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狂欢独缺石油,OPEC+或把深度减产延长至2025年

市场资讯

3周前

财联社5月31日讯(编辑陈侃迪)今年以来,多数大宗商品期货随着宏观利好及地缘危机均出现不小涨幅,但唯独原油期货迟迟在低位徘徊。

财联社5月31日讯(编辑 陈侃迪)今年以来,多数大宗商品期货随着宏观利好及地缘危机均出现不小涨幅,但唯独原油期货迟迟在低位徘徊。

截至今日下午收盘,SC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407收跌2.29%,报602元/桶,而这一价格自今年4月15日675元/桶的最高价上累积下跌了11%。

消息面上,本周投资者聚焦6月2日召开的OPEC+会议,三位熟悉OPEC+讨论情况的市场人士周四称,该联盟正在制定一项将在周日的会议上达成的复杂协议,或把部分石油深度减产行动延长至2025年。

根据统计,目前OPEC+成员国总共承诺减产的规模为586万桶/天,相当于全球原油需求的5.7%。其中包含OPEC+成员国按约定分担的366万桶/天减产指标,以及一系列国家自愿减产220万桶/天。按照现有的约定,整体减产指标会延续至2024年底,但自愿减产的承诺会在6月底到期。

沙特、俄罗斯、阿联酋、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等国都做出了自愿额外减产的承诺。

金油铜牛市还没到头,未来仍有10%的空间

此前,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周二在一份最新报告中表示,大宗商品指数在未来6至12个月内仍将有10%的上涨空间。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美洲首席投资官Solita Marcelli领导的分析师团队在报告中指出,石油和铜的需求上升和供应短缺加剧,可能会在未来6至12个月内为价格提供良好支撑。

瑞银表示,石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仍是潜在的地缘政治对冲工具。更具体地说,看好黄金和原油的收益策略,并建议为铜进一步走高做好准备。

中信建投期货研报指出,过去一周高频石油库存数据增减不一,美国、中东和新加坡略累库,欧洲地区周度去库。从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的数据看,即是供应增加、需求下滑,尤其是炼厂开工回升后,原油库存向成品油出现了转移。

偏弱的现实需要外力去逆转,中信建投期货表示,据称OPEC+已经将减产计划到2025年,一切都需要等待6月2日会议上给出结论。Brent月底下市,油价再创出调整新低的概率较小。

责任编辑:张靖笛

财联社5月31日讯(编辑陈侃迪)今年以来,多数大宗商品期货随着宏观利好及地缘危机均出现不小涨幅,但唯独原油期货迟迟在低位徘徊。

财联社5月31日讯(编辑 陈侃迪)今年以来,多数大宗商品期货随着宏观利好及地缘危机均出现不小涨幅,但唯独原油期货迟迟在低位徘徊。

截至今日下午收盘,SC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407收跌2.29%,报602元/桶,而这一价格自今年4月15日675元/桶的最高价上累积下跌了11%。

消息面上,本周投资者聚焦6月2日召开的OPEC+会议,三位熟悉OPEC+讨论情况的市场人士周四称,该联盟正在制定一项将在周日的会议上达成的复杂协议,或把部分石油深度减产行动延长至2025年。

根据统计,目前OPEC+成员国总共承诺减产的规模为586万桶/天,相当于全球原油需求的5.7%。其中包含OPEC+成员国按约定分担的366万桶/天减产指标,以及一系列国家自愿减产220万桶/天。按照现有的约定,整体减产指标会延续至2024年底,但自愿减产的承诺会在6月底到期。

沙特、俄罗斯、阿联酋、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等国都做出了自愿额外减产的承诺。

金油铜牛市还没到头,未来仍有10%的空间

此前,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周二在一份最新报告中表示,大宗商品指数在未来6至12个月内仍将有10%的上涨空间。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美洲首席投资官Solita Marcelli领导的分析师团队在报告中指出,石油和铜的需求上升和供应短缺加剧,可能会在未来6至12个月内为价格提供良好支撑。

瑞银表示,石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仍是潜在的地缘政治对冲工具。更具体地说,看好黄金和原油的收益策略,并建议为铜进一步走高做好准备。

中信建投期货研报指出,过去一周高频石油库存数据增减不一,美国、中东和新加坡略累库,欧洲地区周度去库。从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的数据看,即是供应增加、需求下滑,尤其是炼厂开工回升后,原油库存向成品油出现了转移。

偏弱的现实需要外力去逆转,中信建投期货表示,据称OPEC+已经将减产计划到2025年,一切都需要等待6月2日会议上给出结论。Brent月底下市,油价再创出调整新低的概率较小。

责任编辑:张靖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