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谎言:手持现金将一文不值!

财经头条

秦小明

5年前


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了,我现在对大类风险资产几乎都是看空的,包括股市、人民币汇率还有房价。在P2P连环爆雷之前,我也旗帜鲜明地提示风险,几乎一刀切地不建议大家再投P2P。


当然,我这些观点出来,总会被人喷被人骂的,这很正常。投资了很多房产的人看到你说房价要跌当然会不开心,放了很多钱在P2P里的同学,自然也不希望你说P2P不行了,这叫屁股决定脑袋。


股市一反弹,就有很多人出来唱反转,理由是估值已经很低了。专业的证券公司,卖方研究几乎也都是一致看多股市。比如大名鼎鼎的中金公司,前两天刚刚才发了这样的观点:



我在7.26的推文里,明确提出和市场相反的观点,股市要越涨越卖,根本没有到反转的时候,不要被一点反弹蒙蔽了双眼。后来的市场走得怎么样,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包括地产股。


一如既往地,我说这些,不是代表我多牛逼,我有预判大类资产走势的能力。事实上,我完全没有这种能力。某种意义上,仍然属于运气好,蒙对了。简单分享这背后的逻辑:系统性风险之下,基本都难以独善其身。什么叫系统性风险,建议通过搜索引擎自行了解。


此外,也要反复提醒大家,做投资务必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机构、名人、大V、专家等等。


只要迷信权威,基本就决定了被收割的宿命。


最后,今天要和大家普及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投资理念:


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把现金投出去,有些时候,现金是收益最高且最安全的资产!


这个观念,在专业的金融市场人士当中,不难理解,这是一个常识一样的共识。然而在广大非金融专业人士的老百姓当中,我发现却极少有人有这样的意识。


老百姓对于现金的普遍观念是:


手持现金一定会不断贬值,最后甚至变成一堆废纸,一文不值。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现金投出去。


这样的观念大错特错!


现金会不断贬值,甚至会变得一文不值,是有非常严格的前提的,那就是通货膨胀(包括资产价格泡沫)恶性上升。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来讨论现金的贬值,那才是真正的耍流氓。


在过去十年全球宽松的金融条件下,现金一直处于贬值通道当中。放水放得越多的经济体,现金贬值越厉害。最直观的印象会体现在资产价格的泡沫中,尽管这一指标并不计入教科书式的“胀”当中。


人们习惯了十年的宽松周期,因此会线性外推,未来的现金依然会继续大幅快速贬值,理由是货币还一直在超发。比如M2仍然维持8%的速度增长。


这里有几个严重的错误:


1)对金融条件的周期存在误判。


放在全球范围看,全球流动性这两年已经随着美联储的加息缩表开启了由宽松到回归常态的新周期,边际上就是越来越紧。


对中国来说,尽管我们受到国内经济增长压力的影响并未同步地跟随美国加息缩表,但广义货币,包括社会融资的增速,也已经创下了历史新低。金融条件进入大的紧缩周期,是接下来几年的大方向。


至少来说,美联储接下来加息两年左右是非常确定的事实。当然还包括欧洲央行宽松的退出,也都是既定的事实。


大环境变了,你必须用新的逻辑和背景来考察资产价格的变动,包括对现金的理解。


2)对M2的理解存在常识性错误。


很多人不敢手握现金的理由是,就算货币供应M2增速创了历史新低,但还是有8%呀!我手持现金不就等于每年贬值8%吗?这是很多老百姓非常朴素的逻辑,但它是错的。


货币供应的增加,对应到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部分应该被用来支持GDP的增长。一个国家一年新增的产出,不需要用货币来承接吗?


打个比方,你去年生产100个包子(GDP),一共有100块的货币(M2),价格水平是1元。那今年,你的生产增加了10%,包子变成了110个,如果你的货币供应也增加10%,即110块,那么价格依然是1元每个,通货膨胀为0。


因此,把货币供应的增速直接等同货币贬值的速度,是错误的。最基本的,应该扣除GDP的增速。


目前来看,我们的M2已经降低到8%,而GDP维持在6.7%附近,因此通胀水平大约是1.3%,这是非常合理健康的一个通胀幅度。根本谈不上货币大幅贬值,甚至变成纸,这样的说法在现在的环境里,是危言耸听。


3)对长短周期认识不足。


很多人即便理解现金并不是总在快速贬值的这样的常识,但他们又总觉得,长期来看,一国的央行总会倾向于通过印钞来解决问题,因此长期里,货币贬值的幅度总是惊人的,所以坚决不能持有现金。


这样的想法也是很有问题的。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并非在长期里,央行总会倾向于通过多印钱来解决问题,了解一下美国上个世纪里根时代?不要觉得过去十年在走这个路,下个十年就自动一定会走这个路,这个逻辑是非常朴素的。


第二,即便在长期里,货币会一直贬值。但往往短期出现的投资机会,决定了长期的收益。


为什么巴菲特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账面上趴着几百亿美金的现金?因为他深知,每当经济运行到短周期结束时,市场就会暴跌,这时现金就成了最贵的资产,手持现金可以购买到全世界最便宜的优质资产。


而手持资产呢?市场价值大幅下跌,除非你能100%确信在巨大的市场波动里能保持定力,否则极有可能割肉出场,而下一个周期回升,与你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因此,并不能简单地因为长期来看现金总是贬值的,就在任何时候都拒绝手持现金。再具体地以中国的房子为例:


现在你有1000万现金,你有两个投资选择:


A:用现金购买一套一线城市的房产,房产价值1000万。

B:购买类现金产品(银行定存,货币基金等等),账面价值1000万。


假设两年后,房价下跌30%,那么在A选择下,你拥有的资产价值变为700万。而B选择下,可能是1060万(假设3%的单利)。


有人会说,那没关系啊,我继续持有房子,等它涨回来再卖不就好了。


这里又有两个问题:


第一,你没有办法100%确定房价在你预期的时间范围内能涨回来,你极有可能因为受不了内心对于更大幅度下跌的恐惧而选择割肉离场。只要割肉离场了,那后续房价的回升跟你就没有关系。


第二,如果房价跌了之后,再开征房产税,增加你的持有成本。请问你的持有心态,是否会恶化?尤其是,如果这1000万当中,你借了500万,甚至更多?


因此,投资决策绝非简单的买入并持有这么简单,中间经历价格波动之后,你的心态变化,远非你预期的那么平顺。


回到A,B两种选择,如果你选择的是持有现金也就是B选项,那么当房价下跌到一定幅度时,比如极端一点,腰斩之后,你可以选择出手购买两套房子。那么再往后,如果政府印钞,房价回到1000万的水平,这时你的两套房子就值2000万,价值翻倍。如果你至始至终只持有房产,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你不赚不赔,还是1000万。。


看到了吗,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足以告诉你,在一些经济周期阶段,持有现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投资策略。


以上逻辑实际上我在此前的文章里已经讲过,但由于我发现留言当中,一直都有很多读者对此依然存在错误理解,因此,今天再简单和大家科普一下。


其实说到底,为什么很多人手持现金就感到心慌?其实说白了,还是躺着赚钱赚习惯了,害怕不把钱投出去买个房子买个P2P啥的,就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反而被通胀收割。但理性地想,谁都知道,通胀收割你那点幅度,远远低于P2P跑路后你的损失,或者房价下跌20%你的损失。


另外,焦虑和恐慌的原因,往往是缺乏对一个事情的正确认知。你一想到现金,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它会贬值,不能拿着,这就是对金融无知的表现。


要消除这些焦虑,不是削减脑袋找安全的高收益资产(事实上也不存在),而是让自己不要那么无知。积极学习和了解对自己很重要但又不知道的新东西,对一个东西越了解,也就越淡定,越有安全感。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编辑:早餐君



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了,我现在对大类风险资产几乎都是看空的,包括股市、人民币汇率还有房价。在P2P连环爆雷之前,我也旗帜鲜明地提示风险,几乎一刀切地不建议大家再投P2P。


当然,我这些观点出来,总会被人喷被人骂的,这很正常。投资了很多房产的人看到你说房价要跌当然会不开心,放了很多钱在P2P里的同学,自然也不希望你说P2P不行了,这叫屁股决定脑袋。


股市一反弹,就有很多人出来唱反转,理由是估值已经很低了。专业的证券公司,卖方研究几乎也都是一致看多股市。比如大名鼎鼎的中金公司,前两天刚刚才发了这样的观点:



我在7.26的推文里,明确提出和市场相反的观点,股市要越涨越卖,根本没有到反转的时候,不要被一点反弹蒙蔽了双眼。后来的市场走得怎么样,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包括地产股。


一如既往地,我说这些,不是代表我多牛逼,我有预判大类资产走势的能力。事实上,我完全没有这种能力。某种意义上,仍然属于运气好,蒙对了。简单分享这背后的逻辑:系统性风险之下,基本都难以独善其身。什么叫系统性风险,建议通过搜索引擎自行了解。


此外,也要反复提醒大家,做投资务必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机构、名人、大V、专家等等。


只要迷信权威,基本就决定了被收割的宿命。


最后,今天要和大家普及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投资理念:


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把现金投出去,有些时候,现金是收益最高且最安全的资产!


这个观念,在专业的金融市场人士当中,不难理解,这是一个常识一样的共识。然而在广大非金融专业人士的老百姓当中,我发现却极少有人有这样的意识。


老百姓对于现金的普遍观念是:


手持现金一定会不断贬值,最后甚至变成一堆废纸,一文不值。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现金投出去。


这样的观念大错特错!


现金会不断贬值,甚至会变得一文不值,是有非常严格的前提的,那就是通货膨胀(包括资产价格泡沫)恶性上升。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来讨论现金的贬值,那才是真正的耍流氓。


在过去十年全球宽松的金融条件下,现金一直处于贬值通道当中。放水放得越多的经济体,现金贬值越厉害。最直观的印象会体现在资产价格的泡沫中,尽管这一指标并不计入教科书式的“胀”当中。


人们习惯了十年的宽松周期,因此会线性外推,未来的现金依然会继续大幅快速贬值,理由是货币还一直在超发。比如M2仍然维持8%的速度增长。


这里有几个严重的错误:


1)对金融条件的周期存在误判。


放在全球范围看,全球流动性这两年已经随着美联储的加息缩表开启了由宽松到回归常态的新周期,边际上就是越来越紧。


对中国来说,尽管我们受到国内经济增长压力的影响并未同步地跟随美国加息缩表,但广义货币,包括社会融资的增速,也已经创下了历史新低。金融条件进入大的紧缩周期,是接下来几年的大方向。


至少来说,美联储接下来加息两年左右是非常确定的事实。当然还包括欧洲央行宽松的退出,也都是既定的事实。


大环境变了,你必须用新的逻辑和背景来考察资产价格的变动,包括对现金的理解。


2)对M2的理解存在常识性错误。


很多人不敢手握现金的理由是,就算货币供应M2增速创了历史新低,但还是有8%呀!我手持现金不就等于每年贬值8%吗?这是很多老百姓非常朴素的逻辑,但它是错的。


货币供应的增加,对应到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部分应该被用来支持GDP的增长。一个国家一年新增的产出,不需要用货币来承接吗?


打个比方,你去年生产100个包子(GDP),一共有100块的货币(M2),价格水平是1元。那今年,你的生产增加了10%,包子变成了110个,如果你的货币供应也增加10%,即110块,那么价格依然是1元每个,通货膨胀为0。


因此,把货币供应的增速直接等同货币贬值的速度,是错误的。最基本的,应该扣除GDP的增速。


目前来看,我们的M2已经降低到8%,而GDP维持在6.7%附近,因此通胀水平大约是1.3%,这是非常合理健康的一个通胀幅度。根本谈不上货币大幅贬值,甚至变成纸,这样的说法在现在的环境里,是危言耸听。


3)对长短周期认识不足。


很多人即便理解现金并不是总在快速贬值的这样的常识,但他们又总觉得,长期来看,一国的央行总会倾向于通过印钞来解决问题,因此长期里,货币贬值的幅度总是惊人的,所以坚决不能持有现金。


这样的想法也是很有问题的。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并非在长期里,央行总会倾向于通过多印钱来解决问题,了解一下美国上个世纪里根时代?不要觉得过去十年在走这个路,下个十年就自动一定会走这个路,这个逻辑是非常朴素的。


第二,即便在长期里,货币会一直贬值。但往往短期出现的投资机会,决定了长期的收益。


为什么巴菲特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账面上趴着几百亿美金的现金?因为他深知,每当经济运行到短周期结束时,市场就会暴跌,这时现金就成了最贵的资产,手持现金可以购买到全世界最便宜的优质资产。


而手持资产呢?市场价值大幅下跌,除非你能100%确信在巨大的市场波动里能保持定力,否则极有可能割肉出场,而下一个周期回升,与你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因此,并不能简单地因为长期来看现金总是贬值的,就在任何时候都拒绝手持现金。再具体地以中国的房子为例:


现在你有1000万现金,你有两个投资选择:


A:用现金购买一套一线城市的房产,房产价值1000万。

B:购买类现金产品(银行定存,货币基金等等),账面价值1000万。


假设两年后,房价下跌30%,那么在A选择下,你拥有的资产价值变为700万。而B选择下,可能是1060万(假设3%的单利)。


有人会说,那没关系啊,我继续持有房子,等它涨回来再卖不就好了。


这里又有两个问题:


第一,你没有办法100%确定房价在你预期的时间范围内能涨回来,你极有可能因为受不了内心对于更大幅度下跌的恐惧而选择割肉离场。只要割肉离场了,那后续房价的回升跟你就没有关系。


第二,如果房价跌了之后,再开征房产税,增加你的持有成本。请问你的持有心态,是否会恶化?尤其是,如果这1000万当中,你借了500万,甚至更多?


因此,投资决策绝非简单的买入并持有这么简单,中间经历价格波动之后,你的心态变化,远非你预期的那么平顺。


回到A,B两种选择,如果你选择的是持有现金也就是B选项,那么当房价下跌到一定幅度时,比如极端一点,腰斩之后,你可以选择出手购买两套房子。那么再往后,如果政府印钞,房价回到1000万的水平,这时你的两套房子就值2000万,价值翻倍。如果你至始至终只持有房产,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你不赚不赔,还是1000万。。


看到了吗,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足以告诉你,在一些经济周期阶段,持有现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投资策略。


以上逻辑实际上我在此前的文章里已经讲过,但由于我发现留言当中,一直都有很多读者对此依然存在错误理解,因此,今天再简单和大家科普一下。


其实说到底,为什么很多人手持现金就感到心慌?其实说白了,还是躺着赚钱赚习惯了,害怕不把钱投出去买个房子买个P2P啥的,就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反而被通胀收割。但理性地想,谁都知道,通胀收割你那点幅度,远远低于P2P跑路后你的损失,或者房价下跌20%你的损失。


另外,焦虑和恐慌的原因,往往是缺乏对一个事情的正确认知。你一想到现金,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它会贬值,不能拿着,这就是对金融无知的表现。


要消除这些焦虑,不是削减脑袋找安全的高收益资产(事实上也不存在),而是让自己不要那么无知。积极学习和了解对自己很重要但又不知道的新东西,对一个东西越了解,也就越淡定,越有安全感。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编辑:早餐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