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获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上海松江

4周前

商业航天作为推动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大国战略必争的产业新赛道,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成为各地竞相布局的未来产业新赛道。而属于商业航天领域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可实现全球覆盖,是星地融合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吹响新时代太空经济的黄金号角。

8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由临港松江科技城牵头申报的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成功上榜,彰显了松江区在卫星互联网这一引领未来的产业细分赛道上,已巍然构筑起产业规模的宏伟蓝图与集群优势的璀璨星河,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科学部署下,卫星互联网成为上海市和松江区协同推进的重点特色产业细分赛道,也成为驱动松江“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加速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临港松江科技城作为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区块,正在加快构建集资源聚集、展示、研发、应用落地为一体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园区不仅拥有垣信卫星和格思航天两大卫星互联网“链主”企业,诞生了长三角首个卫星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格思航天G60卫星数字工厂。园区还导入了专注于航天运输领域、为各类飞行器提供航天动力产品的宁波天擎、在商业航天领域开展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天兵科技、以及联辰千帆等卫星制造商、通信设备商、网络运营商、产业孵化器领域的重点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布局,目前,园区也储备了一批在通信解决方案、卫星应用细分领域的优质项目,有力支撑了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

从2018年至今,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营收规模呈现高速增长,逐步形成了以集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应用落地为一体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目前,集群以卫星制造、卫星运营为牵引,形成配套和应用场景为协同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在九亭镇、临港松江科技城区域已集聚了垣信卫星、格思航天、白盒子、双生强基、莱天科技、蓝箭鸿擎、凌鹊卫星、卫链遨天、揽月征途等一批细分领域的“链主”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科技新锐企业。

集群集聚中小企业100多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1个,市级创新平台1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7家,近三年集群内中小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46项,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226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22项,拥有强大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发展驱动力。2023年,集群企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近三年来产业营收年均增速高达16.99%,体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为更好地赋能产业发展,松江加强与市级部门的工作协同,快速制定《松江区商业航天和空间信息产业卫星互联网细分赛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配套政策,并在2024松江区首届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大会进行发布,行动计划为卫星互联网产业在松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目标方向、路径指引与政策保障。

同时,在大会上还举行了松江区卫星互联网创新中心的揭牌仪式,签署《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构建战略合作协议》,12家新入驻的园区企业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多场仪式。在各方的合作努力下,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持续丰富,有力的推动了卫星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垣信卫星在2024年初成功完成了67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格思航天卫星工厂产能持续提升;8月6日,“千帆星座”首批商业组网卫星成功入轨,全面打响了松江卫星互联网特色产业品牌的知名度。这些都标志着松江区在卫星互联网领域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果。

临港松江科技城将在上海市和松江区的统筹推进下,充分发挥卫星互联网链主企业集聚优势,加快构建“星、箭、端、网”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根据集群的发展规划和预测,到2026年,产业规模将稳步扩大,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规模可达200亿,企业总数有望达130家。制造运营能力持续提升,全区商业卫星批量化智能制造能力将达到每年300颗,在轨运营卫星数量将超过600颗。创新能力逐步增强,“链主”企业将达到3家以上,并打造1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创新中心、高质量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等5个以上,主导或参与制定或修订卫星互联网相关领域的国家和行业标准5个以上。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从卫星、火箭、地面站和终端到星座运营的全链条产业集群,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卫星互联网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应用场景高地。


商业航天作为推动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大国战略必争的产业新赛道,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成为各地竞相布局的未来产业新赛道。而属于商业航天领域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可实现全球覆盖,是星地融合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吹响新时代太空经济的黄金号角。

8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由临港松江科技城牵头申报的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成功上榜,彰显了松江区在卫星互联网这一引领未来的产业细分赛道上,已巍然构筑起产业规模的宏伟蓝图与集群优势的璀璨星河,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科学部署下,卫星互联网成为上海市和松江区协同推进的重点特色产业细分赛道,也成为驱动松江“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加速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临港松江科技城作为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区块,正在加快构建集资源聚集、展示、研发、应用落地为一体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园区不仅拥有垣信卫星和格思航天两大卫星互联网“链主”企业,诞生了长三角首个卫星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格思航天G60卫星数字工厂。园区还导入了专注于航天运输领域、为各类飞行器提供航天动力产品的宁波天擎、在商业航天领域开展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天兵科技、以及联辰千帆等卫星制造商、通信设备商、网络运营商、产业孵化器领域的重点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布局,目前,园区也储备了一批在通信解决方案、卫星应用细分领域的优质项目,有力支撑了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

从2018年至今,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营收规模呈现高速增长,逐步形成了以集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应用落地为一体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目前,集群以卫星制造、卫星运营为牵引,形成配套和应用场景为协同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在九亭镇、临港松江科技城区域已集聚了垣信卫星、格思航天、白盒子、双生强基、莱天科技、蓝箭鸿擎、凌鹊卫星、卫链遨天、揽月征途等一批细分领域的“链主”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科技新锐企业。

集群集聚中小企业100多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1个,市级创新平台1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7家,近三年集群内中小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46项,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226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22项,拥有强大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发展驱动力。2023年,集群企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近三年来产业营收年均增速高达16.99%,体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为更好地赋能产业发展,松江加强与市级部门的工作协同,快速制定《松江区商业航天和空间信息产业卫星互联网细分赛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配套政策,并在2024松江区首届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大会进行发布,行动计划为卫星互联网产业在松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目标方向、路径指引与政策保障。

同时,在大会上还举行了松江区卫星互联网创新中心的揭牌仪式,签署《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构建战略合作协议》,12家新入驻的园区企业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多场仪式。在各方的合作努力下,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持续丰富,有力的推动了卫星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垣信卫星在2024年初成功完成了67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格思航天卫星工厂产能持续提升;8月6日,“千帆星座”首批商业组网卫星成功入轨,全面打响了松江卫星互联网特色产业品牌的知名度。这些都标志着松江区在卫星互联网领域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果。

临港松江科技城将在上海市和松江区的统筹推进下,充分发挥卫星互联网链主企业集聚优势,加快构建“星、箭、端、网”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根据集群的发展规划和预测,到2026年,产业规模将稳步扩大,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规模可达200亿,企业总数有望达130家。制造运营能力持续提升,全区商业卫星批量化智能制造能力将达到每年300颗,在轨运营卫星数量将超过600颗。创新能力逐步增强,“链主”企业将达到3家以上,并打造1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创新中心、高质量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等5个以上,主导或参与制定或修订卫星互联网相关领域的国家和行业标准5个以上。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从卫星、火箭、地面站和终端到星座运营的全链条产业集群,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卫星互联网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应用场景高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