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结婚对数创40年新低?中国婚姻报告2024

泽平宏观

12小时前

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在统计的14个国家中,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

文:任泽平团队

婚姻是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个人来说,婚姻是情感的升华,家庭是切实的归属感。对于社会来说,长期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稳定。

但近年来,多种选择和无奈之下,中国人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认为婚姻是束缚。另一方面,高婚育成本使年轻人实现家庭变得更加困难。从人口角度看,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正在削减适婚年龄人数,结婚“主力军”减少。“婚都不想结,还生什么孩子”,正成为一批年轻人的选择,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是互为因果的。

11月1日,民政部发布《2024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离婚登记196.7万对,同比分别减少94.3万对、0.6万对。

参考近十年数据,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对数占全年比重在72%-79%,估算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在601万对-659万对,即使最高值也是近40年来的新低。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婚姻现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建议。

1 中国婚姻现状: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婚姻状况发生很大转变,主要体现在结婚率下滑、初婚年龄推迟、离婚率长期持续攀升直到近年有所改善。

一是结婚登记对数不断创新低,10年内下降49.3%,2023年补偿性结婚需求释放,预计2024年结婚对数创近40年来的新低。2013-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6.9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683.5万对,降幅49.3%,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768.2万对,同比增长12.4%,主因疫情后补偿性结婚需求释放。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减少94.3万对,说明补偿性需求基本结束。参考近十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对数全年占比在72%-79%,可以估算出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在601万对-659万对之间,即使最高值也是近40年来的新低。2013-2022年粗结婚率从9.9‰降至4.8‰,2023年升至5.4‰。

二是“晚婚”现象突出,初婚人数减少,25-29岁代替20-24岁人群成为结婚主力,高年龄层段(40岁以上)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2013年-2022年,内地居民初婚登记人数从2386万的高点降至1051.8万人;再婚人数先升后降,2019年达到455.9万人峰值后降至2022年的315.2万人。2005-2022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5.2%,25-29岁从34.3%升至37.2%,30-34岁、35-39岁、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9.9%、4.9%、3.9%增至20.7%、9.1%和17.7%。

三是离婚对数和离婚率经过长期持续攀升后,在制度调整下近年有所改善。1978-2022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先升后降,从1978年的28.5万对升至2019年470.1万对的峰值,此后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259.3万对,主因实施了离婚冷静期政策。2024年前三季度,离婚登记对数196.7万人,同比减少0.6万对。粗离婚率从0.2‰攀升至2019年的3.4‰,2022年下滑至2.0‰、2023年小幅升至2.6‰。

四是未婚比例增加,未婚同居率提升,非婚生育增加、但占比较低。从2009年到2013年,20-39岁女性人口中,已婚比例从77.93%下降到67.06%,到2019年,又上升到72.72%。2019年,中国30-34岁男性未婚比例为18.16%,女性未婚比例为8.7%,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根据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出生队列为1980-1984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3.33%,女性为26.79%;出生队列为1985-1989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7.99%,女性为33.13%。根据2016年CFPS数据,出生队列为1970-197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为5.9%,未婚生育占比为0.3%;出生队列为1980-198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为6.1%,未婚生育占比为1.2%。(参考育娲人口《中国婚姻家庭报告》)

2 年轻人不结婚:选择还是无奈?

2.1 自我选择:高学历、独立和社会包容

受教育时间增加、教育年限延长推迟就业平均年龄,进而推迟结婚平均年龄。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水平随经济发展大幅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2022年博士在校学生数16.6万人增至55.6万人,硕士在校学生数从65.4万人增至309.8万人。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比例从1999年的15.8%下降至2022年的3.4%。伴随受教育年限的增长,适婚人口结婚年龄明显推迟。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1990年的22.0岁上升到2020年的28.0岁;男性同期从24.1岁上升到29.4岁。

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与高品质生活,对婚姻持开放态度;尤其是女性自我独立的实现与自我意识的觉醒。经济发展和受教育水平提高给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社会地位上升。女性不再只作为“家庭主妇”,而是进入职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97-2022年,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中,女性占比从37.2%大幅提高至48.1%,女性在高等教育群体中逐渐接近男性。高学历女性往往偏好不低于自身条件的男性,加大婚姻市场匹配难度,单身女性规模快速上升。

思想开放与社会包容性增强,离婚不再是一个“谈虎色变”的话题。经济独立使女性逐渐摆脱婚姻的束缚,更有底气承担离婚的不利后果。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2022年,人民法院审理离婚一审案件结案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从106.6万件增至143.1万件,增长了34.3%。根据家理数据,2022年,离婚诉讼案件中家庭琐事性格不合占比75.3%,家暴、虐待、遗弃占比32.9%。

2.2 无奈:婚育成本高、社会压力大

结婚成本高,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持续提升,年轻人面临“买婚房”、“还房贷”双重压力。1998年房改以来,房价经过几轮快速上涨,导致年轻人购置婚房首付、婚后还贷成本明显提高。2010-2023年,百城样本住宅均价从9314元/平上涨至16220元/平。2004-2023年中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从1.6万亿元增至38.2万亿元,增长22.9倍。根据Wind数据,2010-2020年,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从20.0增至24.4。此外,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男青年结不起婚。并且,越是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彩礼要得越高,让很多农村贫困家庭不堪重负。

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高,抑制组建家庭意愿。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是抑制生育行为的“三座大山”,“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机会成本高。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在统计的14个国家中,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如果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进行国际对比,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9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工作生活难以平衡,更多年轻人选择推迟婚育。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结婚生育意愿自然会降低。此外,已经就业的年轻人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无法达成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从而“没有时间”或者“没有精力”迈入婚姻。

2.3 婚姻基础削弱:适婚年龄人数减少、婚姻匹配困难

适婚年龄人数减少且仍处下降阶段。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15-35岁青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33.5%下降到27.2%。根据七普数据,我国80后、90后、00后在2020年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4亿、1.78亿和1.55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当前结婚年龄主力25-29岁人口大幅下滑,对结婚对数产生负面影响。根据育娲人口《中国人口预测报告》“中方案”,20-40岁人口仍处减少阶段,预计2023-2043年下降16.9%。

适婚人口男多女少,婚姻匹配困难。男女比例失衡。比如00后男女性别比约115,男性比女性多超1100万,90后男女性别比约110,男性比女性多近900万。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农村“剩男”和城市“大龄剩女”问题突出。2022年,中国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有超过60%分布在村镇、一般为较低学历;未婚女性有超过60%分布在城市、一般学历较高。

3 影响:拖累生育水平、加重养老负担,单身经济盛行

晚婚导致晚育现象加剧,初育年龄每推迟一个月,总和生育率下降8%左右。“婚都不结了,怎么生孩子”。当前,中国绝大部分是婚内生育,非婚生育占比较低,所以结婚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生育水平。1990-202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3.6岁推迟至29.4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2.0岁推迟到28岁;其中,女性、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分别在1996、1998年超过晚婚年龄(女23岁、男25岁)。1990-2020年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从24.1岁推迟至27.9岁,平均生育年龄(所有孩次)从24.8岁推迟至29.7岁。并且,1990-2020年30岁及以上高龄产妇的生育一孩数占比从4.6%增至近29.8%,生育子女数占比14.0%增至45.4%。从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看,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7.5、30.3、31.6岁。2023年总和生育率仅1左右,不足更替水平的一半。

晚婚晚育、不婚问题加重少子老龄化,进而加重养老负担,拖累国家财政、制约经济活力。2013-2023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算术平均增速19.3%,而支出算术平均增速约为22.3%。2012-2022年中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算术平均增速18.8%,而支出算术平均增速约为22.9%。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自2012年见顶后逐年下滑,从18.5个月逐渐下降至2021年的11.2个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区域差异较大大,2023年有14省养老金入不敷出。其中,黑龙江、辽宁、吉林下拨金额829.3、844.3、218.7亿元,占总下拨规模的77.5%。

单身人口数量增长,家庭规模持续缩小。一方面,因为结婚对数下降、结婚推迟等原因,“单人户”数量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因为住房条件改善,很多年轻人不与父母同住,而是享受独居生活。2020年,中国家庭户接近5亿户,其中一人户家庭超1.25亿。2022年,我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数量2.4亿,占总人口的17.1%,创历史新高,超过英国、法国、德国人口总和。

单身经济盛行,单身人群普遍储蓄低,追求高品质、高质量、高消费的生活,助推新消费模式、以及促进文娱、宠物消费。单身人群具有偏好便利性消费;尼尔森的《中国单身经济报告》显示,42%的单身消费者为悦己而消费,远高于非单身消费者(27%);单身消费者中97%会选择网购,62%更倾向于点外卖。此外,单身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特点,注重自我投资。关于对未来一年的时间规划方面,“22%的单身消费者期望去读书,18%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学习新技能,17%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均高于非单身消费者的13%、11%和14%。同时,在对未来一年的消费意愿预期方面,分别有16%和14%的单身消费者更愿意在自我提升和运动健身多花钱”。尼尔森数据显示,单身群体注重感情寄托,在就餐、娱乐的支出意愿高于非单身群体;此外单身青年宠物消费占比高于非单身消费者,未婚人群占比达57%。

4 启示

给予年轻人自由选择权的同时,减少因为娶不起和生不起导致的不婚和晚婚现象,为适婚人群提供保障和社会福利,改进住房、教育、医疗问题;婚姻背后是人口问题,应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4.1从居住、就业、教育上缓解年轻人生活压力

一是成立住房保障银行收储库存商品房用于保障房,完善以常住人口增量为核心的人地挂钩,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二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一方面,进一步推动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男性陪产假等的待遇保障,对损害女性就业权益的单位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另一方面,根据单位女员工规模及年度生育情况,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以降低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

三是加大财政教育保障性支出。探索建立从怀孕保健到孕期分娩再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的全面鼓励生育体系,包括孕期保健补助、住院分娩补助、托育津贴、教育津贴、家庭个税抵扣、以及对不符合交个税标准的低收入人群实行直接经济补贴等。并且,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全国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差异化。

四是托育服务供给和津贴保障。将九年义务教育延伸至十二年,同时推进教育改革,切实根除“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现象。大力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兴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同时,提高祖辈隔代照料的积极性,减轻父母的照料压力。

4.2   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尽快全面放开生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归家庭。全面放开生育,将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孩子、什么时候生育的权利还给家庭,由每个家庭自主决定生育的孩子数量。全面放开生育是把生育权从国家计划回归家庭自主,是把生育数量多少的选择权交回给家庭决定,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生育意愿。全面放开生育,原本不想生的人还是不会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担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区会大幅多生导致出生人口激增。

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鼓励生育。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现金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发放补贴。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四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降低抚养直接成本。五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六是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男女平等的育产假等。七是支持辅助生殖、发放补贴。八是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大力发放生育补贴,切实减轻家庭养育孩子负担。建议国家层面发放生育补贴,发放群体可以向有抚养老人、孩子的家庭倾斜,由于这部分家庭存在较大的育儿、养老支出需求,可以补贴的储蓄漏出率,同时,可以切实降低这部分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长期看,新增人口会增加对汽车、房屋、电器、旅游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于生育补贴的具体方案,我们建议按照孩子数量针对家庭发放,给有孩家庭每月1000-6000元。比如可以一孩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补贴3000元,三孩家庭补贴6000元。按上述补贴计算,即一孩家庭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平均每孩补贴1500元,三孩家庭平均每孩补贴2000元。按此计算,大约需要提供1-3万亿左右的补贴。

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在统计的14个国家中,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

文:任泽平团队

婚姻是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个人来说,婚姻是情感的升华,家庭是切实的归属感。对于社会来说,长期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稳定。

但近年来,多种选择和无奈之下,中国人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认为婚姻是束缚。另一方面,高婚育成本使年轻人实现家庭变得更加困难。从人口角度看,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正在削减适婚年龄人数,结婚“主力军”减少。“婚都不想结,还生什么孩子”,正成为一批年轻人的选择,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是互为因果的。

11月1日,民政部发布《2024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离婚登记196.7万对,同比分别减少94.3万对、0.6万对。

参考近十年数据,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对数占全年比重在72%-79%,估算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在601万对-659万对,即使最高值也是近40年来的新低。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婚姻现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建议。

1 中国婚姻现状: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婚姻状况发生很大转变,主要体现在结婚率下滑、初婚年龄推迟、离婚率长期持续攀升直到近年有所改善。

一是结婚登记对数不断创新低,10年内下降49.3%,2023年补偿性结婚需求释放,预计2024年结婚对数创近40年来的新低。2013-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6.9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683.5万对,降幅49.3%,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768.2万对,同比增长12.4%,主因疫情后补偿性结婚需求释放。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减少94.3万对,说明补偿性需求基本结束。参考近十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对数全年占比在72%-79%,可以估算出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在601万对-659万对之间,即使最高值也是近40年来的新低。2013-2022年粗结婚率从9.9‰降至4.8‰,2023年升至5.4‰。

二是“晚婚”现象突出,初婚人数减少,25-29岁代替20-24岁人群成为结婚主力,高年龄层段(40岁以上)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2013年-2022年,内地居民初婚登记人数从2386万的高点降至1051.8万人;再婚人数先升后降,2019年达到455.9万人峰值后降至2022年的315.2万人。2005-2022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5.2%,25-29岁从34.3%升至37.2%,30-34岁、35-39岁、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9.9%、4.9%、3.9%增至20.7%、9.1%和17.7%。

三是离婚对数和离婚率经过长期持续攀升后,在制度调整下近年有所改善。1978-2022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先升后降,从1978年的28.5万对升至2019年470.1万对的峰值,此后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259.3万对,主因实施了离婚冷静期政策。2024年前三季度,离婚登记对数196.7万人,同比减少0.6万对。粗离婚率从0.2‰攀升至2019年的3.4‰,2022年下滑至2.0‰、2023年小幅升至2.6‰。

四是未婚比例增加,未婚同居率提升,非婚生育增加、但占比较低。从2009年到2013年,20-39岁女性人口中,已婚比例从77.93%下降到67.06%,到2019年,又上升到72.72%。2019年,中国30-34岁男性未婚比例为18.16%,女性未婚比例为8.7%,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根据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出生队列为1980-1984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3.33%,女性为26.79%;出生队列为1985-1989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7.99%,女性为33.13%。根据2016年CFPS数据,出生队列为1970-197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为5.9%,未婚生育占比为0.3%;出生队列为1980-198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为6.1%,未婚生育占比为1.2%。(参考育娲人口《中国婚姻家庭报告》)

2 年轻人不结婚:选择还是无奈?

2.1 自我选择:高学历、独立和社会包容

受教育时间增加、教育年限延长推迟就业平均年龄,进而推迟结婚平均年龄。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水平随经济发展大幅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2022年博士在校学生数16.6万人增至55.6万人,硕士在校学生数从65.4万人增至309.8万人。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比例从1999年的15.8%下降至2022年的3.4%。伴随受教育年限的增长,适婚人口结婚年龄明显推迟。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1990年的22.0岁上升到2020年的28.0岁;男性同期从24.1岁上升到29.4岁。

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与高品质生活,对婚姻持开放态度;尤其是女性自我独立的实现与自我意识的觉醒。经济发展和受教育水平提高给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社会地位上升。女性不再只作为“家庭主妇”,而是进入职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97-2022年,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中,女性占比从37.2%大幅提高至48.1%,女性在高等教育群体中逐渐接近男性。高学历女性往往偏好不低于自身条件的男性,加大婚姻市场匹配难度,单身女性规模快速上升。

思想开放与社会包容性增强,离婚不再是一个“谈虎色变”的话题。经济独立使女性逐渐摆脱婚姻的束缚,更有底气承担离婚的不利后果。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2022年,人民法院审理离婚一审案件结案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从106.6万件增至143.1万件,增长了34.3%。根据家理数据,2022年,离婚诉讼案件中家庭琐事性格不合占比75.3%,家暴、虐待、遗弃占比32.9%。

2.2 无奈:婚育成本高、社会压力大

结婚成本高,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持续提升,年轻人面临“买婚房”、“还房贷”双重压力。1998年房改以来,房价经过几轮快速上涨,导致年轻人购置婚房首付、婚后还贷成本明显提高。2010-2023年,百城样本住宅均价从9314元/平上涨至16220元/平。2004-2023年中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从1.6万亿元增至38.2万亿元,增长22.9倍。根据Wind数据,2010-2020年,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从20.0增至24.4。此外,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男青年结不起婚。并且,越是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彩礼要得越高,让很多农村贫困家庭不堪重负。

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高,抑制组建家庭意愿。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是抑制生育行为的“三座大山”,“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机会成本高。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在统计的14个国家中,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如果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进行国际对比,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9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工作生活难以平衡,更多年轻人选择推迟婚育。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结婚生育意愿自然会降低。此外,已经就业的年轻人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无法达成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从而“没有时间”或者“没有精力”迈入婚姻。

2.3 婚姻基础削弱:适婚年龄人数减少、婚姻匹配困难

适婚年龄人数减少且仍处下降阶段。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15-35岁青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33.5%下降到27.2%。根据七普数据,我国80后、90后、00后在2020年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4亿、1.78亿和1.55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当前结婚年龄主力25-29岁人口大幅下滑,对结婚对数产生负面影响。根据育娲人口《中国人口预测报告》“中方案”,20-40岁人口仍处减少阶段,预计2023-2043年下降16.9%。

适婚人口男多女少,婚姻匹配困难。男女比例失衡。比如00后男女性别比约115,男性比女性多超1100万,90后男女性别比约110,男性比女性多近900万。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农村“剩男”和城市“大龄剩女”问题突出。2022年,中国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有超过60%分布在村镇、一般为较低学历;未婚女性有超过60%分布在城市、一般学历较高。

3 影响:拖累生育水平、加重养老负担,单身经济盛行

晚婚导致晚育现象加剧,初育年龄每推迟一个月,总和生育率下降8%左右。“婚都不结了,怎么生孩子”。当前,中国绝大部分是婚内生育,非婚生育占比较低,所以结婚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生育水平。1990-202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3.6岁推迟至29.4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2.0岁推迟到28岁;其中,女性、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分别在1996、1998年超过晚婚年龄(女23岁、男25岁)。1990-2020年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从24.1岁推迟至27.9岁,平均生育年龄(所有孩次)从24.8岁推迟至29.7岁。并且,1990-2020年30岁及以上高龄产妇的生育一孩数占比从4.6%增至近29.8%,生育子女数占比14.0%增至45.4%。从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看,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7.5、30.3、31.6岁。2023年总和生育率仅1左右,不足更替水平的一半。

晚婚晚育、不婚问题加重少子老龄化,进而加重养老负担,拖累国家财政、制约经济活力。2013-2023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算术平均增速19.3%,而支出算术平均增速约为22.3%。2012-2022年中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算术平均增速18.8%,而支出算术平均增速约为22.9%。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自2012年见顶后逐年下滑,从18.5个月逐渐下降至2021年的11.2个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区域差异较大大,2023年有14省养老金入不敷出。其中,黑龙江、辽宁、吉林下拨金额829.3、844.3、218.7亿元,占总下拨规模的77.5%。

单身人口数量增长,家庭规模持续缩小。一方面,因为结婚对数下降、结婚推迟等原因,“单人户”数量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因为住房条件改善,很多年轻人不与父母同住,而是享受独居生活。2020年,中国家庭户接近5亿户,其中一人户家庭超1.25亿。2022年,我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数量2.4亿,占总人口的17.1%,创历史新高,超过英国、法国、德国人口总和。

单身经济盛行,单身人群普遍储蓄低,追求高品质、高质量、高消费的生活,助推新消费模式、以及促进文娱、宠物消费。单身人群具有偏好便利性消费;尼尔森的《中国单身经济报告》显示,42%的单身消费者为悦己而消费,远高于非单身消费者(27%);单身消费者中97%会选择网购,62%更倾向于点外卖。此外,单身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特点,注重自我投资。关于对未来一年的时间规划方面,“22%的单身消费者期望去读书,18%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学习新技能,17%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均高于非单身消费者的13%、11%和14%。同时,在对未来一年的消费意愿预期方面,分别有16%和14%的单身消费者更愿意在自我提升和运动健身多花钱”。尼尔森数据显示,单身群体注重感情寄托,在就餐、娱乐的支出意愿高于非单身群体;此外单身青年宠物消费占比高于非单身消费者,未婚人群占比达57%。

4 启示

给予年轻人自由选择权的同时,减少因为娶不起和生不起导致的不婚和晚婚现象,为适婚人群提供保障和社会福利,改进住房、教育、医疗问题;婚姻背后是人口问题,应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4.1从居住、就业、教育上缓解年轻人生活压力

一是成立住房保障银行收储库存商品房用于保障房,完善以常住人口增量为核心的人地挂钩,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二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一方面,进一步推动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男性陪产假等的待遇保障,对损害女性就业权益的单位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另一方面,根据单位女员工规模及年度生育情况,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以降低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

三是加大财政教育保障性支出。探索建立从怀孕保健到孕期分娩再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的全面鼓励生育体系,包括孕期保健补助、住院分娩补助、托育津贴、教育津贴、家庭个税抵扣、以及对不符合交个税标准的低收入人群实行直接经济补贴等。并且,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全国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差异化。

四是托育服务供给和津贴保障。将九年义务教育延伸至十二年,同时推进教育改革,切实根除“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现象。大力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兴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同时,提高祖辈隔代照料的积极性,减轻父母的照料压力。

4.2   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尽快全面放开生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归家庭。全面放开生育,将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孩子、什么时候生育的权利还给家庭,由每个家庭自主决定生育的孩子数量。全面放开生育是把生育权从国家计划回归家庭自主,是把生育数量多少的选择权交回给家庭决定,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生育意愿。全面放开生育,原本不想生的人还是不会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担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区会大幅多生导致出生人口激增。

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鼓励生育。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现金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发放补贴。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四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降低抚养直接成本。五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六是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男女平等的育产假等。七是支持辅助生殖、发放补贴。八是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大力发放生育补贴,切实减轻家庭养育孩子负担。建议国家层面发放生育补贴,发放群体可以向有抚养老人、孩子的家庭倾斜,由于这部分家庭存在较大的育儿、养老支出需求,可以补贴的储蓄漏出率,同时,可以切实降低这部分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长期看,新增人口会增加对汽车、房屋、电器、旅游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于生育补贴的具体方案,我们建议按照孩子数量针对家庭发放,给有孩家庭每月1000-6000元。比如可以一孩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补贴3000元,三孩家庭补贴6000元。按上述补贴计算,即一孩家庭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平均每孩补贴1500元,三孩家庭平均每孩补贴2000元。按此计算,大约需要提供1-3万亿左右的补贴。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