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和举债极限之后,经济靠什么发展?

财经头条

秦小明

5年前

 

1


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两个简单而实用的模型框架。


一个是凯恩斯的需求模型,另一个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两者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动能,前者从需求的角度,而后者是从产出的角度。这两个框架都是写入经济学教科书的经典理论,对经济感兴趣的同学,不妨找些额外的资料深入了解一下。


需求侧的框架是我们平常在经济分析中经常用到的,也就是把一个国家的产出总量分解成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驾马车”,进而分别分析每个部分的情况。我在以前的文章当中多次使用了这个框架,今天就不再详细论述。


如果说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经济治理框架下,需求管理最为重要,那么在供给侧改革的治理思路里,产出的视角就显得更为重要。也即是,从生产的角度,一个国家的经济由哪些因素决定。


2


经济增长,从宏观产出的角度来说,可以分解成三大要素的驱动:


劳动、资本、生产率。


这当中,生产率在经济学更严格的叫法,叫全要素生产率,通常以技术进步来指代。用一个简单的函数关系来表达一个国家的经济和这几个要素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Y=A*F(K,L)


其中Y表示总产出,即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可以近似地理解成GDP。F是一个函数符号,对应K和L是这个函数的自变量,表示资本和劳动。这即是经济学上著名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个近似的例子是家庭。一个国家要跑经济增长,有些类似一个家庭要跑收入。


家庭要实现收入增长,无外乎以下三种方法:


家庭成员更加勤奋,投入更多劳动时间。比如单身狗结婚后,家庭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工作时长翻倍,收入自然会显著增长。(所以结婚还是很有意义的!!)


以钱生钱。这包括了用自己的钱和借来的钱进行的投资(借钱就是加杠杆!)


想办法提升劳动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实现更多产出。(经验导致的生产率的提升!)


以上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了公式里的L,K和A,家庭是这样,宏观经济也是这样,毕竟无数个家庭加总,便是经济。


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经济的增长先后经历了由劳动驱动和资本驱动的阶段,目前正在快速进入资本和技术并重的驱动阶段,而劳动驱动则正是成为历史(看看中国适龄劳动人口的变化图便一目了然)


事实上,在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下,资本对经济的驱动,天然地容易表现为经济系统的加杠杆,具体又表现为政府部门的债务和企业部门(特别是国企央企)的债务扩张。因为这两个部门的预算具有软约束的特征。它们的杠杆和商业银行的扩表和可能的坏账,本质上是一回事。


理论上,软约束会导致广义货币M2的扩张无限大,这最终会导致杠杆过高不可持续进而出现债务危机。zf对此心知肚明,因此采取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去杠杆措施来化解这一问题(尽管当下有一些节奏性技术性细节的调整,但基调未变)。这是理解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关键所在。


人口红利已逝,举债加杠杆的资本形成(capital forming)已偃,剩下唯一的路,便是生产效率的改善。


生产率的改善,事实上是经济增长在长期中得以持续的根本原因,也是唯一原因。劳动力也好,资本也罢,都只对短期的经济周期产生作用。这几个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在美国的发展历史当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不同阶段。中国发展至今,也已经到了要依靠技术来提高生产率的阶段。


4


此前的贸易冲突中,美国对中兴公司的制裁,让所有中国人从下到下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忽略这一点,我们再怎么发展,也只是练就一身肥肉,不堪一击。要真正长肌肉,就要靠技术的投入。


很多人都担忧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后,日益高涨的人力成本,会不会让中国经济从此丧失“低成本”的竞争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优势。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也不至于太过悲观。


技术的发展总能有替代方案:


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投产,从很大程度上能解决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的问题。这其实是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制造业回流的国家战略的重要原因。尽管美国人力成本很高,但随着机器人的普及,这个问题变得没有想象中重要。


那么中国呢?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面前,当然更不甘也不敢落后。基于“ABC”(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新技术革命,中国必须抓住时代机遇。


以机器人为例,自2013年起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4年销量就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56%,占全球销量的1/4。2017年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首次超过11万台,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2.8亿美元。


在《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当中,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我们现在的产业布局,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和其他技术领域一样,机器人产业在我国也面临着“重应用,轻研发”的局面。基础研究投入不够,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在未来的竞争中,我们不仅要利用好巨大的市场机会,更要把技术实力提升上去,这样才能应对全球竞争。


5


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商业化应用这些环节都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投入。离不开政府自上而下的国家战略支持,也离不开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投入。好消息是我们有相当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已经同政府一起,展开了在机器人领域的长远布局。


以碧桂园集团下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为例。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怎么布局机器人产业的。目前碧桂园机器人公司不仅成立了机器人和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部门,还与海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研发机构、企业和高端人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1. 优势分析。


1)企业产业资源优势。


碧桂园集团本身就是机器人的需求者,内需市场巨大。地产板块目前拥有超2000个楼盘,每年建造几十万套房子。建筑机器人有巨大的潜在需求。此外如果每个楼盘的物业管理社区采用10个安防智能机器人,那就是2万个。如果每套房子安装智能家居、自动化烹饪设备、家庭清洁机器人,那就是上百万套智能设备。


2)人才优势。


自7月启动招聘至今,博智林机器人已吸引了来自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百余名博士和科研人员加盟。此外集团公司地产板块还有超过1000名博士。


3)资金实力优势。


碧桂园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业、社区服务、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当中。


2. 机器人公司业务规划。


公司规划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投资设立全产业链所需的研发、设备制造工厂和供应链渠道。


1)核心业务:


家庭服务机器人(烹饪机器人、家庭清洁机器人等);

医疗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

农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AGV工厂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核心零部件的研发(高精密减速器、机器人伺服电机和驱动器、运动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机器人本体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的开发和运营。


2)数据平台支撑: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平台。


3. 机器人谷。


碧桂园将在顺德打造机器人谷,计划2023年建成,未来将引进10000名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机器人谷选址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的广东佛山顺德,有望迎来国家层面的政策利好。


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成为第四个世界一流湾区。与当前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人口、经济体量上都可等量齐观,但在人均水平、研发投入、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层面仍存在的差距,是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这也是碧桂园进军机器人产业的机会所在。


机器人谷项目规划五个组团,包括以机器人龙头企业总部为核心的总部基地组团;机器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的智能制造组团;依托知名科学家研究实验室和优秀人才培训基地的机器人学院及科研院校组团;搭建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机器人科研服务支撑平台组团;提供机器人众创空间、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李泽湘-博智林机器人创业园区。


4. 重要合作。


9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宣布机器人谷项目的正式落地。


当日,博智林机器人还同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9所知名高等院校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并与8家企业签署了收并购合作协议。这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企业-高校多方合作的产业布局系统。


签约高校名录包括:


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部分专家观点。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


我们希望在广州办分校,因为香港缺乏工业、也没有应用的框架,但是在珠三角有大量需求。在地产、建筑领域,像杨国强先生这么有决心的人,我还没有看到第二个,所以我们的做法也是希望有一个全盘深入、大规模的合作,这也是我们和杨国强先生一直沟通的;我们有决心,希望能够用碧桂园的平台,与碧桂园有一个全方位的教学研究、实践应用的合作。然后我们再加上新校区的合作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


中国的机器人,目前技术层面,碎片化明显,集成化较差,关键的零部件我们也没有掌握。另一个是技术创新与应用范式的区别,当中也涉及到一些应用范式模式的创新,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围绕这些方面来做些探索,会很有意义。感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企业转型和科技研发。也感受到碧桂园非常重视下一步发展,通过跨界,有无限潜力,这也充分体现了碧桂园的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



从碧桂园的案例可以看出,机器人产业的投入不能说不大,涉及到的参与方不能说不多,覆盖的技术领域不能说不广,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正因为如此,单凭企业一方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建树。因此,碧桂园所探索的政府企业高校合作的模式,在中国当下的发展阶段,就成了技术升级的必然选择。


综合来说,当我们走过了靠人口(便宜劳动力)、靠举债加杠杆的粗放发展阶段后,向技术要增长,成了中国经济下一阶段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必然也是唯一选择。希望国家能下定决心,建设好制度保障,推动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多方携手,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唯有如此,中国经济转型才可能成功。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编辑:早餐君

 

1


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两个简单而实用的模型框架。


一个是凯恩斯的需求模型,另一个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两者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动能,前者从需求的角度,而后者是从产出的角度。这两个框架都是写入经济学教科书的经典理论,对经济感兴趣的同学,不妨找些额外的资料深入了解一下。


需求侧的框架是我们平常在经济分析中经常用到的,也就是把一个国家的产出总量分解成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驾马车”,进而分别分析每个部分的情况。我在以前的文章当中多次使用了这个框架,今天就不再详细论述。


如果说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经济治理框架下,需求管理最为重要,那么在供给侧改革的治理思路里,产出的视角就显得更为重要。也即是,从生产的角度,一个国家的经济由哪些因素决定。


2


经济增长,从宏观产出的角度来说,可以分解成三大要素的驱动:


劳动、资本、生产率。


这当中,生产率在经济学更严格的叫法,叫全要素生产率,通常以技术进步来指代。用一个简单的函数关系来表达一个国家的经济和这几个要素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Y=A*F(K,L)


其中Y表示总产出,即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可以近似地理解成GDP。F是一个函数符号,对应K和L是这个函数的自变量,表示资本和劳动。这即是经济学上著名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个近似的例子是家庭。一个国家要跑经济增长,有些类似一个家庭要跑收入。


家庭要实现收入增长,无外乎以下三种方法:


家庭成员更加勤奋,投入更多劳动时间。比如单身狗结婚后,家庭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工作时长翻倍,收入自然会显著增长。(所以结婚还是很有意义的!!)


以钱生钱。这包括了用自己的钱和借来的钱进行的投资(借钱就是加杠杆!)


想办法提升劳动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实现更多产出。(经验导致的生产率的提升!)


以上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了公式里的L,K和A,家庭是这样,宏观经济也是这样,毕竟无数个家庭加总,便是经济。


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经济的增长先后经历了由劳动驱动和资本驱动的阶段,目前正在快速进入资本和技术并重的驱动阶段,而劳动驱动则正是成为历史(看看中国适龄劳动人口的变化图便一目了然)


事实上,在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下,资本对经济的驱动,天然地容易表现为经济系统的加杠杆,具体又表现为政府部门的债务和企业部门(特别是国企央企)的债务扩张。因为这两个部门的预算具有软约束的特征。它们的杠杆和商业银行的扩表和可能的坏账,本质上是一回事。


理论上,软约束会导致广义货币M2的扩张无限大,这最终会导致杠杆过高不可持续进而出现债务危机。zf对此心知肚明,因此采取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去杠杆措施来化解这一问题(尽管当下有一些节奏性技术性细节的调整,但基调未变)。这是理解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关键所在。


人口红利已逝,举债加杠杆的资本形成(capital forming)已偃,剩下唯一的路,便是生产效率的改善。


生产率的改善,事实上是经济增长在长期中得以持续的根本原因,也是唯一原因。劳动力也好,资本也罢,都只对短期的经济周期产生作用。这几个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在美国的发展历史当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不同阶段。中国发展至今,也已经到了要依靠技术来提高生产率的阶段。


4


此前的贸易冲突中,美国对中兴公司的制裁,让所有中国人从下到下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忽略这一点,我们再怎么发展,也只是练就一身肥肉,不堪一击。要真正长肌肉,就要靠技术的投入。


很多人都担忧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后,日益高涨的人力成本,会不会让中国经济从此丧失“低成本”的竞争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优势。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也不至于太过悲观。


技术的发展总能有替代方案:


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投产,从很大程度上能解决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的问题。这其实是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制造业回流的国家战略的重要原因。尽管美国人力成本很高,但随着机器人的普及,这个问题变得没有想象中重要。


那么中国呢?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面前,当然更不甘也不敢落后。基于“ABC”(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新技术革命,中国必须抓住时代机遇。


以机器人为例,自2013年起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4年销量就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56%,占全球销量的1/4。2017年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首次超过11万台,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2.8亿美元。


在《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当中,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我们现在的产业布局,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和其他技术领域一样,机器人产业在我国也面临着“重应用,轻研发”的局面。基础研究投入不够,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在未来的竞争中,我们不仅要利用好巨大的市场机会,更要把技术实力提升上去,这样才能应对全球竞争。


5


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商业化应用这些环节都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投入。离不开政府自上而下的国家战略支持,也离不开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投入。好消息是我们有相当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已经同政府一起,展开了在机器人领域的长远布局。


以碧桂园集团下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为例。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怎么布局机器人产业的。目前碧桂园机器人公司不仅成立了机器人和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部门,还与海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研发机构、企业和高端人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1. 优势分析。


1)企业产业资源优势。


碧桂园集团本身就是机器人的需求者,内需市场巨大。地产板块目前拥有超2000个楼盘,每年建造几十万套房子。建筑机器人有巨大的潜在需求。此外如果每个楼盘的物业管理社区采用10个安防智能机器人,那就是2万个。如果每套房子安装智能家居、自动化烹饪设备、家庭清洁机器人,那就是上百万套智能设备。


2)人才优势。


自7月启动招聘至今,博智林机器人已吸引了来自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百余名博士和科研人员加盟。此外集团公司地产板块还有超过1000名博士。


3)资金实力优势。


碧桂园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业、社区服务、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当中。


2. 机器人公司业务规划。


公司规划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投资设立全产业链所需的研发、设备制造工厂和供应链渠道。


1)核心业务:


家庭服务机器人(烹饪机器人、家庭清洁机器人等);

医疗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

农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AGV工厂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核心零部件的研发(高精密减速器、机器人伺服电机和驱动器、运动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机器人本体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的开发和运营。


2)数据平台支撑: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平台。


3. 机器人谷。


碧桂园将在顺德打造机器人谷,计划2023年建成,未来将引进10000名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机器人谷选址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的广东佛山顺德,有望迎来国家层面的政策利好。


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成为第四个世界一流湾区。与当前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人口、经济体量上都可等量齐观,但在人均水平、研发投入、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层面仍存在的差距,是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这也是碧桂园进军机器人产业的机会所在。


机器人谷项目规划五个组团,包括以机器人龙头企业总部为核心的总部基地组团;机器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的智能制造组团;依托知名科学家研究实验室和优秀人才培训基地的机器人学院及科研院校组团;搭建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机器人科研服务支撑平台组团;提供机器人众创空间、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李泽湘-博智林机器人创业园区。


4. 重要合作。


9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宣布机器人谷项目的正式落地。


当日,博智林机器人还同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9所知名高等院校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并与8家企业签署了收并购合作协议。这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企业-高校多方合作的产业布局系统。


签约高校名录包括:


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部分专家观点。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


我们希望在广州办分校,因为香港缺乏工业、也没有应用的框架,但是在珠三角有大量需求。在地产、建筑领域,像杨国强先生这么有决心的人,我还没有看到第二个,所以我们的做法也是希望有一个全盘深入、大规模的合作,这也是我们和杨国强先生一直沟通的;我们有决心,希望能够用碧桂园的平台,与碧桂园有一个全方位的教学研究、实践应用的合作。然后我们再加上新校区的合作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


中国的机器人,目前技术层面,碎片化明显,集成化较差,关键的零部件我们也没有掌握。另一个是技术创新与应用范式的区别,当中也涉及到一些应用范式模式的创新,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围绕这些方面来做些探索,会很有意义。感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企业转型和科技研发。也感受到碧桂园非常重视下一步发展,通过跨界,有无限潜力,这也充分体现了碧桂园的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



从碧桂园的案例可以看出,机器人产业的投入不能说不大,涉及到的参与方不能说不多,覆盖的技术领域不能说不广,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正因为如此,单凭企业一方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建树。因此,碧桂园所探索的政府企业高校合作的模式,在中国当下的发展阶段,就成了技术升级的必然选择。


综合来说,当我们走过了靠人口(便宜劳动力)、靠举债加杠杆的粗放发展阶段后,向技术要增长,成了中国经济下一阶段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必然也是唯一选择。希望国家能下定决心,建设好制度保障,推动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多方携手,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唯有如此,中国经济转型才可能成功。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编辑:早餐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