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4年,“手术机器人第一股”困在亏损深渊

医药投资部落

2周前

称“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的天智航在科创板的第一个上市交易日,公司股票开盘价70元,后续甚至最高冲到140元以上,相比于12元的发行价,上涨了10倍以上,一时引发市场轰动。但是很不幸,这是一个典型的“出道即巅峰”式的案例,天智航留给资本市场最辉煌的记忆,也就定格在了那个时刻。
作者 | Mc 

来源 | 医药投资部落(ID:mdinvest)

4年前的2020年7月7日,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天智航的高光时刻。

当天,是号称“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的天智航在科创板的第一个上市交易日,公司股票开盘价70元,后续甚至最高冲到140元以上,相比于12元的发行价,上涨了10倍以上,一时引发市场轰动。

但是很不幸,这是一个典型的“出道即巅峰”式的案例,天智航留给资本市场最辉煌的记忆,也就定格在了那个时刻。

在科创板上市整整4年之后,天智航的最新股价是6.94元/股,不仅距离最高的141.6元/股已经恍如隔世,甚至相比于发行价也已经破发接近50%。

作为一家带U的科创板企业,天智航并非是按照为未盈利企业量身打造的“标准五”上市,而是按照收入体量为主的“标准二”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在实现科创板IPO前一年的2019年,天智航虽然净利润仍然为负,但是收入达到了2.3亿元人民币,在那审核相对宽松的年代,压线通过“标准二”成功登陆科创板,并顺利募集资金约4.5亿元。

有一位长者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天智航可谓是精准把握历史进程的代表,它的IPO申请无论是早一年还是晚一年,都没有成功上市的可能。

在2019年之前,天智航的收入从未超过2亿元。

在2019年之后的2020~2022年这三年,其收入分别为1.36亿元、1.56亿元、1.56亿元,也已经低于“标准二”的收入门槛2亿元。

但是这种有意或者无意的“幸运”,并没有成为天智航发展的拐点。

2024年8月28日晚间,天智航发布2024年半年报。

2024年上半年,天智航营业收入为583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81%;而净利润也持续增亏——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48.5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689.84万元增亏近一千万;扣非净利润则达到-8138.50万元。

在成功实现IPO并得到资本市场海量资金的支持之后,天智航并没有展现出与“手术机器人第一股”这个响亮的名号相匹配的强劲基本面。

如影随形的亏损,成为时刻高悬在这家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头顶的一个定时炸弹。

作为科创板上市的指导性文件,《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了若干退市条件,其中与天智航最为相关的一条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作为上半年营业收入仅仅5831万元的天智航,退市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哪一年销售端出了一点问题,收入一不小心掉到1亿元以下,就告别科创板了。

更为要命的是,纵观天智航近10年来的财务报表,除了2017年短暂盈利2000万之外,其他年度都是亏损状态。

上市之后的2020年到2024年上半年,天智航累计亏损已经达到了4.5亿,相当于已经把IPO募集到的资金亏光。

截至2024年半年报,天智航账上尚有货币资金约2.22亿。

但是这笔钱,能否支撑到盈利那一天,存在不小的变数。

在2024年的半年报中,天智航提到:公司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是目前公司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基于影像实时导航与机器人技术的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但是,如果骨科手术出现颠覆性的诊疗方法,市场上可能出现比公司“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更优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进而形成对公司产品的替代效应。

不好说是否已经出现“更优的产品或解决方案”,但是这种概率不小。

自从2018年以来,国内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大潮风起云涌。

用行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本以为高科技含量99.9%的高级货,一时间冒出了上百家企业”。

具体到骨科手术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从2022年开始,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注册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4年1月,我国共有38款骨科手术机器人获批(国产品牌27款,进口品牌11款)。

仅2023年就有9家企业进入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获批产品数量多达14个。

在日益红海的竞争格局下,天智航必须跑得更快一点才行

称“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的天智航在科创板的第一个上市交易日,公司股票开盘价70元,后续甚至最高冲到140元以上,相比于12元的发行价,上涨了10倍以上,一时引发市场轰动。但是很不幸,这是一个典型的“出道即巅峰”式的案例,天智航留给资本市场最辉煌的记忆,也就定格在了那个时刻。
作者 | Mc 

来源 | 医药投资部落(ID:mdinvest)

4年前的2020年7月7日,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天智航的高光时刻。

当天,是号称“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的天智航在科创板的第一个上市交易日,公司股票开盘价70元,后续甚至最高冲到140元以上,相比于12元的发行价,上涨了10倍以上,一时引发市场轰动。

但是很不幸,这是一个典型的“出道即巅峰”式的案例,天智航留给资本市场最辉煌的记忆,也就定格在了那个时刻。

在科创板上市整整4年之后,天智航的最新股价是6.94元/股,不仅距离最高的141.6元/股已经恍如隔世,甚至相比于发行价也已经破发接近50%。

作为一家带U的科创板企业,天智航并非是按照为未盈利企业量身打造的“标准五”上市,而是按照收入体量为主的“标准二”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在实现科创板IPO前一年的2019年,天智航虽然净利润仍然为负,但是收入达到了2.3亿元人民币,在那审核相对宽松的年代,压线通过“标准二”成功登陆科创板,并顺利募集资金约4.5亿元。

有一位长者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天智航可谓是精准把握历史进程的代表,它的IPO申请无论是早一年还是晚一年,都没有成功上市的可能。

在2019年之前,天智航的收入从未超过2亿元。

在2019年之后的2020~2022年这三年,其收入分别为1.36亿元、1.56亿元、1.56亿元,也已经低于“标准二”的收入门槛2亿元。

但是这种有意或者无意的“幸运”,并没有成为天智航发展的拐点。

2024年8月28日晚间,天智航发布2024年半年报。

2024年上半年,天智航营业收入为583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81%;而净利润也持续增亏——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48.5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689.84万元增亏近一千万;扣非净利润则达到-8138.50万元。

在成功实现IPO并得到资本市场海量资金的支持之后,天智航并没有展现出与“手术机器人第一股”这个响亮的名号相匹配的强劲基本面。

如影随形的亏损,成为时刻高悬在这家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头顶的一个定时炸弹。

作为科创板上市的指导性文件,《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了若干退市条件,其中与天智航最为相关的一条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作为上半年营业收入仅仅5831万元的天智航,退市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哪一年销售端出了一点问题,收入一不小心掉到1亿元以下,就告别科创板了。

更为要命的是,纵观天智航近10年来的财务报表,除了2017年短暂盈利2000万之外,其他年度都是亏损状态。

上市之后的2020年到2024年上半年,天智航累计亏损已经达到了4.5亿,相当于已经把IPO募集到的资金亏光。

截至2024年半年报,天智航账上尚有货币资金约2.22亿。

但是这笔钱,能否支撑到盈利那一天,存在不小的变数。

在2024年的半年报中,天智航提到:公司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是目前公司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基于影像实时导航与机器人技术的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但是,如果骨科手术出现颠覆性的诊疗方法,市场上可能出现比公司“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更优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进而形成对公司产品的替代效应。

不好说是否已经出现“更优的产品或解决方案”,但是这种概率不小。

自从2018年以来,国内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大潮风起云涌。

用行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本以为高科技含量99.9%的高级货,一时间冒出了上百家企业”。

具体到骨科手术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从2022年开始,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注册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4年1月,我国共有38款骨科手术机器人获批(国产品牌27款,进口品牌11款)。

仅2023年就有9家企业进入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获批产品数量多达14个。

在日益红海的竞争格局下,天智航必须跑得更快一点才行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