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政策态度明确,股指底部抬高,N型中期走势。前期脉冲之后,政策分歧减小,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接近尾声。国内政策与海外大选抉择期,短期股指震荡。题材热情还在但留意降温;“政策底”正在形成,布局产能触底+中期成长的板块。
摘要
▶大势研判:政策预期的分歧减小,股指震荡延展仍有反复。10月20日国君策略研判“分歧减小,震荡延展”,与股市表现总体贴合。本轮行情已经历权重股拉升与题材股轮动并外溢至北交所,一方面表明我们前期所述决策层对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是推动股市回暖和提振风险偏好的关键,股市中线底部得以明确和抬高。其次,也在反映股市对政策态度的定价逐步充分,相比于托底型的刺激政策,市场期望看到更多的能够推动再通胀的政策,不然股市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缺乏持续展开的动力。随着来自金融、财政和地产等关键领域的工具箱已相继明确或即将明确,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分歧正在减小,现阶段股指以震荡为主并依然会有反复。此外,国内稳增长政策与美国大选靴子待落地,同时金九银十之后淡季临近,在一定程度上会扰动市场情绪,题材轮动余热但可能减速。“政策底”已现,我们认为应淡化指数,重视结构,重点考虑在未来产能周期有望触底并远期增长有望正常化的板块。
▶面向未来的重要线索: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有望重现投资价值。我们自10月8号起便持续推荐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机遇,客观而言,现有举措还难以对经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既然此前经济形势推动了决策层态度的转变与政策底的出现,这就为远期增长价值的出现和投资提供了契机。但毕竟中国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系统性的变化,即具有竞争优势或能够从低迷期走出有望正常化的领域也在变化,而不再是过去的地产基建。从逻辑角度,一个重要的选择思路是,在考虑其远期成长性的前提下,考虑哪些领域能够在2025年前后看到产能周期触底或增长不再下滑,有望在未来形成优质的投资机遇和调整中加仓的方向。目前产能过剩集中在中下游:传统资源品中的建材(水泥、玻璃)、钢铁、化工;先进制造中的专用设备、电气设备、有色(能源金属)、汽车、TMT设备。往后看传统行业拐点需观察,先进制造领域存在亮点:需求筑底或回升的半导体、工程机械与产业链优势明显的新能源和汽车龙头。
▶行业比较:题材热情还在但留意降温;下一阶段投资不如看远一些。前期脉冲后政策分歧减小,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接近尾声。眼下震荡阶段,建议投资选择兼顾长期价值与短期估值:1)产能周期触底:产能周期改善的确定性:关注供需结构有望率先企稳,需求筑底回升、龙头优势明显的电子/汽车/新能源/工程机械。2)十四五收官年,需“赶进度”带动的增长确定性:军工/风电以及受益电信业务开放的通信;3)股东回报改善:回购增持再贷款与互换便利落地定向释放流动性,看好低PB央企龙头。继续推荐港股。
▶主题推荐:1、冰雪经济。国常会部署有关举措促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看好冰雪场馆设计施工/冰雪装备/冰雪旅游消费/赛事运营。2、低空经济。工信部提出建立通感一体低空经济网络设施,看好空管等低空基建/零部件/通航运营。3、地方化债。地方化债力度空前,看好政府支付应收压力大的环保市政工程/信创。4、国资并购。看好国有资本战略新兴领域资产重组和能源资源/公共服务领域整合。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目录
01
政策预期的分歧减小,股指震荡延展仍有反复
大势研判:政策预期的分歧减小,股指震荡延展仍有反复。10月20日国君策略研判“分歧减小,震荡延展”,与股市表现总体贴合。本轮行情已经历权重股拉升与题材股轮动并外溢至北交所,一方面表明我们前期所述决策层对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是推动股市回暖和提振风险偏好的关键,股市中线底部得以明确和抬高。其次,也在反映股市对政策态度的定价逐步充分,相比于托底型的刺激政策,市场期望看到更多的能够推动再通胀的政策,不然股市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缺乏持续展开的动力。随着来自金融、财政和地产等关键领域的工具箱已相继明确或即将明确,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分歧正在减小,现阶段股指以震荡为主并依然会有反复。此外,国内稳增长政策与美国大选靴子待落地,同时金九银十之后淡季临近,在一定程度上会扰动市场情绪,题材轮动余热但可能减速。“政策底”已现,我们认为应淡化指数,重视结构,重点考虑在未来产能周期有望触底并远期增长有望正常化的板块。
02
面向未来的重要线索: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有望重现投资价值
面向未来的重要线索: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有望重现投资价值。我们自10月8号起便持续在推荐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机遇,客观而言,现有举措还难以对经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既然此前经济形势推动了决策层态度的转变与政策底的出现,这就为远期增长价值的出现和投资提供了契机。但毕竟中国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系统性的变化,即具有竞争优势或能够从低迷期走出有望正常化的领域也在变化,而不再是过去的地产基建。从逻辑角度,一个重要的选择思路是,在考虑其远期成长性的前提下,考虑哪些领域能够在2025年前后看到产能周期触底或增长不再下滑,有望在未来形成优质的投资机遇和调整中加仓的方向。目前产能过剩集中在中下游:传统资源品中的建材(水泥、玻璃)、钢铁、化工;先进制造中的专用设备、电气设备、有色(能源金属)、汽车、TMT设备。往后看传统行业拐点需观察,先进制造领域存在亮点:需求筑底或回升的半导体、工程机械与产业链优势明显的新能源和汽车行业龙头。
03
特朗普交易再度升温,关注后续预期向现实回摆的可能
特朗普交易再度升温,关注后续预期向现实回摆的可能。美国大选步入决胜阶段,博彩网站Polymarket预测共和党有望全面胜利,特朗普交易再度升温。市场普遍预期其关税、减税以及移民政策将推升美国二次通胀风险,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快速走高,压制全球风险资产表现。但我们认为,当前市场预期与现实或存在错位,后续有边际修正的可能:一方面,当前市场可能过度高估了特朗普政策带来的通胀风险,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是一次性冲击,且同步压制需求对冲价格压力;减税对需求的提振也不及直接补贴,18年特朗普实行减税与关税政策后通胀并未显著抬升;另一方面,政策落地到产生效果存在时滞,而短期利率快速上行直接压制经济需求,因此先宽松交易、后二次通胀应是更为合理的逻辑演绎路径。对于A股而言,国内政策力度仍是核心矛盾,后续流动性预期修正、外部压力加大或使得国内逆周期政策更为积极,若短期情绪冲击带来市场调整,则内需相关资产有望迎来新一轮布局窗口。
04
行业比较:题材热情还在但留意降温;下一阶段投资不如看远一些
行业比较:题材热情还在但留意降温;下一阶段投资不如看远一些。前期脉冲后政策分歧减小,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接近尾声。眼下震荡阶段,建议投资选择兼顾长期价值与短期估值:1)产能周期触底:产能周期改善的确定性:关注供需结构有望率先企稳,需求筑底回升、龙头优势明显的电子/汽车/新能源/工程机械。2)十四五收官年,需“赶进度”带动的增长确定性:军工/风电以及受益电信业务开放的通信;3)股东回报改善:回购增持再贷款与互换便利落地定向释放流动性,看好低PB央企龙头。继续推荐港股。
产能周期视角:亮点在需求筑底或回升的半导体、工程机械,产业链优势明显的电池和汽车行业龙头,以及供给端改革预期持续强化的光伏。从产能过剩行业的供需分析看,传统资源品行业下游与房地产关联度高,后续需求拉动有限,关注供给端去化进程,但产品价格未见明确拐点,周期反转仍需观察;先进制造行业各领域分化,需求回升是判断周期反转关键,部分行业存在结构性亮点。
1)电子:全球半导体周期迎来持续复苏。行业库存去化结束,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逐渐回暖,叠加AI提供增量需求,过去几个月全球半导体销售持续回暖。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上调2024和2025年增速预测,印证行业复苏趋势。
2)汽车及新能源:行业需求有望提速,龙头优势明显。以旧换新和增量政策影响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提速。近几个月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往后看,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带动消费者预期改善,以及股市回升带来财富效应,均有利于汽车需求提振,特别是中高端车型。汽车和电池龙头产业链优势明显,存在α机会。虽然汽车和电池行业整体存在产能过剩压力,但龙头凭借较高的市场份额和产业链议价权,仍可保持盈利能力和业绩增长。以宁德时代为例,上半年在其他环节承压背景下毛利率逆势增长。
3)工程机械:供给格局稳定,需求迎来回升。工程机械供给端压力不大,且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内需方面,2024/05以来受益设备更新政策带动销量同比转正并回升,外需方面,亚非拉新兴市场基建需求带来的出海机会是长期趋势,行业周期正筑底回升。
4)光伏:供给侧改革预期持续强化。工信部在其发布的多个征求意见中,对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现有及新建项目的电耗能耗做出了底线要求。光伏行业协会于10月14日召开防止光伏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于10月18日给出了最低投标指导价0.68元/w,同时约束长尾组件企业低价中标。整体利好形成组件价格底部,以及龙头格局改善。行业供给侧改革预期持续强化,盈利能力有望边际改善并回归合理中枢,底部反转可期。
近年最大规模化债支持政策将出台,利好政府主导领域资产质量及现金流预期改善。财政部负责人于10月12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并强调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我们认为,化债支持力度的加大将有效减轻地方财政压力,进而改善政府主导领域相关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预期,推动其估值修复。1)资产质量角度,应收账款及票据在总资产中占比高,且下游需求由政府主导或处在相关产业链的行业,主要涉及计算机(信创)/建筑/环保/工程机械。2)现金流角度,近几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环保/建筑/机械等行业现金流下滑幅度较大,后续有望改善。综合来看,推荐受益化债力度加大,资产质量及现金流预期改善的建筑/环保/计算机(信创)。
“十四五”收官之年将至,重视因目标进度滞后而赶进度,以及困难领域攻关带来的确定性增长机会,如军工/风电/通信/机械等。“十四五”规划《纲要》批准于2021年3月,其按照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五大部分设置了“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截至2024Q3,根据已披露数据,部分指标尚未100%实现既定目标,包括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森林覆盖率等,并主要集中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部分。行业方面,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部分行业预计将因“收官”压力而“赶进度”,从而带来确定性较强的投资机会。1)军工:2023年因“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进展偏慢。伴随中期调整方案的落地,装备采购和交付现已进入关键期,其业绩有望加速释放,行业估值有望迎来修复。2)风电:2025年将是海风装机大年,装机规模联合2024年预计将达到30-35gw的水平,显著高于2022年和2023年合计的12.3gw。并且,向后展望十五五期间,国内海风规划空间向上叠加海外海风需求高增,海风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3)通信:“十四五”时期坚持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通信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明显落后于过去3年的平均水平,未来有望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实现业绩快速增长。4)机械:结合2024年提出的设备更新改造要求,工业锅炉、电机、电泵、燃气重卡等方向的设备效能标准后续有望提升。
中期维度继续推荐关注股东回报提升的确定性,优质红利央企仍有配置价值。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鼓励中央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再贷款首期总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对于股息率大于2.25%的上市企业来说均有明显激励作用。此外,18日也宣布设立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占首期操作额度5000亿元的40%。互换便利能够允许非银机构以相对低成本(约2%)进行融资,通过投资高股息低波动资产,能够获得较好的受益水平,为高股息股票带来增量资金。推荐:石化/交运/保险/银行等龙头央企。
05
主题推荐: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地方化债/国资并购
1、冰雪经济:政策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看好冰雪场馆设计/施工、冰雪装备和冰雪消费产业链
投资建议:国常会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体规模将超万亿元,冰雪场馆建设和配套装备产业链有望加速完善,看好冰雪旅游和冰雪用品、滑雪培训等领域需求提升。
方向一:受益冰雪场馆建设投资提升的场馆设计、工程施工和冰雪装备;
方向二:受益冰雪旅游和相关消费需求提升的旅游景区、户外用品和赛事运营。
2、低空经济:政策全面引领产业规模化发展,看好低空基建、整机制造和通航运营产业链
投资建议:工信部提出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山东高速拟采购超2.2万架飞行器建设“低空天网”。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产业标准加速落地完善,在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背景下,低空经济产业关键技术有望加速突破,打通从研发到规模化制造,从工业级到消费级应用场景拓展的路径。同时,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也有望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倾斜。
方向一:低空产业早期投资相关的空管/飞行服务系统、低空交通规划、起降场等低空基础设施。
方向二:低空飞行器相关核心系统和零部件,以及通航运营公司。
3、地方化债: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领域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并提出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依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且当前应收账款压力较大的领域有望受益。看好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信创和多元金融等领域投资机会。
4、国资并购:聚焦国家战略,优化产业布局
投资建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心是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资国企的战略价值更加显现,功能定位更加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和原创技术突破。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成为提升功能定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通过集团优质资产注入、跨集团跨层级资产整合等多种方式,有望提升国资国企运营效率,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的能级水平。
方向一: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国有资产重组。看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半导体和信息技术、航天军工、高端装备、医药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资产重组。
方向二:能源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增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国资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看好新老能源、矿产资源、主干管网和物流港口等领域国有资产整合。
主题一:冰雪经济---政策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看好冰雪场馆设计/施工、冰雪装备和冰雪消费产业链
事件:
1、2024年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加快普及,冰雪旅游、冰雪产业蓬勃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要提升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特色化冰雪旅游,强化冰雪装备研发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附加值。要培育一批冰雪领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丰富冰雪消费产品,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健全冰雪标准体系,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新华社)
2、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2024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在京举行。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冰雪产业展会,冬博会不仅是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辉煌成就的致敬与延续,更是全球冰雪产业交流互鉴、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论坛聚焦冬季运动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通过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
本届冬博会,展览面积近2万平方米,有来自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日本等20余个国家的400余品牌参展。现场九大展区全面呈现世界各主要冰雪国家发展状况,国内各省市冰雪项目开展状况,以及全球冰雪品牌发展现状以及相关产业未来发展走势。冬博会作为综合性的冰雪服务平台,承担着多维度多领域的冰雪推广重担。为推动冰雪体育赛事的举办,冬博会作为张家口举办的2029年国际雪联世界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锦标赛、京津冀越野滑雪城市挑战赛、九骑士自由式滑雪挑战赛等高端赛事发布及合作平台,此外,冬博会现场举办了“冬博杯”2024北京越野滑轮障碍赛,全面展示冰雪体育赛事的风采。(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
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冰雪运动不断普及,居民参与率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已近万亿元。根据《2024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900亿元,2024年达到970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体规模将达到10053亿元。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各类冰雪运动场地2847个,同比增长16.11%,其中滑冰场地1912个,同比增长21.32%,滑雪场地935个,同比增长6.74%。分地域看,华北地区冰雪场馆数量最多,山东、江苏和浙江为代表的华东区域、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区域增长较快。
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明显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冰雪运动参与情况调查统计分析报告》,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2.13%,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13亿人。其中,2023-2024冰雪季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18.68%,各类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2.64亿人。从参与冰雪运动类型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参与“民俗冰雪活动”最多,参与率为17.73%,参与人数达1.98亿人;其次是“冰雪观赏体验类活动”,参与率为9.83%,参与人数达1.10亿人;“冰雪运动项目”参与率为6.05%,参与人数为0.68亿人;“陆地冰雪运动项目”参与率为3.06%,参与人数为0.34亿人。以全国大众冰雪季为例,据统计自2014年首届大众冰雪季开始约1000万人次参与至2024年第十届大众冰雪季期间超过1.8亿人次参与,我国冰雪运动十年来实现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国常会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体规模将超万亿元,冰雪场馆建设和配套装备产业链有望加速完善,看好冰雪旅游和冰雪用品、滑雪培训等领域需求提升。
方向一:受益冰雪场馆建设投资提升的场馆设计、工程施工和冰雪装备;
方向二:受益冰雪旅游和相关消费需求提升的旅游景区、户外用品和赛事运营。
主题二:低空经济---政策全面引领产业规模化发展,看好低空基建、整机制造和通航运营产业链
事件:
1、2024年10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赵志国指出,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集约部署城市感知终端,统一建设城市级物联网感知终端管理和数据分析平台。全面建设实景三维中国,搭建数字中国时空基座和数据融合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指出,工信部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加快关键技术攻关。聚焦低空装备本体技术、安全技术、运行技术等方向,体系化推动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推动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创新迭代升级。二是不断加强场景应用牵引。继续推动优势地区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际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费新业态,拓展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新模式。三是深入推进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与无人机等低空装备融合创新,开展低空经济无线电频率使用研究,按需推进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低空智联技术发展和模式创新。四是不断强化法规标准支撑。继续组织开展相关法规宣贯和培训,指导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合规管理,推动建立贯穿低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标准体系,鼓励低空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加强企业供需对接、技术交流、标准协同,共同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低空经济观察)
2、2024年10月20日,山东高速城乡发展集团拟采购超2.2万架飞行器建设“低空天网”。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运营的阳光采购服务平台,发布了山东高速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低空天网”产品及技术合作单位征集公告。公告提及,根据当前工作需要,现面向全国,征集具有研发、生产、销售及管控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低空天网”。
征集公告中公布了飞行器需求,包括干线飞行器与支线飞行器。其中,在干线飞行器方面,以沿山东省内高速公路路网为干线,以高速公路管理处、收费站及服务区等既有设施为起降点、站和中转枢纽,联接省域内各城际间的低空航线所需的续航时间较长、载重量较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机型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多旋翼飞行器(混动或氢动),预估需求不低于2000架;在支线飞行器方面,为满足城区间、公共场所、社区间低空航线及其他作业所需的载重量较小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机型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多旋翼飞行器(混动或氢动),预估需求不低于20000架。(低空经济观察)
3、2024年10月9日,民航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提出尽快印发《民航推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志勇指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完善促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印发《民航推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进一步加强适航审定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管理。(国家民航局)
4、2024年9月9日,工信部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新版目录中航空航天装备涉及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及其他航空器、航空航天装备核心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等7大类、30种技术装备。(工信部)
我国低空产业发展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基础,顶层设计打破产业发展关键堵点。我国具备飞机制造、汽车零部件、民用无人机等领域完整产业链基础。《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文件打通低空经济发展的空域、飞行器管理限制,各地低空产业规划密集出台,飞行器构型/系统安全/起降场等产业标准加速落地。赛迪研究院预计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元,其中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市场2026年起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2026-2030年复合增速有望达52.9%。
投资建议: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产业标准加速落地完善,在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背景下,低空经济产业关键技术有望加速突破,打通从研发到规模化制造,从工业级到消费级应用场景拓展的路径。同时,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也有望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倾斜。
方向一:低空产业早期投资相关的空管/飞行服务系统、低空交通规划、起降场等低空基础设施。
方向二:低空飞行器相关核心系统和零部件,以及通航运营公司。
主题三:地方化债---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领域有望受益
事件:
1、2024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
《意见》要求,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项目资金监管。定期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跟踪资金拨付情况。完善工程价款结算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支付监管。要健全防范化解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制度机制,并加强执法监督。督促国有企业规范和优化支付管理制度。要优化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健全投诉督办约束机制。要强化组织保障和监督,强化部门协同,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拖欠成因及防范化解举措的研究,合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审计监督。(新华网)
2、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副部长王东伟、副部长郭婷婷参加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
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新华网)
3、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新华网)
地方政府投资主导且应收账款压力较大领域有望受益于地方化债。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并提出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预期有望企稳。看好: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信创和多元金融等领域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并提出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预期有望企稳,依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且当前应收账款压力较大的领域有望受益。看好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信创和多元金融等领域投资机会。
主题四:国资并购---看好战略新兴领域资产重组和能源资源/公共服务领域专业化整合
事件:
1、2024年10月10日,上交所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上交所)
2、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新华网)
3、2024年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开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结专业化整合进展成效,交流经验做法,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上,南方电网、中国电信、中国一汽、中国诚通、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绿发等6家企业交流发言,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国务院国资委)
4、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
一是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证监会将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以及支持“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等,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二是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资本市场在支持新兴行业发展的同时,将继续助力传统行业通过重组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需求,将通过完善限售期规定、大幅简化审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同时,通过锁定期“反向挂钩”等安排,鼓励私募投资基金积极参与并购重组。
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管包容度。证监会将在尊重规则的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创新规律,对重组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等事项,进一步提高包容度,更好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四是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证监会将支持上市公司根据交易安排,分期发行股份和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分期支付交易对价、分期配套融资,以提高交易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提高重组效率。
五是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离不开中介机构的功能发挥。证监会将引导证券公司等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交易撮合和专业服务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实施高质量并购重组。
六是依法加强监管。证监会将引导交易各方规范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严格履行信息披露等各项法定义务,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重组市场秩序,有力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发布)
投资建议:国有资本重组整合有望加速,聚焦提质增效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心是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资国企的战略价值更加显现,功能定位更加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和原创技术突破。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成为提升功能定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通过集团优质资产注入、跨集团跨层级资产整合等多种方式,有望提升国资国企运营效率,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的能级水平。
方向一: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国有资产重组。看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半导体和信息技术、航天军工、高端装备、医药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资产重组。
方向二:能源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增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国资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看好新老能源、矿产、主干管网和物流港口等领域国有资产整合。
06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美国就业与经济数据出现降温信号,美国经济“硬着陆”预期抬升或对全球风险资产带来扰动。
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大国博弈目前进入到深水区,部分地区地缘冲突演化方向与烈度难以准确判断,突发事件或对市场造成冲击。
核心观点:政策态度明确,股指底部抬高,N型中期走势。前期脉冲之后,政策分歧减小,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接近尾声。国内政策与海外大选抉择期,短期股指震荡。题材热情还在但留意降温;“政策底”正在形成,布局产能触底+中期成长的板块。
摘要
▶大势研判:政策预期的分歧减小,股指震荡延展仍有反复。10月20日国君策略研判“分歧减小,震荡延展”,与股市表现总体贴合。本轮行情已经历权重股拉升与题材股轮动并外溢至北交所,一方面表明我们前期所述决策层对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是推动股市回暖和提振风险偏好的关键,股市中线底部得以明确和抬高。其次,也在反映股市对政策态度的定价逐步充分,相比于托底型的刺激政策,市场期望看到更多的能够推动再通胀的政策,不然股市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缺乏持续展开的动力。随着来自金融、财政和地产等关键领域的工具箱已相继明确或即将明确,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分歧正在减小,现阶段股指以震荡为主并依然会有反复。此外,国内稳增长政策与美国大选靴子待落地,同时金九银十之后淡季临近,在一定程度上会扰动市场情绪,题材轮动余热但可能减速。“政策底”已现,我们认为应淡化指数,重视结构,重点考虑在未来产能周期有望触底并远期增长有望正常化的板块。
▶面向未来的重要线索: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有望重现投资价值。我们自10月8号起便持续推荐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机遇,客观而言,现有举措还难以对经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既然此前经济形势推动了决策层态度的转变与政策底的出现,这就为远期增长价值的出现和投资提供了契机。但毕竟中国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系统性的变化,即具有竞争优势或能够从低迷期走出有望正常化的领域也在变化,而不再是过去的地产基建。从逻辑角度,一个重要的选择思路是,在考虑其远期成长性的前提下,考虑哪些领域能够在2025年前后看到产能周期触底或增长不再下滑,有望在未来形成优质的投资机遇和调整中加仓的方向。目前产能过剩集中在中下游:传统资源品中的建材(水泥、玻璃)、钢铁、化工;先进制造中的专用设备、电气设备、有色(能源金属)、汽车、TMT设备。往后看传统行业拐点需观察,先进制造领域存在亮点:需求筑底或回升的半导体、工程机械与产业链优势明显的新能源和汽车龙头。
▶行业比较:题材热情还在但留意降温;下一阶段投资不如看远一些。前期脉冲后政策分歧减小,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接近尾声。眼下震荡阶段,建议投资选择兼顾长期价值与短期估值:1)产能周期触底:产能周期改善的确定性:关注供需结构有望率先企稳,需求筑底回升、龙头优势明显的电子/汽车/新能源/工程机械。2)十四五收官年,需“赶进度”带动的增长确定性:军工/风电以及受益电信业务开放的通信;3)股东回报改善:回购增持再贷款与互换便利落地定向释放流动性,看好低PB央企龙头。继续推荐港股。
▶主题推荐:1、冰雪经济。国常会部署有关举措促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看好冰雪场馆设计施工/冰雪装备/冰雪旅游消费/赛事运营。2、低空经济。工信部提出建立通感一体低空经济网络设施,看好空管等低空基建/零部件/通航运营。3、地方化债。地方化债力度空前,看好政府支付应收压力大的环保市政工程/信创。4、国资并购。看好国有资本战略新兴领域资产重组和能源资源/公共服务领域整合。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目录
01
政策预期的分歧减小,股指震荡延展仍有反复
大势研判:政策预期的分歧减小,股指震荡延展仍有反复。10月20日国君策略研判“分歧减小,震荡延展”,与股市表现总体贴合。本轮行情已经历权重股拉升与题材股轮动并外溢至北交所,一方面表明我们前期所述决策层对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是推动股市回暖和提振风险偏好的关键,股市中线底部得以明确和抬高。其次,也在反映股市对政策态度的定价逐步充分,相比于托底型的刺激政策,市场期望看到更多的能够推动再通胀的政策,不然股市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缺乏持续展开的动力。随着来自金融、财政和地产等关键领域的工具箱已相继明确或即将明确,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分歧正在减小,现阶段股指以震荡为主并依然会有反复。此外,国内稳增长政策与美国大选靴子待落地,同时金九银十之后淡季临近,在一定程度上会扰动市场情绪,题材轮动余热但可能减速。“政策底”已现,我们认为应淡化指数,重视结构,重点考虑在未来产能周期有望触底并远期增长有望正常化的板块。
02
面向未来的重要线索: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有望重现投资价值
面向未来的重要线索: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有望重现投资价值。我们自10月8号起便持续在推荐产能周期有望筑底的行业机遇,客观而言,现有举措还难以对经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既然此前经济形势推动了决策层态度的转变与政策底的出现,这就为远期增长价值的出现和投资提供了契机。但毕竟中国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系统性的变化,即具有竞争优势或能够从低迷期走出有望正常化的领域也在变化,而不再是过去的地产基建。从逻辑角度,一个重要的选择思路是,在考虑其远期成长性的前提下,考虑哪些领域能够在2025年前后看到产能周期触底或增长不再下滑,有望在未来形成优质的投资机遇和调整中加仓的方向。目前产能过剩集中在中下游:传统资源品中的建材(水泥、玻璃)、钢铁、化工;先进制造中的专用设备、电气设备、有色(能源金属)、汽车、TMT设备。往后看传统行业拐点需观察,先进制造领域存在亮点:需求筑底或回升的半导体、工程机械与产业链优势明显的新能源和汽车行业龙头。
03
特朗普交易再度升温,关注后续预期向现实回摆的可能
特朗普交易再度升温,关注后续预期向现实回摆的可能。美国大选步入决胜阶段,博彩网站Polymarket预测共和党有望全面胜利,特朗普交易再度升温。市场普遍预期其关税、减税以及移民政策将推升美国二次通胀风险,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快速走高,压制全球风险资产表现。但我们认为,当前市场预期与现实或存在错位,后续有边际修正的可能:一方面,当前市场可能过度高估了特朗普政策带来的通胀风险,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是一次性冲击,且同步压制需求对冲价格压力;减税对需求的提振也不及直接补贴,18年特朗普实行减税与关税政策后通胀并未显著抬升;另一方面,政策落地到产生效果存在时滞,而短期利率快速上行直接压制经济需求,因此先宽松交易、后二次通胀应是更为合理的逻辑演绎路径。对于A股而言,国内政策力度仍是核心矛盾,后续流动性预期修正、外部压力加大或使得国内逆周期政策更为积极,若短期情绪冲击带来市场调整,则内需相关资产有望迎来新一轮布局窗口。
04
行业比较:题材热情还在但留意降温;下一阶段投资不如看远一些
行业比较:题材热情还在但留意降温;下一阶段投资不如看远一些。前期脉冲后政策分歧减小,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接近尾声。眼下震荡阶段,建议投资选择兼顾长期价值与短期估值:1)产能周期触底:产能周期改善的确定性:关注供需结构有望率先企稳,需求筑底回升、龙头优势明显的电子/汽车/新能源/工程机械。2)十四五收官年,需“赶进度”带动的增长确定性:军工/风电以及受益电信业务开放的通信;3)股东回报改善:回购增持再贷款与互换便利落地定向释放流动性,看好低PB央企龙头。继续推荐港股。
产能周期视角:亮点在需求筑底或回升的半导体、工程机械,产业链优势明显的电池和汽车行业龙头,以及供给端改革预期持续强化的光伏。从产能过剩行业的供需分析看,传统资源品行业下游与房地产关联度高,后续需求拉动有限,关注供给端去化进程,但产品价格未见明确拐点,周期反转仍需观察;先进制造行业各领域分化,需求回升是判断周期反转关键,部分行业存在结构性亮点。
1)电子:全球半导体周期迎来持续复苏。行业库存去化结束,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逐渐回暖,叠加AI提供增量需求,过去几个月全球半导体销售持续回暖。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上调2024和2025年增速预测,印证行业复苏趋势。
2)汽车及新能源:行业需求有望提速,龙头优势明显。以旧换新和增量政策影响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提速。近几个月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往后看,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带动消费者预期改善,以及股市回升带来财富效应,均有利于汽车需求提振,特别是中高端车型。汽车和电池龙头产业链优势明显,存在α机会。虽然汽车和电池行业整体存在产能过剩压力,但龙头凭借较高的市场份额和产业链议价权,仍可保持盈利能力和业绩增长。以宁德时代为例,上半年在其他环节承压背景下毛利率逆势增长。
3)工程机械:供给格局稳定,需求迎来回升。工程机械供给端压力不大,且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内需方面,2024/05以来受益设备更新政策带动销量同比转正并回升,外需方面,亚非拉新兴市场基建需求带来的出海机会是长期趋势,行业周期正筑底回升。
4)光伏:供给侧改革预期持续强化。工信部在其发布的多个征求意见中,对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现有及新建项目的电耗能耗做出了底线要求。光伏行业协会于10月14日召开防止光伏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于10月18日给出了最低投标指导价0.68元/w,同时约束长尾组件企业低价中标。整体利好形成组件价格底部,以及龙头格局改善。行业供给侧改革预期持续强化,盈利能力有望边际改善并回归合理中枢,底部反转可期。
近年最大规模化债支持政策将出台,利好政府主导领域资产质量及现金流预期改善。财政部负责人于10月12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并强调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我们认为,化债支持力度的加大将有效减轻地方财政压力,进而改善政府主导领域相关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预期,推动其估值修复。1)资产质量角度,应收账款及票据在总资产中占比高,且下游需求由政府主导或处在相关产业链的行业,主要涉及计算机(信创)/建筑/环保/工程机械。2)现金流角度,近几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环保/建筑/机械等行业现金流下滑幅度较大,后续有望改善。综合来看,推荐受益化债力度加大,资产质量及现金流预期改善的建筑/环保/计算机(信创)。
“十四五”收官之年将至,重视因目标进度滞后而赶进度,以及困难领域攻关带来的确定性增长机会,如军工/风电/通信/机械等。“十四五”规划《纲要》批准于2021年3月,其按照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五大部分设置了“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截至2024Q3,根据已披露数据,部分指标尚未100%实现既定目标,包括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森林覆盖率等,并主要集中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部分。行业方面,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部分行业预计将因“收官”压力而“赶进度”,从而带来确定性较强的投资机会。1)军工:2023年因“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进展偏慢。伴随中期调整方案的落地,装备采购和交付现已进入关键期,其业绩有望加速释放,行业估值有望迎来修复。2)风电:2025年将是海风装机大年,装机规模联合2024年预计将达到30-35gw的水平,显著高于2022年和2023年合计的12.3gw。并且,向后展望十五五期间,国内海风规划空间向上叠加海外海风需求高增,海风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3)通信:“十四五”时期坚持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通信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明显落后于过去3年的平均水平,未来有望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实现业绩快速增长。4)机械:结合2024年提出的设备更新改造要求,工业锅炉、电机、电泵、燃气重卡等方向的设备效能标准后续有望提升。
中期维度继续推荐关注股东回报提升的确定性,优质红利央企仍有配置价值。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鼓励中央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再贷款首期总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对于股息率大于2.25%的上市企业来说均有明显激励作用。此外,18日也宣布设立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占首期操作额度5000亿元的40%。互换便利能够允许非银机构以相对低成本(约2%)进行融资,通过投资高股息低波动资产,能够获得较好的受益水平,为高股息股票带来增量资金。推荐:石化/交运/保险/银行等龙头央企。
05
主题推荐: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地方化债/国资并购
1、冰雪经济:政策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看好冰雪场馆设计/施工、冰雪装备和冰雪消费产业链
投资建议:国常会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体规模将超万亿元,冰雪场馆建设和配套装备产业链有望加速完善,看好冰雪旅游和冰雪用品、滑雪培训等领域需求提升。
方向一:受益冰雪场馆建设投资提升的场馆设计、工程施工和冰雪装备;
方向二:受益冰雪旅游和相关消费需求提升的旅游景区、户外用品和赛事运营。
2、低空经济:政策全面引领产业规模化发展,看好低空基建、整机制造和通航运营产业链
投资建议:工信部提出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山东高速拟采购超2.2万架飞行器建设“低空天网”。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产业标准加速落地完善,在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背景下,低空经济产业关键技术有望加速突破,打通从研发到规模化制造,从工业级到消费级应用场景拓展的路径。同时,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也有望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倾斜。
方向一:低空产业早期投资相关的空管/飞行服务系统、低空交通规划、起降场等低空基础设施。
方向二:低空飞行器相关核心系统和零部件,以及通航运营公司。
3、地方化债: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领域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并提出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依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且当前应收账款压力较大的领域有望受益。看好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信创和多元金融等领域投资机会。
4、国资并购:聚焦国家战略,优化产业布局
投资建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心是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资国企的战略价值更加显现,功能定位更加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和原创技术突破。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成为提升功能定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通过集团优质资产注入、跨集团跨层级资产整合等多种方式,有望提升国资国企运营效率,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的能级水平。
方向一: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国有资产重组。看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半导体和信息技术、航天军工、高端装备、医药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资产重组。
方向二:能源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增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国资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看好新老能源、矿产资源、主干管网和物流港口等领域国有资产整合。
主题一:冰雪经济---政策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看好冰雪场馆设计/施工、冰雪装备和冰雪消费产业链
事件:
1、2024年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加快普及,冰雪旅游、冰雪产业蓬勃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要提升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特色化冰雪旅游,强化冰雪装备研发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附加值。要培育一批冰雪领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丰富冰雪消费产品,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健全冰雪标准体系,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新华社)
2、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2024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在京举行。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冰雪产业展会,冬博会不仅是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辉煌成就的致敬与延续,更是全球冰雪产业交流互鉴、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论坛聚焦冬季运动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通过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
本届冬博会,展览面积近2万平方米,有来自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日本等20余个国家的400余品牌参展。现场九大展区全面呈现世界各主要冰雪国家发展状况,国内各省市冰雪项目开展状况,以及全球冰雪品牌发展现状以及相关产业未来发展走势。冬博会作为综合性的冰雪服务平台,承担着多维度多领域的冰雪推广重担。为推动冰雪体育赛事的举办,冬博会作为张家口举办的2029年国际雪联世界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锦标赛、京津冀越野滑雪城市挑战赛、九骑士自由式滑雪挑战赛等高端赛事发布及合作平台,此外,冬博会现场举办了“冬博杯”2024北京越野滑轮障碍赛,全面展示冰雪体育赛事的风采。(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
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冰雪运动不断普及,居民参与率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已近万亿元。根据《2024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900亿元,2024年达到970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体规模将达到10053亿元。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各类冰雪运动场地2847个,同比增长16.11%,其中滑冰场地1912个,同比增长21.32%,滑雪场地935个,同比增长6.74%。分地域看,华北地区冰雪场馆数量最多,山东、江苏和浙江为代表的华东区域、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区域增长较快。
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明显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冰雪运动参与情况调查统计分析报告》,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2.13%,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13亿人。其中,2023-2024冰雪季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18.68%,各类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2.64亿人。从参与冰雪运动类型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参与“民俗冰雪活动”最多,参与率为17.73%,参与人数达1.98亿人;其次是“冰雪观赏体验类活动”,参与率为9.83%,参与人数达1.10亿人;“冰雪运动项目”参与率为6.05%,参与人数为0.68亿人;“陆地冰雪运动项目”参与率为3.06%,参与人数为0.34亿人。以全国大众冰雪季为例,据统计自2014年首届大众冰雪季开始约1000万人次参与至2024年第十届大众冰雪季期间超过1.8亿人次参与,我国冰雪运动十年来实现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国常会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体规模将超万亿元,冰雪场馆建设和配套装备产业链有望加速完善,看好冰雪旅游和冰雪用品、滑雪培训等领域需求提升。
方向一:受益冰雪场馆建设投资提升的场馆设计、工程施工和冰雪装备;
方向二:受益冰雪旅游和相关消费需求提升的旅游景区、户外用品和赛事运营。
主题二:低空经济---政策全面引领产业规模化发展,看好低空基建、整机制造和通航运营产业链
事件:
1、2024年10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赵志国指出,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集约部署城市感知终端,统一建设城市级物联网感知终端管理和数据分析平台。全面建设实景三维中国,搭建数字中国时空基座和数据融合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指出,工信部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加快关键技术攻关。聚焦低空装备本体技术、安全技术、运行技术等方向,体系化推动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推动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创新迭代升级。二是不断加强场景应用牵引。继续推动优势地区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际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费新业态,拓展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新模式。三是深入推进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与无人机等低空装备融合创新,开展低空经济无线电频率使用研究,按需推进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低空智联技术发展和模式创新。四是不断强化法规标准支撑。继续组织开展相关法规宣贯和培训,指导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合规管理,推动建立贯穿低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标准体系,鼓励低空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加强企业供需对接、技术交流、标准协同,共同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低空经济观察)
2、2024年10月20日,山东高速城乡发展集团拟采购超2.2万架飞行器建设“低空天网”。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运营的阳光采购服务平台,发布了山东高速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低空天网”产品及技术合作单位征集公告。公告提及,根据当前工作需要,现面向全国,征集具有研发、生产、销售及管控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低空天网”。
征集公告中公布了飞行器需求,包括干线飞行器与支线飞行器。其中,在干线飞行器方面,以沿山东省内高速公路路网为干线,以高速公路管理处、收费站及服务区等既有设施为起降点、站和中转枢纽,联接省域内各城际间的低空航线所需的续航时间较长、载重量较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机型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多旋翼飞行器(混动或氢动),预估需求不低于2000架;在支线飞行器方面,为满足城区间、公共场所、社区间低空航线及其他作业所需的载重量较小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机型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多旋翼飞行器(混动或氢动),预估需求不低于20000架。(低空经济观察)
3、2024年10月9日,民航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提出尽快印发《民航推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志勇指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完善促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印发《民航推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进一步加强适航审定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管理。(国家民航局)
4、2024年9月9日,工信部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新版目录中航空航天装备涉及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及其他航空器、航空航天装备核心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等7大类、30种技术装备。(工信部)
我国低空产业发展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基础,顶层设计打破产业发展关键堵点。我国具备飞机制造、汽车零部件、民用无人机等领域完整产业链基础。《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文件打通低空经济发展的空域、飞行器管理限制,各地低空产业规划密集出台,飞行器构型/系统安全/起降场等产业标准加速落地。赛迪研究院预计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元,其中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市场2026年起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2026-2030年复合增速有望达52.9%。
投资建议: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产业标准加速落地完善,在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背景下,低空经济产业关键技术有望加速突破,打通从研发到规模化制造,从工业级到消费级应用场景拓展的路径。同时,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也有望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倾斜。
方向一:低空产业早期投资相关的空管/飞行服务系统、低空交通规划、起降场等低空基础设施。
方向二:低空飞行器相关核心系统和零部件,以及通航运营公司。
主题三:地方化债---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领域有望受益
事件:
1、2024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
《意见》要求,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项目资金监管。定期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跟踪资金拨付情况。完善工程价款结算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支付监管。要健全防范化解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制度机制,并加强执法监督。督促国有企业规范和优化支付管理制度。要优化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健全投诉督办约束机制。要强化组织保障和监督,强化部门协同,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拖欠成因及防范化解举措的研究,合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审计监督。(新华网)
2、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副部长王东伟、副部长郭婷婷参加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
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新华网)
3、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新华网)
地方政府投资主导且应收账款压力较大领域有望受益于地方化债。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并提出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预期有望企稳。看好: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信创和多元金融等领域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并提出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预期有望企稳,依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且当前应收账款压力较大的领域有望受益。看好市政工程、城市轨交、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信创和多元金融等领域投资机会。
主题四:国资并购---看好战略新兴领域资产重组和能源资源/公共服务领域专业化整合
事件:
1、2024年10月10日,上交所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上交所)
2、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新华网)
3、2024年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开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结专业化整合进展成效,交流经验做法,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上,南方电网、中国电信、中国一汽、中国诚通、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绿发等6家企业交流发言,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国务院国资委)
4、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
一是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证监会将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以及支持“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等,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二是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资本市场在支持新兴行业发展的同时,将继续助力传统行业通过重组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需求,将通过完善限售期规定、大幅简化审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同时,通过锁定期“反向挂钩”等安排,鼓励私募投资基金积极参与并购重组。
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管包容度。证监会将在尊重规则的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创新规律,对重组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等事项,进一步提高包容度,更好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四是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证监会将支持上市公司根据交易安排,分期发行股份和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分期支付交易对价、分期配套融资,以提高交易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提高重组效率。
五是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离不开中介机构的功能发挥。证监会将引导证券公司等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交易撮合和专业服务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实施高质量并购重组。
六是依法加强监管。证监会将引导交易各方规范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严格履行信息披露等各项法定义务,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重组市场秩序,有力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发布)
投资建议:国有资本重组整合有望加速,聚焦提质增效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心是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资国企的战略价值更加显现,功能定位更加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和原创技术突破。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成为提升功能定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通过集团优质资产注入、跨集团跨层级资产整合等多种方式,有望提升国资国企运营效率,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的能级水平。
方向一: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国有资产重组。看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半导体和信息技术、航天军工、高端装备、医药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资产重组。
方向二:能源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增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国资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看好新老能源、矿产、主干管网和物流港口等领域国有资产整合。
06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美国就业与经济数据出现降温信号,美国经济“硬着陆”预期抬升或对全球风险资产带来扰动。
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大国博弈目前进入到深水区,部分地区地缘冲突演化方向与烈度难以准确判断,突发事件或对市场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