规模增加2.84万亿元。保险机构方面,1月至4月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约2.5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10.2%。商业银行方面,1月至5月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债券投资规模增加约2.5万亿元。经粗略统计,1月至5月主流金融机构可用于投资的资金量超9.5万亿元,与6万亿元的供给端并不匹配。

综合供需两方面看,现阶段政府债券和信用债券净供给下降,意味着金融机构投资需求依旧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满足。

“眼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投放增速放缓,为维持资产稳健扩张,其于金融市场领域寻找资金出口为大势所趋,而这也将带来债券投资需求的上升。”前述交易员称。

建议择机布局

由此,经历了本轮深度调整,针对债市后续行情的演绎,不少业内专家释出了审慎乐观的态度。

那么,落实到债市的投资策略上,可能有哪些思路?

“我们认为,对于负债稳定且仍有配置需求的机构而言,抓住高胜率点位来锁定配置成本或是更优选择,如10年期国债位于2.20%之上的时段,可能均是近期较好的进场时机。”华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肖金川称,“对于交易盘而言,在基金久期没有下降到位的阶段,波动可能跟随消息面频繁放大,可预测性并不强,因此短期或不适合频繁介入。”

至于品种选择方面,目前国债5年至7年段,以及7年至10年段均处于斜率较高的点位,“7年-5年”“10年-7年”的国债期限利差仍然处于2019年以来历史80%分位数以上的绝对高点,“6年-7年”处的骑乘效应最为显著,叠加8月5日以来7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累计上行13BP,是中长端回撤幅度最大的品种,因此不少投资者对7年期利率债的兴趣有所提升。

“不过,短期内7年期收益率的波动可能较大,相比之下,我们认为确定性较强的10年期品种或更适合作为锁定票息、获取骑乘收益的选择。”肖金川说。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认为,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望持续缓解,国内货币政策料更加聚焦内部,预计后续央行或加大货币宽松力度,进一步降准、降息仍然可期。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期央行持续加强监管,致使中长端利率有所调整,但强监管有助于约束部分机构过度加久期的行为,从而提前防范部分久期错配风险。此外,就长端利率本身来讲,其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当前内需偏弱而名义经济增速偏低,长端利率从方向上依旧会趋于下行,因此可继续看好国内债券市场,近期调整或是较好的介入机会。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