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中国资产暴涨!A股马上开市 如何快速布局?

东方财富网

3周前

节前,在多重政策利好相继出台下,投资者预期发生快速且猛烈的反转,多路资金流入市场,推升了市场大幅上涨,前期的估值洼地进一步修复。

“924”政策组合拳以来,货币、财政以及资本市场利好“大招不断”,AH市场随即展开暴力反弹,上证拉升超20%,收涨于3300点以上,投资者情绪转为亢奋,两市成交2.6万亿,刷新2015年牛市记录。

中国资产继续暴涨

十一假期间,中国资产继续暴涨!港股延续涨势,金融、地产、互联网、生物科技等先后领涨,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3%,国企指数涨超10%,恒生指数涨超9%,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涨超11%。

“我们认为本轮行情是以无风险利率快速下降为背景,内、外风险偏好共同提升下的机会,考虑到政策托底下盈利边际上修,对应较为充足的流动性和估值抬升空间。”华夏基金表示,本轮导火索在于政策超预期的发布时点与力度。先货币后财政,指示意义更强:未来不单在于财政要花多少亿,而是从方向上表明高层对于经济增长目标是有要求的,政策是有底的,这显然大幅修正市场信心。更进一步推演,这既是金融政策,也甚至是整个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从而构成“中国资产信心重估”逻辑。

从宏大叙事角度,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工具,不仅对于央行,对于整个中国资本市场都是第一次。出发点是,从资本市场、实体经济共同打造一套居民债务与信心重构的解决方案。市场普遍对此乐观,这将有助于从底层修复中国股市当前过低估值的问题,甚至可以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打造一个全新的资源配置机制。

而以中短期视角,市场能涨到多少不等于理性定价,但短期高点最终取决于近期市场股票供求双方的情绪及最终的交易平衡点,可能超越当前市场预期,但在某个阶段也会出现快速回撤。考虑到“第一次分歧是机会”已经逐渐成为机构资金共识,假期间港股分歧后上涨亦为A股提供参照,这可能降低第一次分歧的回撤幅度,或者延后分歧的时间。

未来或聚焦两大主线

综合券商等机构观点,投资机会上,当前估值修复至中枢,而流动性与企业盈利均处于上行周期,我们看好A股、港股市场机会,聚焦两条主线:

一是从政策态度扭转的角度出发,预期变化幅度最明显的还是地产、消费、科技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其中,预计市场可能向成长板块中的顺周期方向扩散,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计算机、游戏传媒。例如电子也是典型的顺周期板块,在16-17年的顺周期牛市、20年的顺周期牛市、22年11月的顺周期大反弹中,电子(芯片、消费电子)都没有缺席;

二是当市场具备一定“恐高”情绪时,PB破净股可能是资金的另一个选择。尤其当政策催化时,有望成为具备持续力的主线,相关企业或实行估值提升计划,可能包括并购重组、加大分红和回购力度等,主要分布于地产、周期(钢铁、交运)等。以日本为例,2023年3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要求上市公司尤其破净企业关注资金成本和股价管理,日本股市PB估值中枢随即稳步上行。

此外,以券商为代表的多元金融板块,在成交量与换手率双升周期,具备高爆发性。

大涨后投资

ETF或是更好选择

节前,在多重政策利好相继出台下,投资者预期发生快速且猛烈的反转,多路资金流入市场,推升了市场大幅上涨,前期的估值洼地进一步修复。

节前A股宽基指数集体大涨。数据截至2024.09.30

随着投资情绪的高涨,节后市场阶段性将依然处于做多区间;但过快的涨速一定程度透支全面上行的空间,市场难免分化。

当前时点布局投资,为何既要看成长又要看宽基?我们应当如何把握机会?

对于市场上行区间,从历史表现看,成长风格持续领先概率较大,过去几年成长板块相对价值风格的估值水平压缩至历史很低位置,随着市场反转有望进入长期修复周期

如果我们对行情做归因分析,短期基本面变化其实并不大,主要系政策带动投资者预期反转下的估值修复行情,行情的根本原因则是过去极度悲观导致的过度低估,因此前期市场最悲观、跌幅也最多的赛道,例如新能源、生物医药、TMT等具有更大反弹空间

一般而言,指数大级别上涨吸引资金流入后,后续市场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结构性行情,存在清晰的基本面主线的板块开始主导市场。

目前从产业趋势和时间催化的角度,智能化大趋势下的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包括AI消费电子、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空间较大且看的更长,而新能源领域产能供求关系逐渐改善的领域也具有机会,相关板块短期也存在更多事件层面的催化因素。

资金从冲动逐渐回归理性后,将更加聚焦基本面情况,景气度最能凝聚资金共识,目前科技板块景气度占优。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节前,在多重政策利好相继出台下,投资者预期发生快速且猛烈的反转,多路资金流入市场,推升了市场大幅上涨,前期的估值洼地进一步修复。

“924”政策组合拳以来,货币、财政以及资本市场利好“大招不断”,AH市场随即展开暴力反弹,上证拉升超20%,收涨于3300点以上,投资者情绪转为亢奋,两市成交2.6万亿,刷新2015年牛市记录。

中国资产继续暴涨

十一假期间,中国资产继续暴涨!港股延续涨势,金融、地产、互联网、生物科技等先后领涨,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3%,国企指数涨超10%,恒生指数涨超9%,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涨超11%。

“我们认为本轮行情是以无风险利率快速下降为背景,内、外风险偏好共同提升下的机会,考虑到政策托底下盈利边际上修,对应较为充足的流动性和估值抬升空间。”华夏基金表示,本轮导火索在于政策超预期的发布时点与力度。先货币后财政,指示意义更强:未来不单在于财政要花多少亿,而是从方向上表明高层对于经济增长目标是有要求的,政策是有底的,这显然大幅修正市场信心。更进一步推演,这既是金融政策,也甚至是整个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从而构成“中国资产信心重估”逻辑。

从宏大叙事角度,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工具,不仅对于央行,对于整个中国资本市场都是第一次。出发点是,从资本市场、实体经济共同打造一套居民债务与信心重构的解决方案。市场普遍对此乐观,这将有助于从底层修复中国股市当前过低估值的问题,甚至可以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打造一个全新的资源配置机制。

而以中短期视角,市场能涨到多少不等于理性定价,但短期高点最终取决于近期市场股票供求双方的情绪及最终的交易平衡点,可能超越当前市场预期,但在某个阶段也会出现快速回撤。考虑到“第一次分歧是机会”已经逐渐成为机构资金共识,假期间港股分歧后上涨亦为A股提供参照,这可能降低第一次分歧的回撤幅度,或者延后分歧的时间。

未来或聚焦两大主线

综合券商等机构观点,投资机会上,当前估值修复至中枢,而流动性与企业盈利均处于上行周期,我们看好A股、港股市场机会,聚焦两条主线:

一是从政策态度扭转的角度出发,预期变化幅度最明显的还是地产、消费、科技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其中,预计市场可能向成长板块中的顺周期方向扩散,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计算机、游戏传媒。例如电子也是典型的顺周期板块,在16-17年的顺周期牛市、20年的顺周期牛市、22年11月的顺周期大反弹中,电子(芯片、消费电子)都没有缺席;

二是当市场具备一定“恐高”情绪时,PB破净股可能是资金的另一个选择。尤其当政策催化时,有望成为具备持续力的主线,相关企业或实行估值提升计划,可能包括并购重组、加大分红和回购力度等,主要分布于地产、周期(钢铁、交运)等。以日本为例,2023年3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要求上市公司尤其破净企业关注资金成本和股价管理,日本股市PB估值中枢随即稳步上行。

此外,以券商为代表的多元金融板块,在成交量与换手率双升周期,具备高爆发性。

大涨后投资

ETF或是更好选择

节前,在多重政策利好相继出台下,投资者预期发生快速且猛烈的反转,多路资金流入市场,推升了市场大幅上涨,前期的估值洼地进一步修复。

节前A股宽基指数集体大涨。数据截至2024.09.30

随着投资情绪的高涨,节后市场阶段性将依然处于做多区间;但过快的涨速一定程度透支全面上行的空间,市场难免分化。

当前时点布局投资,为何既要看成长又要看宽基?我们应当如何把握机会?

对于市场上行区间,从历史表现看,成长风格持续领先概率较大,过去几年成长板块相对价值风格的估值水平压缩至历史很低位置,随着市场反转有望进入长期修复周期

如果我们对行情做归因分析,短期基本面变化其实并不大,主要系政策带动投资者预期反转下的估值修复行情,行情的根本原因则是过去极度悲观导致的过度低估,因此前期市场最悲观、跌幅也最多的赛道,例如新能源、生物医药、TMT等具有更大反弹空间

一般而言,指数大级别上涨吸引资金流入后,后续市场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结构性行情,存在清晰的基本面主线的板块开始主导市场。

目前从产业趋势和时间催化的角度,智能化大趋势下的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包括AI消费电子、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空间较大且看的更长,而新能源领域产能供求关系逐渐改善的领域也具有机会,相关板块短期也存在更多事件层面的催化因素。

资金从冲动逐渐回归理性后,将更加聚焦基本面情况,景气度最能凝聚资金共识,目前科技板块景气度占优。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