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模型创新领域,中国正在闷声干大事

吴晓波频道

3天前

但是从现在发展的形势看,中国公司在行业大模型领域有可能会异军突起。

点击图片▲成为会员

本文内容精选自2024年8月16日《每天听见吴晓波》的音频,登录吴晓波频道APP,可收听完整内容。【点击此处,免费领7天会员】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有一个词在过去一段时间非常火,甚至经常上热搜,做企业的似乎不谈这个词,就好像落伍了。但是今天它似乎有点落寞了,这个词就是大模型。

经常有同学问我,吴老师,今天中国的大模型发展到哪一个阶段了?跟美国的大模型公司相比,我们今天到底有什么优势?走到哪一步了?

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大模型的背景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浪。在去年的年终秀上,我曾经讲述了大模型的12个月。

在2022年的11月份,美国一家叫OpenAI的小公司推出了GPT-3.5。在短短一个月内,全球下载用户超过一个亿,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由此引爆了AIGC的热浪。

咱们中国公司是到了2023年的3月份,从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开始的。到了7月份,有超过100家的中国公司纷纷宣布进军大模型领域,由此爆发了百模大战。但到2024年8月份,回望一年前的那一场百模大战,今天幸存下来的大模型估计不超过20%了。

在当初就有很多专家警告说,中国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通用大模型,像美国这个市场也就5到6家企业而已。

而且因为高性能芯片、语言基数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在通用大模型领域要跟美国对抗似乎非常困难。

但是从现在发展的形势看,中国公司在行业大模型领域有可能会异军突起。

什么是行业大模型呢?

就是在一个细分的领域建构一个专业的大模型。它对芯片数量和算力的要求相对比较低,但是对行业认知要求比较高。

今年以来我在各地调研就看到了很多中国的行业大模型的出现。

比如,复旦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就开发了伏羲气象大模型,能够预测全球任何一个角落未来45天的气象变化。在今天全球所有气象大模型中,性能排在第一位。

有一家从事电商广告投放的企业开发出了智能广告投放大模型。

还有做工业互联网的企业,结合工业场景实际需求,打造出了工业大模型。

不久前,我去一家叫XTransfer的公司做调研。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跨境支付的交易平台。它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开发出了全球第一款外贸金融大模型。

这个大模型在外贸金融专业知识的评测中,跟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大模型进行同台竞技,包括OpenAI的GPT-4 ,综合得分都获得第一名。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在外贸金融这个领域,它比其他的通用大模型更了解这个行业。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是,在大模型这个领域中,“百模大战”已经落幕了,但是“千模竞技”的趋势正在形成。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和最为庞大的制造企业群体,未来在制造和消费服务领域会出现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行业大模型。

因为有真实的应用场景,所以它们更具有成长性。行业大模型的创立创新不再像去年百度、阿里、华为那样大张旗鼓、引人注目。而在我看来,它显得更为真实。

成为课程会员

收听本期内容的音频

并解锁往期和未来1年的全部内容

点击按钮▼成为会员

但是从现在发展的形势看,中国公司在行业大模型领域有可能会异军突起。

点击图片▲成为会员

本文内容精选自2024年8月16日《每天听见吴晓波》的音频,登录吴晓波频道APP,可收听完整内容。【点击此处,免费领7天会员】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有一个词在过去一段时间非常火,甚至经常上热搜,做企业的似乎不谈这个词,就好像落伍了。但是今天它似乎有点落寞了,这个词就是大模型。

经常有同学问我,吴老师,今天中国的大模型发展到哪一个阶段了?跟美国的大模型公司相比,我们今天到底有什么优势?走到哪一步了?

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大模型的背景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浪。在去年的年终秀上,我曾经讲述了大模型的12个月。

在2022年的11月份,美国一家叫OpenAI的小公司推出了GPT-3.5。在短短一个月内,全球下载用户超过一个亿,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由此引爆了AIGC的热浪。

咱们中国公司是到了2023年的3月份,从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开始的。到了7月份,有超过100家的中国公司纷纷宣布进军大模型领域,由此爆发了百模大战。但到2024年8月份,回望一年前的那一场百模大战,今天幸存下来的大模型估计不超过20%了。

在当初就有很多专家警告说,中国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通用大模型,像美国这个市场也就5到6家企业而已。

而且因为高性能芯片、语言基数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在通用大模型领域要跟美国对抗似乎非常困难。

但是从现在发展的形势看,中国公司在行业大模型领域有可能会异军突起。

什么是行业大模型呢?

就是在一个细分的领域建构一个专业的大模型。它对芯片数量和算力的要求相对比较低,但是对行业认知要求比较高。

今年以来我在各地调研就看到了很多中国的行业大模型的出现。

比如,复旦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就开发了伏羲气象大模型,能够预测全球任何一个角落未来45天的气象变化。在今天全球所有气象大模型中,性能排在第一位。

有一家从事电商广告投放的企业开发出了智能广告投放大模型。

还有做工业互联网的企业,结合工业场景实际需求,打造出了工业大模型。

不久前,我去一家叫XTransfer的公司做调研。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跨境支付的交易平台。它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开发出了全球第一款外贸金融大模型。

这个大模型在外贸金融专业知识的评测中,跟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大模型进行同台竞技,包括OpenAI的GPT-4 ,综合得分都获得第一名。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在外贸金融这个领域,它比其他的通用大模型更了解这个行业。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是,在大模型这个领域中,“百模大战”已经落幕了,但是“千模竞技”的趋势正在形成。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和最为庞大的制造企业群体,未来在制造和消费服务领域会出现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行业大模型。

因为有真实的应用场景,所以它们更具有成长性。行业大模型的创立创新不再像去年百度、阿里、华为那样大张旗鼓、引人注目。而在我看来,它显得更为真实。

成为课程会员

收听本期内容的音频

并解锁往期和未来1年的全部内容

点击按钮▼成为会员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