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谈提高创新药门槛

深蓝观

1周前

另一种是带着临床价值突出的创新药首次参与谈判的药企,他们未来1-3年内有望进入放量阶段,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吴妮| 撰文

王晨 | 编辑

上周,参加今年国家医保谈判的药企们积极整理报送材料,赶在9月28日递交给医保局。经过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两关,等待他们的是国家医保局的价格测算评估和最终的谈判。预计谈判在11月完成并公布结果。

国家医保谈判经历了2020年、2021年的灵魂砍价,2022-2023年已经趋于温和。过去四年的谈判成功率逐年递增,73.46%,80.34%、82.3%、84.6%。

今年却在专家审评阶段,另一种猜测就开始流传。9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出通告,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结果。9月19日,国家医保局开了一场沟通会后,业内开始流传"专家过评率不足50%"的言论。

在正式谈判之前有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两个环节。通过形式审查比较简单,今年通过形式审查的药比去年多,但通过专家过评率降低了,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参与谈判竞价的企业比例会变少。

专家过评率不是今年突然降低的,2022-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外品种数量分别为198个、224个,而参与谈判竞价品种数量分别为147个、143个,专家过评率分别为74.3%、63.8%。

与其说形势更严峻,不如说分化更加清晰——标准提高、比例降低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今年国家医保谈判可能进行结构性调整,创新程度、临床价值高的药更容易进目录,甚至会适度放宽限制。同质化的me too类药物进医保难度增加。即使通过专家评审,接下来药物经济学测算和医保基金影响分析测算,也会把关得更加严格。

在今年CBA-China大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公开讲到,对于药物价值的判断会充分考虑竞争情况,“比如虽然一个产品不错,但价格很高,而医保明确知道一年之后会有一大堆同类的产品要上市,对我们来说就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位置。”

每一家药企的每一个品种的个体感受会大不相同。同样是刚上市的品种,有的还处于独占市场的窗口期,不急于参加谈判;有的虽然在院外市场也有比较大的动力,迫于经营压力,也想抓住进入医保目录的机会。在拥挤的赛道,无论国产、进口都要一起卷价格。

定价高、对医保基金影响大的品种,很有可能放弃谈判。今年4款CAR-T在初审名单刷参与感,阿基仑赛(复星凯特)、瑞基奥仑赛(药明巨诺)、泽沃基奥仑赛(科济药业)、纳基奥仑赛(合源生物),依然大概率陪跑。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替尔泊肽两款GLP-1的减重适应症被纳入医保目录的概率也不大,“患者群体太广,对医保基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01-

谁的关键一年?

国谈中最受关注的药企有两种,一种是恒瑞、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等有较多谈判/竞价药品的大药企。

另一种是带着临床价值突出的创新药首次参与谈判的药企,他们未来1-3年内有望进入放量阶段,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迪哲医药属于后者,首个商业化产品舒沃替尼在去年8月上市,用于治疗二线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性非小细胞肺癌。舒沃替尼独占EGFR 20这一细分领域的市场,上市一年以来销售额超过2.8亿,在自费渠道做到天花板。迪哲正在进行舒沃替尼在美国、欧盟等海外NDA的申报。

另一款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于6月24日上市,也赶上了今年医保谈判。迪哲医药对戈利昔替尼的商业化预期也很高,“戈利昔替尼有望复制舒沃替尼的快速放量增长。”

未来形势大好,但现金流危机步步紧逼。迪哲曾在去年递交再融资申请,但由于长期处于破发状态,不满足再融资要求。2024上半年,迪哲营收2.04亿,但仅研发费用就高达3.83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剩1.03亿。

真正做到BIC,也在海外有竞争力的药企,不能倒在盈利前夕。

迪哲进医保的动力很足,只是不知道谈判价格降幅会有多少。目前舒沃替尼终端售价为9040元/盒,月治疗费用约3.87万元。舒沃替尼还有一个潜在的竞争者—伏美替尼,其在去年开展针对20号外显子的一线治疗的三期临床。

康方生物过去几年发展院外市场的销售额也不错,今年上半年的创新产品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24%。但康方已经转变策略,两款双抗产品将首次参与医保谈判,并且通过了专家审评。其中卡度尼利单抗提前降价53.4%,从13220元/125mg/瓶降至6166元/125mg/瓶。依沃西单抗不久前挑战K药成功,在单药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中证明疗效显著优于K药,在谈判中或许能多一些主动权。

值得关注的还有泽璟制药的重组人凝血酶。重组人凝血酶用于外科止血,预计销售峰值可达20亿元。虽然还没披露具体销售额,但上市后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及现金流回正。京新药业治疗失眠的新药地达西尼也在列,这是公司首个1类创新药,也是国内近16年来安眠药领域的新突破。目前入院节奏符合预期,今年销售目标为超4000万元,明年有望销量翻番。

这些品种的共同点是竞争格局良好,在自费市场能得到回报,也有望在医保谈判中取得较高的定价。当想要渗透率进一步下沉,医保市场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

据第三方数据测算,将医保谈判成功的创新药分年度统计累加采购总金额和总用量发现,其金额和用量均实现增长,采购总金额从2019年的494亿元升至2023年的约1389亿元,用量从10.3亿片/支增加至约76.4亿片/支,进入医保目录后的创新药实现了“费量双增”。

-02-

当降价压力来临

2017年开始,创新药批准数量逐年升高,给临床用药带来更多选择。创新药企半是欢喜,半是忧,虽然新药上市节奏加快,但竞争节奏也越来越快,新药独占市场的窗口期被缩短。

即使是新技术赛道,一旦显露出确定性,就很快会迎来扎堆的局面。竞争压力最终转变为降价压力。

去年以前上市的强效降脂药PCSK9抑制剂类药物都已经进入了医保目录,年治疗费用基本降低到7000多元,给新药很大压力。诺华的英克司兰钠在2023年8月在国内获批,是首款siRNA疗法的PCSK9抑制剂,在海外市场定价一针3250美元,一年两针就是6500美元(45000元),在中国市场将年费用降到2万元人民币左右。

即便以这个定价英克司兰钠不太可能在医保谈判中再大幅降价,依然挤压了信达的价格谈判空间。信达的PCSK9单抗每针1388元,年治疗费用在44000元左右,想要和诺华拼一拼大概率要降价50%以上。

在大热的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竞争也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大品种三代EGFR抑制剂一片红海,今年上市的圣和药业的瑞厄替尼片、倍而达的瑞齐替尼,均通过了国谈初审。已经被纳入医保目录的四款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翰森)、伏美替尼(艾力斯)、奥希替尼(阿斯利康)、贝福替尼(贝达),研发企业都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深耕多年。

即将加入战场的三代EGFR-TKI药物还有十余家,竞争不断升级。价格上,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的月治疗费用都在5000元左右,贝福替尼略高,超过8000元,为倍而达、圣和药业划定了大概范围。

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罕见突变靶点现在也不缺药了。一年之内,用于MET突变的新药增加了三款,特泊替尼(默克)、卡马替尼(诺华)、伯瑞替尼(鞍石生物),均在初审名单中。赛沃替尼和谷美替尼已经分别被纳入2022年版和2023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前者今年将参与续约,一同打擂台。

ROS1抑制剂方面,今年获批的瑞普替尼(再鼎医药)、安奈克替尼(正大天晴)在初审名单中,即将冲击两款进口药克唑替尼(辉瑞)、恩曲替尼(罗氏)的市场地位。

今年有多款降糖新药入围初步形式审查,包括诺和诺德公司的依柯胰岛素周制剂,海思科的DPP-4抑制剂考格列汀片,信立泰的DPP-4抑制剂福格列汀等等。SGLT-2抑制剂方面,恒瑞就拿出了复方制剂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让竞争局面再升级。

去年通过预审的4款进口ADC药物都没进入医保,今年罗氏的维泊妥珠单抗和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单抗表现出一些价格松动的诚意。德曲妥珠单抗(DS-8201)由之前的8860元/支降为6912元/支,并同步取消慈善赠药,维泊妥珠单抗的价格从每瓶10400元降至每瓶9580元,今年进入医保目录的成功率有望提高。

-03-

分化加剧

在上半年已经有预言说今年国谈会比较收紧。

医保基金压力一直都在,使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不仅是国谈和集采,今年在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方面有很多动作。

在9月27日国家医保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颜清辉介绍,医保局组织的基金飞检工作已经覆盖到全国所有省份,检查定点医药机构数量达到500家,查处涉嫌违规金额22.1亿元。今年1~8月,全国各级医保部门一共追回医保资金136.6亿元。

医保局还建立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将医保监管对象将从机构向相关人员延伸,对违规责任人实行“驾照式记分”。

自从医保个账改革、建立门诊统筹制度后,医保统筹在零售药店占比将呈现上升趋势,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费用也纳入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的重点内容。多地医保部门已明确发布文件要求,定点药店禁止宣传“门诊统筹额度年终清零”。

钱要花在刀刃上,医保的入场券自然是越来越难拿。这种默契和分化会加剧。

金春林表示,今年的谈判/竞价规则和去年一样,药企从往年的经验可以大致推断今年的情况。接受不了60%平均降幅的药企可以直接不谈,参加谈判的药企应该已经有了眉目。国谈定价测算会基于创新药与参照药品的比较,专家评审阶段基本敲定了拟谈判/竞价药品的参照药品。

......
欢迎添加作者交流:
吴妮:nora4409
内容合作:17610790527

另一种是带着临床价值突出的创新药首次参与谈判的药企,他们未来1-3年内有望进入放量阶段,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吴妮| 撰文

王晨 | 编辑

上周,参加今年国家医保谈判的药企们积极整理报送材料,赶在9月28日递交给医保局。经过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两关,等待他们的是国家医保局的价格测算评估和最终的谈判。预计谈判在11月完成并公布结果。

国家医保谈判经历了2020年、2021年的灵魂砍价,2022-2023年已经趋于温和。过去四年的谈判成功率逐年递增,73.46%,80.34%、82.3%、84.6%。

今年却在专家审评阶段,另一种猜测就开始流传。9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出通告,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结果。9月19日,国家医保局开了一场沟通会后,业内开始流传"专家过评率不足50%"的言论。

在正式谈判之前有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两个环节。通过形式审查比较简单,今年通过形式审查的药比去年多,但通过专家过评率降低了,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参与谈判竞价的企业比例会变少。

专家过评率不是今年突然降低的,2022-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外品种数量分别为198个、224个,而参与谈判竞价品种数量分别为147个、143个,专家过评率分别为74.3%、63.8%。

与其说形势更严峻,不如说分化更加清晰——标准提高、比例降低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今年国家医保谈判可能进行结构性调整,创新程度、临床价值高的药更容易进目录,甚至会适度放宽限制。同质化的me too类药物进医保难度增加。即使通过专家评审,接下来药物经济学测算和医保基金影响分析测算,也会把关得更加严格。

在今年CBA-China大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公开讲到,对于药物价值的判断会充分考虑竞争情况,“比如虽然一个产品不错,但价格很高,而医保明确知道一年之后会有一大堆同类的产品要上市,对我们来说就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位置。”

每一家药企的每一个品种的个体感受会大不相同。同样是刚上市的品种,有的还处于独占市场的窗口期,不急于参加谈判;有的虽然在院外市场也有比较大的动力,迫于经营压力,也想抓住进入医保目录的机会。在拥挤的赛道,无论国产、进口都要一起卷价格。

定价高、对医保基金影响大的品种,很有可能放弃谈判。今年4款CAR-T在初审名单刷参与感,阿基仑赛(复星凯特)、瑞基奥仑赛(药明巨诺)、泽沃基奥仑赛(科济药业)、纳基奥仑赛(合源生物),依然大概率陪跑。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替尔泊肽两款GLP-1的减重适应症被纳入医保目录的概率也不大,“患者群体太广,对医保基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01-

谁的关键一年?

国谈中最受关注的药企有两种,一种是恒瑞、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等有较多谈判/竞价药品的大药企。

另一种是带着临床价值突出的创新药首次参与谈判的药企,他们未来1-3年内有望进入放量阶段,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迪哲医药属于后者,首个商业化产品舒沃替尼在去年8月上市,用于治疗二线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性非小细胞肺癌。舒沃替尼独占EGFR 20这一细分领域的市场,上市一年以来销售额超过2.8亿,在自费渠道做到天花板。迪哲正在进行舒沃替尼在美国、欧盟等海外NDA的申报。

另一款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于6月24日上市,也赶上了今年医保谈判。迪哲医药对戈利昔替尼的商业化预期也很高,“戈利昔替尼有望复制舒沃替尼的快速放量增长。”

未来形势大好,但现金流危机步步紧逼。迪哲曾在去年递交再融资申请,但由于长期处于破发状态,不满足再融资要求。2024上半年,迪哲营收2.04亿,但仅研发费用就高达3.83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剩1.03亿。

真正做到BIC,也在海外有竞争力的药企,不能倒在盈利前夕。

迪哲进医保的动力很足,只是不知道谈判价格降幅会有多少。目前舒沃替尼终端售价为9040元/盒,月治疗费用约3.87万元。舒沃替尼还有一个潜在的竞争者—伏美替尼,其在去年开展针对20号外显子的一线治疗的三期临床。

康方生物过去几年发展院外市场的销售额也不错,今年上半年的创新产品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24%。但康方已经转变策略,两款双抗产品将首次参与医保谈判,并且通过了专家审评。其中卡度尼利单抗提前降价53.4%,从13220元/125mg/瓶降至6166元/125mg/瓶。依沃西单抗不久前挑战K药成功,在单药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中证明疗效显著优于K药,在谈判中或许能多一些主动权。

值得关注的还有泽璟制药的重组人凝血酶。重组人凝血酶用于外科止血,预计销售峰值可达20亿元。虽然还没披露具体销售额,但上市后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及现金流回正。京新药业治疗失眠的新药地达西尼也在列,这是公司首个1类创新药,也是国内近16年来安眠药领域的新突破。目前入院节奏符合预期,今年销售目标为超4000万元,明年有望销量翻番。

这些品种的共同点是竞争格局良好,在自费市场能得到回报,也有望在医保谈判中取得较高的定价。当想要渗透率进一步下沉,医保市场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

据第三方数据测算,将医保谈判成功的创新药分年度统计累加采购总金额和总用量发现,其金额和用量均实现增长,采购总金额从2019年的494亿元升至2023年的约1389亿元,用量从10.3亿片/支增加至约76.4亿片/支,进入医保目录后的创新药实现了“费量双增”。

-02-

当降价压力来临

2017年开始,创新药批准数量逐年升高,给临床用药带来更多选择。创新药企半是欢喜,半是忧,虽然新药上市节奏加快,但竞争节奏也越来越快,新药独占市场的窗口期被缩短。

即使是新技术赛道,一旦显露出确定性,就很快会迎来扎堆的局面。竞争压力最终转变为降价压力。

去年以前上市的强效降脂药PCSK9抑制剂类药物都已经进入了医保目录,年治疗费用基本降低到7000多元,给新药很大压力。诺华的英克司兰钠在2023年8月在国内获批,是首款siRNA疗法的PCSK9抑制剂,在海外市场定价一针3250美元,一年两针就是6500美元(45000元),在中国市场将年费用降到2万元人民币左右。

即便以这个定价英克司兰钠不太可能在医保谈判中再大幅降价,依然挤压了信达的价格谈判空间。信达的PCSK9单抗每针1388元,年治疗费用在44000元左右,想要和诺华拼一拼大概率要降价50%以上。

在大热的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竞争也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大品种三代EGFR抑制剂一片红海,今年上市的圣和药业的瑞厄替尼片、倍而达的瑞齐替尼,均通过了国谈初审。已经被纳入医保目录的四款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翰森)、伏美替尼(艾力斯)、奥希替尼(阿斯利康)、贝福替尼(贝达),研发企业都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深耕多年。

即将加入战场的三代EGFR-TKI药物还有十余家,竞争不断升级。价格上,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的月治疗费用都在5000元左右,贝福替尼略高,超过8000元,为倍而达、圣和药业划定了大概范围。

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罕见突变靶点现在也不缺药了。一年之内,用于MET突变的新药增加了三款,特泊替尼(默克)、卡马替尼(诺华)、伯瑞替尼(鞍石生物),均在初审名单中。赛沃替尼和谷美替尼已经分别被纳入2022年版和2023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前者今年将参与续约,一同打擂台。

ROS1抑制剂方面,今年获批的瑞普替尼(再鼎医药)、安奈克替尼(正大天晴)在初审名单中,即将冲击两款进口药克唑替尼(辉瑞)、恩曲替尼(罗氏)的市场地位。

今年有多款降糖新药入围初步形式审查,包括诺和诺德公司的依柯胰岛素周制剂,海思科的DPP-4抑制剂考格列汀片,信立泰的DPP-4抑制剂福格列汀等等。SGLT-2抑制剂方面,恒瑞就拿出了复方制剂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让竞争局面再升级。

去年通过预审的4款进口ADC药物都没进入医保,今年罗氏的维泊妥珠单抗和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单抗表现出一些价格松动的诚意。德曲妥珠单抗(DS-8201)由之前的8860元/支降为6912元/支,并同步取消慈善赠药,维泊妥珠单抗的价格从每瓶10400元降至每瓶9580元,今年进入医保目录的成功率有望提高。

-03-

分化加剧

在上半年已经有预言说今年国谈会比较收紧。

医保基金压力一直都在,使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不仅是国谈和集采,今年在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方面有很多动作。

在9月27日国家医保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颜清辉介绍,医保局组织的基金飞检工作已经覆盖到全国所有省份,检查定点医药机构数量达到500家,查处涉嫌违规金额22.1亿元。今年1~8月,全国各级医保部门一共追回医保资金136.6亿元。

医保局还建立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将医保监管对象将从机构向相关人员延伸,对违规责任人实行“驾照式记分”。

自从医保个账改革、建立门诊统筹制度后,医保统筹在零售药店占比将呈现上升趋势,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费用也纳入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的重点内容。多地医保部门已明确发布文件要求,定点药店禁止宣传“门诊统筹额度年终清零”。

钱要花在刀刃上,医保的入场券自然是越来越难拿。这种默契和分化会加剧。

金春林表示,今年的谈判/竞价规则和去年一样,药企从往年的经验可以大致推断今年的情况。接受不了60%平均降幅的药企可以直接不谈,参加谈判的药企应该已经有了眉目。国谈定价测算会基于创新药与参照药品的比较,专家评审阶段基本敲定了拟谈判/竞价药品的参照药品。

......
欢迎添加作者交流:
吴妮:nora4409
内容合作:17610790527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