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税收

财经头条

顾子明 顾子明明公

6年前

这个游戏中,有两大类可玩的国家。


第一类是英法的世界双极,他们拥有庞大的工业基础和广袤的殖民地。因此,他们玩的是“均势”与“平衡”为主体的大国外交。英国平衡全球的政治势力,法国平衡欧洲的政治势力。


第二类是德意志诸国、意大利诸国和斯堪的纳维亚诸国,作为“第二世界国家”,他们需要在英法的大国均势之下,寻找历史的机遇期,完成民族的统一,在一百年的期间内,推动海外殖民扩张,完成工业化。


至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并不是游戏的主旋律,因为直到游戏终止的1935年,中国仍然没有开启工业化之路。


而玩这个游戏的有趣之处,在于对照历史,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建立之后,要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把欧洲诸国100年的工业化之路,重新走一遍。


甚至,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政治上必然也会有更多的诉求。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全球老二法国一样,虽然有英国均势全球,但也会开启自己的外交均势平衡。


因此,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历史的宿命感,也会遇到大量抉择上面的殊路同归。






之前两篇文章讲完了外交和政治,今天文章的定位则是经济。


游戏中,玩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并不多,主要手段,一个是消费税,一个是关税。


作为非英法这样TOP2的老玩家,为了推动工业化,上手第一件事儿,往往是大幅调高贫困阶层的税负,调低对富裕阶层的征税,然后调高关税。


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是因为游戏通过数据模拟了现实。


一方面,机械化之下,工人的生产率是高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但是在小农经济之下,他们并没有主动加入工业大生产的觉悟。因此,虽然对底层征税非常不道德,但是国家为了推动,不得不通过农业税,迫使农民从小农经济走出来,进入工厂。


另一方面,游戏中资本家的存在,会使得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增加,增强盈利能力,而且,资本家的投资效率要高于政府的投资效率。因此,对富裕阶层低税率,容易使得富豪累积资本成为资本家,低税率也为企业快速增长保驾护航。


所以呢,如果我们回顾中国自92年以来的改革,就会很清晰的看到,当时解决经济的危机的路子,是把危机向农村转移。


在巨大的税负压力之下,大量的农民被迫进城务工,为中国制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各种经济壁垒,为企业家们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通过市场搞活了中国的经济。


而较高的关税壁垒,又为这些企业家们抵御住了国际巨头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他们刚出生抵抗力最弱的时候,加了一道国家政策的防护罩。


因此,中国企业家们在政策的春风之下,凭借着全球最廉价的劳动力,承接了发达国家蓝领工人不屑于做的“落后产能”,中国制造也因此迅速崛起,并顺利走出了经济危机。



其实,无论玩维多利亚2的游戏,还是对照全球所有后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大家发展的道路基本都是相似的,加速的工业化,必然会伴随着铁腕政策,使得农民变为工人,同样,为了挑动积极性,也都会给资本家们一个“春天的故事”。


但是,一年总有四季,春天既然来了,秋天还会远吗?


以维多利亚2游戏中,带着主角光环的德国为例,在全球最优质的教育系统之下,德国的工人规模急剧膨胀。但是德国国内的市场终究是有限的,发展半个世纪之后,就会陷入产能过剩的局面。


在市场供过于求之下,企业家没有了利润,工人没有了工作。


而且,虽然德国国内有煤炭和钢铁,能够发展起来重工业和并制造廉价的日用品,但是国内没有棉花和染料,也没有橡胶和石油,所有高利润的行业,都被英国和法国这些老牌殖民国家控制。


产能过剩伴再加上产业升级受阻,因此,德国的民众,就面临“消费降级”的危险。


而每当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玩家都会面临这个十字路口,国内的税收政策都需要全面的调整。


一方面,和之前的税收政策完全相反,开始对贫困人口大规模减税,对富豪人群大规模的加税;另一方面,则是由关税壁垒,改为大规模的降低进口关税。


对底层由加税改为减税的道理很简单,由于农业人口已经大规模的转化为工业人口,存量已经不多,加税倒逼农村人口进城的增量效应已经很低了。而且,继续保持底层群众的高税收,会导致大量的工人阶层没有消费力并引发愤怒,因此,为了拉动内需,必然要对底层减税。


对顶层由减税改为加税的道理也很简单,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市场已趋近饱和,之前野蛮生长的企业家,也出现了过剩的倾向。


而市场的增量,一方面取决于重要原材料(如石油、橡胶)产地的稳定供应和运输安全。(譬如与俄罗斯加大油气合作,避免过度依赖中东,譬如瓜达尔港就是为了避免石油被马六甲卡死)。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能够拿下多大的产品倾销市场。(譬如一路走向非洲的大规模经贸合作)


而这些动作,都不是普通民营企业家能够独立完成的,即使叶老板搞定的俄油生意,美国政府一句话,他也是完蛋。


因此,根据游戏中资本主义的规律和逻辑,当工业升级到一定程度和规模的时候,背后必然会和国家力量和意志形成联合。(就像美国前国务卿蒂勒森也要代表石油集团利益,影响美国的国家政策。)


所以呢,就像是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教育升级一样,随着国力的成长以及国际地位的改变,企业家也需要跟着一起升级,并进行供给侧的优胜劣汰。



而与调整国内税收政策相配合,之前的高关税壁垒政策,必然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进入到低关税甚至负关税(退税补贴)。


就像游戏中的德国,随着关税保护政策之下,国内的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的制造业霸主。但是,本国产能过剩必然是伴随着国际产能的过剩,而低关税甚至补贴,能够促使国内企业在原材料成本低的背景下,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而降低关税政策,也是一种对国内税收政策的一种对冲,使得那些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得以对冲国内针对富裕征税政策的影响。


而游戏中,选择对富裕阶层的加税,对于玩家来说,是势在必行的。


毕竟,一方面要对贫困阶层减税,另一方面又要大幅降低关税,而国家的财政政策还需要更加积极。但是政府也不可能随意印钱,因此,必然就需要有人来承担改革过程中的阵痛。


而且,随着关税降低,本来富裕阶层的消费品就都是海外进口的,并不能给国内广大的制造业人口提供就业和收入。而只有那些底层群众减税增加的购买力,才能够拉动国内的消费升级。


所以,当游戏进入工业化后半程的50年,玩家们之前对富裕阶层减税的政策都会取消,改为严格的高征税。游戏玩家们利用对富豪多征的税,让底层群众少缴税,实现消费升级,为国内的制造业升级转型和外海市场扩张争取缓冲的时间。


因此,如果把维多利亚游戏的100年游戏时间分成前后两个阶段,那么前50年的税收政策,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后50年的税收政策,则是“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



所以呢,对照现实中正在推进的很多政策,也算是不忘初心,兑现当年的诺言。


而这些政策对企业家冲击之大,甚至难以接受的原因,也许是从92年算起,我们把西方列强们50年的改革时间,压缩成了25年。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编辑:早餐君

这个游戏中,有两大类可玩的国家。


第一类是英法的世界双极,他们拥有庞大的工业基础和广袤的殖民地。因此,他们玩的是“均势”与“平衡”为主体的大国外交。英国平衡全球的政治势力,法国平衡欧洲的政治势力。


第二类是德意志诸国、意大利诸国和斯堪的纳维亚诸国,作为“第二世界国家”,他们需要在英法的大国均势之下,寻找历史的机遇期,完成民族的统一,在一百年的期间内,推动海外殖民扩张,完成工业化。


至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并不是游戏的主旋律,因为直到游戏终止的1935年,中国仍然没有开启工业化之路。


而玩这个游戏的有趣之处,在于对照历史,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建立之后,要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把欧洲诸国100年的工业化之路,重新走一遍。


甚至,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政治上必然也会有更多的诉求。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全球老二法国一样,虽然有英国均势全球,但也会开启自己的外交均势平衡。


因此,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历史的宿命感,也会遇到大量抉择上面的殊路同归。






之前两篇文章讲完了外交和政治,今天文章的定位则是经济。


游戏中,玩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并不多,主要手段,一个是消费税,一个是关税。


作为非英法这样TOP2的老玩家,为了推动工业化,上手第一件事儿,往往是大幅调高贫困阶层的税负,调低对富裕阶层的征税,然后调高关税。


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是因为游戏通过数据模拟了现实。


一方面,机械化之下,工人的生产率是高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但是在小农经济之下,他们并没有主动加入工业大生产的觉悟。因此,虽然对底层征税非常不道德,但是国家为了推动,不得不通过农业税,迫使农民从小农经济走出来,进入工厂。


另一方面,游戏中资本家的存在,会使得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增加,增强盈利能力,而且,资本家的投资效率要高于政府的投资效率。因此,对富裕阶层低税率,容易使得富豪累积资本成为资本家,低税率也为企业快速增长保驾护航。


所以呢,如果我们回顾中国自92年以来的改革,就会很清晰的看到,当时解决经济的危机的路子,是把危机向农村转移。


在巨大的税负压力之下,大量的农民被迫进城务工,为中国制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各种经济壁垒,为企业家们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通过市场搞活了中国的经济。


而较高的关税壁垒,又为这些企业家们抵御住了国际巨头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他们刚出生抵抗力最弱的时候,加了一道国家政策的防护罩。


因此,中国企业家们在政策的春风之下,凭借着全球最廉价的劳动力,承接了发达国家蓝领工人不屑于做的“落后产能”,中国制造也因此迅速崛起,并顺利走出了经济危机。



其实,无论玩维多利亚2的游戏,还是对照全球所有后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大家发展的道路基本都是相似的,加速的工业化,必然会伴随着铁腕政策,使得农民变为工人,同样,为了挑动积极性,也都会给资本家们一个“春天的故事”。


但是,一年总有四季,春天既然来了,秋天还会远吗?


以维多利亚2游戏中,带着主角光环的德国为例,在全球最优质的教育系统之下,德国的工人规模急剧膨胀。但是德国国内的市场终究是有限的,发展半个世纪之后,就会陷入产能过剩的局面。


在市场供过于求之下,企业家没有了利润,工人没有了工作。


而且,虽然德国国内有煤炭和钢铁,能够发展起来重工业和并制造廉价的日用品,但是国内没有棉花和染料,也没有橡胶和石油,所有高利润的行业,都被英国和法国这些老牌殖民国家控制。


产能过剩伴再加上产业升级受阻,因此,德国的民众,就面临“消费降级”的危险。


而每当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玩家都会面临这个十字路口,国内的税收政策都需要全面的调整。


一方面,和之前的税收政策完全相反,开始对贫困人口大规模减税,对富豪人群大规模的加税;另一方面,则是由关税壁垒,改为大规模的降低进口关税。


对底层由加税改为减税的道理很简单,由于农业人口已经大规模的转化为工业人口,存量已经不多,加税倒逼农村人口进城的增量效应已经很低了。而且,继续保持底层群众的高税收,会导致大量的工人阶层没有消费力并引发愤怒,因此,为了拉动内需,必然要对底层减税。


对顶层由减税改为加税的道理也很简单,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市场已趋近饱和,之前野蛮生长的企业家,也出现了过剩的倾向。


而市场的增量,一方面取决于重要原材料(如石油、橡胶)产地的稳定供应和运输安全。(譬如与俄罗斯加大油气合作,避免过度依赖中东,譬如瓜达尔港就是为了避免石油被马六甲卡死)。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能够拿下多大的产品倾销市场。(譬如一路走向非洲的大规模经贸合作)


而这些动作,都不是普通民营企业家能够独立完成的,即使叶老板搞定的俄油生意,美国政府一句话,他也是完蛋。


因此,根据游戏中资本主义的规律和逻辑,当工业升级到一定程度和规模的时候,背后必然会和国家力量和意志形成联合。(就像美国前国务卿蒂勒森也要代表石油集团利益,影响美国的国家政策。)


所以呢,就像是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教育升级一样,随着国力的成长以及国际地位的改变,企业家也需要跟着一起升级,并进行供给侧的优胜劣汰。



而与调整国内税收政策相配合,之前的高关税壁垒政策,必然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进入到低关税甚至负关税(退税补贴)。


就像游戏中的德国,随着关税保护政策之下,国内的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的制造业霸主。但是,本国产能过剩必然是伴随着国际产能的过剩,而低关税甚至补贴,能够促使国内企业在原材料成本低的背景下,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而降低关税政策,也是一种对国内税收政策的一种对冲,使得那些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得以对冲国内针对富裕征税政策的影响。


而游戏中,选择对富裕阶层的加税,对于玩家来说,是势在必行的。


毕竟,一方面要对贫困阶层减税,另一方面又要大幅降低关税,而国家的财政政策还需要更加积极。但是政府也不可能随意印钱,因此,必然就需要有人来承担改革过程中的阵痛。


而且,随着关税降低,本来富裕阶层的消费品就都是海外进口的,并不能给国内广大的制造业人口提供就业和收入。而只有那些底层群众减税增加的购买力,才能够拉动国内的消费升级。


所以,当游戏进入工业化后半程的50年,玩家们之前对富裕阶层减税的政策都会取消,改为严格的高征税。游戏玩家们利用对富豪多征的税,让底层群众少缴税,实现消费升级,为国内的制造业升级转型和外海市场扩张争取缓冲的时间。


因此,如果把维多利亚游戏的100年游戏时间分成前后两个阶段,那么前50年的税收政策,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后50年的税收政策,则是“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



所以呢,对照现实中正在推进的很多政策,也算是不忘初心,兑现当年的诺言。


而这些政策对企业家冲击之大,甚至难以接受的原因,也许是从92年算起,我们把西方列强们50年的改革时间,压缩成了25年。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编辑:早餐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