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产业发展强音,大湾区崛起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MEMS

5天前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表示,“广州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出政策、搭平台、建体系、优服务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推动打造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打好政策‘组合拳’。

来源:广州日报

作为物联网的基石,传感器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智能终端、汽车电子、无人机等领域的全球主要制造基地,广东是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应用市场。而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研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年8月,广州发布《广州市推动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全面建成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日前,广东省、广州市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智能传感器、光芯片、物联网等重点产业发展,制定八个方面35条措施。

发展物联网、智能传感器产业,广州已蓄力成势。新机遇下,广州如何打造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9月29日,广州市召开智能传感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政务和数据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增城区的相关负责同志发布并解读上述政策措施以及《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发展规划(2024-2035)》。

省市合力:联合出台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35条措施

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加快推动广州市智能传感器、光芯片及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多次围绕传感器产业进行研究部署,支持广州聚焦发展智能传感器和成熟特色工艺,全力推进广东传感器产业发展。近期,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广州市人民政府起草的《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审定并正式印发实施。

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到提升关键技术支撑能力,从推动传感器重点产品发展到前瞻布局光芯片产业,从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到加快产品推广应用,从强化产业服务支撑到组织保障,《若干措施》聚焦智能传感器、光芯片、物联网等重点产业发展,制定八个方面35条措施。

《若干措施》的出台对于提升广州市及广东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旨在进一步发挥广州市的引领作用,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结合《若干措施》内容,我们接下来将成立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成员包括省市发改、科技、工信、国资、政务和数据部门和省通信管理局,以及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南沙区。”曲晓杰表示,工作专班将完善省市联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合力支持广州打造全国物联网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高地。

智能传感器是“广东强芯”工程的重要布局方向,也是广东量大面广的芯片应用领域。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科技创新尤为关键。

“近年来,广东以科技专项为依托,对广东省及广州市智能传感器技术及产业发展予以支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广东智能传感器创新优势,具体来说包括开展智能传感器产品的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产业链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两方面。”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谢安玄认为,在智能传感器技术及产业发展方面,广州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围绕广州市的相关技术研发需求,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支持广州市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传感器产品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支撑推动广州市传感器产业的发展。“近期,我们启动了‘芯片设计与制造’战略专项新一轮的指南编制工作,重点关注智能传感器方向,并且与广州市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充分挖掘广州及省内智能传感器的创新资源,支持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力争形成一批国产替代产品,培育一批自主创新优势企业,助推广州、广东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谢安玄表示。

此外,据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魏文涛透露,近期广东将在全省启动开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围绕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遴选数字化发展基础好、预期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市县作为试点,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中集成应用,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和路径。他表示,“希望广州先行先试,积极申报试点,进一步深化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加快建设全市物联感知体系,打造全省智慧城市应用示范样板。”

抢抓机遇:全力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传感器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国家层面已将包括智能传感器在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列入重大战略性产业,并出台多项全局性、战略性的政策措施。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表示,“广州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出政策、搭平台、建体系、优服务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推动打造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打好政策‘组合拳’。”

8月16日,《广州市推动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印发实施,提出到2028年,全市将围绕全面建成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一个目标”,聚焦智能传感器、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软硬协同“两大底座”,开展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引领“三大工程”,重点推动增城区、黄埔区、海珠区、番禺区打造“四区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自主创新、融合应用、竞争力强的物联网全产业链群,建成2个以上物联网产业相关特色园区,形成30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物联网应用的典型案例。

今年4月,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成功入选2023年度广东省特色产业园,成为广东省获批的第一个智能传感器特色产业园,也成为广州、广东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根据《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发展规划(2024-2035)》,产业园将按照“政府+市场”共治的原则,采用“政府强力推动、科技资源强力支持、产业生态强力营造”的模式,开展产业综合服务运营,积极建设智能传感器设计研发服务平台、智能传感器测试验证服务平台、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三大平台,提供“产业技术支撑、企业金融支持、生态市场促进”三类核心服务支持,为园区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硬件和软件条件,加快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到2030年,实现智能传感器“研发设计-材料装备-生产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全产业链条集聚,累计集聚重点企业100家,规划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到2035年,智能传感器达到500家,形成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最新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赋予了广州市‘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定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产业是未来夯实广州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陈键华在回答广州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广州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初步形成了以黄埔为核心,南沙、增城为两极的“一核两极多点”产业布局,拥有泰斗微电子、高云半导体、安凯微、慧智微、广芯封装、兴森快捷、新锐光掩模等行业领先企业,粤芯、增芯、芯粤能、芯聚能等项目持续强化“广东强芯”广州特色,广州正全力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在物联网领域,全市以番禺、海珠、增城、黄埔为主战场,聚焦数字城市、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率先应用,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省级特色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超10万座,部署了华南唯一国际IPv6根服务器,建成了华南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初步形成了“上游-感知识别、中游-网络传输、下游-平台及应用服务”的物联网全产业链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生产优势和巨大的规模市场优势,以政策为引领,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技术创新、行业推广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据陈键华介绍,广州将坚持“以市场带应用、以应用促产业”,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推动产业发展。

一方面,推进数字城市应用示范,面向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全面推进智能协作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如,协同南网数字集团推进输电物联终端的电鸿化适配和改造;建立智能感知的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加快推进数字家庭建设等。

另一方面,将重点推动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以广州获得首批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契机,深化物联网产品在电子、家居、汽车、装备等行业的重点应用。如,支持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等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家居应用示范,在黄埔、海珠、花都和番禺四地构建车联网示范应用环境示范区。

万物互联、万物有“感”。“广州将抢抓国家、省政策机遇,深挖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发展潜力优势,加速打造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物联网技术创新策源地和物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地。”陈键华说。

一线实践: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已引进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681亿元

“增城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发展空间大,产业配套也比较完善,近年来引进了增芯、越海、中微、安信芯等一批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所以我们将智能传感器产业作为增城的主导产业。”广州市增城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曾鸿斌梳理了增城区在布局智能传感器相关产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我们增城为了把智能传感器园区规划好建设好,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引进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681亿元,预计年产值/营收超400亿元。”

曾鸿斌表示,接下来,增城将聚焦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加快引进全产业链项目,预计到2030年累计集聚产业生态重点企业100家,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到2035年,智能传感器生态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形成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为广州市发展特色工艺半导体产业贡献力量,助力广东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

增芯科技是在增城落地的第一家芯片制造企业,其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产线项目是广东省、广州市重点项目,对增城乃至广州、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自 2022年底开工,9个月完成土建封顶,18个月通线,20个月产品下线。”在会后的采访中,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飞告诉记者,6月28日启动通线投产以来,设备调试、良率提升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8月10日首批产品下线良率99.7%,已通过168小时高温可靠性测试,满足量产标准。截至目前,公司已下线1000片晶圆,正在进行1000小时可靠性测试。下一步将正式量产,预计2024年产品按客户订单下线10000片。

面对行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陈晓飞充满信心。“作为链主企业,我们计划一方面通过即将成立的广东省智能传感器协会,与上下游 60余家智能传感器和模组设计、设备企业、材料和工具企业,以及最终用户建立联系,全面推进各种形式的商业合作。同时,在产业资本和创业环境等创新生产要素方面,和市区两级政府合作创设了广州产橙创业投资基金,为智能传感器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另一家来自广州的企业机智云物联网,专注于工业软件的研发与创新,自主研发了机智云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边缘操作系统,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多样化的用户应用场景,自主研发了多款智能终端产品。

“目前,机智云数智化解决方案,已广泛覆盖家居家电、能源电力、纺织印染、智慧农业等多个细分行业,累计服务超过2万家制造企业,助力其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模式,加速智能化升级。”广州机智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集团副总裁邢雁说,“广东省、广州市这一系列政策的发布,让我们更加坚定。接下来将在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边缘工业智能、行业工业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继续打造行业大模型共性解决方案。”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表示,“广州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出政策、搭平台、建体系、优服务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推动打造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打好政策‘组合拳’。

来源:广州日报

作为物联网的基石,传感器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智能终端、汽车电子、无人机等领域的全球主要制造基地,广东是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应用市场。而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研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年8月,广州发布《广州市推动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全面建成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日前,广东省、广州市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智能传感器、光芯片、物联网等重点产业发展,制定八个方面35条措施。

发展物联网、智能传感器产业,广州已蓄力成势。新机遇下,广州如何打造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9月29日,广州市召开智能传感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政务和数据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增城区的相关负责同志发布并解读上述政策措施以及《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发展规划(2024-2035)》。

省市合力:联合出台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35条措施

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加快推动广州市智能传感器、光芯片及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多次围绕传感器产业进行研究部署,支持广州聚焦发展智能传感器和成熟特色工艺,全力推进广东传感器产业发展。近期,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广州市人民政府起草的《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审定并正式印发实施。

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到提升关键技术支撑能力,从推动传感器重点产品发展到前瞻布局光芯片产业,从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到加快产品推广应用,从强化产业服务支撑到组织保障,《若干措施》聚焦智能传感器、光芯片、物联网等重点产业发展,制定八个方面35条措施。

《若干措施》的出台对于提升广州市及广东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旨在进一步发挥广州市的引领作用,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结合《若干措施》内容,我们接下来将成立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成员包括省市发改、科技、工信、国资、政务和数据部门和省通信管理局,以及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南沙区。”曲晓杰表示,工作专班将完善省市联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合力支持广州打造全国物联网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高地。

智能传感器是“广东强芯”工程的重要布局方向,也是广东量大面广的芯片应用领域。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科技创新尤为关键。

“近年来,广东以科技专项为依托,对广东省及广州市智能传感器技术及产业发展予以支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广东智能传感器创新优势,具体来说包括开展智能传感器产品的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产业链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两方面。”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谢安玄认为,在智能传感器技术及产业发展方面,广州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围绕广州市的相关技术研发需求,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支持广州市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传感器产品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支撑推动广州市传感器产业的发展。“近期,我们启动了‘芯片设计与制造’战略专项新一轮的指南编制工作,重点关注智能传感器方向,并且与广州市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充分挖掘广州及省内智能传感器的创新资源,支持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力争形成一批国产替代产品,培育一批自主创新优势企业,助推广州、广东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谢安玄表示。

此外,据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魏文涛透露,近期广东将在全省启动开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围绕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遴选数字化发展基础好、预期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市县作为试点,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中集成应用,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和路径。他表示,“希望广州先行先试,积极申报试点,进一步深化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加快建设全市物联感知体系,打造全省智慧城市应用示范样板。”

抢抓机遇:全力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传感器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国家层面已将包括智能传感器在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列入重大战略性产业,并出台多项全局性、战略性的政策措施。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表示,“广州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出政策、搭平台、建体系、优服务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推动打造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打好政策‘组合拳’。”

8月16日,《广州市推动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印发实施,提出到2028年,全市将围绕全面建成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一个目标”,聚焦智能传感器、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软硬协同“两大底座”,开展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引领“三大工程”,重点推动增城区、黄埔区、海珠区、番禺区打造“四区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自主创新、融合应用、竞争力强的物联网全产业链群,建成2个以上物联网产业相关特色园区,形成30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物联网应用的典型案例。

今年4月,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成功入选2023年度广东省特色产业园,成为广东省获批的第一个智能传感器特色产业园,也成为广州、广东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根据《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发展规划(2024-2035)》,产业园将按照“政府+市场”共治的原则,采用“政府强力推动、科技资源强力支持、产业生态强力营造”的模式,开展产业综合服务运营,积极建设智能传感器设计研发服务平台、智能传感器测试验证服务平台、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三大平台,提供“产业技术支撑、企业金融支持、生态市场促进”三类核心服务支持,为园区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硬件和软件条件,加快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到2030年,实现智能传感器“研发设计-材料装备-生产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全产业链条集聚,累计集聚重点企业100家,规划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到2035年,智能传感器达到500家,形成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最新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赋予了广州市‘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定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产业是未来夯实广州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陈键华在回答广州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广州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初步形成了以黄埔为核心,南沙、增城为两极的“一核两极多点”产业布局,拥有泰斗微电子、高云半导体、安凯微、慧智微、广芯封装、兴森快捷、新锐光掩模等行业领先企业,粤芯、增芯、芯粤能、芯聚能等项目持续强化“广东强芯”广州特色,广州正全力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在物联网领域,全市以番禺、海珠、增城、黄埔为主战场,聚焦数字城市、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率先应用,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省级特色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超10万座,部署了华南唯一国际IPv6根服务器,建成了华南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初步形成了“上游-感知识别、中游-网络传输、下游-平台及应用服务”的物联网全产业链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生产优势和巨大的规模市场优势,以政策为引领,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技术创新、行业推广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据陈键华介绍,广州将坚持“以市场带应用、以应用促产业”,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推动产业发展。

一方面,推进数字城市应用示范,面向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全面推进智能协作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如,协同南网数字集团推进输电物联终端的电鸿化适配和改造;建立智能感知的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加快推进数字家庭建设等。

另一方面,将重点推动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以广州获得首批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契机,深化物联网产品在电子、家居、汽车、装备等行业的重点应用。如,支持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等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家居应用示范,在黄埔、海珠、花都和番禺四地构建车联网示范应用环境示范区。

万物互联、万物有“感”。“广州将抢抓国家、省政策机遇,深挖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发展潜力优势,加速打造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物联网技术创新策源地和物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地。”陈键华说。

一线实践: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已引进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681亿元

“增城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发展空间大,产业配套也比较完善,近年来引进了增芯、越海、中微、安信芯等一批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所以我们将智能传感器产业作为增城的主导产业。”广州市增城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曾鸿斌梳理了增城区在布局智能传感器相关产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我们增城为了把智能传感器园区规划好建设好,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引进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681亿元,预计年产值/营收超400亿元。”

曾鸿斌表示,接下来,增城将聚焦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加快引进全产业链项目,预计到2030年累计集聚产业生态重点企业100家,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到2035年,智能传感器生态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形成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为广州市发展特色工艺半导体产业贡献力量,助力广东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

增芯科技是在增城落地的第一家芯片制造企业,其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产线项目是广东省、广州市重点项目,对增城乃至广州、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自 2022年底开工,9个月完成土建封顶,18个月通线,20个月产品下线。”在会后的采访中,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飞告诉记者,6月28日启动通线投产以来,设备调试、良率提升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8月10日首批产品下线良率99.7%,已通过168小时高温可靠性测试,满足量产标准。截至目前,公司已下线1000片晶圆,正在进行1000小时可靠性测试。下一步将正式量产,预计2024年产品按客户订单下线10000片。

面对行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陈晓飞充满信心。“作为链主企业,我们计划一方面通过即将成立的广东省智能传感器协会,与上下游 60余家智能传感器和模组设计、设备企业、材料和工具企业,以及最终用户建立联系,全面推进各种形式的商业合作。同时,在产业资本和创业环境等创新生产要素方面,和市区两级政府合作创设了广州产橙创业投资基金,为智能传感器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另一家来自广州的企业机智云物联网,专注于工业软件的研发与创新,自主研发了机智云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边缘操作系统,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多样化的用户应用场景,自主研发了多款智能终端产品。

“目前,机智云数智化解决方案,已广泛覆盖家居家电、能源电力、纺织印染、智慧农业等多个细分行业,累计服务超过2万家制造企业,助力其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模式,加速智能化升级。”广州机智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集团副总裁邢雁说,“广东省、广州市这一系列政策的发布,让我们更加坚定。接下来将在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边缘工业智能、行业工业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继续打造行业大模型共性解决方案。”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