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渐行渐近

中国化工报

1周前

这些中小企业虽然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少,但相比大企业,他们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对环保的关注也较为不足,需要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在10月31日举办的2024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上,绿色供应链深度走入公众视野。论坛上,为什么要建设绿色供应链、国内绿色供应链建设现状如何、如何通过绿色供应链协同实现减污降碳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气候变化形势日益紧迫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委员会前主席、原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唐丁丁致论坛开幕词时表示,今天的话题虽然是供应链,但最重要的目标是气候行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10月发布了《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给出的最新数据是:如果继续执行当前政策,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达到灾难性的3.1℃。即使按照现有的气候进程去做工作的话,预计到本世纪末温升也将在2.6℃~2.8℃。”唐丁丁说,《巴黎协定》气候变化的目标是1.5℃或2℃。如果是1.5℃,意味着平均每年大概有2个月时间会面临干旱和森林火灾;如果是2℃,一年会有4个月面临干旱和森林火灾。如果是3.1℃,那么平均每年有10个月要面临干旱,野火燃烧将增加97%。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温升到了3℃,海平面预计上升7米以上,格陵兰冰川接近完全融化。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戴彦德表示,现在面临的全球温升的速率以及给人类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远远高于早期的预测。这个现象向我们揭示《巴黎协定》确立的2℃目标以及2℃可能给地球造成的损失被低估了,所以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紧迫。

中国采取世界领先的行动力度

戴彦德说,近几年,中国政府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上采取了世界领先的行动力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在汽车领域,上个月电动汽车渗透率超过50%;工业领域也有突破性、前瞻性的技术,无论是钢铁的氢能炼钢,还是无碳甲醇,抑或二氧化碳炼钢都已初具雏形;供给侧的可再生能源,今年上半年已超额完成4年前提出的目标。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的成效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的能源消费总量世界第一,人均能耗却只有美国的一半都不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一半多一点。我们有一个宏伟的发展目标,人均GDP要达到4万美元,而现在才1.27万美元。这样的增长必然带来较大的能源需求。因此,希望工业用能尽快到达平台期。”戴彦德强调,这反映到绿色供应链上,就是每个行业直接节能以后,由末端带动上游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

戴彦德说,今年8月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提到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和安全转型,核心是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的绿色转型。未来我们要在绿色供应链、气候行动领域中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研究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毛涛指出,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且提出要强化绿色与低碳的融合,可见国家对绿色供应链的重视程度。但现在多是政府行为推动,绿色供应链应是企业自愿开展的环保行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减污降碳才是对政府节能减碳工作很好的补充。在他看来,当前纳入碳市场交易的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也需要加以关注。最新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数量超5200万户。这些中小企业虽然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少,但相比大企业,他们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对环保的关注也较为不足,需要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

毛涛指出,中国在协同减污降碳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后,污染物减排和碳减排协同治理具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现在政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实现了最广泛的企业覆盖,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功不可没。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把碳减排作为关注的重点,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至少有40家已经提出了供应链碳中和目标。这一目标提出后,会将减排要求向供应链上游持续延伸,进而覆盖到整个供应链,带动链上中小企业减污降碳。

“目前,欧盟‘碳关税’、《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等绿色贸易壁垒频出,中国企业只有关注绿色供应链建设,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才有可能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和安全。”毛涛说。

毛涛表示,在绿色供应链的实践和探索上,生态环境部是先行者,工信部同样做了大量工作。在政府试点方面,工信部开展绿色制造示范,从“十三五”开始,绿色供应链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领域,“十四五”基本延续了“十三五”的制度框架,并结合国际环境保护新趋势,把低碳工作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也都提出了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的相关要求。

但目前也存在一定不足。第一是有针对性的标准比较少。如何实现协同减污降碳,标准化体系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至少要给企业提供可以参照的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对企业来说适不适应,有没有找到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的关键点,并设计好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减污降碳还缺乏一定的同步性。在减污方面,因为中国的环保法律体系已非常严格,企业关注度也很高。在降碳方面,不少国外企业已提出了供应链碳中和目标。就中国企业而言,虽然少数企业开始先行先试,但大多数企业在供应链减碳上的步伐很慢。

第三,信息公开不是特别充分。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也在推动大企业进行信息公开,但中小企业在信息公开上还存在非常大的缺憾。

对此,毛涛建议,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如光伏行业,中国的光伏制造能力和市场规模均为世界第一,产品出口到欧盟、韩国等地,但目前面临不少壁垒。比如,欧洲的不少国家都不认可中国认证机构出具的光伏碳足迹报告,这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尽快把重点基础数据库、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建立起来。

二要进行帮扶引导。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鼓励性政策,并通过示范项目进行必要引导。同时,发挥好行业协会、第三方NGO组织等的作用,对重点企业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行帮扶引导。

三要强化信息公开,要通过政策出台,以及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推动,带动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开展更广泛的信息公开。

这些中小企业虽然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少,但相比大企业,他们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对环保的关注也较为不足,需要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在10月31日举办的2024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上,绿色供应链深度走入公众视野。论坛上,为什么要建设绿色供应链、国内绿色供应链建设现状如何、如何通过绿色供应链协同实现减污降碳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气候变化形势日益紧迫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委员会前主席、原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唐丁丁致论坛开幕词时表示,今天的话题虽然是供应链,但最重要的目标是气候行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10月发布了《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给出的最新数据是:如果继续执行当前政策,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达到灾难性的3.1℃。即使按照现有的气候进程去做工作的话,预计到本世纪末温升也将在2.6℃~2.8℃。”唐丁丁说,《巴黎协定》气候变化的目标是1.5℃或2℃。如果是1.5℃,意味着平均每年大概有2个月时间会面临干旱和森林火灾;如果是2℃,一年会有4个月面临干旱和森林火灾。如果是3.1℃,那么平均每年有10个月要面临干旱,野火燃烧将增加97%。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温升到了3℃,海平面预计上升7米以上,格陵兰冰川接近完全融化。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戴彦德表示,现在面临的全球温升的速率以及给人类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远远高于早期的预测。这个现象向我们揭示《巴黎协定》确立的2℃目标以及2℃可能给地球造成的损失被低估了,所以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紧迫。

中国采取世界领先的行动力度

戴彦德说,近几年,中国政府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上采取了世界领先的行动力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在汽车领域,上个月电动汽车渗透率超过50%;工业领域也有突破性、前瞻性的技术,无论是钢铁的氢能炼钢,还是无碳甲醇,抑或二氧化碳炼钢都已初具雏形;供给侧的可再生能源,今年上半年已超额完成4年前提出的目标。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的成效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的能源消费总量世界第一,人均能耗却只有美国的一半都不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一半多一点。我们有一个宏伟的发展目标,人均GDP要达到4万美元,而现在才1.27万美元。这样的增长必然带来较大的能源需求。因此,希望工业用能尽快到达平台期。”戴彦德强调,这反映到绿色供应链上,就是每个行业直接节能以后,由末端带动上游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

戴彦德说,今年8月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提到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和安全转型,核心是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的绿色转型。未来我们要在绿色供应链、气候行动领域中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研究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毛涛指出,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且提出要强化绿色与低碳的融合,可见国家对绿色供应链的重视程度。但现在多是政府行为推动,绿色供应链应是企业自愿开展的环保行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减污降碳才是对政府节能减碳工作很好的补充。在他看来,当前纳入碳市场交易的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也需要加以关注。最新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数量超5200万户。这些中小企业虽然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少,但相比大企业,他们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对环保的关注也较为不足,需要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

毛涛指出,中国在协同减污降碳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后,污染物减排和碳减排协同治理具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现在政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实现了最广泛的企业覆盖,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功不可没。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把碳减排作为关注的重点,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至少有40家已经提出了供应链碳中和目标。这一目标提出后,会将减排要求向供应链上游持续延伸,进而覆盖到整个供应链,带动链上中小企业减污降碳。

“目前,欧盟‘碳关税’、《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等绿色贸易壁垒频出,中国企业只有关注绿色供应链建设,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才有可能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和安全。”毛涛说。

毛涛表示,在绿色供应链的实践和探索上,生态环境部是先行者,工信部同样做了大量工作。在政府试点方面,工信部开展绿色制造示范,从“十三五”开始,绿色供应链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领域,“十四五”基本延续了“十三五”的制度框架,并结合国际环境保护新趋势,把低碳工作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也都提出了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的相关要求。

但目前也存在一定不足。第一是有针对性的标准比较少。如何实现协同减污降碳,标准化体系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至少要给企业提供可以参照的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对企业来说适不适应,有没有找到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的关键点,并设计好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减污降碳还缺乏一定的同步性。在减污方面,因为中国的环保法律体系已非常严格,企业关注度也很高。在降碳方面,不少国外企业已提出了供应链碳中和目标。就中国企业而言,虽然少数企业开始先行先试,但大多数企业在供应链减碳上的步伐很慢。

第三,信息公开不是特别充分。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也在推动大企业进行信息公开,但中小企业在信息公开上还存在非常大的缺憾。

对此,毛涛建议,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如光伏行业,中国的光伏制造能力和市场规模均为世界第一,产品出口到欧盟、韩国等地,但目前面临不少壁垒。比如,欧洲的不少国家都不认可中国认证机构出具的光伏碳足迹报告,这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尽快把重点基础数据库、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建立起来。

二要进行帮扶引导。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鼓励性政策,并通过示范项目进行必要引导。同时,发挥好行业协会、第三方NGO组织等的作用,对重点企业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行帮扶引导。

三要强化信息公开,要通过政策出台,以及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推动,带动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开展更广泛的信息公开。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