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扛不住了,被曝大量关店!

正商参阅

1周前

一年关店上百家,难道连曾经的茶饮巨头也扛不住了。...谁能想到10年前,太平洋咖啡还是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连锁巨头。...如果说互联网是太平洋咖啡跌倒的诱因,那么低价竞争就是其大量关店的“罪魁祸首”。...大量开店和抢占下沉市场,成为各大品牌建立规模壁垒的方式。

作者:枫叶

来源: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时代抛弃你时,真的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讲。

曾经,咖啡是精英人士的“动力源泉”,办公楼下可以没有餐厅、便利店,但一定会有一家备受青睐的咖啡店。

星巴克、太平洋...都曾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谁又能想到却被99的魔法所打败,迅速坠落关店无数

是的,咖啡难喝,钱更难挣!

这也算是茶饮行业近年来公开的秘密了。

因为近年的咖啡市场,可以用一个字形容。

新的咖啡品牌不断崛起,私人咖啡馆也遍及社区和街道;

“价格战”更是充斥在咖啡店的每个角落,即便是全球咖啡行业的“大哥”星巴克也俯身低头参与,因为曾经的“二哥”已经在坚持高端中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近日,咖啡连锁品牌太平洋咖啡因大量关店的消息,再度引发大家广泛关注。

一年关店上百家,难道连曾经的茶饮巨头也扛不住了?

01

正当咖啡市场激战正酣时,又一家老牌咖啡品牌被曝大量关店,还在艰难支撑。

近日,知名连锁咖啡品牌太平洋咖啡被曝出大量关店,官方还主动回应承认了。

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以来,截至1015日的14个月时间里,太平洋咖啡在内地的门店数至少减少了114家,目前仅剩71家门店在运营。

对于太平洋咖啡店大量闭店的情况,不少网友觉得可惜;

不过更多的网友表示释然,说“太平洋咖啡没跟上时代的潮流,产品迭代慢,不会营销也不便宜,难逃淘汰的命运”。

咖啡代有品牌出,各领风骚十数年!

谁能想到10年前,太平洋咖啡还是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连锁巨头。

太平洋咖啡是一家挺有意思和挺有故事的品牌,太平洋咖啡和星巴克一样都是典型的美式咖啡连锁代表品牌,不过太平洋咖啡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

太平洋咖啡1992年诞生于中国香港,2010年,华润集团成员公司华润创业以3.27亿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太平洋咖啡80%的股权,当时太平洋咖啡在港的门店数几乎与星巴克旗鼓相当。

被并入华润的版图后,20114月,太平洋咖啡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并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

在内地市场,凭借独特的商务定位和精品咖啡路线,太平洋咖啡如龙入海。

02

太平洋咖啡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产品客单价在30元上下,目标消费群体都是精英白领、商务人士,又与银行、医院等合作推出新型业态,在内地市场飞速发展。

20129月,太平洋咖啡在内地的门店数量突破100家;

到了2015年,太平洋咖啡已经成为内地门店数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

2016年前后,太平洋咖啡更是取代Costa成为内地咖啡行业的老二,仅次于星巴克。

虽说彼时的咖啡,已经从时尚转变成了习惯,可习惯还是会被市场所改变。

就像十年前,中国互联网行业掀起一阵O2O狂潮,原本只做线下门店生意的行业,成了O2O创业的试验田,而“太平洋咖啡”这样布局慢的品牌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随着互联网咖啡品牌的出现,线上点单,线下即时配送,各大咖啡品牌纷纷拿出各种优惠和折扣活动,快速抢走了很多传统咖啡品牌的生意,没错太平洋咖啡就是在这波转变中掉队了。

如果说互联网是太平洋咖啡跌倒的诱因,那么低价竞争就是其大量关店的“罪魁祸首”。

过去几年,随着国内咖啡品牌不断涌现,国外咖啡品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再加之现磨咖啡的价格被不断拉低,太平洋咖啡的发展势头明显不如当初。

星巴克中国目前门店数已经超过7000家,规模是如今太平洋咖啡的70余倍。

这一切,怎一个“卷”字了得!

03

近年来,随着国内咖啡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太平洋咖啡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渐萎缩。

多个新锐咖啡品牌如瑞幸、库迪等迅速崛起,不惜自掏腰包打价格战,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其他一众咖啡品牌和私人店铺被动参与,有的甚至赔本拉客户、赔钱赚吆喝;

白热化竞争之下,即使是全球咖啡行业老大星巴克,也在调整定位迎合中国市场,以优惠券形式降低产品价格,加大竞争压力,并放慢门店扩张速度,进入更低线城市。

太平洋咖啡在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明显逐渐力不从心,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底太平洋咖啡中国市场占有率为2.5%,仍然占据第二名位置。而到了2020年,其市场占有率仅为1.7%,排到了星巴克(36.4%)、瑞幸(6.8%)、Costa2.3%)之后。

随着瑞幸、库迪等物美价廉的咖啡新势力的崛起,并不断推进新品迭代,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产品迭代缓慢,缺乏爆款产品,让太平洋咖啡传统的商务定位在年轻化的消费市场显得格格不入,内地门店大幅减少。

从价格来看,太平洋咖啡的价格定位也较为尴尬,单杯饮品价格均价都在30元左右,在这样的消费场景里,大家有着星巴克、代数家、Mstand以及众多的精品咖啡馆来选择。

总结来看,太平洋咖啡坚守所谓的“击中商务人士”策略已落后于市场。

04

咖啡行业内卷严重,品牌呈现两极化之势,太平洋咖啡关店同时,星巴克、瑞幸、库迪却在飞速扩张。

据瑞幸最新财报,20236月到20246月期间,瑞幸一年内净增了近一万家门店;星巴克财报同样显示,今年二、三季度共新增331家门店。

反观太平洋咖啡,全国门店数量已由2020年的443家锐减至现今的203家,内地仅剩71家门店,多个城市仅剩1家门店,也有多个城市已无门店。

针对大量关店的传闻,太平洋咖啡方面不但没有否认并回应称,此次大量闭店是战略上的主动选择。

相较于竞争激烈的内地市场,太平洋咖啡在香港市场的发展势头显然更好,至今在港仍市场占有率排列第二,仅次于星巴克。

另外,面对香港的高店面租金和人力成本,内地市场以高性价为优势的库迪等咖啡品牌在香港却难以延续其低价策略。

实际上,太平洋咖啡过去也曾尝试过转型,推出过新产品线太茶和精品咖啡品牌BREW BAR,但似乎并未成功扭转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新茶饮品牌柠季曾透露有收购太平洋咖啡的意向,太平洋咖啡相关负责人表示:太平洋咖啡并无出售打算。

如今,太平洋咖啡不得不面对大量闭店的现实,重新调整战略,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振旗鼓。

当前新茶饮已内卷严重、竞争过剩,行业红利也在逐渐消退。大量开店和抢占下沉市场,成为各大品牌建立规模壁垒的方式。

在行情好的时候,有了资本的助推,扩张和跑马圈地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如今的市场之下,才是真正考验一个品牌的经营管理的时候。

希望太平洋咖啡不要像曾力压星巴克的上岛咖啡那样“泯然众生”就好了!

别忘点个“在看”

商务合作:lting2015(微信)

更多交流请加:jcg654(微信)

设置星标不迷路,感谢您的支持!

正商参阅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一年关店上百家,难道连曾经的茶饮巨头也扛不住了。...谁能想到10年前,太平洋咖啡还是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连锁巨头。...如果说互联网是太平洋咖啡跌倒的诱因,那么低价竞争就是其大量关店的“罪魁祸首”。...大量开店和抢占下沉市场,成为各大品牌建立规模壁垒的方式。

作者:枫叶

来源: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时代抛弃你时,真的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讲。

曾经,咖啡是精英人士的“动力源泉”,办公楼下可以没有餐厅、便利店,但一定会有一家备受青睐的咖啡店。

星巴克、太平洋...都曾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谁又能想到却被99的魔法所打败,迅速坠落关店无数

是的,咖啡难喝,钱更难挣!

这也算是茶饮行业近年来公开的秘密了。

因为近年的咖啡市场,可以用一个字形容。

新的咖啡品牌不断崛起,私人咖啡馆也遍及社区和街道;

“价格战”更是充斥在咖啡店的每个角落,即便是全球咖啡行业的“大哥”星巴克也俯身低头参与,因为曾经的“二哥”已经在坚持高端中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近日,咖啡连锁品牌太平洋咖啡因大量关店的消息,再度引发大家广泛关注。

一年关店上百家,难道连曾经的茶饮巨头也扛不住了?

01

正当咖啡市场激战正酣时,又一家老牌咖啡品牌被曝大量关店,还在艰难支撑。

近日,知名连锁咖啡品牌太平洋咖啡被曝出大量关店,官方还主动回应承认了。

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以来,截至1015日的14个月时间里,太平洋咖啡在内地的门店数至少减少了114家,目前仅剩71家门店在运营。

对于太平洋咖啡店大量闭店的情况,不少网友觉得可惜;

不过更多的网友表示释然,说“太平洋咖啡没跟上时代的潮流,产品迭代慢,不会营销也不便宜,难逃淘汰的命运”。

咖啡代有品牌出,各领风骚十数年!

谁能想到10年前,太平洋咖啡还是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连锁巨头。

太平洋咖啡是一家挺有意思和挺有故事的品牌,太平洋咖啡和星巴克一样都是典型的美式咖啡连锁代表品牌,不过太平洋咖啡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

太平洋咖啡1992年诞生于中国香港,2010年,华润集团成员公司华润创业以3.27亿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太平洋咖啡80%的股权,当时太平洋咖啡在港的门店数几乎与星巴克旗鼓相当。

被并入华润的版图后,20114月,太平洋咖啡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并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

在内地市场,凭借独特的商务定位和精品咖啡路线,太平洋咖啡如龙入海。

02

太平洋咖啡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产品客单价在30元上下,目标消费群体都是精英白领、商务人士,又与银行、医院等合作推出新型业态,在内地市场飞速发展。

20129月,太平洋咖啡在内地的门店数量突破100家;

到了2015年,太平洋咖啡已经成为内地门店数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

2016年前后,太平洋咖啡更是取代Costa成为内地咖啡行业的老二,仅次于星巴克。

虽说彼时的咖啡,已经从时尚转变成了习惯,可习惯还是会被市场所改变。

就像十年前,中国互联网行业掀起一阵O2O狂潮,原本只做线下门店生意的行业,成了O2O创业的试验田,而“太平洋咖啡”这样布局慢的品牌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随着互联网咖啡品牌的出现,线上点单,线下即时配送,各大咖啡品牌纷纷拿出各种优惠和折扣活动,快速抢走了很多传统咖啡品牌的生意,没错太平洋咖啡就是在这波转变中掉队了。

如果说互联网是太平洋咖啡跌倒的诱因,那么低价竞争就是其大量关店的“罪魁祸首”。

过去几年,随着国内咖啡品牌不断涌现,国外咖啡品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再加之现磨咖啡的价格被不断拉低,太平洋咖啡的发展势头明显不如当初。

星巴克中国目前门店数已经超过7000家,规模是如今太平洋咖啡的70余倍。

这一切,怎一个“卷”字了得!

03

近年来,随着国内咖啡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太平洋咖啡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渐萎缩。

多个新锐咖啡品牌如瑞幸、库迪等迅速崛起,不惜自掏腰包打价格战,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其他一众咖啡品牌和私人店铺被动参与,有的甚至赔本拉客户、赔钱赚吆喝;

白热化竞争之下,即使是全球咖啡行业老大星巴克,也在调整定位迎合中国市场,以优惠券形式降低产品价格,加大竞争压力,并放慢门店扩张速度,进入更低线城市。

太平洋咖啡在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明显逐渐力不从心,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底太平洋咖啡中国市场占有率为2.5%,仍然占据第二名位置。而到了2020年,其市场占有率仅为1.7%,排到了星巴克(36.4%)、瑞幸(6.8%)、Costa2.3%)之后。

随着瑞幸、库迪等物美价廉的咖啡新势力的崛起,并不断推进新品迭代,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产品迭代缓慢,缺乏爆款产品,让太平洋咖啡传统的商务定位在年轻化的消费市场显得格格不入,内地门店大幅减少。

从价格来看,太平洋咖啡的价格定位也较为尴尬,单杯饮品价格均价都在30元左右,在这样的消费场景里,大家有着星巴克、代数家、Mstand以及众多的精品咖啡馆来选择。

总结来看,太平洋咖啡坚守所谓的“击中商务人士”策略已落后于市场。

04

咖啡行业内卷严重,品牌呈现两极化之势,太平洋咖啡关店同时,星巴克、瑞幸、库迪却在飞速扩张。

据瑞幸最新财报,20236月到20246月期间,瑞幸一年内净增了近一万家门店;星巴克财报同样显示,今年二、三季度共新增331家门店。

反观太平洋咖啡,全国门店数量已由2020年的443家锐减至现今的203家,内地仅剩71家门店,多个城市仅剩1家门店,也有多个城市已无门店。

针对大量关店的传闻,太平洋咖啡方面不但没有否认并回应称,此次大量闭店是战略上的主动选择。

相较于竞争激烈的内地市场,太平洋咖啡在香港市场的发展势头显然更好,至今在港仍市场占有率排列第二,仅次于星巴克。

另外,面对香港的高店面租金和人力成本,内地市场以高性价为优势的库迪等咖啡品牌在香港却难以延续其低价策略。

实际上,太平洋咖啡过去也曾尝试过转型,推出过新产品线太茶和精品咖啡品牌BREW BAR,但似乎并未成功扭转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新茶饮品牌柠季曾透露有收购太平洋咖啡的意向,太平洋咖啡相关负责人表示:太平洋咖啡并无出售打算。

如今,太平洋咖啡不得不面对大量闭店的现实,重新调整战略,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振旗鼓。

当前新茶饮已内卷严重、竞争过剩,行业红利也在逐渐消退。大量开店和抢占下沉市场,成为各大品牌建立规模壁垒的方式。

在行情好的时候,有了资本的助推,扩张和跑马圈地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如今的市场之下,才是真正考验一个品牌的经营管理的时候。

希望太平洋咖啡不要像曾力压星巴克的上岛咖啡那样“泯然众生”就好了!

别忘点个“在看”

商务合作:lting2015(微信)

更多交流请加:jcg654(微信)

设置星标不迷路,感谢您的支持!

正商参阅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