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女装巨头,即将彻底告别资本市场

服装经理人

1周前

即便是在最辉煌的2017年,拉夏贝尔营收达到90亿,但它的净利润仅仅约为5亿元,营业净利率5%,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2024年11月8日,消失很久的拉夏贝尔发布公告,宣布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将于2024年11月14日正式取消。这一消息标志着曾经被誉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女装品牌”和“中国女装第一股”的拉夏贝尔,将彻底告别资本市场的舞台。

在截至今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内,拉夏贝尔营收同比下降17.4%至6935万元,净亏损收窄至4040万元。收入减少主要由于门店数量较同期减少所致。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公司境内经营网点数量为155个,较2023年底217个净减少62个。

辉煌岁月:快速崛起与双市场上市

拉夏贝尔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定位于大众消费市场的多品牌、全渠道运营的时装集团。2003年,公司战略调整为直营模式,2011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2014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三年后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股+H股上市的服装公司。

在最辉煌的时期,拉夏贝尔市场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三,占比达到5%。由于排名前两位的均为国际品牌,拉夏贝尔在国内服装品牌中排名第一。

当时,全国范围内的直营门店数量接近10000家,仅2012年到2017年短短五年时间内,拉夏贝尔就在全国开了超9000家门店,而且全为自营店,成为服装届的“店王”。

要知道ZARA在最高峰时,也不过是全球7000家门店。

那个时候,国内的城市化进程快,消费需求也迅速增长,拉夏贝尔正好承接了消费者的新消费需求。因此,吃到了这波线下门店流量红利的拉夏贝尔,也一直认为其坚持的直营重资产模式没问题。

2015年,拉夏贝尔花了2亿收购杭州黯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这个举动让拉夏贝尔在当年的双11大战上一举成名,以300多万的交易额成为天猫旗舰店女装类第三,仅次于优衣库和韩都衣舍。

凭借这一辉煌的战绩,拉夏贝尔当年实现营业收入90.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毛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61.98亿元、6.58亿元。

这个成绩被业内人士称为是“逆势上扬”的典范。

图片

转折点:增收不增利与市场挑战

然而,自2016年起,拉夏贝尔开始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电商的冲击、线下客流的减少和分散,以及ZARA、HM等国外快时尚品牌也对国内的服饰市场进行攻城略地。曾经让拉夏贝尔引以为傲的直营模式,反而成为拖累其业绩的负担,此后就一蹶不振了。

最直接的冲击是“增收不增利”。即便是在最辉煌的2017年,拉夏贝尔营收达到90亿,但它的净利润仅仅约为5亿元,营业净利率5%,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2018年,拉夏贝尔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亏损额达到近2亿元。随后几年,公司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19年,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2.5亿元;2020年,再次亏损18.8亿元;2021年,拉夏贝尔依然无法挽回局面,继续亏损8.23亿元。连续四年的巨额亏损,使得拉夏贝尔的资金链紧张,债务问题日益严重。

图片

此外,库存积压大、周转天数过长一直是拉夏贝尔最大的问题。作为ZARA的学徒,拉夏贝尔虽然也号称自己是快时尚品牌,但其2015-2020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为215天、203天、216.7天、248.89天、236.62天和417.83天,一年不到两次!而其拿来对标的ZARA,库存周转天数一般在80天左右。

这意味着,在任何期末时点,拉夏贝尔的系统库存都不会低于同期销售成本的一半,再加上货品在生产周期内的前置成本投入,该品牌的系统总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基本接近。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10%~20%的净利率区间,服装品牌是根本赚不到现金利润的,赚的都是库存,规模越大库存越大,库存越大危险越大。

而根据财报数据,2017年,拉夏贝尔的存货达到了3311.3万件,库存商品的期末账面价值高达23.4亿。

图片

有库存必然需要低价甩卖,低价甩卖就会冲击品牌形象,拉夏贝尔就这样进入了恶性循环。直到2021年11月,拉夏贝尔因为“被申请破产结算”而冲上热搜,人们渐渐意识到,拉夏贝尔已经无法挽救。

图片

退市之路:A股与H股相继摘牌

但在陷入死局之前,拉夏贝尔从未放弃自救。

面对严峻的财务困境,公司尝试通过出售资产、裁员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问题。

品牌设计不佳、库存压力增高,拉夏贝尔只能打折出售产品,并通过关店的模式回笼资金。门店数量从巅峰时期的9448家,缩减至2023年6月底的200家,关闭了超过9000家门店。仅2019年,拉夏贝尔就关闭了国内近50%的直营网点,甩掉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的男装板块,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权。

图片

但这样断臂求生,并未给拉夏贝尔带来喘息的空间。进入2020年,疫情来袭,给本就脆弱的拉夏贝尔致命一击。

2022年4月14日晚,新疆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A股股票上市。自2022年4月22日起,公司A股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

在A股退市后,拉夏贝尔仍在香港联交所保持上市地位。然而,随着公司财务状况的持续恶化,香港联交所也对其发出了警告。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于2024年11月1日发出的函件显示,上市复核委员会已决定维持此前由上市委员会依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作出的关于取消该公司H股股份上市资格的决定。这意味着拉夏贝尔将彻底告别资本市场。

飞速发展,而又突然刹车,从上市的高光到破产退市,不足五年时间。在最风光的时刻,拉夏贝尔创始人邢加兴曾以40亿身价登上富豪榜,但很快,又隐匿不见。

图片

反思与启示:多元化布局与风险控制

事实上,拉夏贝尔的退市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过于依赖直营模式,导致成本高昂且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2014年拉夏贝尔在港股上市时,有服装业内人士就表示,拉夏贝尔所有零售网点都是直营,导致相关销售和市场推广开支长期占收益五成以上,过往三年毛利率为90.6%、71.7%、68.8%,未来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压力。但当时的拉夏贝尔并未关注到这些负面声音,依然在疯狂扩店中。

其次,公司在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困境。

在最鼎盛时期,拉夏贝尔旗下有12个子品牌,包括La Chapelle、Puella、UlifeStyle、Candie’s、La Babité等12个品牌,并投资七格格、OTHERMIX、O.T.R、Siastella、INMIX、Segafredo、尚芭蒂、筑梦生活等服饰品牌。

每个新品牌都需要投入高额资源进行培育,而这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没办法有效地复用。多品牌、大规模同时培育,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大量耗损企业的内部精力。

虽然在内部,拉夏贝尔清晰地划分了几个品牌的不同定位,比如La Chapelle的时尚优雅,La Babite的清新精致,Puella的个性趣味,duCandies的时尚少女zhi,7m的潮流少女,Pote的活dao力混搭、Vougeek的时尚创新、MARCECKO的美式精致、ULifeStyle的跨界创意...

但是于外部而言,这些品牌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无论是设计还是定价,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

其三,电商的崛起对传统线下零售造成了巨大冲击,而拉夏贝尔未能及时调整策略,错失了线上市场的发展机会。

直到2020年9月,拉夏贝尔宣布调整线上业务模式,却走上了“品牌授权+运营服务”的道路,即“卖吊牌”。这种方式对品控管理有极高的要求,否则就会极大透支品牌的美誉度。

显然,当时被亏损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拉夏贝尔是无法做好品控的,这个决策对于拉夏贝尔的品牌价值可谓雪上加霜。

品牌形象受损、主营渠道没落、库存爆仓、现金流崩盘,此刻拉夏贝尔的失败已成定局。

对于其他服装企业而言,拉夏贝尔的案例提供了重要的警示意义。

变则通,通则达。对于企业而言,改革肯定会痛,但不应该惧怕转型。倘若不能及时捕捉市场的风向,那么被淘汰也成必然。不可否认,拉夏贝尔曾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但由于忽视产品创新和质量,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回看国内曾与拉夏贝尔并肩的品牌,如美特斯邦威、真维斯等,都曾风光无限,如今却纷纷关门大吉,业绩惨淡。这些品牌的战略,似乎和众多快时尚品牌一样,都选错了方向,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和市场的残酷。

即便是在最辉煌的2017年,拉夏贝尔营收达到90亿,但它的净利润仅仅约为5亿元,营业净利率5%,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2024年11月8日,消失很久的拉夏贝尔发布公告,宣布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将于2024年11月14日正式取消。这一消息标志着曾经被誉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女装品牌”和“中国女装第一股”的拉夏贝尔,将彻底告别资本市场的舞台。

在截至今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内,拉夏贝尔营收同比下降17.4%至6935万元,净亏损收窄至4040万元。收入减少主要由于门店数量较同期减少所致。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公司境内经营网点数量为155个,较2023年底217个净减少62个。

辉煌岁月:快速崛起与双市场上市

拉夏贝尔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定位于大众消费市场的多品牌、全渠道运营的时装集团。2003年,公司战略调整为直营模式,2011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2014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三年后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股+H股上市的服装公司。

在最辉煌的时期,拉夏贝尔市场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三,占比达到5%。由于排名前两位的均为国际品牌,拉夏贝尔在国内服装品牌中排名第一。

当时,全国范围内的直营门店数量接近10000家,仅2012年到2017年短短五年时间内,拉夏贝尔就在全国开了超9000家门店,而且全为自营店,成为服装届的“店王”。

要知道ZARA在最高峰时,也不过是全球7000家门店。

那个时候,国内的城市化进程快,消费需求也迅速增长,拉夏贝尔正好承接了消费者的新消费需求。因此,吃到了这波线下门店流量红利的拉夏贝尔,也一直认为其坚持的直营重资产模式没问题。

2015年,拉夏贝尔花了2亿收购杭州黯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这个举动让拉夏贝尔在当年的双11大战上一举成名,以300多万的交易额成为天猫旗舰店女装类第三,仅次于优衣库和韩都衣舍。

凭借这一辉煌的战绩,拉夏贝尔当年实现营业收入90.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毛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61.98亿元、6.58亿元。

这个成绩被业内人士称为是“逆势上扬”的典范。

图片

转折点:增收不增利与市场挑战

然而,自2016年起,拉夏贝尔开始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电商的冲击、线下客流的减少和分散,以及ZARA、HM等国外快时尚品牌也对国内的服饰市场进行攻城略地。曾经让拉夏贝尔引以为傲的直营模式,反而成为拖累其业绩的负担,此后就一蹶不振了。

最直接的冲击是“增收不增利”。即便是在最辉煌的2017年,拉夏贝尔营收达到90亿,但它的净利润仅仅约为5亿元,营业净利率5%,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2018年,拉夏贝尔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亏损额达到近2亿元。随后几年,公司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19年,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2.5亿元;2020年,再次亏损18.8亿元;2021年,拉夏贝尔依然无法挽回局面,继续亏损8.23亿元。连续四年的巨额亏损,使得拉夏贝尔的资金链紧张,债务问题日益严重。

图片

此外,库存积压大、周转天数过长一直是拉夏贝尔最大的问题。作为ZARA的学徒,拉夏贝尔虽然也号称自己是快时尚品牌,但其2015-2020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为215天、203天、216.7天、248.89天、236.62天和417.83天,一年不到两次!而其拿来对标的ZARA,库存周转天数一般在80天左右。

这意味着,在任何期末时点,拉夏贝尔的系统库存都不会低于同期销售成本的一半,再加上货品在生产周期内的前置成本投入,该品牌的系统总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基本接近。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10%~20%的净利率区间,服装品牌是根本赚不到现金利润的,赚的都是库存,规模越大库存越大,库存越大危险越大。

而根据财报数据,2017年,拉夏贝尔的存货达到了3311.3万件,库存商品的期末账面价值高达23.4亿。

图片

有库存必然需要低价甩卖,低价甩卖就会冲击品牌形象,拉夏贝尔就这样进入了恶性循环。直到2021年11月,拉夏贝尔因为“被申请破产结算”而冲上热搜,人们渐渐意识到,拉夏贝尔已经无法挽救。

图片

退市之路:A股与H股相继摘牌

但在陷入死局之前,拉夏贝尔从未放弃自救。

面对严峻的财务困境,公司尝试通过出售资产、裁员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问题。

品牌设计不佳、库存压力增高,拉夏贝尔只能打折出售产品,并通过关店的模式回笼资金。门店数量从巅峰时期的9448家,缩减至2023年6月底的200家,关闭了超过9000家门店。仅2019年,拉夏贝尔就关闭了国内近50%的直营网点,甩掉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的男装板块,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权。

图片

但这样断臂求生,并未给拉夏贝尔带来喘息的空间。进入2020年,疫情来袭,给本就脆弱的拉夏贝尔致命一击。

2022年4月14日晚,新疆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A股股票上市。自2022年4月22日起,公司A股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

在A股退市后,拉夏贝尔仍在香港联交所保持上市地位。然而,随着公司财务状况的持续恶化,香港联交所也对其发出了警告。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于2024年11月1日发出的函件显示,上市复核委员会已决定维持此前由上市委员会依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作出的关于取消该公司H股股份上市资格的决定。这意味着拉夏贝尔将彻底告别资本市场。

飞速发展,而又突然刹车,从上市的高光到破产退市,不足五年时间。在最风光的时刻,拉夏贝尔创始人邢加兴曾以40亿身价登上富豪榜,但很快,又隐匿不见。

图片

反思与启示:多元化布局与风险控制

事实上,拉夏贝尔的退市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过于依赖直营模式,导致成本高昂且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2014年拉夏贝尔在港股上市时,有服装业内人士就表示,拉夏贝尔所有零售网点都是直营,导致相关销售和市场推广开支长期占收益五成以上,过往三年毛利率为90.6%、71.7%、68.8%,未来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压力。但当时的拉夏贝尔并未关注到这些负面声音,依然在疯狂扩店中。

其次,公司在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困境。

在最鼎盛时期,拉夏贝尔旗下有12个子品牌,包括La Chapelle、Puella、UlifeStyle、Candie’s、La Babité等12个品牌,并投资七格格、OTHERMIX、O.T.R、Siastella、INMIX、Segafredo、尚芭蒂、筑梦生活等服饰品牌。

每个新品牌都需要投入高额资源进行培育,而这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没办法有效地复用。多品牌、大规模同时培育,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大量耗损企业的内部精力。

虽然在内部,拉夏贝尔清晰地划分了几个品牌的不同定位,比如La Chapelle的时尚优雅,La Babite的清新精致,Puella的个性趣味,duCandies的时尚少女zhi,7m的潮流少女,Pote的活dao力混搭、Vougeek的时尚创新、MARCECKO的美式精致、ULifeStyle的跨界创意...

但是于外部而言,这些品牌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无论是设计还是定价,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

其三,电商的崛起对传统线下零售造成了巨大冲击,而拉夏贝尔未能及时调整策略,错失了线上市场的发展机会。

直到2020年9月,拉夏贝尔宣布调整线上业务模式,却走上了“品牌授权+运营服务”的道路,即“卖吊牌”。这种方式对品控管理有极高的要求,否则就会极大透支品牌的美誉度。

显然,当时被亏损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拉夏贝尔是无法做好品控的,这个决策对于拉夏贝尔的品牌价值可谓雪上加霜。

品牌形象受损、主营渠道没落、库存爆仓、现金流崩盘,此刻拉夏贝尔的失败已成定局。

对于其他服装企业而言,拉夏贝尔的案例提供了重要的警示意义。

变则通,通则达。对于企业而言,改革肯定会痛,但不应该惧怕转型。倘若不能及时捕捉市场的风向,那么被淘汰也成必然。不可否认,拉夏贝尔曾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但由于忽视产品创新和质量,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回看国内曾与拉夏贝尔并肩的品牌,如美特斯邦威、真维斯等,都曾风光无限,如今却纷纷关门大吉,业绩惨淡。这些品牌的战略,似乎和众多快时尚品牌一样,都选错了方向,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和市场的残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