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Lead
作为国内智驾芯片独角兽企业,地平线 Horizon Robotics(以下简称“地平线”)赴港交所主板上市已经基本敲定。地平线欲借助IPO融资,实现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以及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张 弛
编辑|禾 子
全文2536字
阅读需4分钟
作为国内智驾芯片的巨头企业,地平线(9660.HK)10月16日在香港开启招股。
地平线本次IPO拟全球发行13.55亿股,其中在香港地区公开发售1.36亿股,占约10%;国际配售12.196亿股,占约90%,另有超额配股权15%。发行价指导区间为每股3.73港元至3.99港元,每手600股,募集资金上限约54亿港元,预计将于10月24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作为国内智驾芯片巨头,地平线即将完成在香港的上市
IPO将为地平线提供稳定的融资渠道
得益于国内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以及国内主要车企纷纷下单,地平线的营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地平线提交的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地平线的营收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和15.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2.3%。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的营收同比再度增长151.6%至9.35亿元。
△与大众中国合作,让地平线加快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汽车和地平线共同出资24亿欧元,借助旗下的智能化软件公司CARIAD和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其中大众占股60%,而地平线占股40%),成为地平线营收快速增长和能够成功上市的关键一环。从2023年开始,地平线开始通过向酷睿程授权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相关的算法及软件来赚取收入。今年上半年,和酷睿程授权收入达到3.51亿元,占上半年营收的37.6%,大众中国一跃成为地平线的第一大客户。
但是即便如此,地平线也未能摆脱亏损的局面。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经调整后的亏损净额分别为11.0亿元、18.9亿元、16.4亿元、8.0亿元。而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芯片研发前期需要持续高额的投入:2021-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1.44亿元、18.8亿元、23.66亿元、14.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45%、207.5%、152.5%和151.9%。
对于智驾初创公司来说,前期的亏损不可避免,毕竟地平线为了保持自己产品技术的领先,同时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为了保持企业可以持续运营,那么在港股完成IPO上市来寻找到一个可靠稳定的融资渠道,对于地平线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和地平线对标的英伟达,今年股价屡创新高,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了地平线最好的学习榜样。至于如今的港股,也希望有地平线这样的真正硬核的高科技公司能够来寻求上市,以此来进一步活跃港股市场。
△作为地平线主要的海外竞争对手,英伟达的市值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
地平线的优势在哪里?
当下,美国对中国实施全面的战略围堵,芯片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国内车企来说,美国随时有可能在找茬。如今,华为没有办法采购高通芯片,使用安卓系统的情况犹如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挂在每一家希望有所作为的车企身上。此时,地平线的芯片作为英伟达/高通芯片的平替,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地平线芯片能够得到国内众多整车企业的青睐。
此外,地平线自身的战略转型也颇具看点。地平线成立之初只是一家智驾芯片设计公司,而如今的地平线,正在向整车企业提供全面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组合。今年4月,地平线发布了基于征程6旗舰版芯片开发的全新高阶全场景智驾方案HorizonSuper-Drive。该方案的芯片算力达到560TOPS,单颗征程6P即可支持感知、规划决策、控制等全栈计算任务,在功能上能覆盖高速NOA、城市NOA以及自主泊车等主流智驾场景。这款将在2026年开始量产首发的智驾方案,已与约7家OEM及3家一级供应商开展了合作。而整个地平线的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已获得27家OEM(42个OEM品牌)采用,装备于超过285款车型,前十大中国OEM均为地平线的客户,可谓成果丰硕。
△地平线正在从芯片设计企业向软硬一体的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地平线的产品正在考虑全面下沉。在今年8月份的地平线高阶智驾技术开放日上,地平线掌门人余凯公开表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地平线的产品将下沉到十多万元的车型中,推动全场景智能智驾成为十多万元车型的标配。对于每年销量突破2000万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如果地平线的这个设想最终可以落地,那么摆在地平线面前的将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
△地平线未来智驾方案将下沉到10万元级别的汽车市场
地平线业务成长的隐忧在哪里?
不过,撇开暂时扭亏为盈的难题之外,地平线还面临一些棘手的挑战。
对于希望转型成为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的地平线来说,这个市场本身的竞争就很激烈。像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都在自己研发高阶智驾系统。尤其是蔚来和小鹏的智驾芯片都已经流片成功,在今后自己旗下车型的高端智驾解决方案中,肯定是优先考虑基于自己智驾芯片打造的智驾方案。而像华为在国内高阶芯片智驾市场也有不小的份额,引入华为鸿蒙智行模式的车企大概率都会打包引入华为的智驾解决方案。从整车企业的角度来说,无不都是希望把智驾,尤其是高阶智驾解决方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除非自己的方案性能有太大差距,才有可能考虑外包给第三方。这无疑也会大大提高地平线转型的门槛。如果地平线只是希望做一些驾驶辅助解决方案,那么收益将会大打折扣。
△国内主机厂都希望把高阶智驾的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和智驾计算方案市场份额榜单中,虽然地平线以33.73%、28.65%的市占率获得双榜第一,但在高阶智驾市场,地平线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在2023年高算力SoCial出货量排行榜上,英伟达以超过70%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在高阶智驾芯片领域,全球跨国车企巨头几乎都会优先选择和英伟达、高通、Mobileye这些外资的芯片企业合作。
对于地平线来说,目前更多还是作为不少国内车企优先应对美国制裁的备选方案。在某种程度上,作为本土芯片企业的地平线,能够在和客户的沟通以及提供服务上响应更加迅速。下一步,地平线如何在技术上奋起直追,拉齐和英伟达的差距才是头等大事。毕竟英伟达Thor的算力已经达到2000TOPS。
△英伟达在高阶SoC领域依然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点评
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完成IPO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未来,地平线将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的份额。如何走入全球,和其他包括欧系、日系等跨国车企巨头合作,打入全球市场将成为地平线下一阶段股价能否持续走高的关键因素。尽管面临重重挑战和考验,但国内这家最强的汽车智驾芯片独角兽企业还是被寄予厚望。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文标题 : 地平线上市在即,这家智驾芯片巨头能否在全球杀出重围?
导语 | Lead
作为国内智驾芯片独角兽企业,地平线 Horizon Robotics(以下简称“地平线”)赴港交所主板上市已经基本敲定。地平线欲借助IPO融资,实现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以及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张 弛
编辑|禾 子
全文2536字
阅读需4分钟
作为国内智驾芯片的巨头企业,地平线(9660.HK)10月16日在香港开启招股。
地平线本次IPO拟全球发行13.55亿股,其中在香港地区公开发售1.36亿股,占约10%;国际配售12.196亿股,占约90%,另有超额配股权15%。发行价指导区间为每股3.73港元至3.99港元,每手600股,募集资金上限约54亿港元,预计将于10月24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作为国内智驾芯片巨头,地平线即将完成在香港的上市
IPO将为地平线提供稳定的融资渠道
得益于国内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以及国内主要车企纷纷下单,地平线的营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地平线提交的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地平线的营收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和15.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2.3%。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的营收同比再度增长151.6%至9.35亿元。
△与大众中国合作,让地平线加快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汽车和地平线共同出资24亿欧元,借助旗下的智能化软件公司CARIAD和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其中大众占股60%,而地平线占股40%),成为地平线营收快速增长和能够成功上市的关键一环。从2023年开始,地平线开始通过向酷睿程授权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相关的算法及软件来赚取收入。今年上半年,和酷睿程授权收入达到3.51亿元,占上半年营收的37.6%,大众中国一跃成为地平线的第一大客户。
但是即便如此,地平线也未能摆脱亏损的局面。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经调整后的亏损净额分别为11.0亿元、18.9亿元、16.4亿元、8.0亿元。而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芯片研发前期需要持续高额的投入:2021-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1.44亿元、18.8亿元、23.66亿元、14.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45%、207.5%、152.5%和151.9%。
对于智驾初创公司来说,前期的亏损不可避免,毕竟地平线为了保持自己产品技术的领先,同时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为了保持企业可以持续运营,那么在港股完成IPO上市来寻找到一个可靠稳定的融资渠道,对于地平线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和地平线对标的英伟达,今年股价屡创新高,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了地平线最好的学习榜样。至于如今的港股,也希望有地平线这样的真正硬核的高科技公司能够来寻求上市,以此来进一步活跃港股市场。
△作为地平线主要的海外竞争对手,英伟达的市值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
地平线的优势在哪里?
当下,美国对中国实施全面的战略围堵,芯片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国内车企来说,美国随时有可能在找茬。如今,华为没有办法采购高通芯片,使用安卓系统的情况犹如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挂在每一家希望有所作为的车企身上。此时,地平线的芯片作为英伟达/高通芯片的平替,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地平线芯片能够得到国内众多整车企业的青睐。
此外,地平线自身的战略转型也颇具看点。地平线成立之初只是一家智驾芯片设计公司,而如今的地平线,正在向整车企业提供全面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组合。今年4月,地平线发布了基于征程6旗舰版芯片开发的全新高阶全场景智驾方案HorizonSuper-Drive。该方案的芯片算力达到560TOPS,单颗征程6P即可支持感知、规划决策、控制等全栈计算任务,在功能上能覆盖高速NOA、城市NOA以及自主泊车等主流智驾场景。这款将在2026年开始量产首发的智驾方案,已与约7家OEM及3家一级供应商开展了合作。而整个地平线的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已获得27家OEM(42个OEM品牌)采用,装备于超过285款车型,前十大中国OEM均为地平线的客户,可谓成果丰硕。
△地平线正在从芯片设计企业向软硬一体的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地平线的产品正在考虑全面下沉。在今年8月份的地平线高阶智驾技术开放日上,地平线掌门人余凯公开表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地平线的产品将下沉到十多万元的车型中,推动全场景智能智驾成为十多万元车型的标配。对于每年销量突破2000万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如果地平线的这个设想最终可以落地,那么摆在地平线面前的将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
△地平线未来智驾方案将下沉到10万元级别的汽车市场
地平线业务成长的隐忧在哪里?
不过,撇开暂时扭亏为盈的难题之外,地平线还面临一些棘手的挑战。
对于希望转型成为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的地平线来说,这个市场本身的竞争就很激烈。像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都在自己研发高阶智驾系统。尤其是蔚来和小鹏的智驾芯片都已经流片成功,在今后自己旗下车型的高端智驾解决方案中,肯定是优先考虑基于自己智驾芯片打造的智驾方案。而像华为在国内高阶芯片智驾市场也有不小的份额,引入华为鸿蒙智行模式的车企大概率都会打包引入华为的智驾解决方案。从整车企业的角度来说,无不都是希望把智驾,尤其是高阶智驾解决方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除非自己的方案性能有太大差距,才有可能考虑外包给第三方。这无疑也会大大提高地平线转型的门槛。如果地平线只是希望做一些驾驶辅助解决方案,那么收益将会大打折扣。
△国内主机厂都希望把高阶智驾的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和智驾计算方案市场份额榜单中,虽然地平线以33.73%、28.65%的市占率获得双榜第一,但在高阶智驾市场,地平线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在2023年高算力SoCial出货量排行榜上,英伟达以超过70%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在高阶智驾芯片领域,全球跨国车企巨头几乎都会优先选择和英伟达、高通、Mobileye这些外资的芯片企业合作。
对于地平线来说,目前更多还是作为不少国内车企优先应对美国制裁的备选方案。在某种程度上,作为本土芯片企业的地平线,能够在和客户的沟通以及提供服务上响应更加迅速。下一步,地平线如何在技术上奋起直追,拉齐和英伟达的差距才是头等大事。毕竟英伟达Thor的算力已经达到2000TOPS。
△英伟达在高阶SoC领域依然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点评
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完成IPO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未来,地平线将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的份额。如何走入全球,和其他包括欧系、日系等跨国车企巨头合作,打入全球市场将成为地平线下一阶段股价能否持续走高的关键因素。尽管面临重重挑战和考验,但国内这家最强的汽车智驾芯片独角兽企业还是被寄予厚望。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文标题 : 地平线上市在即,这家智驾芯片巨头能否在全球杀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