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成指、创业板指双双低开高走,沪指午后翻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15%,深证成指涨1.02%,创业板指涨2.14%。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下跌。
盘面上,抗流感概念股震荡走高,华人健康等多股涨停;CPO等算力硬件股延续强势,长光华芯等封板,中际旭创盘中创历史新高;芯片股表现活跃,东芯股份等多股涨停;大消费板块尾盘拉升,东百集团、国光连锁等涨停。
针对医药板块走强,据中国证券报整理,主要有两方面催化因素:
一是11月以来,全国流感活动快速上升。据央广网11月25日消息,数据显示,奥司他韦近7天销量暴涨237%,速福达(玛巴洛沙韦)涨幅达180%,美团买药平台数据显示,11月以来北京甲乙流特效药环比增长超130%,其中速福达增长超110%,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增长超85%。
1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彭质斌研究员介绍,当前,全国流感活动已经进入较快上升期,预计未来流感活动还将进一步上升。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水平,现阶段检出的病原体都是常见、已知的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或由该病原体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二是政策利好密集释放。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11月24日消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门印发《北京市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创新器械临床研发、注册上市、落地生产、推广应用、集群发展、数字赋能及出海远航等维度切入,制定15条支持措施,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同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支持中药创新药临床研究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究,鼓励中药大品种培育和经典品种二次开发。
跌幅方面,军工、中船系持续回调;游戏股震荡下挫;商业航天概念冲高回落,航天发展跌停;水产股持续下跌。
东吴证券表示,近期连续调整后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资金主线有望向AI应用等方向切换。
热门板块
1、抗流感概念走强
流感概念反复活跃,粤万年青、华人健康均“20cm”涨停。
点评:消息面上,据报道,随着流感季提前到来,阿里健康平台上的相关药品需求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阿里健康平台数据显示,近两周(11.10-11.23)流感应季药品的关注度和购买量均有明显提升。总体而言,流感抗病毒药物购买人数呈现超500%的环比增长。德邦证券指出,国内流感呈上升趋势,关注流感防控治疗产业链。
2、CPO概念拉升
CPO概念走高,长光华芯涨停,赛微电子涨近15%。
点评:消息面上,Meta计划自2026年起通过谷歌云租用TPU算力,并于2027年在自有数据中心部署谷歌TPU,交易规模或达数十亿美元。中原证券表示,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展望乐观,AI算力产业链各环节需求高景气。800G需求放量,1.6T加速导入,行业处在800G向1.6T技术迭代时期。光模块头部厂商技术领先、客户关系稳固、具备规模化交付能力,优势将进一步凸显。AI发展推动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光器件厂商受益于终端需求,进入扩产红利期。
3、算力芯片走强
算力芯片股持续走强,翱捷科技、寒武纪涨超5%。
点评:消息面上,根据Trendforce报告,全球大型云端服务业者(CSP)正加速自研AI ASIC,预估将带动2025年谷歌、亚马逊云科技、Meta、微软、甲骨文等八大CSP的合计资本支出突破4200亿美元。中原证券研报指出,对中国AI和算力产业长期发展给予更加积极的预期,仍然继续看好行业市场表现。
4、人形机器人走高
人形机器人板块走高,三维天地“20cm”涨停,沃尔德等股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随着“人工智能+”行动加快落地,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7%。此外,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车企的新款机器人得以集中展示。国金证券认为,我国已初步具备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制造能力,灵巧手、轻量化、电机等是2025年三季度及之后技术集中变化方向。
机构观点
东吴证券:近期连续调整后市场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预计11月之后市场调整会结束
东吴证券认为本轮调整是外围因素与内生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全球流动性紧缩之下,A股难以“独善其身”; 二是,海外“AI泡沫”焦虑、科技板块下跌,波及A股;三是,历史上A股Q4“结账季”博弈是常态。考虑到本轮指数回撤幅度在历年牛市同期中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近期连续调整后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维持观点倾向于判断11月之后市场调整会结束,并迎来春季行情的提前布局窗口。一方面是,岁末年初的流动性逻辑依然坚实。另一方面,2026年作为“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半年以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的政策主线有望进一步强化。
本轮春季行情在流动性驱动下,核心交易逻辑仍将围绕AI产业趋势的扩散展开,顺周期板块如地产链出现持续行情的可能性较低。具体建议关注两大方向:一是以AI应用为代表的全球科技产业趋势,包括下游应用AI+医药、AI端侧、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AI应用与Agent等;二是与“十五五”规划紧密相关、受益于国内政策支持的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领域,如氢能、核能、量子、商业航天等。
银河证券:当前A股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明年市场有望呈现出向上动能
银河证券认为,“十五五”开局之年改革政策预期强化,人民币汇率向上等价格因素支撑流动性向好,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提振。在居民存款搬家持续演绎、机构投资者加大入市力度、全球资本流向重塑叠加政策工具护航下,A股市场仍将受益于流动性向上逻辑。
当前A股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从全球主要权益市场比较来看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026年,盈利有望接棒估值,成为市场聚焦的关键点。预计上市公司基本面延续改善态势,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化与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盈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PPI降幅收窄也有望带动企业利润率水平进一步回升。同时,关注美国中期选举、地缘风险等因素的阶段性扰动。2026年,A股市场有望呈现出向上动能。
东莞证券:市场在经历充分整理后,有望迎来结构性的修复机会
东莞证券认为,从技术分析角度看,沪指在关键支撑位附近获得短期企稳。近期市场经历了一定幅度的回撤,从历史同期牛市的表现来看,本轮指数调整幅度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过连续回调,市场整体继续下行的空间预计相对有限,情绪面与估值层面均逐步接近阶段性底部。
随着时间进入11月之后,市场有望逐步结束本轮调整,并开启对明年春季行情的提前布局窗口。一方面,岁末年初往往是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的时期,政策预期与资金面改善对市场构成支撑;另一方面,部分板块已显现出一定的估值吸引力,中长期配置价值逐步提升。综合来看,A股市场在经历充分整理后,有望迎来结构性的修复机会。
财信证券:预计12月中旬左右A股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做多窗口期
财信证券认为,市场上周经历较大波动后,技术面上存在反弹需求;而消息面上,并未出现能很快扭转当前较浓观望情绪的信号,因此资金风险偏好延续较低水平。
短期内,仍需等待市场回暖的明确信号。预计12月中旬左右,随着机构资金重新布局明年方向、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届时A股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做多窗口期。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蒋远华。
深成指、创业板指双双低开高走,沪指午后翻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15%,深证成指涨1.02%,创业板指涨2.14%。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下跌。
盘面上,抗流感概念股震荡走高,华人健康等多股涨停;CPO等算力硬件股延续强势,长光华芯等封板,中际旭创盘中创历史新高;芯片股表现活跃,东芯股份等多股涨停;大消费板块尾盘拉升,东百集团、国光连锁等涨停。
针对医药板块走强,据中国证券报整理,主要有两方面催化因素:
一是11月以来,全国流感活动快速上升。据央广网11月25日消息,数据显示,奥司他韦近7天销量暴涨237%,速福达(玛巴洛沙韦)涨幅达180%,美团买药平台数据显示,11月以来北京甲乙流特效药环比增长超130%,其中速福达增长超110%,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增长超85%。
1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彭质斌研究员介绍,当前,全国流感活动已经进入较快上升期,预计未来流感活动还将进一步上升。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水平,现阶段检出的病原体都是常见、已知的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或由该病原体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二是政策利好密集释放。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11月24日消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门印发《北京市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创新器械临床研发、注册上市、落地生产、推广应用、集群发展、数字赋能及出海远航等维度切入,制定15条支持措施,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同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支持中药创新药临床研究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究,鼓励中药大品种培育和经典品种二次开发。
跌幅方面,军工、中船系持续回调;游戏股震荡下挫;商业航天概念冲高回落,航天发展跌停;水产股持续下跌。
东吴证券表示,近期连续调整后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资金主线有望向AI应用等方向切换。
热门板块
1、抗流感概念走强
流感概念反复活跃,粤万年青、华人健康均“20cm”涨停。
点评:消息面上,据报道,随着流感季提前到来,阿里健康平台上的相关药品需求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阿里健康平台数据显示,近两周(11.10-11.23)流感应季药品的关注度和购买量均有明显提升。总体而言,流感抗病毒药物购买人数呈现超500%的环比增长。德邦证券指出,国内流感呈上升趋势,关注流感防控治疗产业链。
2、CPO概念拉升
CPO概念走高,长光华芯涨停,赛微电子涨近15%。
点评:消息面上,Meta计划自2026年起通过谷歌云租用TPU算力,并于2027年在自有数据中心部署谷歌TPU,交易规模或达数十亿美元。中原证券表示,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展望乐观,AI算力产业链各环节需求高景气。800G需求放量,1.6T加速导入,行业处在800G向1.6T技术迭代时期。光模块头部厂商技术领先、客户关系稳固、具备规模化交付能力,优势将进一步凸显。AI发展推动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光器件厂商受益于终端需求,进入扩产红利期。
3、算力芯片走强
算力芯片股持续走强,翱捷科技、寒武纪涨超5%。
点评:消息面上,根据Trendforce报告,全球大型云端服务业者(CSP)正加速自研AI ASIC,预估将带动2025年谷歌、亚马逊云科技、Meta、微软、甲骨文等八大CSP的合计资本支出突破4200亿美元。中原证券研报指出,对中国AI和算力产业长期发展给予更加积极的预期,仍然继续看好行业市场表现。
4、人形机器人走高
人形机器人板块走高,三维天地“20cm”涨停,沃尔德等股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随着“人工智能+”行动加快落地,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7%。此外,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车企的新款机器人得以集中展示。国金证券认为,我国已初步具备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制造能力,灵巧手、轻量化、电机等是2025年三季度及之后技术集中变化方向。
机构观点
东吴证券:近期连续调整后市场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预计11月之后市场调整会结束
东吴证券认为本轮调整是外围因素与内生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全球流动性紧缩之下,A股难以“独善其身”; 二是,海外“AI泡沫”焦虑、科技板块下跌,波及A股;三是,历史上A股Q4“结账季”博弈是常态。考虑到本轮指数回撤幅度在历年牛市同期中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近期连续调整后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维持观点倾向于判断11月之后市场调整会结束,并迎来春季行情的提前布局窗口。一方面是,岁末年初的流动性逻辑依然坚实。另一方面,2026年作为“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半年以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的政策主线有望进一步强化。
本轮春季行情在流动性驱动下,核心交易逻辑仍将围绕AI产业趋势的扩散展开,顺周期板块如地产链出现持续行情的可能性较低。具体建议关注两大方向:一是以AI应用为代表的全球科技产业趋势,包括下游应用AI+医药、AI端侧、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AI应用与Agent等;二是与“十五五”规划紧密相关、受益于国内政策支持的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领域,如氢能、核能、量子、商业航天等。
银河证券:当前A股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明年市场有望呈现出向上动能
银河证券认为,“十五五”开局之年改革政策预期强化,人民币汇率向上等价格因素支撑流动性向好,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提振。在居民存款搬家持续演绎、机构投资者加大入市力度、全球资本流向重塑叠加政策工具护航下,A股市场仍将受益于流动性向上逻辑。
当前A股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从全球主要权益市场比较来看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026年,盈利有望接棒估值,成为市场聚焦的关键点。预计上市公司基本面延续改善态势,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化与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盈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PPI降幅收窄也有望带动企业利润率水平进一步回升。同时,关注美国中期选举、地缘风险等因素的阶段性扰动。2026年,A股市场有望呈现出向上动能。
东莞证券:市场在经历充分整理后,有望迎来结构性的修复机会
东莞证券认为,从技术分析角度看,沪指在关键支撑位附近获得短期企稳。近期市场经历了一定幅度的回撤,从历史同期牛市的表现来看,本轮指数调整幅度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过连续回调,市场整体继续下行的空间预计相对有限,情绪面与估值层面均逐步接近阶段性底部。
随着时间进入11月之后,市场有望逐步结束本轮调整,并开启对明年春季行情的提前布局窗口。一方面,岁末年初往往是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的时期,政策预期与资金面改善对市场构成支撑;另一方面,部分板块已显现出一定的估值吸引力,中长期配置价值逐步提升。综合来看,A股市场在经历充分整理后,有望迎来结构性的修复机会。
财信证券:预计12月中旬左右A股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做多窗口期
财信证券认为,市场上周经历较大波动后,技术面上存在反弹需求;而消息面上,并未出现能很快扭转当前较浓观望情绪的信号,因此资金风险偏好延续较低水平。
短期内,仍需等待市场回暖的明确信号。预计12月中旬左右,随着机构资金重新布局明年方向、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届时A股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做多窗口期。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蒋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