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很多买了扫地机器人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这么一种感受:小几千块花出去了,本来以为从此可以不用扫地了,但最后因为使用效果不佳,不少人买回去之后就扔在客厅“吃灰”。偶尔用一次,可能也会因为各种质量、售后等问题反而更闹心。
有网友吐槽:买了扫地机器人,就是花钱给自己买了个“扫地爹”。
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也有不少用户投诉自己买的扫地机器人有质量问题要求退货。比如黑猫平台上有疑似石头扫地机器人用户投诉,自己买的P10pro不到半年就出现故障,平时使用次数也不多,加钱换新之后,再次出现质量问题。
此外,其他第三方投诉平台也有用户投诉称,自己买的石头扫地机器人G20S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产品宣传有AI避障,可视化高精准识别,但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客观来看,第三方消费平台投诉多为匿名,真实性存疑,但这些投诉似乎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无论是在产品质量端还是售后端,扫地机器人相关产品可能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
从行业端来看,从2008年第一代扫地机器人科沃斯地宝7上市,到如今科沃斯、石头科技两强并立,智能清洁赛道已经走过了早期阶段,接下来,这个行业该如何发展?究竟多久才能有真正“独当一面”的扫地机器人出现?
这些问题,值得深究。
“扫地茅”变“扫地爹”,这个“双十一”还要不要买?
买扫地机器人这事儿,就是个另一个版本的“围城”:买过的人想“退坑”,没买的人想“入坑”。
这就好像前两年小家电大火的时候买的面包机、蒸烤箱,实际上也没用过几次。
不过,扫地机器人这个产品还有点不一样,面包机、烤箱多少还是能替代人力,而扫地机器人如果扫不干净,到头来还是得靠人力来打扫,属实有点“鸡肋”。
花几千买个“扫地爹”究竟值不值?要不要趁着双十一平台折扣买一波?这个事儿恐怕还是得掂量掂量。
扫地机器人这个赛道很火,不缺巨头。天眼查APP显示,2020年石头科技上市,当时一度被称为“打新史上最赚钱的新股”。
现在呢?石头科技市值460多亿,科沃斯市值270亿。要知道,巅峰时期石头科技市值达670亿,科沃斯市值更是破千亿。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曾经的市值巨头快速陨落。
石头科技、科沃斯市值陨落的原因可能并不复杂,也许是市场看透了扫地机器人这个赛道的本质。
扫地机器人算不算是“高科技产品”?
算,也不算。
集成了室内扫描建模、路线规划、自动避障等的能力,扫地机器人的确算是“高科技”。但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扫地机器人要卖得好,首先得扫得干净。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说这个产品是一个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合格”消费品。
任何面向C端的科技产品,首先得是一个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合格的消费品。
VR为啥仍然没有大规模普及?价格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强如苹果公司,都很难拿出来一个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真正意义上合格的消费品,
虽然石头科技P20 Pro等产品也声称引入了AI大模型技术,但扫地机器人,本质上是“卖功能”,而不是“卖智能”。
室内清洁这个赛道,效果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洗地机这个品类卖得就比扫地机器人更好一些。
至于你的产品是不是用了最新的AI技术,是不是用上了“大模型”,用户是不关心的。用户只关心,花了上千元之后,扫地这件小事儿,能不能被这个产品解决。显然,石头科技也好,科沃斯也好,目前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
产品端,只要是扫地机器人不能100%地独立完成室内打扫清洁,并且效果出色,那么本质上,这个产品就是个“非刚需消费”的产品。
既然是个“非刚需消费品”,那么现阶段消费市场中,扫地机器市场就注定不可能有太多的增量。
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社会消费能力的上升期,非刚需的消费品会受到追捧,而社会消费能力的下降周期,非刚需性的消费品则会最先受到影响。特别是扫地机器人这种并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非刚需产品。
总之,不能解决核心痛点,就意味着缺乏核心壁垒。这也就导致扫地机器人这个赛道门槛相对不高,所以到最后还是得不断地卷“营销”,最终陷入整个行业的“内耗”。
这一点,从头部企业石头科技的财报可以一窥究竟。
2024半年报,石头科技营业成本为20.40亿元,同比增长20.73%;销售费用为8.85亿元,同比增长近40%。其中广告及市场推广费用5.69亿元同比增长52.82%。
年度来看,2021到2023年石头科技销售费用分别占比营收16.08%、19.89%、21.00%,而科技研发投入只占营业收入7.55%、7.37%和7.15%。
所以,扫地机器人行业,本质上是个重营销的行业,研发支出占比营收不到10%,营销费用占比超过营收20%,典型的是一个“非科技”公司的成本结构。
缺乏科技溢价,产品功能又满足不了用户的根本需求,这样的增长本身就缺乏可持续性,另外,由于缺乏核心壁垒,到头来只能是跟竞争对手内耗。
说这个行业内耗,一个表现就是不停地打专利战。
2024年8月13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作出一份缺席判决。判决要求被告石头科技停止侵犯原告追觅科技主张的权利要求。在海外的这场公堂对簿,石头科技输了一成。
今年2月份,追觅科技就曾向南京中院起诉石头科技侵犯专利权,618前夕,追觅科技又向泉州中级法院申请行为保全,导致石头科技P10Pro和P10SPro两款扫地机器人产品错过大促。最终,石头科技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泉州中级法院的裁定被驳回,两款产品得以重新销售。
专利战的本质,其实就是内耗。
说白了行业里谁也没有绝对的产品力优势,就只能持续打“营销战、专利战”。短期来看赢得一方能短期获益,但长期来看也无疑会加重成本,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
由此,也似乎就不难理解即便是强如石头科技、科沃斯这样的巨头,也难以在二级市场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估值的原因所在了。
“家电化”,是石头科技们必须走的路?
“石头科技的整体运作效率其实是非常高的, 在行业内我们的公司的人数其实并不是特别高, 到现在也只有1000多人,但是事实上因为我们的组织能力, 包括团队的配合很好,内耗较少,才成就了公司整体效率高,并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石头科技董事长兼CEO昌敬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表示。
就是昌敬口中这么一家“极具竞争力”的公司,也逃不过被减持的“宿命”。石头科技实控人昌敬本人的大额减持就曾引发关注。到上半年末,昌敬的持股比例已降至21.09%,据不完全统计,昌敬累计套现额已近9亿元。
客观来说,由于昌敬本人创办的“极石汽车”销量不佳,其坚持可能处于财务上的需求,但之前的减持套现,还是引发了投资人关注。
现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十分激烈,品牌、渠道都不具备优势的极石汽车还能撑多久?如果未来有新的资金需求,昌敬本人还会不会继续减持石头科技?这些问题都是投资人所关心的重点。
作为行业的头部公司,石头科技的竞争力自然没的说,在一次直播中昌敬还透露,目前石头科技可以做到一款新产品,从立项到最后推出,只需要少于半年的时间。
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从项目周期看,手机行业几乎也可以做到半年出一个新品,一年出一次换代新品。而扫地机器人的科技含量,未必有智能手机高,产品结构也未必有智能手机复杂。所以,半年时间做一款新品,其实也是正常水平。
何况,现在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很快,自动驾驶双目视觉方案很成熟,而且传感器种类丰富,成熟的供应商很多,对于头部企业来说,要攥一款新品上市,难度不大。
关键是,出再多的新品,迭代速度再快,都脱离不了当下扫地机器人这个品类的核心问题:做不到百分百人力替代。
迈不过去这道最关键的门槛,石头科技也好、科沃斯也罢,都只是个“卖智能产品”的公司,而不是一个“卖智能家电”的公司。
这两者间,差异巨大。
你看海尔智家的市值,2878亿,上半年营收1300亿。市值体量是科沃斯的10倍。石头科技的4倍。现金流能力更是遥遥领先。
为啥能造成这样大的估值差异?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家电产品是很容易产生复购的。
比如,洗衣机主板坏了,修的话很贵,要换新的才更有性价比,所以很容易产生新的复购。如果不修或者不买新的,用户就会很不方便。
但扫地机器人或者扫地机产品不存在这个逻辑。
对于用户而言,3000多元买的洗地机、扫地机器人没用几次就坏了,第一反应不是换新,而是觉得这个东西不靠谱,这个品牌不考虑,而坏过两次之后,所有扫地机产品可能就不会再买了。
从产品定义来看,扫地机器人最终极形态其实就是家电,而不是什么智能设备。家电是刚需,容易产生复购,而智能设备不是。
沿着这样的产品逻辑看,石头科技这样的企业,最理想的定位其实是家电企业。像海尔、美的那样。
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之外,石头科技也开始进军家电领域。
去年发布的半年报里,石头科技主营业务增加了洗衣机品类,23年石头科技推出洗烘一体机H1和分子筛迷你洗烘一体机M1,今年的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石头科技推出了洗衣机Zeoone系列。
对于石头科技这样的企业来说,进军家电作为公司新战略,其实很尴尬。
一来,在市场看来,去家电这个赛道找增长,某种意义其实就相当于否定了扫地机器人赛道的价值。
然而尴尬的是,石头科技旗下卖得最好的,营收贡献占比最大的,其实还是扫地机、洗地机这类家庭清洁类产品。家电产品并没有成为业绩的核心支柱。
而进军更刚需家电领域,似乎也说明管理层对于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核心业务的未来,可能并没有十足的信心。而做洗衣机等家电,是业绩上的妥协,是“委曲求全”。
二来,入局家电这个赛道,石头科技们未必就能做明白。
虽然做家电的逻辑没问题,但做这个赛道可谓是难上加难。家电行业,头部的有海尔、格力、美的,次头部的有小天鹅、新飞、康佳、海信。每一个都是老牌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
看起来,石头科技智能打所谓的“科技、智能”牌,但实际上,智能赛道平价的有小米,高端的有三翼鸟,真正能切进去的市场其实很有限。再者,家电经过这么多年的成熟竞争,早就进入一个拼成本优势的时代,作为后来者,石头科技们其实没有规模优势。
在充分竞争的家电行业,同样的功能产品,没有价格优势就很难有立足之地,到时候,石头科技们如何立足家电品类?这恐怕是值得深思问题。
所谓“成也品类,败也品类”。扫地机器人这个品类没做透之前,发力家电品类也许并非真正的增长之道。
石头科技也好、科沃斯也罢,这批做扫地机器人起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有过高光也经历过至暗。也许经历过真正的周期才能明白,唯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的脚步,才能立足市场,立于竞争中的不败之地。
接下来,该怎么走出价格战、专利战,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原文标题 : “扫地茅”梦碎,这届年轻人拒绝花钱给自己找麻烦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很多买了扫地机器人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这么一种感受:小几千块花出去了,本来以为从此可以不用扫地了,但最后因为使用效果不佳,不少人买回去之后就扔在客厅“吃灰”。偶尔用一次,可能也会因为各种质量、售后等问题反而更闹心。
有网友吐槽:买了扫地机器人,就是花钱给自己买了个“扫地爹”。
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也有不少用户投诉自己买的扫地机器人有质量问题要求退货。比如黑猫平台上有疑似石头扫地机器人用户投诉,自己买的P10pro不到半年就出现故障,平时使用次数也不多,加钱换新之后,再次出现质量问题。
此外,其他第三方投诉平台也有用户投诉称,自己买的石头扫地机器人G20S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产品宣传有AI避障,可视化高精准识别,但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客观来看,第三方消费平台投诉多为匿名,真实性存疑,但这些投诉似乎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无论是在产品质量端还是售后端,扫地机器人相关产品可能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
从行业端来看,从2008年第一代扫地机器人科沃斯地宝7上市,到如今科沃斯、石头科技两强并立,智能清洁赛道已经走过了早期阶段,接下来,这个行业该如何发展?究竟多久才能有真正“独当一面”的扫地机器人出现?
这些问题,值得深究。
“扫地茅”变“扫地爹”,这个“双十一”还要不要买?
买扫地机器人这事儿,就是个另一个版本的“围城”:买过的人想“退坑”,没买的人想“入坑”。
这就好像前两年小家电大火的时候买的面包机、蒸烤箱,实际上也没用过几次。
不过,扫地机器人这个产品还有点不一样,面包机、烤箱多少还是能替代人力,而扫地机器人如果扫不干净,到头来还是得靠人力来打扫,属实有点“鸡肋”。
花几千买个“扫地爹”究竟值不值?要不要趁着双十一平台折扣买一波?这个事儿恐怕还是得掂量掂量。
扫地机器人这个赛道很火,不缺巨头。天眼查APP显示,2020年石头科技上市,当时一度被称为“打新史上最赚钱的新股”。
现在呢?石头科技市值460多亿,科沃斯市值270亿。要知道,巅峰时期石头科技市值达670亿,科沃斯市值更是破千亿。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曾经的市值巨头快速陨落。
石头科技、科沃斯市值陨落的原因可能并不复杂,也许是市场看透了扫地机器人这个赛道的本质。
扫地机器人算不算是“高科技产品”?
算,也不算。
集成了室内扫描建模、路线规划、自动避障等的能力,扫地机器人的确算是“高科技”。但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扫地机器人要卖得好,首先得扫得干净。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说这个产品是一个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合格”消费品。
任何面向C端的科技产品,首先得是一个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合格的消费品。
VR为啥仍然没有大规模普及?价格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强如苹果公司,都很难拿出来一个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真正意义上合格的消费品,
虽然石头科技P20 Pro等产品也声称引入了AI大模型技术,但扫地机器人,本质上是“卖功能”,而不是“卖智能”。
室内清洁这个赛道,效果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洗地机这个品类卖得就比扫地机器人更好一些。
至于你的产品是不是用了最新的AI技术,是不是用上了“大模型”,用户是不关心的。用户只关心,花了上千元之后,扫地这件小事儿,能不能被这个产品解决。显然,石头科技也好,科沃斯也好,目前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
产品端,只要是扫地机器人不能100%地独立完成室内打扫清洁,并且效果出色,那么本质上,这个产品就是个“非刚需消费”的产品。
既然是个“非刚需消费品”,那么现阶段消费市场中,扫地机器市场就注定不可能有太多的增量。
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社会消费能力的上升期,非刚需的消费品会受到追捧,而社会消费能力的下降周期,非刚需性的消费品则会最先受到影响。特别是扫地机器人这种并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非刚需产品。
总之,不能解决核心痛点,就意味着缺乏核心壁垒。这也就导致扫地机器人这个赛道门槛相对不高,所以到最后还是得不断地卷“营销”,最终陷入整个行业的“内耗”。
这一点,从头部企业石头科技的财报可以一窥究竟。
2024半年报,石头科技营业成本为20.40亿元,同比增长20.73%;销售费用为8.85亿元,同比增长近40%。其中广告及市场推广费用5.69亿元同比增长52.82%。
年度来看,2021到2023年石头科技销售费用分别占比营收16.08%、19.89%、21.00%,而科技研发投入只占营业收入7.55%、7.37%和7.15%。
所以,扫地机器人行业,本质上是个重营销的行业,研发支出占比营收不到10%,营销费用占比超过营收20%,典型的是一个“非科技”公司的成本结构。
缺乏科技溢价,产品功能又满足不了用户的根本需求,这样的增长本身就缺乏可持续性,另外,由于缺乏核心壁垒,到头来只能是跟竞争对手内耗。
说这个行业内耗,一个表现就是不停地打专利战。
2024年8月13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作出一份缺席判决。判决要求被告石头科技停止侵犯原告追觅科技主张的权利要求。在海外的这场公堂对簿,石头科技输了一成。
今年2月份,追觅科技就曾向南京中院起诉石头科技侵犯专利权,618前夕,追觅科技又向泉州中级法院申请行为保全,导致石头科技P10Pro和P10SPro两款扫地机器人产品错过大促。最终,石头科技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泉州中级法院的裁定被驳回,两款产品得以重新销售。
专利战的本质,其实就是内耗。
说白了行业里谁也没有绝对的产品力优势,就只能持续打“营销战、专利战”。短期来看赢得一方能短期获益,但长期来看也无疑会加重成本,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
由此,也似乎就不难理解即便是强如石头科技、科沃斯这样的巨头,也难以在二级市场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估值的原因所在了。
“家电化”,是石头科技们必须走的路?
“石头科技的整体运作效率其实是非常高的, 在行业内我们的公司的人数其实并不是特别高, 到现在也只有1000多人,但是事实上因为我们的组织能力, 包括团队的配合很好,内耗较少,才成就了公司整体效率高,并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石头科技董事长兼CEO昌敬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表示。
就是昌敬口中这么一家“极具竞争力”的公司,也逃不过被减持的“宿命”。石头科技实控人昌敬本人的大额减持就曾引发关注。到上半年末,昌敬的持股比例已降至21.09%,据不完全统计,昌敬累计套现额已近9亿元。
客观来说,由于昌敬本人创办的“极石汽车”销量不佳,其坚持可能处于财务上的需求,但之前的减持套现,还是引发了投资人关注。
现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十分激烈,品牌、渠道都不具备优势的极石汽车还能撑多久?如果未来有新的资金需求,昌敬本人还会不会继续减持石头科技?这些问题都是投资人所关心的重点。
作为行业的头部公司,石头科技的竞争力自然没的说,在一次直播中昌敬还透露,目前石头科技可以做到一款新产品,从立项到最后推出,只需要少于半年的时间。
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从项目周期看,手机行业几乎也可以做到半年出一个新品,一年出一次换代新品。而扫地机器人的科技含量,未必有智能手机高,产品结构也未必有智能手机复杂。所以,半年时间做一款新品,其实也是正常水平。
何况,现在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很快,自动驾驶双目视觉方案很成熟,而且传感器种类丰富,成熟的供应商很多,对于头部企业来说,要攥一款新品上市,难度不大。
关键是,出再多的新品,迭代速度再快,都脱离不了当下扫地机器人这个品类的核心问题:做不到百分百人力替代。
迈不过去这道最关键的门槛,石头科技也好、科沃斯也罢,都只是个“卖智能产品”的公司,而不是一个“卖智能家电”的公司。
这两者间,差异巨大。
你看海尔智家的市值,2878亿,上半年营收1300亿。市值体量是科沃斯的10倍。石头科技的4倍。现金流能力更是遥遥领先。
为啥能造成这样大的估值差异?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家电产品是很容易产生复购的。
比如,洗衣机主板坏了,修的话很贵,要换新的才更有性价比,所以很容易产生新的复购。如果不修或者不买新的,用户就会很不方便。
但扫地机器人或者扫地机产品不存在这个逻辑。
对于用户而言,3000多元买的洗地机、扫地机器人没用几次就坏了,第一反应不是换新,而是觉得这个东西不靠谱,这个品牌不考虑,而坏过两次之后,所有扫地机产品可能就不会再买了。
从产品定义来看,扫地机器人最终极形态其实就是家电,而不是什么智能设备。家电是刚需,容易产生复购,而智能设备不是。
沿着这样的产品逻辑看,石头科技这样的企业,最理想的定位其实是家电企业。像海尔、美的那样。
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之外,石头科技也开始进军家电领域。
去年发布的半年报里,石头科技主营业务增加了洗衣机品类,23年石头科技推出洗烘一体机H1和分子筛迷你洗烘一体机M1,今年的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石头科技推出了洗衣机Zeoone系列。
对于石头科技这样的企业来说,进军家电作为公司新战略,其实很尴尬。
一来,在市场看来,去家电这个赛道找增长,某种意义其实就相当于否定了扫地机器人赛道的价值。
然而尴尬的是,石头科技旗下卖得最好的,营收贡献占比最大的,其实还是扫地机、洗地机这类家庭清洁类产品。家电产品并没有成为业绩的核心支柱。
而进军更刚需家电领域,似乎也说明管理层对于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核心业务的未来,可能并没有十足的信心。而做洗衣机等家电,是业绩上的妥协,是“委曲求全”。
二来,入局家电这个赛道,石头科技们未必就能做明白。
虽然做家电的逻辑没问题,但做这个赛道可谓是难上加难。家电行业,头部的有海尔、格力、美的,次头部的有小天鹅、新飞、康佳、海信。每一个都是老牌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
看起来,石头科技智能打所谓的“科技、智能”牌,但实际上,智能赛道平价的有小米,高端的有三翼鸟,真正能切进去的市场其实很有限。再者,家电经过这么多年的成熟竞争,早就进入一个拼成本优势的时代,作为后来者,石头科技们其实没有规模优势。
在充分竞争的家电行业,同样的功能产品,没有价格优势就很难有立足之地,到时候,石头科技们如何立足家电品类?这恐怕是值得深思问题。
所谓“成也品类,败也品类”。扫地机器人这个品类没做透之前,发力家电品类也许并非真正的增长之道。
石头科技也好、科沃斯也罢,这批做扫地机器人起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有过高光也经历过至暗。也许经历过真正的周期才能明白,唯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的脚步,才能立足市场,立于竞争中的不败之地。
接下来,该怎么走出价格战、专利战,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原文标题 : “扫地茅”梦碎,这届年轻人拒绝花钱给自己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