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大消息
国常会:部署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工作
会议强调要切实用好综合督查成果,对督查发现的主要问题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并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开展自查自纠。会议指出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是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的重要举措,要协调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利好药企、医疗设备公司。看好2026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近期震荡调整后估值已回落至相对低位,有望在2026年重启升势,投资思路上关注创新药、创新器械(影像、高值耗材、消费器械等)、医疗AI方向,关注医药消费复苏。
国家发改委: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扎堆”上市
发改委表示,随着新兴资本加速入场,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跨行”入局,这对鼓励创新来讲是一件好事,但也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扎堆”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
短期偏利空,但中长期是利好,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关注人形机器人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股市将A股评级上调至“超配”
摩根大通策略师指出,中国股市明年实现大幅上涨的概率高于遭遇重挫的风险,因为“多重增量驱动因素正转向积极”。他们指出,明年将迎来多项增量支撑因素,例如人工智能的更广泛应用及刺激消费措施,因此将A股评级上调至“超配”。展望2026年,该团队保持对沪深300的建设性看法。基准情景下,其2026年底沪深300指数的目标点位为5200点。
多家外资机构相继发布了2026年投资展望。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市场的相对吸引力将持续提升。外资机构观点共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政策支持以及产业升级潜力,正成为国际资本配置的重要考量。
主题机会
商业航天板块迎来众多积极因素
可回收火箭技术进入密集首飞期。2025年底至2026年初,我国多款可回收火箭将迎来首飞,包括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三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等。可复用火箭技术有望成为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拐点。
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全面提速。星网“国星星座”已成功发射3颗高轨、13组低轨组网卫星,商业组网卫星“千星星座”也已实现了6次一箭18星的发射,卫星发射总数量达到了108颗,标志着我国国家层面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期。
卫星运营牌照开放政策与国家顶层设计密切配合,形成协同效应。目前三大运营商凭借基础电信业务优势均顺利拿到卫星通信规模化运营“入场券”,商业模式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短期内灾害应急、远洋通信等政府主导场景将率先落地。消费级市场例如手机直连卫星等有望成为首个大规模落地的消费级应用。中长期来看,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5G/6G网络融合,构建真正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太空算力引发新热潮。近期太空计算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竞逐的新高地,美国初创公司StarCloud、欧盟、谷歌、SpaceX、亚马逊等密集披露太空算力建设规划。太空算力不仅是技术发展的选择,更是确保我国在新一轮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的关键。
重点公司
中兴通讯
在商业航天方面,公司作为3GPP标准协议的主要参与者,目前有基于透明转发模式和星上载荷模式的通信基站产品,并联合国内运营商开展基于3GPP标准协议的终端直连卫星实验室及外场试点。
陕西华达
公司三大类产品均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助力星网、千帆星座等国家重点重大航天项目。
苏试试验
公司主营业务是致力于环境试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通用型电动振动试验系统(DC系列)、高加速度电动振动试验系统(DH系列)、大位移电动振动试验系统(DL系列)、大台面电动振动试验系统(DT系列)、多激励多轴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振动离心综合试验系统。
688***
公司3D打印零件产品批量装机应用或支持多项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具体包括 7 个飞机型号、4 个无人机型号、7 个航空发动机型号、2 个火箭型号、3 个卫星型号、5 个导弹型号、2 个燃机型号、1 个空间站型号,涉及 C919 等军民用大飞机、先进战机、无人机、高推比航空发动机、新型导弹、空间站和卫星等。
... ...
AI算力需求爆发下CPO板块投资机会
AI领域近期海内外事件催化不断,光电共封装CPO题材在AI算力需求爆发下持续走高,成为科技赛道核心主线之一。
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命令,启动“创世纪计划”国家计划,旨在利用AI变革科学研究方式、加速科学发现。科技巨头持续加码算力布局:亚马逊宣布将投资高达500亿美元,扩展面向美国政府客户的AWS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HPC)能力;Meta据悉正考虑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谷歌TPU,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谷歌AI基础设施负责人亦表态,公司必须每6个月将AI算力翻倍,并在未来4到5年内额外实现1000倍增长,以应对持续上升的AI服务需求。
国内方面,AI需求拉动效应显著。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显示,在AI需求推动和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下,阿里云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9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内不太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泡沫;未来三年,人工智能资源整体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天风证券指出,海外算力产业链高景气度依旧,相关公司财报持续体现AI需求高景气,产业链基本面共振更强,持续看好海外算力产业链投资机会;国内方面,伴随国产算力持续发展及大厂如阿里、字节等对AI的持续投资,仍看好AI行业及围绕AIDC产业链的高景气。“整体上我们积极看好25年或成为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以及应用开花结果之年。”
重点公司
中际旭创
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公司已成为谷歌1.6T光模块核心供应商,市场份额达60%-70%,相关订单已锁定至2027年,价值超50亿元,同时获得英伟达1.6T光模块认证,产品直接配套其AI算力集群。
新易盛
据公司前三季度财报披露,净利润同比增幅达284.37%,其中800G/1.6T高端光模块产品收入占比超71%,毛利率水平稳居行业前列。作为深度绑定海外云巨头的核心供应商,其订单结构与中际旭创形成互补,共同占据全球高速光模块主要市场份额。同时,因公司业务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全球供应链波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影响芯片采购成本与交付周期,可能对盈利水平产生不确定性风险。
688***
作为CPO产业链上游芯片环节企业,受益于行业需求传导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作为专注于高速激光器芯片的科创板企业,其核心产品是CPO技术实现的关键元器件,随着下游光模块厂商产能扩张,公司面临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DRAM紧缺加速蔓延,先进内存价格或将翻倍
AI在各类应用场景快速普及,对半导体存储提出更高要求,驱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9月以来,闪迪、美光、三星、西数等多家存储巨头陆续上调产品报价,涨价幅度普遍超出市场预期。上海证券分析认为,2025年以来内存价格已累计上涨50%。在此基础上,价格预计将在2025年Q4继续上涨30%,并可能在2026年初再上升约20%。
据Counterpoint预测,在供应极度受限的情境下,2025年Q1至2026年底,DDR564GBRDIMM的DRAM模组的价格或将上涨两倍。
本轮海外存储巨头集体涨价,主要驱动力为AI应用爆发,导致对AI服务器、数据中心用的高性能存储芯片需求激增,推动整个存储市场的价格上行。随着生成式AI向多模态方向发展,全球科技企业正加速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对DDR5RDIMM、eSSD等高性能存储产品需求增长。
重点公司
香农芯创
存储业务以“分销+自研”双轮驱动,核心代理美光、SK海力士等国际大厂存储芯片,同时自研存储模组适配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场景。公司在AI服务器存储领域布局深入,推出的高可靠性DDR5内存模组已通过多家服务器厂商验证。
德明利
聚焦存储控制芯片及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SD、eMMC、UFS等存储芯片控制器,具备从芯片设计到模组封装的全流程能力。公司控制器芯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适配消费电子、物联网终端等场景,与国内主流存储模组厂商长期合作。
301***
是国内存储模组龙头,业务覆盖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全场景存储产品,核心产品包括eMMC、SSD、内存条等。公司工业级存储产品以高稳定性、宽温适应能力著称,适配AIoT设备及工业控制场景;车规级存储已进入多家车企供应链。
... ...
扫码回复“8-消费电子+商业航天+CPO”领取龙头股资料,并可免费诊股。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盘前大消息
国常会:部署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工作
会议强调要切实用好综合督查成果,对督查发现的主要问题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并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开展自查自纠。会议指出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是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的重要举措,要协调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利好药企、医疗设备公司。看好2026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近期震荡调整后估值已回落至相对低位,有望在2026年重启升势,投资思路上关注创新药、创新器械(影像、高值耗材、消费器械等)、医疗AI方向,关注医药消费复苏。
国家发改委: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扎堆”上市
发改委表示,随着新兴资本加速入场,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跨行”入局,这对鼓励创新来讲是一件好事,但也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扎堆”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
短期偏利空,但中长期是利好,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关注人形机器人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股市将A股评级上调至“超配”
摩根大通策略师指出,中国股市明年实现大幅上涨的概率高于遭遇重挫的风险,因为“多重增量驱动因素正转向积极”。他们指出,明年将迎来多项增量支撑因素,例如人工智能的更广泛应用及刺激消费措施,因此将A股评级上调至“超配”。展望2026年,该团队保持对沪深300的建设性看法。基准情景下,其2026年底沪深300指数的目标点位为5200点。
多家外资机构相继发布了2026年投资展望。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市场的相对吸引力将持续提升。外资机构观点共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政策支持以及产业升级潜力,正成为国际资本配置的重要考量。
主题机会
商业航天板块迎来众多积极因素
可回收火箭技术进入密集首飞期。2025年底至2026年初,我国多款可回收火箭将迎来首飞,包括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三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等。可复用火箭技术有望成为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拐点。
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全面提速。星网“国星星座”已成功发射3颗高轨、13组低轨组网卫星,商业组网卫星“千星星座”也已实现了6次一箭18星的发射,卫星发射总数量达到了108颗,标志着我国国家层面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期。
卫星运营牌照开放政策与国家顶层设计密切配合,形成协同效应。目前三大运营商凭借基础电信业务优势均顺利拿到卫星通信规模化运营“入场券”,商业模式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短期内灾害应急、远洋通信等政府主导场景将率先落地。消费级市场例如手机直连卫星等有望成为首个大规模落地的消费级应用。中长期来看,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5G/6G网络融合,构建真正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太空算力引发新热潮。近期太空计算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竞逐的新高地,美国初创公司StarCloud、欧盟、谷歌、SpaceX、亚马逊等密集披露太空算力建设规划。太空算力不仅是技术发展的选择,更是确保我国在新一轮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的关键。
重点公司
中兴通讯
在商业航天方面,公司作为3GPP标准协议的主要参与者,目前有基于透明转发模式和星上载荷模式的通信基站产品,并联合国内运营商开展基于3GPP标准协议的终端直连卫星实验室及外场试点。
陕西华达
公司三大类产品均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助力星网、千帆星座等国家重点重大航天项目。
苏试试验
公司主营业务是致力于环境试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通用型电动振动试验系统(DC系列)、高加速度电动振动试验系统(DH系列)、大位移电动振动试验系统(DL系列)、大台面电动振动试验系统(DT系列)、多激励多轴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振动离心综合试验系统。
688***
公司3D打印零件产品批量装机应用或支持多项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具体包括 7 个飞机型号、4 个无人机型号、7 个航空发动机型号、2 个火箭型号、3 个卫星型号、5 个导弹型号、2 个燃机型号、1 个空间站型号,涉及 C919 等军民用大飞机、先进战机、无人机、高推比航空发动机、新型导弹、空间站和卫星等。
... ...
AI算力需求爆发下CPO板块投资机会
AI领域近期海内外事件催化不断,光电共封装CPO题材在AI算力需求爆发下持续走高,成为科技赛道核心主线之一。
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命令,启动“创世纪计划”国家计划,旨在利用AI变革科学研究方式、加速科学发现。科技巨头持续加码算力布局:亚马逊宣布将投资高达500亿美元,扩展面向美国政府客户的AWS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HPC)能力;Meta据悉正考虑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谷歌TPU,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谷歌AI基础设施负责人亦表态,公司必须每6个月将AI算力翻倍,并在未来4到5年内额外实现1000倍增长,以应对持续上升的AI服务需求。
国内方面,AI需求拉动效应显著。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显示,在AI需求推动和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下,阿里云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9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内不太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泡沫;未来三年,人工智能资源整体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天风证券指出,海外算力产业链高景气度依旧,相关公司财报持续体现AI需求高景气,产业链基本面共振更强,持续看好海外算力产业链投资机会;国内方面,伴随国产算力持续发展及大厂如阿里、字节等对AI的持续投资,仍看好AI行业及围绕AIDC产业链的高景气。“整体上我们积极看好25年或成为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以及应用开花结果之年。”
重点公司
中际旭创
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公司已成为谷歌1.6T光模块核心供应商,市场份额达60%-70%,相关订单已锁定至2027年,价值超50亿元,同时获得英伟达1.6T光模块认证,产品直接配套其AI算力集群。
新易盛
据公司前三季度财报披露,净利润同比增幅达284.37%,其中800G/1.6T高端光模块产品收入占比超71%,毛利率水平稳居行业前列。作为深度绑定海外云巨头的核心供应商,其订单结构与中际旭创形成互补,共同占据全球高速光模块主要市场份额。同时,因公司业务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全球供应链波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影响芯片采购成本与交付周期,可能对盈利水平产生不确定性风险。
688***
作为CPO产业链上游芯片环节企业,受益于行业需求传导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作为专注于高速激光器芯片的科创板企业,其核心产品是CPO技术实现的关键元器件,随着下游光模块厂商产能扩张,公司面临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DRAM紧缺加速蔓延,先进内存价格或将翻倍
AI在各类应用场景快速普及,对半导体存储提出更高要求,驱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9月以来,闪迪、美光、三星、西数等多家存储巨头陆续上调产品报价,涨价幅度普遍超出市场预期。上海证券分析认为,2025年以来内存价格已累计上涨50%。在此基础上,价格预计将在2025年Q4继续上涨30%,并可能在2026年初再上升约20%。
据Counterpoint预测,在供应极度受限的情境下,2025年Q1至2026年底,DDR564GBRDIMM的DRAM模组的价格或将上涨两倍。
本轮海外存储巨头集体涨价,主要驱动力为AI应用爆发,导致对AI服务器、数据中心用的高性能存储芯片需求激增,推动整个存储市场的价格上行。随着生成式AI向多模态方向发展,全球科技企业正加速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对DDR5RDIMM、eSSD等高性能存储产品需求增长。
重点公司
香农芯创
存储业务以“分销+自研”双轮驱动,核心代理美光、SK海力士等国际大厂存储芯片,同时自研存储模组适配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场景。公司在AI服务器存储领域布局深入,推出的高可靠性DDR5内存模组已通过多家服务器厂商验证。
德明利
聚焦存储控制芯片及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SD、eMMC、UFS等存储芯片控制器,具备从芯片设计到模组封装的全流程能力。公司控制器芯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适配消费电子、物联网终端等场景,与国内主流存储模组厂商长期合作。
301***
是国内存储模组龙头,业务覆盖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全场景存储产品,核心产品包括eMMC、SSD、内存条等。公司工业级存储产品以高稳定性、宽温适应能力著称,适配AIoT设备及工业控制场景;车规级存储已进入多家车企供应链。
... ...
扫码回复“8-消费电子+商业航天+CPO”领取龙头股资料,并可免费诊股。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