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观察家】孟莹:供需两旺推动国内天然气行业繁荣

熠熠全球能源观察

3周前

他建议,一是加强气电发展规划引领,进一步明确天然气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二是推动气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建立与光伏、风电协同运营模式,因地制宜有序发展多能互补项目;三是完善气电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在电力中长期市场推动气电两部制电价政策全覆盖;四是提升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天然气掺氢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推进燃机装备国产化;五是推动气电联营,融合发展,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进群|“氢能交流群”“储能交流群”“碳中和交流群” “天然气交流群”

请加微信17310056319,申请请备注进群。

文:孟莹



天然气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可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在9月26日召开的2024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暨今冬明春形势分享会上,与会专家对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情况、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优化天然气利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延续“总体平衡、局部偏紧”态势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高效等多元优势,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全球天然气市场需求延续了增长势头。分地区看,增长的动力来自亚洲;分行业看,增长动力来自工业、电力和运输部门。”国际燃气联盟(IGU)主席李雅兰说。

具体到今冬明春供暖季,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销售管理部副经理席海宏认为,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一季度,全球液化天然气(LNG)需求将继续增长,新增需求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新兴市场。“在供应侧,今年入冬前,全球新投产多个项目,产能进一步增加,总体供需形势预计好于去年,但采暖季全球供需偏紧格局仍未真正转变。”他说。

同时,中海石油气电集团资源与市场部副总经理王欣等与会专家认为,LNG亚洲现货价格在国际地缘形势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这或给我国进口LNG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所长段兆芳表示,未来全球贸易格局深化调整,气价频繁波动或将成为常态,我国企业应加强与资源大国间的能源合作。

但综合来看,与会专家预计,今冬明春全国天然气资源状态好于去年,供需形势延续“总体平衡、局部偏紧”态势。

从全年来看,段兆芳认为,2024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分行业来看,交通用气支撑城燃用气快速增长,工业和发电用气较快增长,化肥化工用气小幅增长。

针对当前天然气保供形势,王欣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保持合理库存水平;二是加强合同履约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供气、提气;三是压实产业链各环节保供责任,加强全产业链联保互保水平,切实增强全国保供可靠性;四是健全LNG接收站第三方开放考核机制,避免因无序采购及随意退出影响天然气稳定供应;五是各供气企业加强沟通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协同调度。

“长期来看,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比例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预计‘十五五’期间天然气需求将加速增长。”思亚能源首席执行官李遥说。

持续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释放我国天然气发展潜力

天然气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持续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将释放我国天然气发展潜力。

“市场化定价是天然气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内外市场融合发展的关键;市场化保供是最能体现市场规律、更为高效的方式。”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总经理付少华说。

李雅兰表示,欧洲的实践证明,一套完整的市场化机制是最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欧洲天然气发展起步早,基础设施完善,各种配套的政策工具、金融工具完善,能够形成“气气竞争为主”的定价模式。“市场机制能够对供求关系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当危机来临时,大量的现货LNG通过市场机制被迅速吸引到欧洲,以解燃眉之急。欧洲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保障了基本的能源供应。”她说。

“价格问题是我们市场化改革的堵点。”李雅兰表示,我国天然气有价格联动机制,但由于管理主体不同、站位不同,在落实的时候往往不到位或者不执行,这个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呼吁。

此外,记者了解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持续创新交易模式和品种,上线国际LNG交易平台,完善油气价格指数体系,目前已成为国内石油天然气领域信息汇集中心、行业发声高地、价格市场化改革试验田。2023年,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交易量突破千亿立方米大关,达1214.46亿立方米。

“未来,中长期合同交易产品或成为市场化保供的重要工具,非居民用气年度合同在交易中心确权和再分配或是市场化保供的新手段,月度合同交易及短期调峰合同交易或成为市场化保供的主角,结合预售交易的交易新模式,上海交易中心将形成多层次、多周期、多交易模式的市场化保供产品体系。”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汪志新如是说。

优化天然气利用,发挥好能源转型“桥梁”作用

天然气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能源,在城市燃气、交通、工业、发电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华电集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邢政表示,天然气发电技术成熟、建设年限短,可同时满足长短时调峰需求,是可再生能源友好的“伙伴能源”。为此,他建议,一是加强气电发展规划引领,进一步明确天然气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二是推动气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建立与光伏、风电协同运营模式,因地制宜有序发展多能互补项目;三是完善气电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在电力中长期市场推动气电两部制电价政策全覆盖;四是提升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天然气掺氢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推进燃机装备国产化;五是推动气电联营,融合发展,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需要关注的是,生物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早在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创新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机制,鼓励支持生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并完善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

“生物天然气产业具有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场景多样化、生态效益显著、原料多元化、工程规模化、功能综合化等特点。”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绿色燃气核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佶建议,加强对有机废弃物沼气生物天然气项目支持政策,推动绿色燃气核证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生物天然气全额全量收购机制;研究建立绿色燃气配额机制,将生物天然气纳入天然气消费总量控制目标;鼓励生物天然气企业延伸产业链,利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肥等副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生物天然气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减轻生物天然气生产企业税收负担,实现“协同发展绿色能源,共创可持续新未来”。


-END-

来源:石油商报


-- 欢迎加入VX群交流 --
“氢能交流群”“储能交流群”“碳中和交流群” “天然气交流群”



他建议,一是加强气电发展规划引领,进一步明确天然气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二是推动气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建立与光伏、风电协同运营模式,因地制宜有序发展多能互补项目;三是完善气电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在电力中长期市场推动气电两部制电价政策全覆盖;四是提升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天然气掺氢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推进燃机装备国产化;五是推动气电联营,融合发展,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进群|“氢能交流群”“储能交流群”“碳中和交流群” “天然气交流群”

请加微信17310056319,申请请备注进群。

文:孟莹



天然气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可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在9月26日召开的2024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暨今冬明春形势分享会上,与会专家对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情况、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优化天然气利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延续“总体平衡、局部偏紧”态势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高效等多元优势,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全球天然气市场需求延续了增长势头。分地区看,增长的动力来自亚洲;分行业看,增长动力来自工业、电力和运输部门。”国际燃气联盟(IGU)主席李雅兰说。

具体到今冬明春供暖季,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销售管理部副经理席海宏认为,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一季度,全球液化天然气(LNG)需求将继续增长,新增需求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新兴市场。“在供应侧,今年入冬前,全球新投产多个项目,产能进一步增加,总体供需形势预计好于去年,但采暖季全球供需偏紧格局仍未真正转变。”他说。

同时,中海石油气电集团资源与市场部副总经理王欣等与会专家认为,LNG亚洲现货价格在国际地缘形势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这或给我国进口LNG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所长段兆芳表示,未来全球贸易格局深化调整,气价频繁波动或将成为常态,我国企业应加强与资源大国间的能源合作。

但综合来看,与会专家预计,今冬明春全国天然气资源状态好于去年,供需形势延续“总体平衡、局部偏紧”态势。

从全年来看,段兆芳认为,2024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分行业来看,交通用气支撑城燃用气快速增长,工业和发电用气较快增长,化肥化工用气小幅增长。

针对当前天然气保供形势,王欣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保持合理库存水平;二是加强合同履约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供气、提气;三是压实产业链各环节保供责任,加强全产业链联保互保水平,切实增强全国保供可靠性;四是健全LNG接收站第三方开放考核机制,避免因无序采购及随意退出影响天然气稳定供应;五是各供气企业加强沟通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协同调度。

“长期来看,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比例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预计‘十五五’期间天然气需求将加速增长。”思亚能源首席执行官李遥说。

持续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释放我国天然气发展潜力

天然气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持续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将释放我国天然气发展潜力。

“市场化定价是天然气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内外市场融合发展的关键;市场化保供是最能体现市场规律、更为高效的方式。”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总经理付少华说。

李雅兰表示,欧洲的实践证明,一套完整的市场化机制是最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欧洲天然气发展起步早,基础设施完善,各种配套的政策工具、金融工具完善,能够形成“气气竞争为主”的定价模式。“市场机制能够对供求关系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当危机来临时,大量的现货LNG通过市场机制被迅速吸引到欧洲,以解燃眉之急。欧洲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保障了基本的能源供应。”她说。

“价格问题是我们市场化改革的堵点。”李雅兰表示,我国天然气有价格联动机制,但由于管理主体不同、站位不同,在落实的时候往往不到位或者不执行,这个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呼吁。

此外,记者了解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持续创新交易模式和品种,上线国际LNG交易平台,完善油气价格指数体系,目前已成为国内石油天然气领域信息汇集中心、行业发声高地、价格市场化改革试验田。2023年,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交易量突破千亿立方米大关,达1214.46亿立方米。

“未来,中长期合同交易产品或成为市场化保供的重要工具,非居民用气年度合同在交易中心确权和再分配或是市场化保供的新手段,月度合同交易及短期调峰合同交易或成为市场化保供的主角,结合预售交易的交易新模式,上海交易中心将形成多层次、多周期、多交易模式的市场化保供产品体系。”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汪志新如是说。

优化天然气利用,发挥好能源转型“桥梁”作用

天然气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能源,在城市燃气、交通、工业、发电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华电集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邢政表示,天然气发电技术成熟、建设年限短,可同时满足长短时调峰需求,是可再生能源友好的“伙伴能源”。为此,他建议,一是加强气电发展规划引领,进一步明确天然气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二是推动气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建立与光伏、风电协同运营模式,因地制宜有序发展多能互补项目;三是完善气电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在电力中长期市场推动气电两部制电价政策全覆盖;四是提升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天然气掺氢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推进燃机装备国产化;五是推动气电联营,融合发展,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需要关注的是,生物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早在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创新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机制,鼓励支持生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并完善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

“生物天然气产业具有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场景多样化、生态效益显著、原料多元化、工程规模化、功能综合化等特点。”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绿色燃气核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佶建议,加强对有机废弃物沼气生物天然气项目支持政策,推动绿色燃气核证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生物天然气全额全量收购机制;研究建立绿色燃气配额机制,将生物天然气纳入天然气消费总量控制目标;鼓励生物天然气企业延伸产业链,利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肥等副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生物天然气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减轻生物天然气生产企业税收负担,实现“协同发展绿色能源,共创可持续新未来”。


-END-

来源:石油商报


-- 欢迎加入VX群交流 --
“氢能交流群”“储能交流群”“碳中和交流群” “天然气交流群”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