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24日电(林郑宏)“国产GPU(图形处理器)第一股”11月24日启动申购!
根据此前摩尔线程披露的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摩尔线程股票代码为“688795”,本次发行价为114.28元/股,发行数量为7000万股,拟募集资金近80亿元。
摩尔线程本次发行情况(来源:摩尔线程公告)
今年首支发行价超百元新股 创造多项年内新股纪录
新华财经统计显示,摩尔线程114.28元/股的发行价创下了年内新股发行价格新高,也是今年迄今唯一发行价格超过百元的新股。此前年内最贵新股纪录是天有为(603202.SH)在4月14日创下的,发行价格为93.5元/股。
2025年迄今新股发行价格前十位个股
从拟募资总额来看,摩尔线程达到近80亿元,位列年内科创板新股第一,在此之前,西安奕材以46.36亿元的首发募资额居于年内科创板新股第一位。
即使在年内全部新股中,摩尔线程的发行规模也位居第二,仅次于华电新能——后者于7月7日启动申购,发行价为3.18元/股,发行数量为49.69亿股,拟募资总额超过158亿元。
根据招股说明书,摩尔线程本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摩尔线程发行费用也是年内新股最高。公司本次发行费用主要涵盖五个部分,其中保荐承销费最高,以80亿元的募集资金计算约为3.92亿元;审计及验资费、律师费、信息披露费、发行手续费及其他费用则分别为1600万元、806万元、504.72万元、56.61万元。
除此之外,摩尔线程本轮上市进程亦堪称神速,从6月30日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得受理,到7月17日进入问询阶段,再于9月26日顺利过会,到11月24日启动申购,耗时还不到5个月。
国内GPU市场规模迈向万亿 券商看好摩尔线程技术优势
摩尔线程能以年内第一高价股发行,还是得益于国内GPU行业的高速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GPU市场规模预计达1200亿元,较2024年增长11.8%,三年复合增长率近50%。其中高端市场存在约300亿元替代缺口,主要受AI算力需求爆发(如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和国产化政策推动。
申万宏源报告认为,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到2029年有望攀升至13368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增速为53.7%。其中GPU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69.9%攀升至2029年的77.3%。
摩尔线程方面,公司核心产品MTT S80被认为性能已可对标英伟达RTX 3060。同时从软件生态建设来看,摩尔线程MUSA架构已兼容90%的CUDA语法,开发工具链支持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框架。
中经社行业洞察产业服务数据平台(简称“行业洞察系统”)显示,摩尔线程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快速攀升,最新存量已近千项,其中发明申请占比近七成。
摩尔线程专利申请情况(来源:中经社行业洞察产业服务数据平台)
业绩方面,摩尔线程近年来收入规模快速攀升,但由于研发投入较大,业绩持续亏损,公司也将自上市之日起被纳入科创成长层。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4608.83万元、1.24亿元、4.38亿元、7.0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18.94亿元、-17.03亿元、-16.18亿元、-2.71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约为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5.57亿元。
据摩尔线程预计,公司最早在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申万宏源报告认为,随着摩尔线程战略重心向高毛利 、高性能细分市场集中,公司AI智算产品收入已实现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占比已达95%,而SoC(系统级芯片)产品自2025年起进入量产阶段,开始贡献收入。公司2027年有望实现扭亏。
华金证券报告认为,摩尔线程多位高管来自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其中实控人张建中为前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曾在英伟达任职15年之久。在公司核心团队带领下,公司始终聚焦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该架构技术具备更强的计算通用性、更优的技术演进能力、更佳的生态兼容性以及更广泛的市场适应性。依托MUSA架构,公司全功能GPU产品具备较强的技术领先性。2022年-2025年,公司营收由0.46亿元增至4.38亿元,招股书预计2025年有望达12.18亿元至14.98亿元,高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但也有市场人士提醒,摩尔线程仍存在估值偏高、尚未盈利等挑战,发行价对应的静态市销率超过122倍,公司过去三年累计亏损接近 60 亿元,投资者需要承担估值过高、盈利不确定的风险。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11月24日电(林郑宏)“国产GPU(图形处理器)第一股”11月24日启动申购!
根据此前摩尔线程披露的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摩尔线程股票代码为“688795”,本次发行价为114.28元/股,发行数量为7000万股,拟募集资金近80亿元。
摩尔线程本次发行情况(来源:摩尔线程公告)
今年首支发行价超百元新股 创造多项年内新股纪录
新华财经统计显示,摩尔线程114.28元/股的发行价创下了年内新股发行价格新高,也是今年迄今唯一发行价格超过百元的新股。此前年内最贵新股纪录是天有为(603202.SH)在4月14日创下的,发行价格为93.5元/股。
2025年迄今新股发行价格前十位个股
从拟募资总额来看,摩尔线程达到近80亿元,位列年内科创板新股第一,在此之前,西安奕材以46.36亿元的首发募资额居于年内科创板新股第一位。
即使在年内全部新股中,摩尔线程的发行规模也位居第二,仅次于华电新能——后者于7月7日启动申购,发行价为3.18元/股,发行数量为49.69亿股,拟募资总额超过158亿元。
根据招股说明书,摩尔线程本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摩尔线程发行费用也是年内新股最高。公司本次发行费用主要涵盖五个部分,其中保荐承销费最高,以80亿元的募集资金计算约为3.92亿元;审计及验资费、律师费、信息披露费、发行手续费及其他费用则分别为1600万元、806万元、504.72万元、56.61万元。
除此之外,摩尔线程本轮上市进程亦堪称神速,从6月30日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得受理,到7月17日进入问询阶段,再于9月26日顺利过会,到11月24日启动申购,耗时还不到5个月。
国内GPU市场规模迈向万亿 券商看好摩尔线程技术优势
摩尔线程能以年内第一高价股发行,还是得益于国内GPU行业的高速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GPU市场规模预计达1200亿元,较2024年增长11.8%,三年复合增长率近50%。其中高端市场存在约300亿元替代缺口,主要受AI算力需求爆发(如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和国产化政策推动。
申万宏源报告认为,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到2029年有望攀升至13368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增速为53.7%。其中GPU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69.9%攀升至2029年的77.3%。
摩尔线程方面,公司核心产品MTT S80被认为性能已可对标英伟达RTX 3060。同时从软件生态建设来看,摩尔线程MUSA架构已兼容90%的CUDA语法,开发工具链支持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框架。
中经社行业洞察产业服务数据平台(简称“行业洞察系统”)显示,摩尔线程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快速攀升,最新存量已近千项,其中发明申请占比近七成。
摩尔线程专利申请情况(来源:中经社行业洞察产业服务数据平台)
业绩方面,摩尔线程近年来收入规模快速攀升,但由于研发投入较大,业绩持续亏损,公司也将自上市之日起被纳入科创成长层。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4608.83万元、1.24亿元、4.38亿元、7.0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18.94亿元、-17.03亿元、-16.18亿元、-2.71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约为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5.57亿元。
据摩尔线程预计,公司最早在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申万宏源报告认为,随着摩尔线程战略重心向高毛利 、高性能细分市场集中,公司AI智算产品收入已实现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占比已达95%,而SoC(系统级芯片)产品自2025年起进入量产阶段,开始贡献收入。公司2027年有望实现扭亏。
华金证券报告认为,摩尔线程多位高管来自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其中实控人张建中为前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曾在英伟达任职15年之久。在公司核心团队带领下,公司始终聚焦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该架构技术具备更强的计算通用性、更优的技术演进能力、更佳的生态兼容性以及更广泛的市场适应性。依托MUSA架构,公司全功能GPU产品具备较强的技术领先性。2022年-2025年,公司营收由0.46亿元增至4.38亿元,招股书预计2025年有望达12.18亿元至14.98亿元,高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但也有市场人士提醒,摩尔线程仍存在估值偏高、尚未盈利等挑战,发行价对应的静态市销率超过122倍,公司过去三年累计亏损接近 60 亿元,投资者需要承担估值过高、盈利不确定的风险。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