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赴美IPO,冲击"全球Robotaxi第一股"

中金在线

3周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马智行在过去两年半时间内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累计超过3.35亿美元,并在我国Robotaxi行业内取得九个第一,包括中国首个落地常态化自动驾驶测试车队的公司和中国首个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公司等等在内的九个第一。

近日,马斯克乘坐特斯拉最新发布的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进入发布会现场,正式吹响各大科技企业关于自动驾驶"巅峰对决赛"的号角。

近年来,自动驾驶一直是中美科技巨头少数的顶级竞技场之一。

其背后逻辑也不难理解:L4级别的Robotaxi能够让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在不承担高昂成本的情况下,享受到真正"无人"的自动驾驶服务,这一优势使其成为相关企业争夺自动驾驶市场话语权的破局关键点。

近期,Robotaxi领域的头部玩家小马智行正式向SEC递交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PONY"。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佼佼者,冲刺"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小马智行的底色究竟如何?

一、Robotaxi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必选项

最近各种关于Robotaxi的消息可谓层出不穷。在特斯拉发布会前后,谷歌、百度等行业头部公司也于本月纷纷透露了其项目进展。多家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接连宣布在Robotaxi领域的重磅进展,自动驾驶行业似乎真的要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事实上,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Robotaxi、Robotruck、Robobus等不同场景。为何独有Robotaxi成为了众多头部企业竞争的主战场?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源于Robotaxi具有更为庞大的商业化潜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Robotaxi服务有望在2026年实现规模商业化,并于2030年左右进入到成熟商业化阶段,届时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666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达195.6%。其中,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到390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高达199.6%。

图片来源:招股书

进一步来看,Robotaxi相较于传统人类司机,在成本、效率、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也更具有优势。

一方面,Robotaxi出行具备更强的安全性、私密性。具体而言,Robotaxi不会像人类司机那样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从而确保驾驶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例如,在女性安全方面,全无人的Robotaxi提供了一个无需担心司机个人行为的安全乘车环境,增强了女性乘客在使用出租车服务时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Robotaxi在成本及效率方面也更优。Robotaxi既能够减少劳动力成本,其调度效率也无需受限于司机的个人决策,因此更能够匹配波峰波谷的出行需求,更具运力弹性。此外,自动驾驶还能够通过更好的路线规划和更为规范的操作,更大程度上优化交通效率。这也是Robotaxi能够进一步发展、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看,尽管目前Robotaxi还在商业化大规模落地的前夜,但参考历史经验,处在爆发前夕的产业后续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正是该产业增长最为可观的时候。鉴于小马智行正属于上述行业中的头部企业,有望凭借其奠定的多维优势,更充分受益于行业规模的持续高增,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成长夯实基础。

二、技术实力及商业化潜力引领行业,成就"全球Robotaxi第一股"

自动驾驶背后的庞大市场机遇自然会吸引众多玩家入局,面对Robotaxi赛道百亿级别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整车厂商还是第三方提供商都不会放过这一极具前景的机会。那为什么小马智行能够杀出重围,被市场称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

技术实力无疑是最直接的一点,这正是小马智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马智行在过去两年半时间内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累计超过3.35亿美元,并在我国Robotaxi行业内取得九个"第一",包括"中国首个落地常态化自动驾驶测试车队的公司"和"中国首个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公司"等等在内的九个第一。目前小马智行是中国首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均取得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的公司。

目前,小马智行打造的虚拟司机无人驾驶技术,通过端到端的技术模型,实现了对周围环境的精准感知和理解,以及对各种复杂交通行为的预测。目前,小马智行的L4级无人驾驶车辆已经能够应对早晚高峰、恶劣天气、机场高铁站和高速公路等多种高难度和高商业价值场景,其技术水平可达到L4级技术能力别,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除此之外,小马智行还积极拓展"朋友圈",与更多业内实力玩家携手推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步。

比如,小马智行于今年4月份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规划向中国市场投放千台搭载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铂智4X自动驾驶车辆。与此同时,公司还与广汽、上汽、一汽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以及众多第三方出行平台、出租车运营商展开合作。通过产业链的合作,小马智行和合作车企会从正向研发、产线建设、供应链搭建、产品公告、道路测试等方面,让Robotaxi真正实现量产,给更多用户使用和体验自动驾驶出行的选择。

与国内外大厂的广泛合作有助于帮助小马智行进一步提升品牌力,在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的同时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搭载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车辆实现规模量产,届时成本将大幅降低,有助于其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小马智行目前拥有250多辆Robotaxi,同名打车App注册用户超22万。2024年上半年,小马智行每辆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量超15单,收入同比增长86%。与此同时,Robotaxi的商业化也正加速公司业绩释放。作为目前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L4自动驾驶技术公司,2022年至2024年6月30日,小马智行近三年营收保持同比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了2472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1.2%。与此同时,公司的运营费用也在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费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3.9%及8.8%。

往后看,Robotaxi同网约车一样,可能会经历从百家争鸣到逐渐集中化的过程。而小马智行将凭借上述优势,有望率先在这个普遍亏损的行业中率先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伴随着Robotaxi进入成熟商业化阶段,小马智行将凭借其领先市场布局的优势,率先实现规模化效应,最终在这场自动驾驶的"巅峰对决"中拔得头筹。

三、结语

聚焦到资本市场,小马智行同样颇受认可和青睐。

据了解,此次IPO之前,小马智行获得了7轮融资,背后资方背景丰富,其中包含了红杉中国、IDG资本、丰田汽车、招商局资本等国内外知名VC及企业。

强大的股东背景可以更好赋能小马智行Robotaxi业务发展,为公司在行业资源整合、平台运营效率以及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带来显著推动,从而加速推进Robotaxi商业化的落地。

而小马智行选择在此刻冲刺纳斯达克,也可谓是正当其时。

今年4月,新"国九条"出台并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丰富企业融资渠道。此外,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凭借创新能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业绩增速预期,对于追求资本增值的海外投资者而言极具吸引力。

小马智行作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恰恰属于这类核心标的。因此,市场有理由对小马智行的未来保持乐观,并对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抱有更多期待。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马智行在过去两年半时间内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累计超过3.35亿美元,并在我国Robotaxi行业内取得九个第一,包括中国首个落地常态化自动驾驶测试车队的公司和中国首个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公司等等在内的九个第一。

近日,马斯克乘坐特斯拉最新发布的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进入发布会现场,正式吹响各大科技企业关于自动驾驶"巅峰对决赛"的号角。

近年来,自动驾驶一直是中美科技巨头少数的顶级竞技场之一。

其背后逻辑也不难理解:L4级别的Robotaxi能够让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在不承担高昂成本的情况下,享受到真正"无人"的自动驾驶服务,这一优势使其成为相关企业争夺自动驾驶市场话语权的破局关键点。

近期,Robotaxi领域的头部玩家小马智行正式向SEC递交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PONY"。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佼佼者,冲刺"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小马智行的底色究竟如何?

一、Robotaxi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必选项

最近各种关于Robotaxi的消息可谓层出不穷。在特斯拉发布会前后,谷歌、百度等行业头部公司也于本月纷纷透露了其项目进展。多家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接连宣布在Robotaxi领域的重磅进展,自动驾驶行业似乎真的要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事实上,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Robotaxi、Robotruck、Robobus等不同场景。为何独有Robotaxi成为了众多头部企业竞争的主战场?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源于Robotaxi具有更为庞大的商业化潜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Robotaxi服务有望在2026年实现规模商业化,并于2030年左右进入到成熟商业化阶段,届时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666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达195.6%。其中,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到390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高达199.6%。

图片来源:招股书

进一步来看,Robotaxi相较于传统人类司机,在成本、效率、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也更具有优势。

一方面,Robotaxi出行具备更强的安全性、私密性。具体而言,Robotaxi不会像人类司机那样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从而确保驾驶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例如,在女性安全方面,全无人的Robotaxi提供了一个无需担心司机个人行为的安全乘车环境,增强了女性乘客在使用出租车服务时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Robotaxi在成本及效率方面也更优。Robotaxi既能够减少劳动力成本,其调度效率也无需受限于司机的个人决策,因此更能够匹配波峰波谷的出行需求,更具运力弹性。此外,自动驾驶还能够通过更好的路线规划和更为规范的操作,更大程度上优化交通效率。这也是Robotaxi能够进一步发展、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看,尽管目前Robotaxi还在商业化大规模落地的前夜,但参考历史经验,处在爆发前夕的产业后续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正是该产业增长最为可观的时候。鉴于小马智行正属于上述行业中的头部企业,有望凭借其奠定的多维优势,更充分受益于行业规模的持续高增,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成长夯实基础。

二、技术实力及商业化潜力引领行业,成就"全球Robotaxi第一股"

自动驾驶背后的庞大市场机遇自然会吸引众多玩家入局,面对Robotaxi赛道百亿级别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整车厂商还是第三方提供商都不会放过这一极具前景的机会。那为什么小马智行能够杀出重围,被市场称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

技术实力无疑是最直接的一点,这正是小马智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马智行在过去两年半时间内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累计超过3.35亿美元,并在我国Robotaxi行业内取得九个"第一",包括"中国首个落地常态化自动驾驶测试车队的公司"和"中国首个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公司"等等在内的九个第一。目前小马智行是中国首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均取得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的公司。

目前,小马智行打造的虚拟司机无人驾驶技术,通过端到端的技术模型,实现了对周围环境的精准感知和理解,以及对各种复杂交通行为的预测。目前,小马智行的L4级无人驾驶车辆已经能够应对早晚高峰、恶劣天气、机场高铁站和高速公路等多种高难度和高商业价值场景,其技术水平可达到L4级技术能力别,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除此之外,小马智行还积极拓展"朋友圈",与更多业内实力玩家携手推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步。

比如,小马智行于今年4月份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规划向中国市场投放千台搭载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铂智4X自动驾驶车辆。与此同时,公司还与广汽、上汽、一汽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以及众多第三方出行平台、出租车运营商展开合作。通过产业链的合作,小马智行和合作车企会从正向研发、产线建设、供应链搭建、产品公告、道路测试等方面,让Robotaxi真正实现量产,给更多用户使用和体验自动驾驶出行的选择。

与国内外大厂的广泛合作有助于帮助小马智行进一步提升品牌力,在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的同时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搭载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车辆实现规模量产,届时成本将大幅降低,有助于其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小马智行目前拥有250多辆Robotaxi,同名打车App注册用户超22万。2024年上半年,小马智行每辆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量超15单,收入同比增长86%。与此同时,Robotaxi的商业化也正加速公司业绩释放。作为目前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L4自动驾驶技术公司,2022年至2024年6月30日,小马智行近三年营收保持同比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了2472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1.2%。与此同时,公司的运营费用也在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费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3.9%及8.8%。

往后看,Robotaxi同网约车一样,可能会经历从百家争鸣到逐渐集中化的过程。而小马智行将凭借上述优势,有望率先在这个普遍亏损的行业中率先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伴随着Robotaxi进入成熟商业化阶段,小马智行将凭借其领先市场布局的优势,率先实现规模化效应,最终在这场自动驾驶的"巅峰对决"中拔得头筹。

三、结语

聚焦到资本市场,小马智行同样颇受认可和青睐。

据了解,此次IPO之前,小马智行获得了7轮融资,背后资方背景丰富,其中包含了红杉中国、IDG资本、丰田汽车、招商局资本等国内外知名VC及企业。

强大的股东背景可以更好赋能小马智行Robotaxi业务发展,为公司在行业资源整合、平台运营效率以及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带来显著推动,从而加速推进Robotaxi商业化的落地。

而小马智行选择在此刻冲刺纳斯达克,也可谓是正当其时。

今年4月,新"国九条"出台并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丰富企业融资渠道。此外,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凭借创新能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业绩增速预期,对于追求资本增值的海外投资者而言极具吸引力。

小马智行作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恰恰属于这类核心标的。因此,市场有理由对小马智行的未来保持乐观,并对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抱有更多期待。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