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王者归来

智车科技

1周前

2024年1月~8月,重庆市铜梁区新型储能产业实现产值48.2亿元、增长56.5%,聚焦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储能创新商业模式。

©图源 / 重庆政府官网

文 / 马沙沙 编辑 / 杨倩

来源 / 储能严究院

编者按|

“双碳”战略目标提出即将迎来4周年,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碳中和新时代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转型升级,拥抱低碳绿色经济,光伏、风电、氢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企业也快速取代水泥建材、纺织印染等高耗能行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此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等,全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期冀着能够在碳中和这条康庄大道上快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背景下,「能源严究院」、「储能严究院」将陆续推出《新能源商业地理》系列报道,将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角度解码地方经济新动能。

短短2年,重庆市的储能产业狂飙引人注目:

两年时间“从0到100”,建起百亿新型储能特色现代产业集群

海辰储能、孚能科技、瑞浦兰钧等电芯厂商,以及上游材料制造商科达新能源、金汇能新材料、厚生新能源等纷纷入驻

百亿级工业招商项目做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次年投产” 

万亿汽车产量重回全国第一,电动摩托车出口全国第一

政策倾斜、财政支付两把利器所向披靡

不临海,不临边,却能跨越山海、陆海贯通、东西协同

本期《新能源商业地理》,让我们走进重庆,揭秘这座西部城市是如何抢占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地、跻身“3万亿俱乐部”的。

202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中,新认定了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庆市有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入选。

其中就包含了以新型储能为特色现代产业的重庆市铜梁区。这也是这份名单中唯一一个新型储能特色现代产业集群。

2022年5月,锂电行业龙头企业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 “海辰储能” ),豪掷130亿元投资,也锚定了铜梁区,在这里创建了海辰储能重庆基地。

该基地用地1200亩(约合0.8平方千米),建设有16条生产线和配套设施,用以生产新一代储能锂电池和储能模组,能够开发50Ah、280Ah、300Ah、314Ah等专业化储能电池产品,全面达产后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这同样也是重庆市首个新型储能整装项目。目前,海辰储能重庆基地的一期项目已在2023年12月建成投产,可以同时生产280Ah、314Ah产品,主要用于国家电网调控调频、储能电站等应用场景。

海辰储能的坚定入驻很快为重庆市吸引来了多家储能上下游企业,总投资达到200亿元,让重庆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铜梁区10平方公里新型储能产业园的布局。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2024年8月,重庆市铜梁区已有新型储能规上企业13家。2024年1月~8月,重庆市铜梁区新型储能产业实现产值48.2亿元、增长56.5%,聚焦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储能创新商业模式。

而就在两年前,重庆市铜梁区的新型储能产业还是一片空白,是什么让海辰储能能够下定决心,没有选择在新能源行业建厂知名度更高的成都市、宜宾市启动西南区域的市场布局,而是巨资押注重庆市铜梁区这个当初还默默无闻的新兴区域,要“从无到有”创建百亿产业基地?

“铜梁靠近重庆电力负荷中心,也是川电入渝的重要节点,发展新型储能产业要素保障充足。”重庆市铜梁区发改委主任张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2024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的一纸规划揭开了海辰储能前瞻到的市场 “秘密” —— 根据《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4-2027年)》,重庆市将在未来5年优先发展、氢能核能及新型储能等6个高成长未来产业,开展全固态电池、钠/镁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电池研发应用,探索超级电容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应用。

而铜梁区,对于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给出的决心的更是“狂放”:抢占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01重庆储能“狂飙”

继海辰储能重庆基地启动建设以来,2022年,四川金汇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在重庆市铜梁区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成立重庆金汇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年10月底,金汇能重庆生产基地已经正式投产,将实现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30万套再生石墨坩埚、3000吨的硅碳负极材料的产能,基地生产的产品主要配套给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比亚迪汽车等企业,在川渝地区实现半小时供应。

而在海辰储能的引荐下,2023年,福建科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紧跟着组建了子公司重庆科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同样落地于铜梁区,并于2023年5月斥资10亿元生产基地建设,主攻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厂房的钢结构建造。

同样受到吸引来到重庆的还有江苏厚生新能源有限公司。2023年5月,重庆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江苏厚生在西南地区创建的锂电池隔膜生产项目,将建设16条基膜生产线和配套涂覆膜生产线。

厚生新能源重庆基地项目分为两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5万平米的厂房已经完成封顶,设备已进行安装,2025年初将全线投产,待两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50亿元。

伴随“大厂”的成功引进和示范效应,重庆市在储能产业布局上一路“狂飙”,两江新区成为铜梁区之外,重庆市储能项目的另一个据点。

2022年5月,重庆市两江新区举行储能产业发展推进会,成功签约引进低碳及储能技术产业化功能平台、航天中电科技全国总部项目、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等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约109亿元,涵盖研发机构、总部运营、生产制造等多个业态。

而早在2021年,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带着6亿元投资驻扎两江新区,打造能够完整覆盖氢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场景的生产研发基地,产品将能够用于公路运输、轨道交通、特种车辆、港口设备、船舶运输、固定电站和备用电源等各种大功率应用。

作为直辖市,重庆下辖26个市辖区、8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有38个县级区划。除了成为新型储能后起之秀的铜梁区,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长寿区、九龙坡区、西部科学城高新区都是重庆市氢能和储能产业规划布局的核心区域。

2022年2月底,珠海冠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浙江冠宇电池公司 “牵手” 重庆市万盛区,斥资40亿元在万盛区布局建设年产15GWh的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主要生产储能电池,计划在2025年建成投产。

从上述企业的入驻历程可以看出,重庆市正在有计划的通过引进“大厂”,推动储能电池供应链上下游各个要素齐聚重庆、协同发展。而海辰储能,正是铜梁区和重庆市打通新型储能产业链条上的“关键大项目”。

不过,这些“大厂”在重庆设置的产业目标定位切口又非常精准,并没有计划铺设“大而全”的电池产品线,正如海辰储能重庆电池工厂总经理叶蓁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公开表示:“我们只专注做储能电池,不做动力电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产业定位?这还要从重庆市自身的特殊电力情况说起。

近年来,重庆迎峰度夏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夏季用电负荷高峰不断攀高,对于能够补强重庆区域电网的储能项目有直接的需求。

重庆市能源局在2024年5月7日发布的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0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一份答复函中这样写到:受能源资源禀赋限制,我市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电力受端省份。

电力受端省份是指主要依赖外部电力供应、输入外来电能的地区,这主要是由于本地电力生产能力的不足,需要通过跨区域电力输送来弥补电力缺口。

典型的电力受端省市包括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省份和城市。

这些地区由于工业发展、居民生活用电需求旺盛,而本地发电能力和资源相对有限,因此长期依赖其他电力输出大省(如西南、西北等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供应电力,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等跨区输电模式。

由此,海辰储能项目投产之后,也为提升重庆电网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降低电力系统的负荷峰值做出了直接的贡献,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02是什么,让重庆“狂”?

2024年初,重庆市公布了2023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的消息,在当时与广州市联袂跻身 “3万亿城市俱乐部”,成为继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之后,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的两座新城。 

这一次,是一直看似低调的重庆市突然“狂飙”出来与广州市展开了中国经济第四城之争,一时间激起了坊间热议。

其实,偏安西南一隅的重庆市经济实力一直不俗。早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重庆市的GDP就一度曾跃居全国城市排名第四位的水平。

从计划经济改革市场经济之后,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沿海城市后来居上,发展逐步超过中国中西部的城市。但无论时代怎么改变,重庆市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国经济十强城市”的名单。

当全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处于西部交通支点、同时又在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需要兼顾三峡库区发展重任的重庆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定位,每年可以获得来自中央财政的补助超过2000亿元 —— 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受益方,重庆市迎来了飞速发展期。

此外,重庆还是国家战略的倾斜之地。从西部大开发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国家中心城市到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国家交通第四极,从一带一路到长江经济带,再到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投放到重庆市的政策密集度,仅次于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等一线重点城市。

媒体公开报道指出:近十年来,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在GDP的占比维持在80%左右,2015年达到89.48%的峰值,而广州市、深圳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的占比仅为20%~30%。

此外,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并成为拉动重庆市整体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

分领域看,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16.3%和0.6%,合计拉动重庆市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高达16.3%。

在2024年9月13日重庆市市政府举办的“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第22场新闻发布会上,铜梁区委书记谭庆如此介绍:“我们正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首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确立‘2+4’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打造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摩托车2大主导产业,升级打造机电设备、智能家居、合成材料、冷链食品等4大特色产业。”

而能为重庆市的“狂”再添一把火的,正是这已经剑指万亿产业规模的汽车和摩托车产业。

2024年年中,媒体曝出消息,重庆市汽车产量在2024年上半年已经超过广州,成为新的全国“汽车第一城”。

其实,这对于重庆市来说,也是一场“王者归来”。在2018年以前,重庆市也曾是全国汽车产量排名第一的城市,但随后,重庆市汽车产业产量第一的地位被广州市所取代。

时隔数年,重庆市汽车产业的产量重回全国第一,这一次转型的成功也离不开对发展新能源车的重视。

近年来,重庆市不仅积极引入塞力斯等新能源车企,还与华为联合打造新能源车品牌“问界”,本土的老牌车企也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车型,比如长安汽车,已经陆续推出了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等品牌,逐步占领新能源车市场——2024年上半年,重庆市生产的汽车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新能源车,同比增长1.5倍。

此外,重庆市还是爱玛电动摩托车的主要生产基地。2024年上半年,重庆市出口摩托车达到221.4万辆,数量居全国第一。2023年,重庆市摩托车产量562万辆,数量同比增长30.2%;实现产值862亿元,产值同比增长1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之而来的,是动力锂电池企业的积极选址落地,它们的选择是重庆市涪陵区。

2022年5月19日,孚能科技与吉利科技集团合资的动力电池项目在重庆市涪陵区开工,规划占地面积480亩,规划产能12GWh,是重庆市级百项重点关注项目之一。

2023年5月9日,青山实业旗下新能源领域子公司瑞浦兰钧年产30GWh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也在重庆涪陵高新区举行。

截至2024年,重庆市涪陵区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3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卡涞科技、联洋新材料等11个配套材料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建设。

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涪陵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72GWh,总产值预计超过800亿元,产能位居重庆全市第一。

03抢占西部高地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诗中提到的“铜梁”,就是今天以新型储能为特色现代产业的重庆市铜梁区,这里幅员面积1340平方公里,人口85万,自初唐建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铜梁区玄天湖景区。来源:重庆市铜梁区委宣传部

如今上铜梁的,来的都是赋能的“少年”。 到2024年,重庆市铜梁区新型储能产业一系列产品的本地配套率已达到60% ,正负极材料、铝箔、隔膜、结构件、储能系统等储能电池的核心供应链均已完善。

从零规模到百亿规模,重庆市铜梁区只花费了2年时间,其项目引进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企业看好的政府政策投注和财政支撑无疑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未来,今天的铜梁区抢占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高地的决心已然变得更加清晰和具体:着力培育储能电池全产业链,再通过三至五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辐射带动重庆市形成2000亿元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从零到百亿,从百亿到千亿,一个支点,撬动着硕大的蓝图。

除了抓产业集群培育,重庆市铜梁区还在力促新型储能在各领域加快应用,持续激发新型储能市场需求,目前,重庆市铜梁区已打造“新能源+储能”“分布式能源+储能”、农村微电网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建成投用储能应用场景25个。

截至2024年8月,重庆市投入运营的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已有13个,合计规模约140万千瓦/280万千瓦时,为全市新增电力顶峰能力140万千瓦、网内移峰填谷能力280万千瓦,相当于新建了一个大型火电站,有效夯实了全市电力保障能力。

自己的事做好了,还有合作的事。

在《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中,重庆市政府对铜梁区所在的渝西地区明确提出了如下要求:“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基于此,重庆市还将与四川省的遂宁、宜宾、乐山、自贡等地组建成渝地区新型储能产业联盟,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园区;与遂宁市大英县开展锂资源供应合作,推动宜宾南溪经开区融入铜梁新型储能产业上游配套链;还将联合自贡成功创建第二批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

目前,自贡市年产30万吨电池电解液生产项目已纳入重庆市铜梁区新型储能产业配套链,川渝配套率约70%,已初步构建起川渝地区储能一小时锂电的“供应链圈”。

而从服务西部大开放的战略背景下看,重庆市的渝西地区还有着独特的交通优势:正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和长江水道的交汇区域。

这意味着:向西,有中欧班列直达欧洲;向南,有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东南亚;向东,长江黄金水道奔涌入海;向北,“渝满俄”班列纵贯南北……让不靠海、不沿边境的重庆市,却能从山区直通港口,从内陆腹心挺进开放前沿。

狂飙的重庆储能,下一步蓝图,一定还有跨越山海。

原文标题 : 重庆,王者归来

2024年1月~8月,重庆市铜梁区新型储能产业实现产值48.2亿元、增长56.5%,聚焦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储能创新商业模式。

©图源 / 重庆政府官网

文 / 马沙沙 编辑 / 杨倩

来源 / 储能严究院

编者按|

“双碳”战略目标提出即将迎来4周年,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碳中和新时代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转型升级,拥抱低碳绿色经济,光伏、风电、氢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企业也快速取代水泥建材、纺织印染等高耗能行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此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等,全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期冀着能够在碳中和这条康庄大道上快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背景下,「能源严究院」、「储能严究院」将陆续推出《新能源商业地理》系列报道,将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角度解码地方经济新动能。

短短2年,重庆市的储能产业狂飙引人注目:

两年时间“从0到100”,建起百亿新型储能特色现代产业集群

海辰储能、孚能科技、瑞浦兰钧等电芯厂商,以及上游材料制造商科达新能源、金汇能新材料、厚生新能源等纷纷入驻

百亿级工业招商项目做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次年投产” 

万亿汽车产量重回全国第一,电动摩托车出口全国第一

政策倾斜、财政支付两把利器所向披靡

不临海,不临边,却能跨越山海、陆海贯通、东西协同

本期《新能源商业地理》,让我们走进重庆,揭秘这座西部城市是如何抢占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地、跻身“3万亿俱乐部”的。

202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中,新认定了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庆市有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入选。

其中就包含了以新型储能为特色现代产业的重庆市铜梁区。这也是这份名单中唯一一个新型储能特色现代产业集群。

2022年5月,锂电行业龙头企业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 “海辰储能” ),豪掷130亿元投资,也锚定了铜梁区,在这里创建了海辰储能重庆基地。

该基地用地1200亩(约合0.8平方千米),建设有16条生产线和配套设施,用以生产新一代储能锂电池和储能模组,能够开发50Ah、280Ah、300Ah、314Ah等专业化储能电池产品,全面达产后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这同样也是重庆市首个新型储能整装项目。目前,海辰储能重庆基地的一期项目已在2023年12月建成投产,可以同时生产280Ah、314Ah产品,主要用于国家电网调控调频、储能电站等应用场景。

海辰储能的坚定入驻很快为重庆市吸引来了多家储能上下游企业,总投资达到200亿元,让重庆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铜梁区10平方公里新型储能产业园的布局。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2024年8月,重庆市铜梁区已有新型储能规上企业13家。2024年1月~8月,重庆市铜梁区新型储能产业实现产值48.2亿元、增长56.5%,聚焦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储能创新商业模式。

而就在两年前,重庆市铜梁区的新型储能产业还是一片空白,是什么让海辰储能能够下定决心,没有选择在新能源行业建厂知名度更高的成都市、宜宾市启动西南区域的市场布局,而是巨资押注重庆市铜梁区这个当初还默默无闻的新兴区域,要“从无到有”创建百亿产业基地?

“铜梁靠近重庆电力负荷中心,也是川电入渝的重要节点,发展新型储能产业要素保障充足。”重庆市铜梁区发改委主任张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2024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的一纸规划揭开了海辰储能前瞻到的市场 “秘密” —— 根据《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4-2027年)》,重庆市将在未来5年优先发展、氢能核能及新型储能等6个高成长未来产业,开展全固态电池、钠/镁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电池研发应用,探索超级电容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应用。

而铜梁区,对于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给出的决心的更是“狂放”:抢占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01重庆储能“狂飙”

继海辰储能重庆基地启动建设以来,2022年,四川金汇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在重庆市铜梁区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成立重庆金汇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年10月底,金汇能重庆生产基地已经正式投产,将实现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30万套再生石墨坩埚、3000吨的硅碳负极材料的产能,基地生产的产品主要配套给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比亚迪汽车等企业,在川渝地区实现半小时供应。

而在海辰储能的引荐下,2023年,福建科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紧跟着组建了子公司重庆科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同样落地于铜梁区,并于2023年5月斥资10亿元生产基地建设,主攻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厂房的钢结构建造。

同样受到吸引来到重庆的还有江苏厚生新能源有限公司。2023年5月,重庆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江苏厚生在西南地区创建的锂电池隔膜生产项目,将建设16条基膜生产线和配套涂覆膜生产线。

厚生新能源重庆基地项目分为两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5万平米的厂房已经完成封顶,设备已进行安装,2025年初将全线投产,待两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50亿元。

伴随“大厂”的成功引进和示范效应,重庆市在储能产业布局上一路“狂飙”,两江新区成为铜梁区之外,重庆市储能项目的另一个据点。

2022年5月,重庆市两江新区举行储能产业发展推进会,成功签约引进低碳及储能技术产业化功能平台、航天中电科技全国总部项目、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等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约109亿元,涵盖研发机构、总部运营、生产制造等多个业态。

而早在2021年,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带着6亿元投资驻扎两江新区,打造能够完整覆盖氢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场景的生产研发基地,产品将能够用于公路运输、轨道交通、特种车辆、港口设备、船舶运输、固定电站和备用电源等各种大功率应用。

作为直辖市,重庆下辖26个市辖区、8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有38个县级区划。除了成为新型储能后起之秀的铜梁区,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长寿区、九龙坡区、西部科学城高新区都是重庆市氢能和储能产业规划布局的核心区域。

2022年2月底,珠海冠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浙江冠宇电池公司 “牵手” 重庆市万盛区,斥资40亿元在万盛区布局建设年产15GWh的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主要生产储能电池,计划在2025年建成投产。

从上述企业的入驻历程可以看出,重庆市正在有计划的通过引进“大厂”,推动储能电池供应链上下游各个要素齐聚重庆、协同发展。而海辰储能,正是铜梁区和重庆市打通新型储能产业链条上的“关键大项目”。

不过,这些“大厂”在重庆设置的产业目标定位切口又非常精准,并没有计划铺设“大而全”的电池产品线,正如海辰储能重庆电池工厂总经理叶蓁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公开表示:“我们只专注做储能电池,不做动力电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产业定位?这还要从重庆市自身的特殊电力情况说起。

近年来,重庆迎峰度夏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夏季用电负荷高峰不断攀高,对于能够补强重庆区域电网的储能项目有直接的需求。

重庆市能源局在2024年5月7日发布的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0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一份答复函中这样写到:受能源资源禀赋限制,我市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电力受端省份。

电力受端省份是指主要依赖外部电力供应、输入外来电能的地区,这主要是由于本地电力生产能力的不足,需要通过跨区域电力输送来弥补电力缺口。

典型的电力受端省市包括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省份和城市。

这些地区由于工业发展、居民生活用电需求旺盛,而本地发电能力和资源相对有限,因此长期依赖其他电力输出大省(如西南、西北等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供应电力,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等跨区输电模式。

由此,海辰储能项目投产之后,也为提升重庆电网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降低电力系统的负荷峰值做出了直接的贡献,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02是什么,让重庆“狂”?

2024年初,重庆市公布了2023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的消息,在当时与广州市联袂跻身 “3万亿城市俱乐部”,成为继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之后,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的两座新城。 

这一次,是一直看似低调的重庆市突然“狂飙”出来与广州市展开了中国经济第四城之争,一时间激起了坊间热议。

其实,偏安西南一隅的重庆市经济实力一直不俗。早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重庆市的GDP就一度曾跃居全国城市排名第四位的水平。

从计划经济改革市场经济之后,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沿海城市后来居上,发展逐步超过中国中西部的城市。但无论时代怎么改变,重庆市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国经济十强城市”的名单。

当全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处于西部交通支点、同时又在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需要兼顾三峡库区发展重任的重庆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定位,每年可以获得来自中央财政的补助超过2000亿元 —— 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受益方,重庆市迎来了飞速发展期。

此外,重庆还是国家战略的倾斜之地。从西部大开发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国家中心城市到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国家交通第四极,从一带一路到长江经济带,再到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投放到重庆市的政策密集度,仅次于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等一线重点城市。

媒体公开报道指出:近十年来,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在GDP的占比维持在80%左右,2015年达到89.48%的峰值,而广州市、深圳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的占比仅为20%~30%。

此外,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并成为拉动重庆市整体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

分领域看,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16.3%和0.6%,合计拉动重庆市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高达16.3%。

在2024年9月13日重庆市市政府举办的“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第22场新闻发布会上,铜梁区委书记谭庆如此介绍:“我们正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首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确立‘2+4’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打造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摩托车2大主导产业,升级打造机电设备、智能家居、合成材料、冷链食品等4大特色产业。”

而能为重庆市的“狂”再添一把火的,正是这已经剑指万亿产业规模的汽车和摩托车产业。

2024年年中,媒体曝出消息,重庆市汽车产量在2024年上半年已经超过广州,成为新的全国“汽车第一城”。

其实,这对于重庆市来说,也是一场“王者归来”。在2018年以前,重庆市也曾是全国汽车产量排名第一的城市,但随后,重庆市汽车产业产量第一的地位被广州市所取代。

时隔数年,重庆市汽车产业的产量重回全国第一,这一次转型的成功也离不开对发展新能源车的重视。

近年来,重庆市不仅积极引入塞力斯等新能源车企,还与华为联合打造新能源车品牌“问界”,本土的老牌车企也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车型,比如长安汽车,已经陆续推出了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等品牌,逐步占领新能源车市场——2024年上半年,重庆市生产的汽车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新能源车,同比增长1.5倍。

此外,重庆市还是爱玛电动摩托车的主要生产基地。2024年上半年,重庆市出口摩托车达到221.4万辆,数量居全国第一。2023年,重庆市摩托车产量562万辆,数量同比增长30.2%;实现产值862亿元,产值同比增长1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之而来的,是动力锂电池企业的积极选址落地,它们的选择是重庆市涪陵区。

2022年5月19日,孚能科技与吉利科技集团合资的动力电池项目在重庆市涪陵区开工,规划占地面积480亩,规划产能12GWh,是重庆市级百项重点关注项目之一。

2023年5月9日,青山实业旗下新能源领域子公司瑞浦兰钧年产30GWh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也在重庆涪陵高新区举行。

截至2024年,重庆市涪陵区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3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卡涞科技、联洋新材料等11个配套材料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建设。

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涪陵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72GWh,总产值预计超过800亿元,产能位居重庆全市第一。

03抢占西部高地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诗中提到的“铜梁”,就是今天以新型储能为特色现代产业的重庆市铜梁区,这里幅员面积1340平方公里,人口85万,自初唐建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铜梁区玄天湖景区。来源:重庆市铜梁区委宣传部

如今上铜梁的,来的都是赋能的“少年”。 到2024年,重庆市铜梁区新型储能产业一系列产品的本地配套率已达到60% ,正负极材料、铝箔、隔膜、结构件、储能系统等储能电池的核心供应链均已完善。

从零规模到百亿规模,重庆市铜梁区只花费了2年时间,其项目引进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企业看好的政府政策投注和财政支撑无疑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未来,今天的铜梁区抢占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高地的决心已然变得更加清晰和具体:着力培育储能电池全产业链,再通过三至五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辐射带动重庆市形成2000亿元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从零到百亿,从百亿到千亿,一个支点,撬动着硕大的蓝图。

除了抓产业集群培育,重庆市铜梁区还在力促新型储能在各领域加快应用,持续激发新型储能市场需求,目前,重庆市铜梁区已打造“新能源+储能”“分布式能源+储能”、农村微电网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建成投用储能应用场景25个。

截至2024年8月,重庆市投入运营的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已有13个,合计规模约140万千瓦/280万千瓦时,为全市新增电力顶峰能力140万千瓦、网内移峰填谷能力280万千瓦,相当于新建了一个大型火电站,有效夯实了全市电力保障能力。

自己的事做好了,还有合作的事。

在《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中,重庆市政府对铜梁区所在的渝西地区明确提出了如下要求:“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基于此,重庆市还将与四川省的遂宁、宜宾、乐山、自贡等地组建成渝地区新型储能产业联盟,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园区;与遂宁市大英县开展锂资源供应合作,推动宜宾南溪经开区融入铜梁新型储能产业上游配套链;还将联合自贡成功创建第二批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

目前,自贡市年产30万吨电池电解液生产项目已纳入重庆市铜梁区新型储能产业配套链,川渝配套率约70%,已初步构建起川渝地区储能一小时锂电的“供应链圈”。

而从服务西部大开放的战略背景下看,重庆市的渝西地区还有着独特的交通优势:正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和长江水道的交汇区域。

这意味着:向西,有中欧班列直达欧洲;向南,有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东南亚;向东,长江黄金水道奔涌入海;向北,“渝满俄”班列纵贯南北……让不靠海、不沿边境的重庆市,却能从山区直通港口,从内陆腹心挺进开放前沿。

狂飙的重庆储能,下一步蓝图,一定还有跨越山海。

原文标题 : 重庆,王者归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