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 电池与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居前

东方财富网

12小时前

锂电池概念爆发,壹石通20cm涨停,石大胜华涨停,华盛锂电涨超15%。

K图 000001_0

K图 399001_0

K图 399006_0

A股三大指数今日冲高回落,截止收盘,沪指涨0.29%,收报3875.26点;深证成指跌0.25%,收报12875.19点;创业板指跌0.44%,收报3031.3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7098亿,较昨日缩量736亿。

行业板块涨跌互现,造纸印刷、电池、消费电子、光伏设备、化学原料板块涨幅居前,文化传媒、水泥建材、互联网服务、医药商业、游戏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接近2800只,逾60只股票涨停。锂电池概念爆发,壹石通20cm涨停,石大胜华涨停,华盛锂电涨超15%。消费电子板块走强,福日电子、科森科技等多股涨停。大消费板块走强,茂业商业3连板,海欣食品、广百股份双双2连板。下跌方面,AI应用概念持续分化,欢瑞世纪、石基信息均跌停。

行业资金流向:8.40亿净流入化学制品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化学制品消费电子造纸印刷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化学制品净流入8.40亿。

净流出方面,互联网服务通信设备文化传媒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互联网服务净流出43.46亿元。

今日要闻

美国将部分对华关税豁免期延长至2026年11月10日

当地时间11月2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把针对中国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问题、依据301条款调查所设立的关税的豁免延长至2026年11月10日。现有豁免条款原定于今年的11月29日到期。

工信部等六部门发文进一步促进消费:到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

11月26日,据工信部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工信部等六部门制定了《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

商务部:将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全链条扩大汽车消费

11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杨枿表示,商品消费是促消费惠民生的重要领域,下一步商务部将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扩大二手车流通,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全链条扩大汽车消费。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手机行业反不正当竞争合规指导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手机行业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并指出,作为数字经济关键组成部分,手机和手机应用领域当前非理性竞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企业利用技术、数据、平台规则等优势实施流量劫持、强制跳转、恶意不兼容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上调锂价预测区间上限至12万元/吨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三季度海外锂矿产量环比持平,反映出在前三季度锂价低迷背景下,海外矿企增产积极性减弱。尽管锂价在2025年三季度回暖,但海外矿企反馈缓慢。南美盐湖提锂企业2025年三季度经营显著改善,且对2025年四季度展望保持乐观。预计在储能电池需求持续强劲的拉动下,锂产业链有望延续去库态势,锂价或超预期上涨,上调锂价预测区间上限至12万元/吨,建议关注在锂价反弹过程中的低成本标的以及具有资源端增产预期的公司。

东吴证券:AI算力方案多点开花,继续看好光互联方向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拥有AI全栈布局能力的大厂自研算力方案,与英伟达GPU NVL算力方案,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各有优势,而且在当前AI宏伟叙事下,产业链对算力的需求足够旺盛,市场空间足够广阔,算力基础设施市场尚未触及天花板,仍属于高速扩张的增量市场,远未进入存量零和博弈阶段。我们对主要算力解决方案保持乐观预期,建议继续重视各算力解决方案中的光模块/CPO/NPO/OCS/DCI等光互联上下游供应链公司的投资机遇。

中信建投:人形机器人行情整固待催化,产业在0-1的趋势兑现前夕

中信建投研报称,机器人板块行情在经历10月大幅调整后,11月行情进入预期整固后的去伪存真阶段,产业在0-1的趋势兑现前夕,特斯拉Optimus量产订单发包、Gen3样机定型发布等重要节点支撑市场预期,预期上修需要新一轮催化落地或产业节奏兑现,当前建议守机待时,重点关注近期宇树上市新进展。

国海证券:“估值+业绩”驱动下A股有望延续上涨行情

国海证券全球策略首席分析师胡国鹏分析称,2026年,A股有望进入估值与业绩双轮驱动的上涨行情第三阶段。估值上涨缘于流动性宽裕,全球流动性仍处于宽裕阶段,主要经济体处于降息周期中。从业绩角度来看,随着连续的财政和货币双宽松,全球经济有望进入到上行周期,叠加价格周期触底回升,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迎来修复。

锂电池概念爆发,壹石通20cm涨停,石大胜华涨停,华盛锂电涨超15%。

K图 000001_0

K图 399001_0

K图 399006_0

A股三大指数今日冲高回落,截止收盘,沪指涨0.29%,收报3875.26点;深证成指跌0.25%,收报12875.19点;创业板指跌0.44%,收报3031.3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7098亿,较昨日缩量736亿。

行业板块涨跌互现,造纸印刷、电池、消费电子、光伏设备、化学原料板块涨幅居前,文化传媒、水泥建材、互联网服务、医药商业、游戏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接近2800只,逾60只股票涨停。锂电池概念爆发,壹石通20cm涨停,石大胜华涨停,华盛锂电涨超15%。消费电子板块走强,福日电子、科森科技等多股涨停。大消费板块走强,茂业商业3连板,海欣食品、广百股份双双2连板。下跌方面,AI应用概念持续分化,欢瑞世纪、石基信息均跌停。

行业资金流向:8.40亿净流入化学制品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化学制品消费电子造纸印刷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化学制品净流入8.40亿。

净流出方面,互联网服务通信设备文化传媒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互联网服务净流出43.46亿元。

今日要闻

美国将部分对华关税豁免期延长至2026年11月10日

当地时间11月2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把针对中国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问题、依据301条款调查所设立的关税的豁免延长至2026年11月10日。现有豁免条款原定于今年的11月29日到期。

工信部等六部门发文进一步促进消费:到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

11月26日,据工信部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工信部等六部门制定了《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

商务部:将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全链条扩大汽车消费

11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杨枿表示,商品消费是促消费惠民生的重要领域,下一步商务部将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扩大二手车流通,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全链条扩大汽车消费。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手机行业反不正当竞争合规指导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手机行业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并指出,作为数字经济关键组成部分,手机和手机应用领域当前非理性竞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企业利用技术、数据、平台规则等优势实施流量劫持、强制跳转、恶意不兼容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上调锂价预测区间上限至12万元/吨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三季度海外锂矿产量环比持平,反映出在前三季度锂价低迷背景下,海外矿企增产积极性减弱。尽管锂价在2025年三季度回暖,但海外矿企反馈缓慢。南美盐湖提锂企业2025年三季度经营显著改善,且对2025年四季度展望保持乐观。预计在储能电池需求持续强劲的拉动下,锂产业链有望延续去库态势,锂价或超预期上涨,上调锂价预测区间上限至12万元/吨,建议关注在锂价反弹过程中的低成本标的以及具有资源端增产预期的公司。

东吴证券:AI算力方案多点开花,继续看好光互联方向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拥有AI全栈布局能力的大厂自研算力方案,与英伟达GPU NVL算力方案,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各有优势,而且在当前AI宏伟叙事下,产业链对算力的需求足够旺盛,市场空间足够广阔,算力基础设施市场尚未触及天花板,仍属于高速扩张的增量市场,远未进入存量零和博弈阶段。我们对主要算力解决方案保持乐观预期,建议继续重视各算力解决方案中的光模块/CPO/NPO/OCS/DCI等光互联上下游供应链公司的投资机遇。

中信建投:人形机器人行情整固待催化,产业在0-1的趋势兑现前夕

中信建投研报称,机器人板块行情在经历10月大幅调整后,11月行情进入预期整固后的去伪存真阶段,产业在0-1的趋势兑现前夕,特斯拉Optimus量产订单发包、Gen3样机定型发布等重要节点支撑市场预期,预期上修需要新一轮催化落地或产业节奏兑现,当前建议守机待时,重点关注近期宇树上市新进展。

国海证券:“估值+业绩”驱动下A股有望延续上涨行情

国海证券全球策略首席分析师胡国鹏分析称,2026年,A股有望进入估值与业绩双轮驱动的上涨行情第三阶段。估值上涨缘于流动性宽裕,全球流动性仍处于宽裕阶段,主要经济体处于降息周期中。从业绩角度来看,随着连续的财政和货币双宽松,全球经济有望进入到上行周期,叠加价格周期触底回升,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迎来修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