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准发力支持小微企业打通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

证券日报

3周前

小微企业自身也要健全财务管理,特别是要提升财务报表的规范性、连续性,配合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评估。

本报记者 刘 琪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动员部署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关工作。

为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地方相应建立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会议要求,要加强统筹部署和组织协调,干字当头,雷厉风行,抓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银行机构、小微企业等各方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密切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同时,要做好宣传引导,加强工作辅导和政策解读,提升政策效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本次会议体现我国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通过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快落地,破解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难点与堵点,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畅通内循环,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10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据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介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核心是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在企业端,全面了解辖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在银行端,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

丛林表示,这一工作希望达成三个目标:一是直达基层。低成本信贷资金要直达基层,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快速便捷。银行原则上要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银行要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流程,加快办理速度。三是利率适宜。通过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总体上降低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做好“两手牵”,一方面能够掌握全面摸排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向银行反馈,同时也有助于银行及时掌握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保障贷款投放具有商业可持续性。

同时,在王青看来,金融监管政策要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有效落实尽职免责,实施差异化监管,给基层信贷人员松绑。此外,小微企业自身也要健全财务管理,特别是要提升财务报表的规范性、连续性,配合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评估。考虑到小微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特征,押品不足,当前可通过强化政策性融资担保等方式,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

小微企业对于经济、就业和民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期,围绕助企帮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除了建立上述工作机制外,还优化了无还本续贷政策、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以及完善尽职免责制度。这些举措的重点,就是要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优化营商环境,畅通融资渠道,力争做到服务不减、价格更优。

“在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落实过程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力点,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王青表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一方面有助于提振整体经济增长动能,改善市场信心。更重要的是,小微企业是吸纳城镇居民就业的主体,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稳就业政策效应,增强民众对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获得感。

小微企业自身也要健全财务管理,特别是要提升财务报表的规范性、连续性,配合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评估。

本报记者 刘 琪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动员部署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关工作。

为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地方相应建立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会议要求,要加强统筹部署和组织协调,干字当头,雷厉风行,抓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银行机构、小微企业等各方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密切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同时,要做好宣传引导,加强工作辅导和政策解读,提升政策效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本次会议体现我国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通过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快落地,破解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难点与堵点,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畅通内循环,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10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据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介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核心是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在企业端,全面了解辖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在银行端,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

丛林表示,这一工作希望达成三个目标:一是直达基层。低成本信贷资金要直达基层,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快速便捷。银行原则上要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银行要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流程,加快办理速度。三是利率适宜。通过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总体上降低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做好“两手牵”,一方面能够掌握全面摸排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向银行反馈,同时也有助于银行及时掌握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保障贷款投放具有商业可持续性。

同时,在王青看来,金融监管政策要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有效落实尽职免责,实施差异化监管,给基层信贷人员松绑。此外,小微企业自身也要健全财务管理,特别是要提升财务报表的规范性、连续性,配合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评估。考虑到小微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特征,押品不足,当前可通过强化政策性融资担保等方式,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

小微企业对于经济、就业和民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期,围绕助企帮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除了建立上述工作机制外,还优化了无还本续贷政策、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以及完善尽职免责制度。这些举措的重点,就是要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优化营商环境,畅通融资渠道,力争做到服务不减、价格更优。

“在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落实过程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力点,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王青表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一方面有助于提振整体经济增长动能,改善市场信心。更重要的是,小微企业是吸纳城镇居民就业的主体,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稳就业政策效应,增强民众对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获得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