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方面,当前第一代产线为半自动化手工线,计划明年初推出 “制造 2.0” 产线,该产线具备高度柔性与自适应特性,将实现从零件到整机组装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作为同时覆盖消费电子、汽车连接器、AI 算力等多领域的制造龙头,立讯精密的机器人业务受益于跨领域技术复用。其在精密制造、供应链整合方面的积累,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降本量产需求高度契合。
此次出货目标的披露,恰逢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量产元年,花旗等机构预测 2026 年行业产量将呈指数级增长,立讯精密的产线升级计划有望抓住这一市场机遇。
据悉,公司出货的人形机器人主要供应外部客户。其核心策略是分阶段提升制造效率,通过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部件以及制造端的工业机器人赋能上进行投入。
目前,这些机器人100%都是客户的,立讯精密仅负责组装。

图源:立讯精密官网
未来,在机器人制造领域,立讯精密将持续关注通用人工智能、本体和灵巧手这三大核心领域。
立讯精密认为在国内机器人本体的“0到1”突破已经完成,即本体加上运动控制已经实现,相信机器人本体将从“1到10”快速迭代。
凭借多年的制造经验,立讯精密将致力于服务机器人本体从零件到组件再到系统的规模化制造和品质控制。这是立讯精密的优势所在,据悉“目前达到一定规模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找到我们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量产化和保证一致性,这正是他们选择我们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立讯精密认为大规模商业落地,必须得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加持。我们判断,通用人工智能尚未实现“0到1”的突破。目前让人形机器人完成一些基本操作,比如监督、巡逻和管理,仍然非常困难。
现阶段,主要是打造的团队、供应链以及完整的加工组装工艺能力,而不是出货多少台。
此外,公司在汽车连接器领域同步发力,预计今年立讯将成为最大的中国汽车线束厂商,预计 2027 年将成为中国最大汽车连接器厂商,多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将为机器人业务提供更坚实的供应链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