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18日消息,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建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等专家,在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2024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分析了数据背后的一些新特点和变化。
消费增量在创新上
专家建议加强对服务业就业的政策支持
据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5869亿元,同比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695亿元,增长4.4%。农村市场快于城市市场。
“总体来看,现在消费稳在总量上,增量在创新上,实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结构性的调整,这是今年消费形势的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表示。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作用下,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其中9月份涉及以旧换新政策的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家居等产品的零售表现更为明显。9月份,汽车类零售额增长0.4%,这是在汽车零售已经连续几个月下降,8月份下降7.3%的情况下,实现当月转正。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9月份当月零售增长20.5%,比8月份大幅加快17.1个百分点。家具类9月份零售额也是由负转正。
王微指出,消费升级,特别是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政策效应比较明显,开始初步显现。她预计十一假期之后的效应会更加显现。
王微提到,今年以来一些新产品、新品牌,新消费场景、新服务模式和新创意性消费都在加快涌现。比如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今年首店的引入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加,包括国际大牌和大量的网上品牌创新以后落地实体经济。像新能源汽车、亲子参与、服装服饰,这些新品牌落地是相对比较多的。新需求正在推动新赛道加快涌现,推动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服务业加快成长。“新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不一定十分高,但是这种持续推进的态势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王微提到,现在服务消费领域创新非常多,更多的是跟居民的体验、创意联系在一起,目前服务消费起到引领作用的主要是餐饮和出行,尤其是假期,以出行搭载的餐饮、住宿和文化活动都是服务消费增长比较快的主体。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在消费场景的创造上,同样是一个消费的内容,消费场景的创造和新场景,包括一些新的创意对传统消费的升级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同时她认为,需要更加关注服务业的就业,特别是现在服务业,包括数字、教育和技术性的服务业等等都是青年人比较追逐的领域,加强对服务业就业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
“这几年中国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些重点的商圈,支持新业态的发展方面,还是有很多持续性的政策。我们觉得,在接下来的5年到10年里,这些都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个比较大的利好。”
外贸连创“两个首次”
专家认为自身竞争力仍是稳外贸关键
据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323252亿元,同比增长5.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9.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0%。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建平认为,前三季度中国总体的外贸形势表现是超预期的。“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货物贸易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3%,这个数据也好于三季度GDP增长速度。”
张建平提到,一、二、三季度进出口总额是在不断攀升,连续三个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都在10万亿元之上,这个在历史上也是首次,充分说明中国现在作为全球的制造中心,最大的制造中心,制造业增加值现在占到全球的比重已经是大约三分之一左右。
民营企业在出口当中的表现也十分亮眼。据海关数据,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达到17.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远远高于整个外贸的增幅,对整体外贸增长的贡献度也达到了93.8%。
张建平认为,今年外贸的“新三样”表现依然非常不错,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尽管当前面临一些贸易摩擦,但我们有自主品牌和原创的技术,还有凭借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能够让我们在全球竞争过程当中以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主动。
按照WTO最新预测,今年全球外贸增速会达到2.6%。张建平认为,今年如果能如期实现WTO预测的外贸增长速度,也预示着即使现在面对逆全球化的挑战,以及来自一些国家所谓的去风险、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的压力、挑战,中国依然能够凭借非常好的制造基础,凭借规模化的生产和出口,不断提升竞争力,让外贸稳定增长。
“我们在现在的条件下,不能走回头路。”张建平强调,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也通过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WTO规则,支持WTO改革,也包括加快自贸区提升战略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再依托中国全产业体系的优势,依托规模化、品牌的打造,最后能够把性价比控制到最好最优。这样,中国即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和不确定性,也能依靠自身的竞争力,为稳外贸和稳增长做出新的贡献。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
专家罗列有效投资方向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方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总结为三个关键词,即:“向高攀登”“向新而行”“向绿转型”。
“向高攀登”指的是更高附加值、更高质量。据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7和3.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0%。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1%、10.3%;
郭丽岩指出,像新质生产力里面典型的领域,商业航天、航空航天,无论是投资增速、产销营收的增速,包括1-8月份规上企业利润中,跟航空航天相关的企业利润改善都非常明显。相关省市也在为整个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提供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今年年内将为民营火箭、商业航天的发射提供专门的发射工位。
“与此同时,像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各地也有很多鲜活的案例。不只是高技术制造,还有高技术服务业投资,还有信息技术类服务业,应该说今年以来都是保持在高景气度的区间,高技术的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正在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成。”
“向新而行”则重点体现在了以旧换新方面。9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速超过20%,与之相匹配的汽车、家电、家居家装正是当前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补贴支持的方向,郭丽岩认为,这也说明“两新”之类的举措效果是在加快体现的。
“向绿转型”方面,郭丽岩指出,当前绿色低碳相关的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新能源节能产品技术相关的服务业,无论是投资还是营收都保持较高的增速,
“我们内需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质态向好的态势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特征。当然,当前中国经济也存在有效需求不够足,还有潜能需要进一步激发。”郭丽岩认为,一揽子的增量政策当中有相当的举措针对促进有效投资很重要的投向。
“有效投资支撑的方向,还有聚焦民生类的,像老旧小区的改造、市政管网改造等领域,尤其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多投资的潜能空间在加速释放的,所以投资下达的过程当中还是要更加关注在推动和支撑新旧动能转换、民生福祉保障、新型城镇化等方面。”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
专家强调要加强市场取向制度的改革
据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02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1%,降幅比上半年和1-8月份分别收窄1.9和0.9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指出,过去三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波动式的下调,总的来说,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是全国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降幅都在收窄。
倪鹏飞认为,楼市宏观经济具备了一些止跌企稳的条件,下一步关键还是要加快制度的改革,使得宏观经济向好变得可持续。
“我想强调一个观点,宏观经济不是房地产本身,房地产只是宏观经济的一部分,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存在着一个双循环的关系,双循环的逻辑起点不是房地产,是宏观经济,只有宏观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才有可能导致住房需求的增加,才可能导致住房供给的增加,才可能导致房地产对宏观经济做出重要的贡献来。”
倪鹏飞认为,影响收入和预期、影响经济企业发展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取向制度的改革,尤其是产权保护、营商环境、从而导致实体企业能够持续向好的发展,“只有做到这个才能确保收入和就业的增长,所以我认为下一步要使宏观经济能够托底或者是促进楼市的企稳,还是要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
他表示,近期一揽子房地产政策从理论上来说足以能够实现潜力的释放、预期的改变等,但政策的落地见效是接下来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做到确保这些政策尽快落地,非常关键。
红星资本局10月18日消息,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建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等专家,在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2024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分析了数据背后的一些新特点和变化。
消费增量在创新上
专家建议加强对服务业就业的政策支持
据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5869亿元,同比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695亿元,增长4.4%。农村市场快于城市市场。
“总体来看,现在消费稳在总量上,增量在创新上,实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结构性的调整,这是今年消费形势的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表示。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作用下,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其中9月份涉及以旧换新政策的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家居等产品的零售表现更为明显。9月份,汽车类零售额增长0.4%,这是在汽车零售已经连续几个月下降,8月份下降7.3%的情况下,实现当月转正。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9月份当月零售增长20.5%,比8月份大幅加快17.1个百分点。家具类9月份零售额也是由负转正。
王微指出,消费升级,特别是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政策效应比较明显,开始初步显现。她预计十一假期之后的效应会更加显现。
王微提到,今年以来一些新产品、新品牌,新消费场景、新服务模式和新创意性消费都在加快涌现。比如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今年首店的引入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加,包括国际大牌和大量的网上品牌创新以后落地实体经济。像新能源汽车、亲子参与、服装服饰,这些新品牌落地是相对比较多的。新需求正在推动新赛道加快涌现,推动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服务业加快成长。“新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不一定十分高,但是这种持续推进的态势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王微提到,现在服务消费领域创新非常多,更多的是跟居民的体验、创意联系在一起,目前服务消费起到引领作用的主要是餐饮和出行,尤其是假期,以出行搭载的餐饮、住宿和文化活动都是服务消费增长比较快的主体。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在消费场景的创造上,同样是一个消费的内容,消费场景的创造和新场景,包括一些新的创意对传统消费的升级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同时她认为,需要更加关注服务业的就业,特别是现在服务业,包括数字、教育和技术性的服务业等等都是青年人比较追逐的领域,加强对服务业就业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
“这几年中国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些重点的商圈,支持新业态的发展方面,还是有很多持续性的政策。我们觉得,在接下来的5年到10年里,这些都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个比较大的利好。”
外贸连创“两个首次”
专家认为自身竞争力仍是稳外贸关键
据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323252亿元,同比增长5.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9.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0%。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建平认为,前三季度中国总体的外贸形势表现是超预期的。“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货物贸易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3%,这个数据也好于三季度GDP增长速度。”
张建平提到,一、二、三季度进出口总额是在不断攀升,连续三个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都在10万亿元之上,这个在历史上也是首次,充分说明中国现在作为全球的制造中心,最大的制造中心,制造业增加值现在占到全球的比重已经是大约三分之一左右。
民营企业在出口当中的表现也十分亮眼。据海关数据,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达到17.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远远高于整个外贸的增幅,对整体外贸增长的贡献度也达到了93.8%。
张建平认为,今年外贸的“新三样”表现依然非常不错,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尽管当前面临一些贸易摩擦,但我们有自主品牌和原创的技术,还有凭借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能够让我们在全球竞争过程当中以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主动。
按照WTO最新预测,今年全球外贸增速会达到2.6%。张建平认为,今年如果能如期实现WTO预测的外贸增长速度,也预示着即使现在面对逆全球化的挑战,以及来自一些国家所谓的去风险、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的压力、挑战,中国依然能够凭借非常好的制造基础,凭借规模化的生产和出口,不断提升竞争力,让外贸稳定增长。
“我们在现在的条件下,不能走回头路。”张建平强调,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也通过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WTO规则,支持WTO改革,也包括加快自贸区提升战略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再依托中国全产业体系的优势,依托规模化、品牌的打造,最后能够把性价比控制到最好最优。这样,中国即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和不确定性,也能依靠自身的竞争力,为稳外贸和稳增长做出新的贡献。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
专家罗列有效投资方向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方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总结为三个关键词,即:“向高攀登”“向新而行”“向绿转型”。
“向高攀登”指的是更高附加值、更高质量。据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7和3.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0%。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1%、10.3%;
郭丽岩指出,像新质生产力里面典型的领域,商业航天、航空航天,无论是投资增速、产销营收的增速,包括1-8月份规上企业利润中,跟航空航天相关的企业利润改善都非常明显。相关省市也在为整个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提供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今年年内将为民营火箭、商业航天的发射提供专门的发射工位。
“与此同时,像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各地也有很多鲜活的案例。不只是高技术制造,还有高技术服务业投资,还有信息技术类服务业,应该说今年以来都是保持在高景气度的区间,高技术的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正在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成。”
“向新而行”则重点体现在了以旧换新方面。9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速超过20%,与之相匹配的汽车、家电、家居家装正是当前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补贴支持的方向,郭丽岩认为,这也说明“两新”之类的举措效果是在加快体现的。
“向绿转型”方面,郭丽岩指出,当前绿色低碳相关的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新能源节能产品技术相关的服务业,无论是投资还是营收都保持较高的增速,
“我们内需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质态向好的态势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特征。当然,当前中国经济也存在有效需求不够足,还有潜能需要进一步激发。”郭丽岩认为,一揽子的增量政策当中有相当的举措针对促进有效投资很重要的投向。
“有效投资支撑的方向,还有聚焦民生类的,像老旧小区的改造、市政管网改造等领域,尤其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多投资的潜能空间在加速释放的,所以投资下达的过程当中还是要更加关注在推动和支撑新旧动能转换、民生福祉保障、新型城镇化等方面。”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
专家强调要加强市场取向制度的改革
据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02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1%,降幅比上半年和1-8月份分别收窄1.9和0.9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指出,过去三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波动式的下调,总的来说,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是全国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降幅都在收窄。
倪鹏飞认为,楼市宏观经济具备了一些止跌企稳的条件,下一步关键还是要加快制度的改革,使得宏观经济向好变得可持续。
“我想强调一个观点,宏观经济不是房地产本身,房地产只是宏观经济的一部分,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存在着一个双循环的关系,双循环的逻辑起点不是房地产,是宏观经济,只有宏观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才有可能导致住房需求的增加,才可能导致住房供给的增加,才可能导致房地产对宏观经济做出重要的贡献来。”
倪鹏飞认为,影响收入和预期、影响经济企业发展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取向制度的改革,尤其是产权保护、营商环境、从而导致实体企业能够持续向好的发展,“只有做到这个才能确保收入和就业的增长,所以我认为下一步要使宏观经济能够托底或者是促进楼市的企稳,还是要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
他表示,近期一揽子房地产政策从理论上来说足以能够实现潜力的释放、预期的改变等,但政策的落地见效是接下来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做到确保这些政策尽快落地,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