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长安汽车 太蓝新能源发布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

汽车之家

14小时前

此次太蓝在发布会上阐明了量产时间表,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以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需求;无隔膜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

[汽车之家 资讯] 2024年11月7日,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在重庆联合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双方联合推出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这项技术将应用于固态和半固态电池,预计在2026年量产上车。

汽车之家

减掉隔膜,太蓝新能源的新思路

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就像硬币的两面,一直是行业讨论的永恒的话题,理想状态下电池能量密度越高越好,安全系数越高越好。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传统液态电池中,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是负强相关因素,能量密度上升、温升会提高,安全风险就越大。

汽车之家

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主材使用PE、PP材质的隔膜,这种材质的隔膜,高温下易收缩,易造成正负极短路,大量发热,引发电解液燃烧和电极材料热分解,进而导致电池起火或爆炸。

为增强隔膜的耐热性,业界已开展广泛研究并实施多项改进措施,包括在隔膜表面涂抹氧化铝勃姆石等无机耐热材料以及芳纶等有机高熔点材料。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隔膜的耐热能力,但当电池温度升至200°C以上时,隔膜本体的大幅收缩仍难以遏制。行业为解决安全问题,常常采用增加防护措施的“加”方案,给电芯增加防爆阀;在PACK层面,增加气凝胶、增加云母片、增加液冷系统、增加高强度壳体……过度堆砌不仅大幅增加成本,增加系统复杂性,但这些都无法根本解决由隔膜特性引起的锂电池安全问题。

因此,太蓝新能源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它们称为4-3-2-1技术路线。

汽车之家

第一步,减掉隔膜,减掉部分电解液;这是太蓝最先量产、装车的半固态电池产品阶段。第二步,完全减掉电解液;这是太蓝将率先应用在部分细分专业领域,如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全固态产品阶段。第三步,减掉负极,只留下直接产生能量的活性物质;这是未来,太蓝的无负极全固态产品阶段。

汽车之家

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减掉隔膜,并在极片表面导入高致密复合固态电解质层,固态电解质层完全不燃烧,在保证高锂离子传导能力的同时,又兼顾提供优异的耐热性。这种固态电解质层还具有相当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有效抑制了高温、机械力、锂枝晶等因素诱发的热失控,从根本上提升了电池安全等级。太蓝新能源逐步减掉隔膜、减掉电解液、减掉负极,推动电池技术向全固态化迈进。

汽车之家

相比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安全的保障。然而,不谈量产的创新,都是虚妄的,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受制于成本和工艺,全固态电池大面积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从产业化进度来看,目前国内外主流电池企业发布的全固态电池产品披露的量产时间基本都在2027—2030年。

相较之下,半固态电池展现出更为乐观的市场前景:半固态电池可沿用90%以上原有液态锂电池的生产设备;在电池性能上,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均有大幅提升。

太蓝新能源这次取消隔膜,成功实现了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在同等条件下,太蓝无隔膜半固态电池相比液态锂电池安全性能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测试——挤压、高温、过充,远超国标要求。另外根据官方信息,太蓝新能源的产品已经通过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和GB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认证,获得检验 检测报告。

汽车之家

此次太蓝在发布会上阐明了量产时间表,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以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需求;无隔膜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

兼顾成本与应用,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装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迈向新台阶。

在综合性能的提升方面,无隔膜技术的引入显著增强了电池的兼容性与灵活性。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通过极片复合固态电解质层、原位亚微米工业制膜(ISFD)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抑制锂枝晶形成及刺穿,进一步实现本征安全。

汽车之家

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材料体系的兼容,涵盖了NCM、LFP、LMFP等多元化材料组合,使得电池可以根据不同的能量密度需求进行灵活定制。

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无隔膜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对于传统隔膜材料的依赖、减少部分电解液,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成本可减少10%以上,还一定程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减材制造”——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的推出,是锂电行业发展的关键一步,加速推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进程。作为动力电池的下一代解决方案,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能够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新能源力量。(图/文 汽车之家 冷晓阳)

此次太蓝在发布会上阐明了量产时间表,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以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需求;无隔膜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

[汽车之家 资讯] 2024年11月7日,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在重庆联合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双方联合推出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这项技术将应用于固态和半固态电池,预计在2026年量产上车。

汽车之家

减掉隔膜,太蓝新能源的新思路

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就像硬币的两面,一直是行业讨论的永恒的话题,理想状态下电池能量密度越高越好,安全系数越高越好。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传统液态电池中,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是负强相关因素,能量密度上升、温升会提高,安全风险就越大。

汽车之家

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主材使用PE、PP材质的隔膜,这种材质的隔膜,高温下易收缩,易造成正负极短路,大量发热,引发电解液燃烧和电极材料热分解,进而导致电池起火或爆炸。

为增强隔膜的耐热性,业界已开展广泛研究并实施多项改进措施,包括在隔膜表面涂抹氧化铝勃姆石等无机耐热材料以及芳纶等有机高熔点材料。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隔膜的耐热能力,但当电池温度升至200°C以上时,隔膜本体的大幅收缩仍难以遏制。行业为解决安全问题,常常采用增加防护措施的“加”方案,给电芯增加防爆阀;在PACK层面,增加气凝胶、增加云母片、增加液冷系统、增加高强度壳体……过度堆砌不仅大幅增加成本,增加系统复杂性,但这些都无法根本解决由隔膜特性引起的锂电池安全问题。

因此,太蓝新能源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它们称为4-3-2-1技术路线。

汽车之家

第一步,减掉隔膜,减掉部分电解液;这是太蓝最先量产、装车的半固态电池产品阶段。第二步,完全减掉电解液;这是太蓝将率先应用在部分细分专业领域,如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全固态产品阶段。第三步,减掉负极,只留下直接产生能量的活性物质;这是未来,太蓝的无负极全固态产品阶段。

汽车之家

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减掉隔膜,并在极片表面导入高致密复合固态电解质层,固态电解质层完全不燃烧,在保证高锂离子传导能力的同时,又兼顾提供优异的耐热性。这种固态电解质层还具有相当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有效抑制了高温、机械力、锂枝晶等因素诱发的热失控,从根本上提升了电池安全等级。太蓝新能源逐步减掉隔膜、减掉电解液、减掉负极,推动电池技术向全固态化迈进。

汽车之家

相比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安全的保障。然而,不谈量产的创新,都是虚妄的,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受制于成本和工艺,全固态电池大面积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从产业化进度来看,目前国内外主流电池企业发布的全固态电池产品披露的量产时间基本都在2027—2030年。

相较之下,半固态电池展现出更为乐观的市场前景:半固态电池可沿用90%以上原有液态锂电池的生产设备;在电池性能上,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均有大幅提升。

太蓝新能源这次取消隔膜,成功实现了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在同等条件下,太蓝无隔膜半固态电池相比液态锂电池安全性能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测试——挤压、高温、过充,远超国标要求。另外根据官方信息,太蓝新能源的产品已经通过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和GB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认证,获得检验 检测报告。

汽车之家

此次太蓝在发布会上阐明了量产时间表,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以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需求;无隔膜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

兼顾成本与应用,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装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迈向新台阶。

在综合性能的提升方面,无隔膜技术的引入显著增强了电池的兼容性与灵活性。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通过极片复合固态电解质层、原位亚微米工业制膜(ISFD)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抑制锂枝晶形成及刺穿,进一步实现本征安全。

汽车之家

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材料体系的兼容,涵盖了NCM、LFP、LMFP等多元化材料组合,使得电池可以根据不同的能量密度需求进行灵活定制。

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无隔膜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对于传统隔膜材料的依赖、减少部分电解液,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成本可减少10%以上,还一定程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减材制造”——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的推出,是锂电行业发展的关键一步,加速推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进程。作为动力电池的下一代解决方案,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能够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新能源力量。(图/文 汽车之家 冷晓阳)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